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生命:材料、时间和文化的交融 ——陈濛婕专访
2023-10-26 17:06:47 未知
艺术是一扇无形的门,打开它,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创意和情感的世界。通过艺术家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多样性和深度,以及无限的表达方式。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将探索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陈濛婕,她通过独特的创作方式,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表达融为一体。她透过她的装置,呈现了她内心情感和思想的维度,引导观者共鸣与思索。
陈濛婕,青年艺术家、策展人,2020年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美术学硕士,2023年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获文学硕士。
其作品多关注时间和身份,研究材料的结构,拓宽展览边界,以身份作为切入点用多种形式探讨自身对于周边的反馈,近年来参加多项公共艺术项目与驻地艺术创作活动。通过混合多种媒介、材质,在特定的环境以其强烈的张力,创造让观者在其中捕捉瞬间、体验、感知的特殊空间。
图1,《自我身份系列》,石膏,装置,2017
在早期作品中,陈濛婕以身体作为对象来阐释自我身份这一主题,把分散的器官进行重新组合,让真实的肢体定格在某一刻,让这个时间点中的自我进行一种位移。
图2,浮生若梦,宣纸,雕塑,48*55cm,2020
在图2中,该装置展示了少女以睡姿悬浮在空中,比喻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境,而死亡不过是一场歇酣。作品通过悬挂的构置方式,使轻盈的纸张随风转动,以雕塑的形式研究自我和时间的联系推敲生命和消逝的存在。
图3,《蜉蝣之壳6》,宣纸,雕塑,139*52cm 2020
图4,《蜉蝣之壳6》,宣纸,雕塑,139*52cm 2020
在图3和图4中,陈濛婕使用宣纸的不断叠加与重塑形成一种独特的雕塑语言,在《蜉蝣之壳》系列的装置中,陈濛婕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淮南子》中的哲学观点,“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其意为,蜉蝣要经历多次蜕皮,才能成虫,然而成虫意味着扣起退化,朝生暮死。对于陈濛婕而言“蜉蝣”是外壳,是容器,是皮囊,而人们寄存于这空无一物的其中。《蜉蝣之壳》系列作品使用宣纸作为主要媒介以纸张的脆弱展示“蜉蝣之壳“自我蜕下的皮囊。
陈濛婕认为当代社会女性虽然比起男性而言在力量上是柔弱的,但是女性对于整个社会演变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女性在外表上看似如宣纸般脆弱,但是在不断地打磨和重塑中却如此坚韧,而她也不断地审视社会的不平等,继续通过艺术创作,持续地检视人与社会纽带的脆弱性。
图5,《很高兴认识你系列》, 蜡,色素,肥皂,装置,2022
顾: 您选择使用宣纸、蜡烛、口红、肥皂等不寻常的材料进行雕塑创作,能谈谈这些选择背后的灵感和意义吗?您的作品中常常涉及身体主题,如何将这些不同的材料与身体表达和身份探索联系起来?
陈:如果我们去做看图说话或者阅读理解,表述每个符号与材料的象征很容易进入一种误区。如果想呈现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文字传达,为什么还要做作品呢?对于材料,我只能站在很个人的视角去选择和发现,试图传达一种可能性。我喜欢的材料也许有一些共性,变化性和易逝性,这使得它们可以在雕塑作品中传达一种独特的审美和概念,也会给我带来很多惊喜。
有时候我觉得是材料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材料。传统的雕塑更倾向于完整和深沉,然而基于创作主题的思考和材料的属性,我的系列作品以轻盈朦胧作为主要视觉效果。在作品构思之初我就想使用与寻常不同的轻来传达对生命之“重”的另一种表述。传统意义上来说雕塑比较常见的是石头、木头、金属等比较沉重稳定的材料。它的体量,厚度与重量是他重要的语言。我的语言表述可能是倾向于云或者说尘,很轻的浮着悬着的那种感觉。宣纸是一种轻盈而脆弱的材料,她的存在本身就暗示了不确定性和易逝性,宣纸的脆弱性和易逝性就和身体一样,脆弱又有限。平时家里长辈有一些写书法的习惯,基于这样的偶然我开始拿宣纸进行实验。发现这就是我想呈现的理想状态——既可以柔弱也可以坚硬,既可以破碎也可以呈现完整。
而对于蜡烛的研究,也是基于“变化”这个主题,因为可燃性,它的变化过程就是时间的流逝,这使得它能够表达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象征生命的短暂,死亡离别,消失殆尽的不可避免。又是这样的不可避免,让我们的“生”那么珍贵。口红是一种与身体和自我有关的物品,一种与性别和个体表达有关的物品,我使用它来探索身份、性别和个体经验。其与身体接触的部分的磨损让我觉得是身体塑造了它的变化。这些材料都让我能够在雕塑中表达一种瞬息万变的美感,享受一种不可控的变化,同时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易逝性。这些材料与身体主题的联系,帮助我表达对生命、身份和存在进行思考。身体作为主题在我的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试图探索身体的物质属性以及身份和角色的精神属性,思考身份和自我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化。
顾:您的作品中似乎强调了时间和变化的概念。可以谈谈您如何使用这些可变材料来传达关于时间和流逝的感觉?
陈:时间和变化是我作品的核心元素之一。这些可变材料允许我在雕塑中呈现时间的流逝和物质的变化。宣纸可以破碎、变形,而蜡烛可以燃烧、融化,这些过程都将时间因素引入我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到作品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激发了他们对生命、存在和终结的思考。这种感觉是我作品的一部分,也是我想要传达的信息之一。
社区计划“亲密关系”是我受3Y画廊邀请去深圳做的一个工作坊项目。以公共参与的形式试图探讨人和人的距离,强制打破陌生人的正常社交距离并定格下他们肢体接触的时间。以燃烧作为形式,通过融化雕塑形态来消耗其存在。正如一期一会,我们相遇,交谈,相识,离别。我们陌生,靠近,定格,燃尽。
图6,社区计划“亲密关系”,workshop工作坊
图7,社区计划“亲密关系”,蜡 3Y画廊 深圳 尺寸可变,装置,2021
顾: 您参与了一些公共艺术实践,是在从当地集体记忆和传统元素中汲取灵感,以故事和画插画的方式重新呈现这些元素。很多项目都有儿童共创和参与,能谈谈您如何看待艺术在传承文化和教育儿童方面的作用?
陈: 参与公共艺术实践并从当地集体记忆和传统元素中获得灵感,是我认为艺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方式之一。艺术不仅可以帮助保存和传承文化,还可以以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方式教育儿童。通过故事和插画,我们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以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给儿童,让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学到更多有关自己社区和文化的知识。
图8,龙塘美术馆展览现场,(与龙塘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2022
图9,延平艺术季,巨口小学共同创作现场(与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2020
顾: 您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和传统元素来重新呈现给儿童?有没有特定的原则或方法来确保您的作品既有吸引力又具有教育意义?
陈: 选择适合的故事和传统元素是一项关键工作。我通常会与当地社区合作,以了解他们认为重要的故事和元素。我会考虑这些故事的可理解性,以及它们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和吸引力。另外,我也会考虑作品的互动性,以确保儿童能够积极参与,例如通过绘画、游戏或其他方式与作品互动。
图10,储龙风旗,(与龙塘村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 ),2022
图11,迷宫,(与上海浦东新区辅读学校残障学生合作)上海 碧云美术馆,2022
图12 延平艺术季现场(与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2020
图13 延平艺术季现场(与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2020
图14,延平艺术季现场(与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2020
公共艺术实践可以成为传承文化的有力工具。通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将当地的集体记忆和传统元素呈现出来,帮助社区成员更好地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这有助于确保文化传统不会被遗忘,而是会得到传承和保护。
艺术作为一种媒介,可以在吸引儿童的同时传递知识。通过故事和插画,儿童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复杂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这种互动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文化传统的传承。
艺术作品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种创造性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审美观,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参与艺术实践,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同时也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多样性。
顾: 您的公共艺术实践是否曾经对当地社区和儿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否有任何特殊的故事或经验,您愿意分享?
陈: 是的,通过公共艺术项目儿童有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这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开放的思维,减少偏见和歧视。艺术可以成为连接不同社区和文化的桥梁。为社区传承文化和教育儿童提供有益的平台。通过艺术,我们可以实现文化传统的传承,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以及推动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这对于建设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故事和作品,当地的儿童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历史和身边的世界。但这是彼此积极影响的过程,不仅是我们的艺术实践影响了他们,他们也影响了我们。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与传统与自然的关系。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我的作品前停下来,穿梭在装置中,兴致勃勃地讨论着作品中的故事和元素,这让我觉得我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这种互动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这正是我参与公共艺术实践的目的之一,我希望能够启发和教育下一代,并为他们带来美的享受。我坚信故事的力量和每个人的创造力。在苗族自治区,我与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积极鼓励当地的孩子们表达他们的故事,并帮助建立了一个展示他们作品的艺术博物馆。一个特别温暖人心的记忆是撤展当日我们剩下的物料被孩子们领走,傍晚时分有一个小男孩牵着我的手带我参观了他们用废弃布料建造的龙和城堡,而其他孩子则在黄昏时唱歌奏乐,为我表演传统的歌舞。那一刻,我想就是公共艺术的意义。
图15 奇野艺术节(与龙塘村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 ),2022
图16 奇野艺术节(与龙塘村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 ),2022
图17 奇野艺术节(与龙塘村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 ),2022
图18 奇野艺术节(与龙塘村村民,儿童,失物招领艺术小组合作项目 ),2022
关于作者
顾思阳,海派文化研究者,艺术评论家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贝尔法斯特,英国(博士在读,历史)
萨塞克斯大学,布莱顿,英国(艺术史硕士)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澳大利亚(纯艺术荣誉学士)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