微信分享图

重塑想象:“遍地的诗学”中后生态对当代生态主义的矫正

2023-10-07 08:56:26 黄浩立 

“遍地”意味着事物依存于大地本来的样子,在这之上,“遍地”可以将河流、青草、野花、沙砾、牛羊、人……一切有生命的主体承载其中。我们想试图打破一以贯之的展览方式包括策展观念,用一种“实验的共同体”来完整地呈现这一次的艺术实践。遍地的诗学既是艺术自身通过社会文本塑造艺术法则遵循的条件,也是所有艺术家和策展人共同创造的艺术新玩法。以遍地的方式进行创作,试图将所有的标签化、严肃性和规章性全面解除,重塑一种中心与边缘的思考,大地与心灵的游牧以及生态与人类的共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96d0f0ab264310db447ad864ffaec482.jpg

付经岩

风景1

2023年

胶合板,木方,螺丝钉,铁丝,彩灯

单字120X120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3a264cfc7d498878adb942e69df31073.jpg

付经岩

风景3

2023年

布面油画

85x65厘米

“遍地”隐含着一个与人类自身现实切身关联的一个更大的生态观念,有时候太过于用艺术家的视角审视自然显得太居高临下,我们想再度把身份转换重新实现自我表达,使得“自然”不再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对象抑或是被动接受的主体,它是与人同框,与万物共振的充满了主体生命的主动性。而诗学往往会建立人和艺术之间的紧张关系。为此我们回到大地,不再把自然过于简单化,因为生态不仅仅关乎环境,它涵盖了生活、居住、生存方式以及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因此我们用遍地的诗学回应人类世到来的当下,重新讨论关于生态的多重问题。

1. 超越历史主义

如今,当代社会基于全球化历史的发展中,艺术家的自我的历史一是如何从被塑造变为自我求证,在超越历史主义的今天产生了关于地方性、边缘性和个体性的关注视野,这也全力以赴地将艺术创作从文化权力的逻辑和连续性的历史意识中抽离,形成多元一体的总体模式,人和自然世界、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主客二分的关系都得以通过事件性营造出属于自身需要的情境展开对话。这不由得联想到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在《来日非善:艺术、批判、紧急事件》论著中谈到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解决全球资本的“暴虐”,环境生态的危机以及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他给出了两种方法,一是“社会实践艺术”,但这存在一个问题即艺术作品容易服膺于既定准则,要么落入社会效用,要么变成艺术创造,难以解决社会学与美学面貌背后社会和艺术的矛盾关系;二是“新情境主义”,他从德波的“景观社会”来对应当下数字时代里,图像流于网络咨询的图像化问题,艺术品在这情境下被视为沉思的结果或是物化的结果。但这两种方法基本难以完成超历史主义的自身情境。而展览通过“遍地的诗学”进行命名,试图通过超越历史主义的方式获得属于自身艺术话语法则的权利,那么“遍地”之概念亦可从“大地存在”(Earth-Being)的概念中得到释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6103a40bf7991f116071c83e2b00d04a.jpg

耿旖旎

高加索英魂系列(1/2/3)

2020年

布面油画

1.150x120厘米2.140x110厘米3.70x90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760540c1699a5304fdad62606ce332f2.jpg

刘思宁

其野芃芃系列(1/5)

2023年

综合材料

54x78厘米

大地存在(Earth-Being)这一概念来源于当代人类学家莫里斯·德·拉·卡德娜(Marisol De La Cadena)在深入库斯科安第斯山区田野考察之后提出的一个概念,大地存在作为一种本体存在的对象,它不仅仅作为自然意义上的客体,它同样拥有生命力,有着参与地方政治的历程史。大地存在以一种可以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的方法,给予了今天在当代艺术进行数字媒介化实践过程中一套全新的创作视角,并建构出一个具有“多元世界性”的世界。换言之,大地存在即“山川、大地在当地人世界中代表着同一个对象,只不过是称谓的差异不同而已,能指之物皆是‘大地存在’,它就是实在本身。”我们由此可以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多元一体”与之展开链接,故而大地存在的模式及其自身的意涵便能够通过观念的转换得到理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2646c7ecb8471992ad9a4d2e39c1683c.jpg

王梦遥

自由浮动的控制

2023年

数字影像,有声,彩色

00:04:3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4b0926d3e3c4e21194e7169ac39281ea.jpg

王品添

出口在里面

2022年

硅胶,牛毛,弹力布,钢架,木板,机械编程

250X130厘米

从大地存在的变动和生命能量中,它建构出了一个新型的艺术星丛,在这里面充盈着每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莽荒之力,在当代意义上或许时间所建构出的历史性已不再是恪守的秩序,他们通过进入一个地方历史的角色,逐渐深入、感受和反思最终发现“非历史”(ahistory)存在的可能,最终以回到个体生命经验和生存认同的方式达到超越历史主义的目的。而超越历史主义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性来自于黑格尔为代表的现代民族国家及其历史宿命的总体历史观,而这一宏大叙事的历史经验在后来的埃里克·沃尔夫以全新的全球化历史解救出来,他提倡一种发现“当地人”的历史,这对后来地方性历史的重新发掘,重新塑造和重新书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2. 后生态对当代生态主义的矫正

“遍地的诗学”呈现的不只是现象的悬置,它正是一种遍地美学和日常生活的对应关系,这里面折射出的不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也包括数字媒介的自我败坏和道德价值观重构的问题,新自由主义下文明扩张导致的地方性文化丧失的问题,历史主义形成的连续性对非连续性的遮蔽,当代激进的生态主义所呈现的折衷倾向被消费商品、有机绿色、非转基因的生态伦理合理化意识蒙蔽问题等等。艺术家们站在诸多问题的旷野中,何去何从?展览本身呈现的艺术品通过他们生存的境遇以及创作的方式中以自我认同的方式给予了回答。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中,他们基本上都出生于东北以及生长在东北这块大地上。中国东北所孕育出的生命力和内在的风骨中都彰显了其与其他地域所不同的特征。在此次参展作品中,边地的特征基本上从艺术家身份、艺术风格及其艺术媒介的使用都呼应了这一概念,甚至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境遇种都在营造“遍地的诗学”。有的作品直接从自然种就地取材,让作品在荒野中重组和炮制;有的作品通过艺术家以生命力量的捶打和抽象色彩的绘制呈现出大地存在的生命感和生长力;有的作品把艺术从消遣的范畴中抽离出来,摒弃生存与追寻自由带来的束缚,回归到原始的生命与自然本源;有的作品则从数字媒介的纯化方式,将生存的浮游状态与现代秩序的控制力量进行了对话,将已经失效的社会实践艺术焕发生机;有作品直接把元宇宙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内在悖论进行数字虚构,昭示出隐匿的危机和脆弱的生命;还有的作品从直觉出发,将性别、信仰、现实等一系列意象揉碎,用奇异怪样的图示法则打开遍地生长的精神图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1bef64c9d03ce5a08c577c1216b98f3e.jpg

王品添

撞击

2023年

铝板油画

240X120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e906732055716977c2a69596ef6e8ccf.jpg

吴镇宇

收音机里的旗手

2023年

钢管,涤纶布

210x120厘米

艾伦·奈斯(Arne Naess)作为提出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建立一个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体系的研究者,他的理论对出现的后西安代激进生态主义提出者而言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后来的激进生态主义走向了一种宗教的生态乌托邦。而这里面呈现出两种形态的生态主义,一是激进生态主义(Radical Ecology),他们主张“地球解放阵线(Earth Liberation Front)、绿色恐慌(Green Scare)、环境生命力量(Environmental Life Force)和气候行动阵营(Camp for Climate Action)等组织,他们针对伐木厂、农业公司、化工企业乃至捕鲸船等展开蓄意破坏行动,力图恐吓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另一个是生态乌托邦主义(Ecotopianism),“自然主义宗教理想的重构者和反现代的文化创作者,他们在文学、电影和宗教叙事中描述了现代文明走向生态末日的宿命,试图让人们离弃工业革命甚至是农耕文明以来所创造的生活范式。”这两种程度的生态主义对于出现的人类自身诸多问题难以为继,不论是智识结构对生态理解的合理性还是生态自生发展的可持续性都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0aad7411fd9a450bfc0fa6b5c6fd169c.jpg

吴镇宇

数了叶子数星星

2015-2017年

胶带,印刷品,骨头,枯菊花,药丸及钢丝

50X70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3b0444f8478ffc5745dee952c791b400.jpg

肖珣

关于顶层建筑的幻想

2022年

单视频影像,有声,彩色

00:02:50

就此人们几乎仍保持的幻想是对过去自然的还原和对自然的想象,乔纳森·修斯(Jonathan Hughes)曾提出“未被触碰的自然界”(untouched nature)一名词说明这个问题,即意味着被破坏的、滥用的、过度使用的自然已不能回到原本的状态。他看到了一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期冀的生态文明当然需要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只不过这些生产力要素在资本主义阶段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不恰当使用,其生态价值和自身发展的潜能也遭到了资本规则的限制。”如此之举,所有的生态危机及其困境绝对不是靠激进的生态主义也不是宗教般的乌托邦生态主义来完成,这就需要进入到后生态的视域中,通过科学、哲学、艺术、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联合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打开对原有生态的反思和批评,从而用一个新的共同体来完成后生态的伦理建构。

3. 新一轮文化想象

传统的架上绘画和新兴的数字艺术在展览中构成了两种叙事,通过两种模式的叙事, 开启了新一轮的文化想象。这其中包括存在与虚无、中心与地方、能量与危机之间包含的环境、生态、秩序、生命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伯纳德·哈考特(Bernad Harcourt)的著作《暴露:数字时代的欲望和抵制》中形成了新一轮的文化问题。这也就是在今天数字时代虚拟数字带来的新一轮社会控制问题。当然新兴技术与现代生活的融入已经习以为常,而需要进一步考量的是其内在与生命之间是否能够保持生命自身的流态持续增量,这也是艺术家自身如何保持生命强度去持续创作的根本动因。

如哈考特所言“新的数字技术已经开始形塑我们的主体性。掌控我们私密信息的无力感,被跟随或被追踪的情绪,这些都强化了我们的脆弱感。”在新一轮的文化现象中,提升人自身的韧性,解缚社会被技术控制的权力,这对于信息革命的艺术而言是必要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9fc20b9d9d4a5482a755181b1498dccf.jpg

张一非

R.2023年

布面丙烯

200x160厘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6a78fc4241164149c87a10f6ef09c190.jpg

张裕卓

当一块石碑梦见了石头

2023年

单视频影像,有声,彩色

00:45:00

从大地的多样和广阔到实验的交叉和错综,主体的视角被打破,遍地的目光在书写。我们从对大地存在的意义拷问转向对自我意识的当下表述,从被历史主义规制的观点转向超越历史主义的新时刻。“混融”在非连续性的历史时刻中,把不同的审美、认知和批评的方式放置在一个多元体系中,不同身份的主体在此互动中可以将自身对于当下生活进行暴露、提问和回应,以不同的媒介形式,能指形态和行为观念来唤起过去的历史。遍地的诗学正如加塔利给予艺术家的一种激励方式,正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必须发展自己的时间形式,必须展现出一种任性的艺术。在保持任性的同时,发挥具有个体张力的生命强度,在回应当下以及走向未来的过程一如既往保持开放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包大为,失效而后犬儒:对当代激进生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评析[J],国外理论动态,2019(12).

2.Jonathan Hughes,Ecolog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11,p.148.

3. [奥]赖纳·温特著,肖伟胜编,批判与超越: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8.

4.Marisol de la Cadena,Earth Beings——Ecologies of Practice across Andean Worlds,Duke University Press,2011.

5. 玉书涵,评《大地存在:安第斯世界的生态学实践》[M],人类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8.

6. [美]哈尔·福斯特著,李翔宇译,来日非善:艺术、批评、紧急事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23.8.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