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加拿大卡尔加里的一次文物拍卖会
2013-09-28 11:27:24 高康
还有多少古代艺术品散落民间?
在国内,铺天盖地的古玩鉴赏将七千万收藏大军个个变成了火眼金睛。这火眼金睛里,半是对古玩的真知灼见,半是对金钱和财富的欲望,对华夏灿烂文化艺术的热爱和与之伴随的“天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火焰,大有燎原之势。一次次“海选”,一次次“寻宝”,促使人们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犄角旮旯都搜寻挖掘得差不多了。
“大清”烫款牙雕文官像
“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青花关公夜读春秋瓷塑
在国外,因文物持有者知识的贫乏,家族传承的脱节,晦涩难辨的方块字和信息不对称,“捡漏”的机会确实还有。大海捞针就看缘份了。
我所侨居的加拿大卡尔加里(Calgary)有间每周开拍的小拍卖行,拍品多是日常家居用品,如家具、电器,偶有油画、钱币和古董等艺术品。2007年初春,这家公司征集到一批有档次的亚洲艺术品,物主以前是外交官,藏品来自驻在国政府赠送和周游世界时所购。物主病故不久,东欧运动员出身的年轻太太看不懂异国风情物品,送去拍卖是多数西方人处理遗物的选择。
拍卖那天是夜场。二三百件拍品,鱼龙混杂,有近现代铜观音、日本玩偶、剔红漆盘、百宝嵌屏风、珠山八友瓷板画、玉摆件、鼻烟壶等。华人收藏家们最关注的是一批牙雕作品。一对立式牙雕宫灯,高约65厘米,当为北京象牙厂出口产品。因有小伤,7250加元成交。一对“乾隆三年小臣封歧恭制”款将军骑马像,高58厘米,似为广州象牙厂产品,款为寄托款。卖主临时撤拍,后辗转落入卡尔加里一位华人收藏家之手。
在为数不多的瓷器中,“关公夜读春秋”青花瓷塑引人注目。预展时,一位洋学者捧着一本厚厚的中国神佛书按图索骥,问我这是尊什么神像。我告诉她,这叫“关公”,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战神。她疑惑地问:战神?为什么没佩带任何武器,只穿盔甲,手中却捧着一本书在读?对这些,我一时回答不清。拍卖图录将这尊关公瓷塑写成“Large blue/white Buddha”(直译:大型青花佛)。这也许正是我们“捡漏”的机会。
我祖籍中国山西,也是关老爷的同乡。关云长系晋南解州人。1975年夏,借出差之机,我有幸拜访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三十多年过去了,在异国他乡见到“老乡”,岂能不两眼泪汪汪?“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捉放曹”“刮骨疗伤”“夜读春秋”等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历史上,16位皇帝23次御旨加封这位“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夫子齐名。关公崇拜在清代尤盛,满族统治者为统驭中原,倡导忠义,封关公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北京一地盛时有116座关帝庙。关公文化也随着中国人飘洋过海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华人聚居区多有关帝庙,“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这是民国元老于右任为海外一座关帝庙写下的一幅对联。
眼前的这尊关公瓷像,曾供奉于哪座关帝庙呢?
这尊关公像通高70厘米,基座周长1米,重20千克。关公丹凤眼,卧蚕眉,髯须垂胸,右手捋髯,前额眉宇间有火字纹。他内穿盔甲,外披龙袍,脚蹬云头靴,端坐虎皮椅,手捧《春秋》,作冥思苦想状,正是“义扶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瓷胎为香灰色,中空,底部有圆孔,胎底无釉。背部竖排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字体端庄工整。整座瓷塑用了两种不同的青花料,人体和衣服纹饰用的青料蓝中泛紫黑,座椅则为深蓝色。
瓷像补配高约24厘米的四方硬木台座,木座內侧有“J.L.GEORGE & CO,3 CAMERON RD. KOWLOON,MADE IN HONGKONG”英文金属商标,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港九著名英国J.L.George家具公司制作。那时的香港是什么样子?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当时从上海带到香港的清宫鼻烟壶只能卖10港币。在那时候的老牌英国木器厂给瓷塑配座,或可旁证瓷塑的不同寻常?
我心中没数,查阅资料也没发现可类比者。请专家“掌眼”不解近渴,而机会却稍纵即逝。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只有跟着感觉走了:赌一把!
价格快速攀升,going,going,going!我紧跟不舍。经过十几轮竞价,到了10000加元,这在当地瓷器行情中已是高价位。我是中国人,也是山西人,当天的拍卖会可能就我一个山西老乡在场,我不买谁买?平时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我再次高高举起手中的“521”号牌,拍卖厅里顿时鸦雀无声,都关注着坐在第一排的我。也许是价钱过了万?也许是关公与中国的“缘”?也许——正在此时,“啪”的一声,拍卖师手中的木槌敲响了,我悬着的心落了地!成交价12240加元,合人民币约8万元。应该说,即使是清代制品,这个价也不贵,而若是嘉靖本朝的呢?
拍卖结束后,才发现这尊关老爷没有包装,拍卖行也提供不了合适的包装箱。无奈,我只得小心翼翼地双手抱着“关老爷”,在众目睽睽之下,上下轻轨。当我与威武高大的关公在地铁车厢并肩而坐时,一个洋小伙子对我高喊:“Cool!”我朝他会意地笑笑。是啊!昔日关公在中国南征北战,今日微服私访考察加拿大公交系统了!临近半夜出了车站,离停车场还有段路,顶着天上的雪花,我和关老爷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积雪的路上。当我打开车门,将关老爷请进后排松软的座椅上时,我说:“我们回家啦!”
此时,现代版的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已近尾声。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的耳边响起了汉高祖刘邦荡气回肠的《大风歌》。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