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文明的面孔-张越/朱可染双人艺术展在伊洛斋开幕

2023-11-09 22:50:20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ecf6d7deaf261dfd25c4972245812a31.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文明的面孔-张越/朱可染双人艺术展于2023年11月8号下午5点在上海伊洛斋文化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张越和朱可染于近年来创作的绘画作品19幅。展览开始有羲昙美学创始人边咪咪女士发表感言,接着两位艺术家老师也进行分享创作理念;策展人从文明传播的角度入手,阐述了两位艺术家创作的内在逻辑,展现了当代与传统的融合,对今天艺术创作的影响,呈现两位艺术家以东方文化视角而展开的不同面向的探索,形成一场极富深度的艺术对话。展览将持续至12月8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24b0b740d5ae6a4527e8305cd377eaa.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右1朱可染;右2张越;右3何多苓;右4李国华;左3边咪咪;左4吕澎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eab97bc873345e889b312abec404ce53.jpg

开幕式嘉宾合影

左一吕澎;中间边咪咪;右边周春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baa66a7071a23c57d0bbaf5d21400fb5.jpg

艺术家张越开幕式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b0830cd2021c36f76d3d2894b5777c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ce7f78d4fbddfca2d36896dc60c755f.jpg

展览现场

艺术家张越的创作从当代社会的现实和大众心理出发,以犀利深入的视角,通过中国与世界、传统与当代等的转化,建构一幅幅或批判或闲适的当代艺术作品。她常常借鉴欧洲古典主义的构图,并保留其独具特色的东方意趣。这使得她的作品既拥有西方宗教绘画式的神性,又具有东方古典肖像绘画的精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25353edb3796e430e1ddf05f20dc7aa.jpg

张越 《先觉》 62x82cm 2019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c34a226c508a6401d5c105e6d99c492.jpg

张越 《理想国No.4》 69.5x77cm 2020

张越很早便对消费主义、文化差异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孩童”是她创作的母题,寓言式的隐喻和象征是她最为常用的手法。人们常常能在她华丽的画面中重复看到一位拥有同一表情的大头男孩,他紧闭樱桃唇,低垂双眼,身着不符合其年龄的衮服——中国古代汉人朝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或是披挂铠甲,或是头戴皇冠,或是手洒纸币,一派忧郁景象。偶尔,这位男孩的眼角会含有一颗将滴未滴的眼泪,更增加了画面中的哀伤质感。张越画中的女孩尽管面容清秀,却也只是呆呆地望向画外或画中的另一方向,亦是忧伤之状。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7a59d40127437ae5d325c73c5125d707.jpg

张越 《千江No.2》 70x90cm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769e3761df96ce9840c71fd74018afe.jpg

张越 《人间乐园No.6》 126x138cm 2023

其画中的男童和女孩同样显露出极强的“面具”特征,即表情的凝固。德国思想家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曾如此说道:“死亡面具将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的无数张脸凝聚成唯一一种表情,表情谢幕之际恰恰是死亡面具诞生的时刻”,“我们是通过脸的凝固或伪装,而不是依靠人工制造的第二层脸来制造面具的”。张越以画中人物的表情的凝固制造出这一死亡面具,以此呈现她之于当代语境的批判——消费景观和屏幕文化冲击着人的灵性,每个人成为戴有面具的存在,孤立、无助、迷茫,精神救赎已迫在眉睫。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e04b65fa89b8978d2d118cc9f0670ad7.jpg

张越 《Doraemon/哆啦A梦》 45x55cm 2022

尽管同样是对社会生活的体悟,艺术家朱可染的方向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张越的作品体现出对消费文化强烈的批判寓意,那么朱可染的作品则是以静谧的叙事,勾勒出自然磅礴雄浑的气势。张越的作品以欧洲古典油画的构图和人物特征所闻名,而朱可染则将传统山水的题材当代化,以细致的描绘,淡雅的色彩,为观者编织一个澄明的世界。张越的作品是孤独的,悲感的,而朱可染的作品却是壮阔的,明快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a654ff72900480003400469f905498d.jpg

艺术家朱可染开幕式致辞

朱可染拥有极其细腻而敏锐的直觉,她自然而轻快的笔触,表达其于生命的多样感知和情绪,以此抒发她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探索。对朱可染来说,创作最重要的是真实性。她将云与水等自然存在于流动中的真实性跃于纸上,在抽象语言的表达中,探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东方哲学的趣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57b2648e7686430fb7cad6a8522773e.jpg

朱可染 《绿野踪》 130X90cm 布面油画 20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321901c6958c80168515d828234fd7c.jpg

朱可染 《水何澹澹-3》 120X90cm 布面油画 2021

“水”和“云”是朱可染作品中无法绕过的母题,该主题的创作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朱可染画“水”,源自于2018年一次自驾甘孜的旅行,山路的一边是河流,一边是峭壁。车停在路上,她静静地观察着河流,一瞬间,她感觉自己消失了,仿佛人要被那河水流淌的节奏带到虚空,这激发了她画水的激情。她将人们日常中难以察觉到的水的性格、形态表达出来,使观者得以直观感受水的韵律和节奏感。而画“水”于艺术家而言也是一种修行,通过探究水的流动状态,她得以自省内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083eb89b298d44f4f95789c2436531e.jpg

朱可染 《水何澹澹-12》 布面油画 175X80cm 2021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9bec6bb7ee771bcac84578514900753.jpg

朱可染 《水何澹澹-13》 200X70cm 布面油画 2021

对于“云”的绘制则来自于艺术家对日常生活的关注。2020年左右,朱可染突然静了下来,远离人群的她独自在院子里打整花草,喝茶观云,就这样,“云”进入了她的创作视野。众所周知,“云”在中国文化中素来有自由、闲适的表意。王维那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诗句。就绘画而言,朱可染的云极富个人视觉语言特色,她在画布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来描绘“云卷云舒”系列,在“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趣味中与古人对话,也在画的过程中体会时间和空间的静止与流动,瞬间与永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eb6ed2f1e6a73e30676efebeeae263c.jpg

朱可染 《水何澹澹—8 》 200X7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f3194dc4f5184114c6af576f38730385.jpg

朱可染 《水何澹澹—23》布面综合材料 200X70cm 2023

无论是部分构图来自西方油画语言的张越,还是图像和勾勒方法十分传统的朱可染,两者创造的图像,都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趣味和思想,以及蕴藏其中的内容和观念的当代化转化。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把今天和昨天融合在一起,使观者感受到了文明在今天的面孔。这个面孔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和丰富的;不是线性发展,而是曲折与轮回的。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