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传奇|中国“摩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始人陈光甫
2023-10-09 00:00:00 未知
刷市民的好感度能让银行存款翻倍?没钱开户也能领一个储蓄罐回去攒钱?今天的建筑百科,就让小编为您介绍中国“摩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创始人陈光甫吧。
民国时期的银行仅仅是资本家之间的游戏,绝大多数对小额储蓄这样的“葱姜生意”兴趣不大,更别说给市民提供什么宾至如归的服务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全景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门
然而,1915年6月2日,一个名叫陈光甫的人在宁波路9号创办了一家“小小银行”,取名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小小银行额定资本仅有7万,员工也屈指可数,专门做些面向市民的“小生意”。陈光甫任总经理,拉存款、搞放款,晚上回到银行还要做人事搞培训。
陈光甫照片
陈光甫赴美学商,在银行实习后才回国。这段啃“洋面包”的经历让陈光甫明白“时时想新办法”、满足顾客的各项所需、换得分内之报酬,才是银行正当利益之源头。因此他倡设了“一元开户”的小额储蓄以及养老储蓄、储金礼券等多种形式。虽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但在市民心中刷满了好感度。
营业大厅里储蓄处
当时有人借机刁难陈光甫,拿了100银元,要求给其开100个存折,柜员听后觉得客户明显来捣乱,陈光甫却示意柜员照常办理,而且态度更热情、服务更周到,让对方无话可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储蓄盒
这件事经过口口相传,使小小银行名声大噪,民众纷纷把钞票存进了这家银行。而对于囊中羞涩未满一元者,银行同样热忱欢迎,奉上精心制作的储蓄罐,让民众在家里也能积少成多。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礼券
陈光甫还在业内推出礼券储金存单,遇上人情往来,赠礼未必实用,纸币又太俗气,用礼券则丰俭随意,各取所需。设计也独具匠心,有冷暖两色。婚嫁祝寿则龙凤呈祥,奔丧吊唁则松柏仙鹤,极具个性化。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员工办公场景
无独有偶,如今司空见惯的银行代发工资、代办保险、代客缴付水电捐税等便民惠民之举,早在90多年前已经出现在小小银行的柜台上了,以此带动各项业务发展,大兴商脉、钱脉与人脉,与万千客户结个善缘。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凭借各类创新举措,在银行业中站稳脚跟。到1937年,存款总额近2亿元,国内外分支机构119家,员工2775人。被金融史学家认为能与同样从小小银行成长起来的英国汇丰银行相媲美。
上海七大水乡古镇丨每一座都充满着诗情画意,看看你去过几处
人间最美江南秋|落了繁华,不失风雅
守白艺术
行走古镇,寻访“朱家角”里的历史建筑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