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斗室案上─文房器物︱保利厦门2023秋拍
2023-11-03 12:01:45 未知
小筑卧游,观案头之景,赏斗室之境,得虚心之况。文房案头、清玩雅趣,乃文人之性灵乐土,古今皆重之。当心灵神游于陈幽古器之间,便可寄畅其中,感受天地生息。
本次秋拍,承蒙诸位藏家厚爱,「万象—中国艺术珍品」专场呈现300余件拍品,皆为精挑细选,和各类传承有序的文玩珍异,诚邀诸君亲临现场鉴赏。
· 「甄选拍品」 ·
597
清晚期
李裕成作黄釉雕瓷仿竹雕山水人物纹笔筒
雕瓷是嘉庆、道光时期出现的制瓷流派,工艺往往仿竹木、玉石、漆器等其他工艺的特点,用以制作文房或陈设用品,名家如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名噪一时,在当时陶瓷器中独具特色。本品仿竹雕笔筒而制,通体施黄釉为地,以仿竹雕减地阳雕之技法,雕琢山水人物,工艺细腻,张弛有道,颇具功力。
据《中国陶瓷辞典》介绍:「李裕成,清代雕瓷艺术名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同治年间。」从传世的李裕成作品来看有雕瓷笔筒、雕瓷印泥盒等。
款识:「李裕成作」四字双行篆书款
备注:中国嘉德,2017年3月31日,Lot. 4909
13.5cm.High
RMB: 80,000-120,000
597
清晚期
李裕成作黄釉雕瓷仿竹雕山水人物纹笔筒
雕瓷是嘉庆、道光时期出现的制瓷流派,工艺往往仿竹木、玉石、漆器等其他工艺的特点,用以制作文房或陈设用品,名家如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名噪一时,在当时陶瓷器中独具特色。本品仿竹雕笔筒而制,通体施黄釉为地,以仿竹雕减地阳雕之技法,雕琢山水人物,工艺细腻,张弛有道,颇具功力。
据《中国陶瓷辞典》介绍:「李裕成,清代雕瓷艺术名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同治年间。」从传世的李裕成作品来看有雕瓷笔筒、雕瓷印泥盒等。
款识:「李裕成作」四字双行篆书款
备注:中国嘉德,2017年3月31日,Lot. 4909
13.5cm.High
RMB: 80,000-120,000
602
清乾隆
仿定釉凸花福寿纹双耳炉
浆胎白瓷是明清白瓷中的一个特殊品种,是为追慕宋代定窑的产物。清代康熙朝始见以浆胎仿定窑白釉,延续至乾隆朝,据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载:「仿白定釉,止仿粉定一种,其上定未仿。」 12cm.High RMB: 30,000-60,000
609
清乾隆
仿生瓷海螺水丞
本品仿造真实海螺而制,外饰褐釉,内施粉红釉,造型小巧可人,形态毕肖生动,构思巧妙。海螺为八吉祥之一,又称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象征佛法音闻四方,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水丞别称水中丞、水盂,是文房中蓄水以供研墨的用具,一般小口鼓腹,精致玲珑,配合小勺舀水注砚。 14cm.Long, 6cm.High RMB: 30,000-60,000
610
民国
王琦「碧珍」款博古图插屏
王琦(1884-1937),号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斋名陶陶斋。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原擅捏面人,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其师。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 所见传世作品多件期画山水人物图,如此类博古图瓷板画作,为仅见。瓷板白地,以古彩会炉瓶壶古董摆件,整幅画面采用写实装饰手法。高雅澹泊。施彩淡薄均匀,古韵十足。「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常用于书香门第或官宦人家的宅第装饰,故此,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中地位不俗。 备注:香港苏富比 47cm×19.5cm×44.5cm RMB: 60,000-80,000
611
清光绪
墨彩书法诗文笔筒
此笔筒形制周正端庄,造型规整,胎釉精良,外壁墨彩书行书,为清朝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所书,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目录学家。 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 笔筒外书主要介绍了福州鼓山喝水岩名字的由来,关于喝水岩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900多年前,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嫌洞下涧水喧哗,便大喝一声把流水止住。从此,涧水改道从东侧半山观音阁石壁涌出,原来的溪涧也就干涸了。笔筒外书中章学诚还引用宋朝诗人徐锡之的《喝水岩》全诗「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以及南北朝诗人王锡的《冷泉亭》「春秋阅尽水长冷,风雨到来山欲飞「上句。并在书后题识:庚辰夏写于珠山少岩氏书,钤印「少岩」。本笔筒整体以诗文作装饰,神话传说为点缀,集诗、书、印融为一体,极富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反映出章学诚极高的艺术修养,折射出他编撰志评,游历河山带来的真实感受。 款识:「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题识:庚辰夏写于珠山少严氏书 钤印:少岩 备注:上海市文物图书管理小组退还 15.5cm.High RMB: 80,000-120,000
647
清乾隆
粉彩「五子登科」盖盒
盒呈扁圆形,上下截平,子母口,造型端庄。内壁及盒底施松石绿釉,盖面矾红金彩圆形开光,内绘粉彩五子登科图,庭院中青松苍翠,一少年身着袍服,左手持桂枝,右手执戟,其余四小童着各色彩衣,或双手捧瓶,瓶中插戟、磬,或手持莲花、灵芝、笙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物件在庭院中戏耍。瓶内插戢,寓「加官进爵」、「瓶升三级」等美好寓意。盖,盒侧面纹饰相同,绘粉彩盆花、瑞果及琴棋书画等文房清供。整体设色典雅,绘工精细,文气十足。 备注:中国嘉德,2017年6月19日,Lot.2888 11.5cm.Diam RMB: 65,000-85,000
685
明 仿官釉狮形小盒
6cm.Long 无底价
701
清乾隆
水晶雕螭龙钮「墨法自然」印
印章在文房用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历来受到文人重视,造型古朴,意境悠远。此件印章小巧质优,以雕螭龙为印钮,印面平整,「墨法自然」四字篆书印文字体流畅、舒展,更为难得。 题识:「墨到自然」 2.4cm×2.4cm×3cm 无底价 699 清乾隆 玛瑙灵芝耳葵口杯 10cm.Long 无底价 707 民国 沉香浮雕云龙纹香筒 本品圆口直壁,形如长筒,外壁采用通景方式高浮雕与镂雕技巧相结合,雕琢云龙纹,图中云蒸霞蔚,龙纹环绕其间,蜿蜒环转,布满全筒,姿态各异生动如真。整器镂雕技法纯熟,细致入微,纹饰紧凑,布局合理,皮壳包浆浓厚,极具分量感,为陈设文玩之佳品。沉香,其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且因沉香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名贵的木料,被喻为植物中的钻石,自古为世人所重。 23cm.High 无底价 710 清乾隆 剔红雕落花流水元宝盒 此盖盒似元宝形,子母口相合,盒内髹黑漆,外壁通体以剔红工艺装饰,髹漆厚重,漆色红艳,漆质坚脆,雕工精细奇巧。 备注:罗兰德 桑德霍夫 博士收藏 11cm.long 无底价 666 黄士陵 钟鼎拓片(一对) 形制: 立轴 钤印:「黄士陵」、「长宜子孙」、「士陵长年」、「好学为福」 108cm×33cm×2 RMB: 300,000-500,000 724 明 剔红牡丹纹盘 在中国漆工艺中,剔红制品的制作工序可谓最多,制作周期亦为最长,艺术表现力极为突出,甚至成为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而广受日本、欧美收藏家的垂青。 款识:「大明万历乙末年制」单行楷书款 14.5cm.Diam RMB: 80,000-120,000 725 清乾隆 剔红雕漆夔龙纹双耳香炉 整器形制稳重大方、颇具古韵,雕漆入刀犀利、笔触细腻,纹饰流畅潇洒、疏密有间,疏朗清秀,体现清代剔红工艺的极高水准。 13.5cm.High, 18cm.Wide RMB: 120,000-220,000 727 明宣德 剔红雕如意云头纹圆盖盒 通体黄漆作地,满雕如意云纹,漆感敦实醇厚、精美绝伦。漆器落年号款的做法,始于永乐朝,一般是在器底针刻六字款。宣德时期,六字年号款多刻于器底或侧面,后期的明代器物亦以此为规范。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 24.5cm.Diam RMB: 180,000-280,000 729 明 剔犀如意纹香瓶 此件剔犀香瓶剔犀,圆口长颈,鼓腹圈足。雕如意形云纹为饰,向外为涡旋纹,髹漆深厚,深雕立体,器表莹润,线条流畅。其刀口断层处,可见朱、黑两色漆规律的分层,正是《髹饰录》中所载的「乌间朱线」之法标准范本,极为难得。 10cm.High RMB: 10,000-20,000 732 清早期 紫檀如意纹香盒 5cm.Diam 无底价 731 清 紫檀嵌百宝花鸟纹葵式盒 百宝嵌是一种采用多种原料的镶嵌工艺,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中有:「如雕刻宝嵌紫檀等器,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清代钱泳之《履园丛话》:「其法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嵌于檀、梨、漆器之上。大而屏风、桌椅、窗格、书架,小则笔床、茶具、砚匣、书箱,五色陆离,难以形容。真古来未有之奇玩也。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 10.5cm.Wide 无底价 734 清早期 黄杨木胡人戏狮香盒 8cm.Diam 无底价 740 清 铜饕餮纹四方鼎式炉 此炉仿商周青铜鼎式形制也。「鼎」为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即可谓「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此炉口沿外折,敞口方唇,外壁出戟,双耳外立,腹部以云雷纹为地,兽纹为饰,兽纹对称出戟,纹饰繁复,线条流畅,下承鸟形四扁足,四足外撇,雄健有力,铸造讲究,沉稳厚重,此炉从造型、纹饰、铸造诸多方面来看,绝非寻常之族所用。红木盖覆斗形,钮嵌玉石。原配四足红木底座。 款识:「周公作文王鼎彝」篆书款 整:35cm.High 炉:25cm.High RMB: 30,000-50,000 744 清中期 玛瑙黄炉 10.5cm.High RMB: 18,000-28,000 751 清初 铜嵌银博古纹马槽炉 此铜嵌银丝鎏金古币纹方炉以精铜为胎,质地精良,盖鼎近半圆形制,镂空仿苇席编制样式,编制齐整,制作精巧,既易于炉内焚香之用,又呈现朴素样式而与方炉器身相得益彰,设计精妙。 款识:「圆经」篆书款 16.5cm.Wide RMB: 30,000-50,000 754 明 云间胡文明款铜鎏金龙纹双耳簋式炉 拍品通体光彩依旧,周身堂皇华丽,神韵风采绰然,雅而有骨,是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此件铜炉属华而不俗的文人趣味之作,彰显出胡文明制器至精之名家制炉典范。 胡文明,明万历年间云间人(今上海松江)人,明晚期著名工艺家,铸铜名匠。擅长铸造铜炉与文房用具,据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属极为精湛。 款识:「云间胡文明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7.5cm.High, 12cm.Diam RMB: 180,000-280,000 588 清乾隆 汪士慎铭梅花图紫檀笔筒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郑燮并称」扬州八怪「。工分隶,善画梅,清妙独绝,神腴气清,墨淡趣足,千花万蕊,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金农谓其画梅之妙,与高西唐(翔)异曲同工。 款识:「两峰」、「近人」 备注:观唐皕榷,2017年01月12日,Lot.0881 14cm.High, 12.5cm.Diam RMB: 120,000-220,000 736 明 黄花梨嵌银丝佛钵 整体造型犹如佛前供奉钵之形,稳重大方,入手圆润,打磨精细。加之黄花梨纹理,色泽黄润,氤氲变化,清晰流畅,颇具典雅意趣。 题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cm.Diam, 5.5cm.High RMB: 80,000-100,000 733 清 紫檀雕葵式花插 13cm.High 无底价 684 18世纪 寿山芙蓉雕罗汉坐像 此像由寿山石雕制而成,质地油凝润泽,具有脂玉感,包浆醇厚,材质厚实。罗汉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结游戏坐,双手交叉抱膝,五官舒朗,神情安然含笑,慈悲睿智。 备注:伦敦佳士得 9cm.High RMB: 160,000-260,000 656 明 仿青铜器出戟贯耳尊 31.5cm.High RMB: 85,000-95,000 671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开光珐琅 西洋人物山水图扁瓶(一对) 拍品一对,形制如一,两瓶纹饰对称而饰。椭圆形平口外撇,束颈,扁腹圆正,形如满月,椭圆形圈足造型与口部相类。口沿内、器底及器身凸棱处均予以鎏金,金水灿烂夺目。腹部两面圆形开光内以白料为地,画珐琅工艺装饰,两面分绘山水图、西洋人物图,所绘山水远山近景层次感极强,茅舍掩映,景色宜人,另一面绘西洋少女嘻闹于溪边,一立一卧,明暗分明,衣着褶皱的处理流畅,服饰描绘鲜艳亮丽,华贵而柔美,面部开相细致,一幅场景图跃然瓶上。余部均施天蓝釉为地,掐丝双钩,填以黄、红、兰、绿等诸色饰绘纹饰。开光外饰缠枝宝相花卉纹,间以佛教八吉祥纹,口沿处饰如意云头纹一周,颈部、足墙、瓶侧均以缠枝宝相花为饰。底心开框铸刻「乾隆年制」四字二行阳文楷书款。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出版:《珠联璧合之美:中国漆器&珐琅器收藏精品选》,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页131 29cm.High×2 RMB: 400,000-500,000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 11月5日 拍卖专场图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
(责任编辑:闫惠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