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山色苍然青 远观山色郁然翠 ———观弘一法师书法有感
2023-10-19 23:06:42 未知
![]()
弘一法师书法
“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万法皆然。”
![]()
明清教授静观弘一法师书法
静静地伫立在弘一法师的书法前,真真见字如晤: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我整个人仿佛融化在字里行间,顿觉寂静空灵,漫无边际,与大师无尽的智慧与慈悲融为一体。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幻,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与大师所言异曲同工:“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万法皆然。”到底是青、还是翠呢?不过是近观、远观,角度和距离不同罢了。不禁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青是翠,是近是远,无非是观者因缘际会,真相就在那里。「山色非变,山色如故」,非青非翠,亦青亦翠,“青”与“翠”只在你我各自的眼中。
佛法的魅力在于不断探索和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弘一法师勤耕不辍,精进修行,旨在弘扬佛法智慧,让更多的众生在如幻的梦中醒来,在“青”与“翠”之间寻到那份本源和本真。
![]()
明清教授静观弘一法师书法
李叔同,近代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领域,均开创了中华文化艺术之先河。同时,亦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大德,剃度出家后,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他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他到达了绚丽至极的艺术高峰,却又急流勇退,归于平淡,常伴于青灯古卷。他是艺术家中最淡泊名利的智者,亦是佛门中最富才华的艺术家。
![]()
弘一法师(1880-1942)
李叔同一生创作了众多传世佳作。出家后,他仍坚持创作,以书弘法。他虽然多才多艺、造诣深厚,却唯有书法伴其一生。出家后,他的书法摒弃了外在形式上的姿态、笔触上的变化以及张扬的个性,从而形成了一种简练、空灵、内敛、含蓄的书法风格,即“弘一体”。
蓦然想起苏轼生前的最后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人生的境遇于斯,欢乐苦痛,百转千回,仍会回归到最初的原点。《论语·雍也篇》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有三种不同的发音,恰如人生的三重境界:乐(le),欢乐之意,纵情于山水之中,乐不思返;乐(yue),喜爱之意,于山水之中获得欢愉喜悦之情;乐(ao),如同之意,寓意智慧之人如同大海一样包容,仁爱之士如同高山一般平静,不会为外在事物所动摇,宽容仁厚,不惊不惧,持久永恒。
在圣贤圆满智慧的光照下,“青”与“翠”似乎已不那么重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已然站在古圣先贤的肩膀上,唯有初心不改,勇于担当,才能肩负起弘扬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重担。
—————————————————
2023年秋季拍卖
(责任编辑:闫惠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高孝午作品被盗版至110多国 首次发起全球维权
张瀚文:以物质媒介具象化精神世界
吕晓:北京画院两个中心十年 跨学科带来齐白石研究新突破
OCAT上海馆:参与构建上海艺术生态的十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