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振熙:从“诗性”到“诗心”,这是条艺术家自己的路

2023-11-05 20:52:32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7332e3c7f8ef212ece1f6fcb94f3505d.jpg

“唐诗之路艺术展”自202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了。唐诗之路缘起于浙东,而扬名于中外,是中国山河宇宙之观与人文使命的一次重要交融。此次展览作为品牌的第四回探索,将对唐诗的思考与目光从地理上的“浙东”走向时间中的“唐兴”。它延伸至作为唐代世界交融的敦煌,取唐诗之法,呼唤横跨国土东西差异化的文化交流,探寻多维度时空下文明互鉴的实践路径。在此期间,北京成为了通望东西两地、拥抱古今文脉的重要枢纽,也是连结浙东和敦煌之间的眺望者。展览提取唐代诗人李白边塞诗《关山月》中的诗句——“长风几万里”作为总标题,为展览定下“诗意如长风,万里亦可通”的艺术基调与愿景。将关切的重心,重新回归于“诗”本身,会归于“诗心”之上。以“起、承、转、合”这种构建诗歌的方式来构建展览,辅以“望古今而观天地”的《登幽州台歌》作为展览整体的气质线索,在展厅中架构起诗性穿梭的叙事逻辑。从而在视觉叙事与情感表达两方之上,完成对唐诗别样“诗性”的发生与回应,用艺术创作抒写与大漠戈壁、宇宙洪荒相见的“诗心”。于是,浙东唐诗的旖旎与边塞唐诗的壮阔在北京聚合与对话,打开“唐诗之路”的地域桎梏,离开“唐诗之路”再读唐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0332c20e3df5ea160c4372d0d1dff1d.jpg

展览现场

01|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唐诗?

唐诗,是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文化基因。它内涵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现场。千年之前,它吸纳了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观念思想,又在千年之后、历史变迁之中,融入了丰富的哲学意义和现代情致,构成了当下独特的文化语境与心灵感发。这种语境使得唐诗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与流淌,它构建着中国人的语言体系和审美判断,从基因深处塑造了一个独属东方的,凝练日月超越时空的山水观与宇宙观。“唐诗之路”不是一条局限于浙江的路,唐诗是世界的唐诗,这是一条无形的路。它是超越地理、脱离时空的,他能突破尘世的边界,渗透到每个国人的骨髓之中,在无形的维度上连接我们,指引我们在唐诗的语境之中踏出对内心与世界的征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4b16a52dd16a368778c58c64eb439d2.jpg

展览现场

02|我们要如何去挑战唐诗?

试问当代艺术家要如何挑战唐诗?诗歌,作为中国最凝练、最纯粹的艺术,它是山峰。而当代艺术是密林,“唐诗之路”是从密林到山峰的小径。这条小径要求艺术家对唐诗展开从“诗性”到“诗心”的转化;强调的艺术家对山峰的探索与攀登;强调的是对唐诗的读与想象。唐诗之路是过往的历史,也是今天的现实,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均在诗之里,万路之中。我们要把当下的社会情景与文化的现实与唐宋发生对应,这是一种照应,以古照今,以今应古。千年前的诗人们虽然与我们不在同一时代,但当下,我们与他们所面对的文化命运却是相同的。所以,我们打趣的说是“借诗还魂”,借诗歌之魂还文化之魄。

支撑唐诗之路的背后,是围绕唐诗展开的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艺术家与“唐诗”之间不是供求关系、服务关系。唐诗是艺术创作的养分,同样也是唤醒心灵的惊雷,艺术不是给诗歌做插图和注解,而是与唐诗做挑战和碰撞。挑战可能会失败,但不挑战就无法找到未来变化与发展的出路,这是当代文化的出路,也是当代艺术的出路。从密林到山峰,不能是坐在缆车之上,对着既往俯观。更应是挥起艺术之刃,在密林荆棘中砍出各自不同的登峰之径。这条路绝不是一条静态的自然人文之旅,而更多的是一条动态纷呈的博弈之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0ffe89b5097c564287d0ed671a36b11.jpg

展览现场

03|我们坚持唐诗之路的意义为何?

我们用诗来训练艺术家,希望艺术家在这条动态的路上找回中国文人所独具的气质与侠义,责任与担当。从这个概念出发,我们需要艺术家有所改变,从西方惯性的创作思考语境当中脱离出来,拉回到东方的意志情感语境当中来思考。所以,唐诗之路必须要走出去,走出浙江,走出中国。只有通过将路走出去,将“心”拉回来,才能更好得传播东方基因。是以,我们将目光从疏朗俊逸、清幽禅意的江南唐诗,挪向更具英风豪气、侠烈雄奇、苍莽家国意志的边塞诗之上。从以“我”见“山水”转换到“山水”映照于“我”,踏出对充满生机的壮丽河山的敬仰赞美,进而在诗音中找到豪气干云的宏伟气魄。从中提取与凝练,寻找生命宇宙观的建构,回到中国大我的文人气质。

同样,从“诗心”出发,也是对当代艺术僵化的形式语言的一种突破。当下的艺术作品,太多像是一样样堆砌在橱窗的快消商品,它们包装精致而被束之高阁,赏心悦目的表象之下却无法摆脱消费品的本质。消费品是可以被复制批量生产的,是取悦大众、顺应市场的产物。而艺术有着挑战世界、想象未来的使命,不应该是放在橱窗里一件件“死物”,我们希望借诗歌这一最流动的创作形态,唤醒东方的温度,激活艺术的生命力。

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当下,从西方哲思中提取精粹,面向达芬奇去提问,更要,还看东方本源,直抒胸臆,向李白提问,向高适提问,问泱泱国脉中,人何以为己,人何以为天下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72d8ddf066181c9406f682825751d0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c6f54f50b6edd1b26f7116b44885ac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ca268c5334058c6e4740115ca116bb2b.jpg

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