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浪者之诗 Romantic Wanderer|展览回顾
2023-11-03 00:00:00 未知
· 引言 ·
在“流浪者之诗 ROMANTIC WANDERER”展览中,我们探讨的流浪不是世俗的迁徙,而是心灵对安定的永恒追求。城市生命在清冷的岁月中涓涓流淌,灯火灭了又升,却找不见任何一处地方,既能安放肉身,又容许短暂的背叛与逃离。所以,流浪吧,不是因为离开故土、四处奔波,而是因为精神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安定的居所,心灵尚在漂泊之中,又有何勇气说自己不是一个流浪者呢。
ArTanto show space这个临时展览空间仿佛就是为了一次偶然的相聚而落成的,汇聚了一众行走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诗人的作品。在这里,我们稍作停留,驻足观看,再继续追寻,继续流浪。
流浪吧,流浪去。
壳子&豆子
2023年9月下旬于上海
· 展览延伸 预告&招募 ·
10月份的展览已经圆满落下帷幕,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意犹未尽呢!所以我们准备就此次展览主题再搞一场延伸活动“诗意的行动”😝!活动形式将以“诗”空间展示+行为现场的形式呈现,形式可以多变,直接玩儿起来的意思~
再者,大批北京画廊空间来到老场坊想要与展会Art021同期搞个“分会场”,计划时间2023年11月6日-11月12日。咱们就是说,择日不如撞日,赶紧把事情搞起来~
活动地址在ArTanto show space临时空间,上海市老场坊一楼(空间位置和以前有小变动,下一篇招募会写明地址)。
这一次我们寻找行为艺术家、现场演出者、诗歌创作者、原创音乐人等,可以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疯、一起闹的伙伴!咨询or报名,请添加ArTanto小助手-阿头的微信:ArTanto_02
· 展览现场 ·
· 艺术作品回顾 ·
· 装置、影像、架上、诗 ·
ESRH系列
杨钰,2020~2023,纸本水性综合
社交媒体中的公共讨论的意义指向什么?即使费尽心力去搜罗相关信息也无法抵抗信息载体(报纸)的崩溃。事件终将变成将来的故事,过往的记录也成了新的传言。记录被无可奈何且成功地证明它本身毫无意义,遗忘才是时间中唯一不可抵抗的。
(视频截图)
距离
应翔帆,2020,视频
导演: 应翔帆
舞者:Mateusz Bogdanowicz (波兰)、郭伍立衡、劉子映、劉子淳、应翔帆
音乐:Awplanet
制片:赫英北
合作机构:兰溪穿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扶摇计划
2020年,我们经历了何等变革?为了安全和自由,我们需要走多远的路?新冠疫情的崛起迫使我不断反思工作方式。演员和我的工作,从群体排练一路转变成了单人排练,最终透过剪辑转化为影像。我尝试着运用图像融合的技术,将五位舞者看似毫不相干的元素,强行连接在一起。这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状态。
2020年,陪伴我的是三样物品:口罩、手套、手机。我试图模糊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同时深入思考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这三样物品之间的联系。愿我们摒弃距离,共同前行。
艺术家应翔帆,在展览现的场即兴舞蹈作品《距离》。
相对 II
彭湘,2014,装置-菜刀、砧板
菜刀和砧板是厨房必备的重要厨具,菜刀对瓜果蔬菜、家禽鱼鲜等食材在砧板上进行斩割切分,鱼肉刀俎之中,刀为强者,让强者间进行互击,刻意制造各种相对的形状,使两刀口之形彼此相对。原来锋利的刀刃变得卷曲有形,刀的功能被取消后产生的是人为作用下的对立与咬合。
大卫与歌利亚
刘通,2023,现成品、木头、铝
Post a story - 2、3、14
刘通,2023,布面油画
人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涉入社交媒体的信息流时成为数字碎片;以商品目录的方式排列,以物理属性切片呈现,以日用品的关系相处。艺术家选取社交媒体上的私人图像进行叙事化编辑。他从碎片与失真的图像出发,表达在不间断的信息流中所存在的主动或被动的数字化、失焦与模糊,呈现一个人类共同营造的碎片式互联网幻梦。
这真实的吻,存放着2.4kg的骨头
何家明,2023,布面油画
我们在感知时所受到的限制,人类感知的感知只是一个碎片,往往无法完整地承载事物的本质,从而探讨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思考人的意识和身体的联系,以及生命和死亡的意义。
爱情三部曲-III;共情
张潇方,2021-2022,布面油画
FAFA, 是坚强、柔软、厚实的充气外壳,一直在努力保护我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也在用心的告诉世界我是谁。FAFA是一个自我的偶像,不断复制、再造、脸谱化,以荒诞、魔幻为模具,生长为怪异却黑色幽默的世界。
乐园,噩梦侵袭
徐子晗(子徐),2023,油画
灵感来源于儿时关于恐惧,公园和噩梦的回忆,穿条纹睡衣的小孩,蓝色冰鞋和坚果壳扭曲成公园的怪物,红色的树桩飞出翠绿色的燕子和蝴蝶……
脐带——我与世界相连
程慧德,2023,摄影、行为
从丝袜的延展性出发将主体与客体相连,笼罩的行为下二者取消原有的意义指向,只作为纯粹的“形状”存在,以此我可以将身体塑造为奇幻的景观。
多拉的花园
李若煊,2022,木板坦培拉、丝网、粘土、钉子、植绒
灾难,瘟疫,战争,祸害,贪欲充噬着我们的世界,繁华与消亡,烂漫与枯萎,欢愉与落寞,生与死。作品是对我们生存世界的思考,和生命美好背后难以描述的深沉的痛。
当代景观
红花油,2023,哈内姆勒纯棉
在我一贯的认知中,自然的生命力来自于它的某种不确定性,而在当下这个工业化的时代,这种不确定性正在被人为转化,在转化的终点它们会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高山河水平原的状态变得有迹可循。在这种自然的随机性和人为的确定性之间的是我从当今的自然景观之中感受到的割裂,我拍下这些处于变化之中的物象,并希望能展现自然景观因为身处当下而具备的复杂状态。
“依舊,/“Ok,Well,
徐俊燕子,2023,綜合材料
自我們作為生命擁有了自我意識以來,便開始面臨一系列看似專屬於我們的命運,而每一段命運似乎都無法脫離【無常】二字,每種生命都必定經歷無常以及無常的變幻這一特質所牽引而出的一系列事件,連結著過去、現在與未來,也成為了我們的一部分。
無常作為生命的主旋律,我們在面對時卻何其無辜、渺小,力量顯得微乎其微。尤其是當我們發現自身與周遭的主流世界顯得格格不入時,我們不合時宜、我們【邊緣】;我們夾縫中求生存。
好在,我們還有【家】能夠作為我們的庇護所與避難所。
花海不谢
肖天钰,2023,陶瓷
Hi,这是一片从我手里自然生长而出的花海。包含碎掉的,一共是有100支。泥在手掌里跟随着当下的感受而逐渐成型,慢慢的在沉浸式的无意识活动中,无形的记忆变成了有形的花海。它们每一支都记录了每一个应当被记得的当下。它们是不谢的记忆。
Encounter /遭遇
江坤瑾,2020,数码影像,6'
这件作品源于我在纽约公寓COVID-19隔离时期的一次诗意的冥想。那段时间情绪低迷,每天都会长时间望向窗外。我记得那天,有高楼、乌云、落叶、飞鸟、风,还有一只不期而遇的昆虫。
寻找你,失忆症候群患者
谢瑞持,2023,单频影像,9'08"
影像虚构两位青年在山中进行躲猫猫游戏,与文本所示的真实书信共同构成非线性叙事;该过程中被凝练出来的“寻找”这一集体经验,隐喻着人类在当下的自我缺失。
あなたのようにくらしたい
王路小萌,单频影像 , 02’01”
4分58秒的欢迎光临
王路小萌,单频影像 , 05’07”
なみ だ
王路小萌,单频影像 , 03’02”
· 诗 ·
《流浪爱情》
- 阳炎 -
爱情,
是流浪的另一个
更为人熟知的名字
在它之外
没有自由更自由
没有寂寞更寂寞
《谜底》
- 杉树 -
我们围着波光跳舞
我们分食流淌的鱼
那是洞穴的雨季
鸟儿停止收集
种子汇成小溪
树和我
剥去外衣
这贴身的爱意
统统拿去
添作此刻的柴火
在多年后燃尽
放命运在大地上
压成锋利的薄片
划开殉道者的肚皮
谜底就是谜底
别哭泣
《名字》
- 烧烤(代舟可)-
你叫什么名字
我们没有名字
你能听见树的声音吗
那就是。
风把我的名字吹散了。
拿手掌的指骨,一节
一节的去拼,还是
只能听见沙子里潜藏的小虫
它们今晚要带一包食物回家
那也是我的名字
在墓碑的荒草上
碑上不是我
(2023.9.8)
《相拥的尖嘴兽》
- JING (叶菁) -
街道上处处是裹着烟雾
带着鸟嘴面具的生物
爆破声充斥在灰沉的高空
在那死水的浅滩和泥泞的斜坡里
发酵的恶臭低垂在土层之上
来来往往的生物没有屏卒呼吸
相反废墟被渴望着
交谈中夹杂着所谓的幸福
他们彼此相拥
旁若无人
亦不顾面具碰撞发出的刺啦声
是刺耳还是悦耳
恍若无人在乎
相融的汗水散发着暧昧与腥臭味
滴答滴答
怕是会惊扰了
失去理智的兽群
《这不是浪的坚持》
- 太阳老爷子 -
海浪哗哗
哗哗
哗哗
哗哗哗哗
哗哗
永不停息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六日 星期五)
《世界的喧嚣与海无关》
- 王路小萌 -
孩童时
在沙滩上玩要,打闹,跑来跑去
青年时
冲向大海,学习游泳,学习冲浪,在
海边恋爱
中年时
有人在海边散步,有人带着孩子在沙
滩上玩耍
有人还会继续冲浪,有人甚至很少有
时间来看看海了
老年时
静静的坐在海边看海
面对大海
人们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行为
这就像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我们面对人生的不同态度
我们在成长
而大海始终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陪伴着我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们面对自然界产生的行为变化
与我们本身的人生状态息息相关
而我们每个人都像那束光
在自然界中变化着
与自然随时发生关系
《山中晚歌》
- 王百臻 -
你有听说过
那些断裂、凝滞,
恍然若失的诗歌碎片们
她们那柔和而不真切的倒影
照映在梦与梦间隙中的水潭上
并在幽静的夜中森林里
呐喊着
她们呐喊着
歌唱着
听任这些无人听晓的音符
旋转,复制,跳跃
直到整个森林
沉没在无法摆脱的,
忧伤且漫长的灰色里
不知何时
月光穿过林隙
回荡在心灰意冷的枯叶上
照进了属于沉睡的野花
细碎的梦里
在远处,那令人畏惧的
黑色大山的巨大翅膀上
亮起了一盏冰冷的蓝灯
《遗失》
- 王俊晓 -
丢了很多东西
丢了很多记忆
丢了很多属于我的梦
丢了时间
丢了自己
丢了一个不存在的夜晚
黎明时分
一切都回到
开始的地方
那该多好
遗失者总能安慰自己
《两半》
- 阿子儿 -
我感觉自己被分成了两半
一个爱你,一个不爱你
一个以为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一个被现实的冷水浇透
一个在月亮的温柔乡里沉眠
一个像黑夜,满身星星的弹孔
我是波斯猫的眼睛
一颗是嫉妒的绿色
一颗是宽容的海蓝
我是卡尔维诺的梅达尔多子爵
被一刀劈成两半
流下很多血之后
一半暴躁,一半温顺
用一条腿就能走路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我成了两个我
她们不同时出现
只在黎明和黄昏时分交班
我感觉自己被分成了两半
不,绝不是一个善良,一个邪恶
而是一个在白天,一个在夜晚
一个是奴仆,一个是国王
《他嚣张至极,我以为能了却心愿》
- 皮筋ELAS -
骑车,绿灯,直行
右转的机动车打着方向盘
踩着油门
按着喇叭
却唯独不开转向灯
司机一脸不屑
肆无忌惮
我也肆无忌惮
自行车穿过了马路
机动车停在了事故之前
他不准备为我的冲动买单
我低估了他
不守交规的懦夫
(2023.2.8)
《爱》
- 江坤颖-
纯洁如爱
下成雨
凝成霜
化成雪
踩成泥
(2022.11.30)
《风筝人》
- 贺文艺 -
我忘记了怎么行走,
我的脚踏入空中。
穿着制服的人扔来绳子,
像捕获动物一样捕获了我。
先是套住我的手腕 ,
再套住我的脖子,
我不再漫无目的地漂浮,
而是永远被囚禁在人群上空。
我没能学会行走,
也不被允许飞翔。
《流浪者幻曲》
- 江坤瑾 -
亲吻
拥抱
在大街上十指相扣
在草地上酣睡
无拘无束
自由烂漫
感受阳光穿透过身体
穿过青草
任意堕入记忆的深渊与幻想的天堂
时间疼痛地流逝之后
眼前的离别安静而温柔
夕阳落下
道路清晰
这熟悉的孤影
又拾起行囊
(2023.08.29)
《异乡人》组诗
- 王峥 -
在新加坡赶一群羊
在清晨醒来时
手握一群羊
如海沫般荡漾着
在岛屿上走失的
如今回到岛屿
但和摩洛哥的不同
它们不擅爬树
更不擅交谈
它们看我时
像看一位新来的
牧师,汩汩地唤
而我同样茫然,
不得不
代寻某条特犬
说过了,不在树上
在热带的草中
一个同羊毛般的
臀部,正望我
--是一隻猫,短毛
狮城猫,如今
负责这群羊的宿命
但它显然是健忘
我只能赶着一群
同样健忘的羊
向它申辩:
「如今猫也可以牧羊
只要你能听懂
那些美食的暗号」
好吧,它只吃草
我只能赶它们上街
从大士的港口
一群羊必须和人
一起排队,绿灯
显然是好的
然后通往另一个
经过无数的桥梁
它们有时聚在桥墩
掘一些新出的苔藓
另一头遇到其他羊
它们只会对望
然后说:
「我附庸的附庸啊,
不是我的附庸」
拥挤一阵
便往天上赶
一块块的白色梯田
去找一块落脚
那最大的一块
是正要落下雨来
还有铁质的大鸟
在黄昏中盘旋
--这也是它们的领地
我忘了
我的羊群已经疲倦
他们随着人群
涌向那隻吐水的狮子
甚至毫无防备地
走下了台阶似的栅栏
因为那有水草
逡巡着,直到我也
走下狮子的凝视
并向它们挥手示意
它们自由地啃食
那些同样自由的
水草
好像在说:
「Merdeka! Merdeka!」
注释:「Merdeka」为马来文,「自由,独立」之意。
《公路旁,流浪漢》
- 施文英 (法国) -
大都會中
無家可歸的人
睡在光亮裡
車燈、高速公路的燈
永恆照亮
貼著地面的
灰暗臉龐
柏油路
車聲隆隆
一輛又一輛
轎車疾馳而過
暗色車窗後
盛裝的紳士
面不改色
《无差别运动宣言》
- 于诗月 -
我们乐于承认自己是艺术家
这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和厨师、司机、白领一样值得自豪
艺术家应当与其他职业一样被社会认可
并获得生活保障
当我们提及艺术的时候
大众应当理解我们在做什么
艺术家不再是贫穷、遇遢,无业的幽灵
我们待人友善、侃侃而谈、谦和有礼
目标明确且行动敏捷有力
我们是迷人的
我们大声地呐喊
艺术 !艺术!艺术!
灵感是有理有据的
感性亦是理性
瓦格纳和爱因斯坦都令我们着迷
针尖接触水面而生的涟漪
电网捕杀蚊虫时的噼啪作响
蜡烛塑像融化的点点泪滴
交谈、进食、走路、睡觉
艺术比呼吸更合情合理
我们悄声地重复
艺术!艺术!艺术!
拒绝一切激进的、割裂的、中心化的
无差别使我们洋洋自得
一如黄油薄片在刚刚出炉的面包上慢慢融化
春雨是我们的武器
而非烈火
我们或许不是我们自己
但我们的作品是
当我们在谈论艺术的时候
我们活着
我们深情地呢喃
艺术!艺术!艺术!
……
诗体量较大,这里我们只能展示参展艺术家/诗人部分的诗❤️
· 工作坊回顾 ·
一
《黎明的履历诗会》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与诗歌。黎明的履历诗会可以为陌生的参与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创意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坦诚的分享、尽情的想象、真诚的写作。
从熟悉走向陌生的黎明。回头看去,我们的履历写满皮肤,而空空的内心却早已不属于此地。何处可以安身?曾努力的将自己从故乡的梦中抹去,却总是在没有方向的归途中失神。曾经我们理所当然接受的,都被书写进了这一瞥晨曦后的清醒。——Chuan
身后正冉冉升起的炙热,已经在旅人的后脊书写下了惨痛的幽兰色诗篇。无论如何追忆,如何奔离,都将在这片黎明所照射的范围之中。泥土忧愁地记着每一位践踏者,那就像一份哀歌或履历那样。转眼看向在码头顶部发送信号的男孩,正迎着清晨玫红色的皱褶海面和时有时无的咸味的风,仿佛来自一个夹在海底与海面之间的世界的黎明透过望远镜直射进了毫无防备的瞳孔。——欧季
关于诗会小组:
我们是一个成立于2022年的诗歌小组。我们发起了一个⻑期出版计划,邀请了26位年轻诗人,在2023年出版了两本诗刊《A: 安徒生的暗火》《B:报春鸟的悲歌》。 本次展览我们会以“报春鸟的悲歌“的身份与大家见面。愿报春鸟的悲鸣可以打破麻木的寒冬。
二
《包算不准》
艺术家杨钰以占卜师身份声称自己对此毫不信任,不对“准确性”这一结果承担责任;证明此活动的严肃性的仪式过程被游戏过程偷换。真诚感被当做一种工具,求卦者被迫在怀疑的立场中占卜。知识、历史、传承、身份、威仪、立场、游戏、相信。
(包算不准,现场工作坊图片)
流浪者之诗
ROMANTIC WANDERER
展览时间:
2023年9月29日-10月16日
艺术家:
(装置、影像、架上作品)
程慧德、何家明、红花油、江坤瑾、刘通、彭湘、李若煊、谢瑞持、徐俊燕子、肖天钰、杨钰、应翔帆、子徐、张潇方
(诗歌作品)
阿子儿、贺文艺、江坤颖、江坤瑾、皮筋、施文英、烧烤、杉树、太阳老爷子、王百臻、王俊晓、王峥、王路小萌、叶菁、陽炎、于诗月
现场工作坊:
黎明的履历诗会
包算不准
项目策划:
ArTanto 啊! 探头
活动地址:
ArTanto show space 临时空间
上海市虹口区1933老场坊1号楼
Building 1, 1933Laochangfang, No.10
Shajing Road, Hongkou District, Shanghai
· 策展团队介绍 ·
ArTanto(啊!探头)是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创作者与设计师成立的创新艺术平台。ArTanto致力于文化、艺术与设计的传播,专注于观念艺术、行为艺术、潮流艺术、数字艺术、声音艺术、虚拟交互体验、诗歌戏剧等多元的艺术表达。
自2020年成立以来,ArTanto发起了多个原创艺术项目,如“行为艺术商店”、“ArTanto对画棋”、“优雅的行为”和上海“ArTanto show space线下临时展厅”等,通过交互和有趣的方式将艺术介入社会,在探索当代艺术边界的同时,去发现世界的可爱。我们分享艺术内容,策划艺术活动,实施艺术现场,还经常与艺术家们搞些新奇艺术项目。欢迎艺术家、策划人、品牌方等联系我们~
(责任编辑:胡文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