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 | 一场不能错过的素描展 汇聚靳尚谊170幅素描作品
2023-10-19 18:57:23 未知
素描作为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艺术种类,历时百余年。因为中西方艺术理念不同,所以产生了很多对峙与冲突,争议更是不断。
靳尚谊作为中国油画的领军者,始终高度重视油画艺术的造型基础素描。他认为:素描是油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我们研究素描就是研究西方造型艺术体系,素描是西方艺术体系的基础。要了解西方的艺术体系,就要从素描入手。因为西方体系的抽象美是由写实里来的,所以素描作为基础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如果不懂得“写实”,就不会知晓油画中的抽象美是什么。因为传统和现代都是一个体系,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风格不一样而已,判断它好坏的标准是一样的。抽象艺术不能完全脱离于对真实的认识,正是因为基于素描的真实才有可能得到抽象美。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2023年9月27日,“守正见真——靳尚谊素描艺术研究展”在河北邯郸韩玉臣美术馆开幕,系统展示了他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创作的素描作品170件。展览分为“初始结构”“实践结构”“兼容并蓄”“心手相应”等9个版块,全面清晰地呈现出靳尚谊在素描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以及逐步升华的演变过程。
展览现场
▋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初始结构
1949年,15岁的靳尚谊进入国立艺专绘画科学习。当时国立艺专没有油画系,基础课是素描,素描课采用的徐悲鸿从法国带来的教学法。1955年,他参加了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才了解到素描还有另外一种画法,就是结构法。
展览现场
“如果想准确地画出人体素描的结构,首先要从研究骨路开始,因为骨头是人的架于,人体就是骨路与肌肉的连结。马克西莫夫告诉我们,人体是散的、乱的和软的,用现在的话说是没有中心,因此画人体,不辨结构就不可能准确。”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让靳尚谊第一次全面理解了西方素描造型体系的特质。“结构就像盖房子、搭架子,有梁有柱子,然后再用砖、瓦堆起来,连在一起,这就是结构。一句话,就是无论画什么都不能是空的,看到外面更要看到里面,因为任何物体都是有外也有里。”
蔡亮肖像 27.5cm×19.5cm 1953年
南方的农民 25cm×17cm 1953年
低头的女孩 28.5cm×22cm 1954年
虽然知道的“结构”,但画到画上怎么体现?“他(马克西莫夫)给同学改一张人体的一条腿,他把所有分面、颜色,连了起来,把骨骼肌肉都连在一起,就像是原来的分面颜色都是散的,他这么一连就连在一起,腿就特别结实。画有了很大变化,我就懂了。”认识结构,是靳尚谊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最重要的收获。
▋版画系五年 领悟与掌握结构
1957年,靳尚谊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后,被分到版画系,当时系里的老师有李桦、古元、黄永玉、伍必端等。靳尚谊负责教素描课,一教就是五年。“我对素描的结构有了根本性的认识,但是还没有实践。我已经习惯从前的办法,现在要换成另外一套是需要过程的。” 在这五年里,靳尚谊开始解决如何实践的问题。
老大娘 76.5cmx58.5cm 1958年
“在版画系五年,我可以说是沉浸在素描之中,记不清自己画了多少张素描,我想总有上万张吧。这段时间有痛苦、有磨难,即便如此,也是痛苦的欢乐,磨难的喜悦。”终于在离开版画系时,靳尚谊过了素描这一关,彻底领悟与掌握了马克西莫夫所说的结构。
▋15年时间 将表面的光影和内在的结构结合起来
“马克西莫夫的素描教学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结构”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改变了中国人认识对象的方法,使我们透过表面的光影认识对象形的本质和体块之间的联系,这是他对中国素描做出的最大的贡献,这些观点和主张也正是契斯卡科夫教学体系的基础。”靳尚谊认为:徐悲鸿带来的法国素描和马克西莫夫带来的俄国素描合在一起,就几乎是一个完整的欧洲素描体系。
杨淑卿肖像 39.5cm×27.5cm 1961年
张秋华肖像 38.2cm×29.1cm 1964年
靳尚谊从开始学习徐悲鸿的素描,注重光影空间等表面效果,后来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初试结构,直到62、63年才在画面中运用出来。
虽然结构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靳尚谊的素描实践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在画头像。他又用了15年的时间,彻底把表面的光影和内在的结构结合起来。
展览现场
靳尚谊曾说,他的素描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整个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过程。“我由不太全面的理解到比较全面的理解素描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由理解了、基本做出来了再到在油画里实现,又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已年过半百,才勉强解决了这些基础问题。”
臧女 54.5cm×39cm 1978年
他认为:人像要画得像,抓人物的特点,是作画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注意的......眉、眼、口是刻划人物情绪的主要地方个人的思想情感的微妙变化。主要从这几个地方体现出来。如果在作素描练习时只注意技术的问题而忽略人物情绪的表达,那么他的作品将永远是停留在一般习作的程度,而达不到肖像的程度。
白珍 52.8cm×39.4cm 1973年
女青年肖像 47.5cm×34cm 1976年
“一张画要画得好,关键是看得出来。再就是把平面的观察改变为立体的观察......整体观察,立体观察,这个观察方法解决了,看问题就清楚了。就能经常检查出自己画面的毛病,从而不断前进和提高。”靳尚谊认为:明暗和结构都是与整体观察、立体观察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正确观察得来的认识不管用什么手法都能画出好画来......认识提高了,手才可能跟得上。如果老是认识不到或看不出问题,就老是“画不进去”。
维族女青年头像 38cm×29.3cm 1977年
小男孩 31cm×27.5cm 1976年
在“人体及手稿”版块则展出了靳尚谊在人体素描方面的研究,他谈及:如果想准确地画出人体素描的结构,首先要从研究骨骼开始,因为骨头是人的架子,人体就是骨骼与肌肉的连结。一个人要站在那里,要找人的中线,人体的构造都是对称的,比如人的两个肩膀斜过去了,要通过透视找到人的中线。
展览现场
▋素描在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主义思想就决定了艺术最主要表现的对象是人,因此美术史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肖像画。”靳尚谊喜欢肖像画,无论是宗教画、历史人物画,还是风俗画,肖像画都是它的核心。
展览现场
靳尚谊也极欣赏霍尔拜因、伦朗等画家,他认为”这是人类相通的表现。艺术使人的心灵靠近对于画家、被画者、观众来说,杰出的作品诞生制作到被人发现魅力所在,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画面是否耐看,就看画的是否恰到好处。”
展览现场
在这一版块展出了靳尚谊的油画代表作《画家黄宾虹》《晚年黄宾虹》《画家詹建俊》等多件作品的素描、画稿和油画进行对比展出,清晰呈现了素描在靳尚谊油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医生》画稿
《医生》素描
1984年和1986年,靳尚谊在连续创作历史人物之后,想画一位现代人的肖像。于是在1987年夏天,完成《医生》的创作。在回忆创作过程时,靳尚谊谈到:“我觉得他的形象很有特点,是一种典型的有修养的中国知识分子形象,我想为他画福肖像,他也有兴趣。协和医院和美院只有一墙之隔,我就请他到面室里画了很多幅写生。我的整体构思是人物处于低头沉思的状态,身体和头部正处在侧光之中,他穿的是医生的白色工作服,背景则是医疗的彩超放大之后,暗的背景和亮色的人物主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家黄宾虹》 85x75cm 1995年
《画家黄宾虹》草图
《晚年黄宾虹》 115x99cm 1996年
《晚年黄宾虹》草图
90年代,靳尚谊看了黄宾虹的画册后领略到了黄宾虹笔墨的妙处,尤其是多层次的笔墨呈现出苍劲、抽象意味的山水。靳尚谊想把这种水墨画的笔墨转化成油画,所以有了画黄宾虹的打算。他画了两张黄宾虹,第一个构图是黄宾虹站在山水之间,拿着速写本搜集素材,背景是中国式笔墨写意。第二个构图是黄宾虹坐在画室内竹椅子上,背景是一幅画的局部放大,用了油画抽象的表达。
《画家詹建俊》画稿
《画家詹建俊》草图
1994年,靳尚谊邀请油画家詹建俊到家里,为他画像。“我喜欢詹建俊的画风因为他的画色彩浓烈,造型硬朗,我对他本人也很熟悉我就想做一个新的试验。尝试用柯林强烈、坚硬的风格表现詹建俊,不仅要表现出他的个性气质,还要把他本人的绘画风格融进去。”靳尚谊画了很多次素描,最后决定了构图之后,又画了一张素描头像。这张画比靳尚谊其他作品造型方硬,色彩对比更强烈。
《八大山人》画稿
《八大山人》草图
《八大山人》草图
1995年,靳尚谊开始研究用油画笔墨,表达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意境,力求达到两种文化相融合。《画家黄宾虹》、《晚年黄宾虹》、《髡残》都属于这个系列。他认为中国山水画比较容易用油画表现,而花鸟画难度要大得多。于是画过黄宾虹、髡残后就选择了为花鸟画家八大山人造像。他设计了八大坐在水塘和河流交汇处的构图,将水和天作为背景,画面更加空灵。
展览现场
守正见真——靳尚谊素描艺术研究展
主办单位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
承办单位
邯郸韩玉臣美术馆承办
协办单位
云上美术馆
邯郸油画学会协办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6日至11月18日
展览地点
河北省邯郸市韩玉臣美术馆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