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名:新六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2023-11-10 00:12:59 未知
11月6-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和跨媒体艺术学院承办的“新六艺”系列论坛开篇——Panel 21: 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论坛作为中国美术学院95周年校庆学术活动之一,邀请全世界艺术、科技、教育领域的同仁一道,探讨21世纪的“通人之学”和“文艺复兴人”,并为未来数年的深入交流、思考和实践启幕。
在开幕致辞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提出,在建校九十五周年之际发起“新六艺”系列论坛,是希望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在21世纪,我们是否还能对世界进行整全性的把握?在通用人工智能的时代,是否还可能实践一种通人之学?在学科分化、道术分裂的时代,Liberal Arts是否还可以保持其内在价值?本次论坛的主题“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意在邀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位艺术家中的最卓越者来到我们中间,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共同探寻21世纪的现象与征兆,面对激进的技术与文化现实,思考人类世的后果与愿景,探寻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未来。在今后数年里,我们将在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中探讨“通人之学”的虚妄和“文艺复兴人”的可能,在21世纪人的危机中探讨New Liberal Arts的价值,在消费主义和社交/自媒体的“欲望机制”中重新定义自由和艺术的价值。
论坛现场
论坛邀请了来自包括艺术与艺术史、媒介考古、设计、艺术哲学、理论物理、人工智能、技术哲学、天文学等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发表学术演讲并进行深入的圆桌讨论。发言嘉宾有柏林艺术大学媒体理论名誉教授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Siegfried Zielinski),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现实工作室教授兼联合主任安东尼·邓恩(Anthony Dunne),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浙江大学讲席教授孙周兴,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基础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耿朝强,清华大学教授徐迎庆,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教授让-克罗德·卢阿诺-包巴兰(Jean-Claude Ruano-Borbalan),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哲学系教授许煜,米兰布拉雷艺术学院教授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蔡一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武子杨,汉堡大学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席教授弗兰克·费伦巴赫,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编辑高明,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教师姚驰。
论坛现场
在11月6日的论坛先导活动中,高明老师和姚驰老师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达·芬奇数字人”也率先发布,邀请了现场各位学者与“21世纪的达·芬奇”进行交流。11月7日的学术演讲和圆桌讨论分别由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凯生和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张颂仁主持,下午的学术演讲和圆桌讨论分别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范白丁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孔令伟主持。当天,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教授、安东尼·邓恩教授、渠敬东教授、孙周兴教授、耿朝强教授、徐迎庆教授、让-克罗德·卢阿诺-包巴兰教授、许煜教授、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教授、蔡一夫教授、武子杨老师、弗兰克·费伦巴赫教授分别以不同主题和维度展开演讲,一同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培养超越学科与知识意义上的、敢于针对人类自身进行创造的当代“通人”。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致辞
新六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诸位同道,上午好,
我想大家昨天都参观了这个名为“向达芬奇提案”的展览,这只是计划的开始。我们之所以启动这个计划,就是为了邀请列奥纳多-达·芬奇这位艺术家中的最卓越者来到我们中间,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共同探寻21世纪的现象与征兆,共同面对激进的技术与文化现实,共同思考人类世的后果与愿景,共同探寻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未来。
今天,我们以“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为题,作为“新六艺”系列论坛的开篇。中国美术学院在建校九十五周年之际,发起这个论坛,是希望探讨这样一些问题:在21世纪,我们是否还能对世界进行整全性的把握?在AGI的时代,我们是否还可能实践一种通人之学?在学科分化、道术分裂的时代,Liberal Arts是否还可以保持其内在价值?
1930年代,T.S.艾略特在他的《岩石》中问到:“我们迷失在知识中的智慧在哪里?我们迷失在信息中的知识在哪里?”这简直是对当代知识状况与精神状态的预言。如今,人类越来越偏爱、越来越依赖ChatGPT等文化技术所提供的那些即时、现成的信息,丝毫不介意这一切不过是基于未经辨别、体验和验证的非结构化全文本收录。知识迷失于海量的信息,智慧迷失于海量的知识。
其实,ChatGPT网络爬虫般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它所接受的各类信息的反射,加上一系列模态化的“话术”所造成的“智能”效益,这个无所不知的“万能教师”,只是信息茧房的人格化拟像。
人算不如机算,但人的智能不只是计算,人类的知识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光谱,包括具体知识(embodied knowledge)、默会的知识、顿悟的知识……。二十世纪,哲学家费耶阿本德和德勒兹都把艺术家库尔特·施威特斯的拼贴作品当作新知识的模范,两人都在施威特斯所创造的那个无限生长的空间装置“梅尔兹”(Merz)中看到了某种“达达主义认知论”——往来于“混沌、方法与疯狂”之间,对非模态化、不可预知的他者性与差异性保持永久的开放。
无论是跨模态的ChatGPT4还是MidjourneyV5,人工智能目前依然只是一种智能模拟(mimesis),究其根本是个数学模型,它基于统计、概率、情感计算和情境感知(无论是context还是situation)。而人类智能并不只是计算或逻辑,也不能把理性逻辑和感性经验进行剥离;主体性、动机和意图,并不是用数学映射可以设计出来的。因为数学不是逻辑,逻辑不是智能,数理之外还有情理,计算之外还有体验和直觉,有冲动、目的与筹谋,有洞见(insight)和愿景(vision)。人类不但有eidos还有pathos,不但有logos还有mythos,更重要的是还有关怀和期望,正是有了这些,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与“行动”。正是这些计算之外的东西成就了人的智能,使人成为人。
朋友们,人的危机从来不是GPT这些人工智能工具。十九世纪以来的机器人幻想让我们时常忘记了——人工智能其实是艺术作品而非艺术家。况且,我们对AI的所有批评和担忧、AI的所有弱点和危险,人类自身一样都不缺。而AI对人类的威胁,依然来自人自身。
这些年,我们看到,人民在全球化的生产消费网络中被分配与整合,在网络媒体的政治运作和情感操纵中被分化和极化。后真相时代孪生出后共识时代,人民在这个“后真相-后共识”时代中重新部落化,在智能技术和科技金融的共谋中毫无知觉地走向一种“新种姓主义”。我以为,这才是21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的最大挑战。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邀请列奥纳多-达芬奇来到今天这个时代,作为我们的自我反思的一面镜子——我们向达芬奇提案,其实是在向我们自己提案。我们并非要回到那个知识对大多数人而言稀少且高不可攀的时代,也不是要复现百科全书式的人。达·芬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当代科学对大规模实验和集成创新的依赖,不仅使“无所不能”的“天才个人”成为绝响,更使感觉经验与科学实验割裂开来,科学已经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高深莫测,越来越不可经验。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启这个“新六艺”论坛,希望在将来的数年中,邀请全世界艺术、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朋友们一道,在通用人工智能的曙光中探讨“通人之学”的虚妄和“文艺复兴人”的可能,在21世纪人的危机中探讨New Liberal Arts的价值,在消费主义和社交/自媒体的“欲望机制”中重新定义自由和艺术的价值。
最后我想说,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应该是与人工智能水乳交融的全新主体,具有与人工智能一起进化的胆略与能力。这几年,我一直强调有两种AI,一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另一种是Artistic Intelligence,艺术智性。这个全新的数码主体将在与两个AI的缠斗、耦合中共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能够驾驭算法甚至反超算法的“人+AI”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主体将在远超自然人的尺度上学习和创造,在未来漫长岁月中激活人类所有的文明基因,从而形成一种超越尺度的“通”与“变”,在永劫回归的Renaissance中重塑二十一世纪的“天人之际”。
向达·芬奇提案——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论坛嘉宾简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Franco “Bifo” Berardi(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
弗兰科·比弗·贝拉尔迪于1975 年创办了杂志《A/traverso》,1976 年与艺术家和活动家创办意大利第一家自由电台 RADIO ALICE。 1980 年到 1983 年担任米兰的《Musica 80》杂志的音乐撰稿人。从 1987 年起任教于博洛尼亚市的 ALDINI VALERIANI 成人学校。2004 年至 2017 年在米兰布雷拉艺术学院教授媒体社会史。已出版约20部著作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主要著作包括《终结的现象学》(2014)、《英雄:大屠杀与自杀》(2015)、《未来性,无能的时代与可能性的地平线》(2017)、《第三无意识》(2022)等。
蔡一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教授,博导,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党委委员,安徽省天文学会秘书长。入选国家创新人才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研究领域:粒子宇宙学,重点集中在暴胀宇宙,反弹宇宙,宇宙起源问题,大尺度结构的早期形成,以及当前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学性质等方面。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总引用一万余次。
Anthony Dunne(安东尼·邓恩)
安东尼·邓恩,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设计现实工作室教授兼联合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5年至2015年担任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交互设计系教授兼系主任。设计工作室Dunne & Raby合伙人。《赫兹故事》(1999年,2005年)作者,并与菲奥娜·雷比(Fiona Raby)共同撰写《黑色设计》(2001年,2021年)、《思辨一切》(2013年)。Dunne & Raby的项目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伦敦设计博物馆等展出,被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维也纳应用艺术博物馆在内的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2022年,安东尼被授予皇家工业设计师(RDI)称号,并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协会(FRSA)终身院士。2015年,Dunne & Raby获得了首届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奖,2009年,安东尼获得米沙·布莱克爵士设计教育创新奖。
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研究关注美术史学史、图像志传统、文艺复兴艺术理论、世界艺术等方向。
Frank Fehrenbach 弗兰克·费伦巴赫
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汉堡大学亚历山大·冯·洪堡讲席教授,达·芬奇研究专家。自2019年起,担任“力的想象”跨学科高级研究中心联合主任,该中心由德国科学研究基金会资助。研究关注早期现代欧洲的艺术、自然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著作《列奥纳多·达·芬奇:图像的动力》,《阅读达·芬奇》丛书第58卷,《栩栩如生:意大利早期现代艺术中的生机》等。
高明
中国美术学院《新美术》编辑,北京大学和马普所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I)联合培养博士,研究方向为汉代画像石、文艺复兴艺术史、西方艺术文献等,近年来致力于《瓦萨里艺术术语词典》的编纂。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创建跨媒体艺术学院以及“跨媒体艺术专业”(2015年教育部新增专业)、创新设计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等机构,于国内艺术院校率先开展“艺术—科学”跨界联合硕士(艺术与工程双学位),创立视觉中国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中国艺术教育论坛”等艺术教育研究平台。出版《自我创造的技术——人的危机与艺术教育的责任》、《行动的书:关于策展的写作》、《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等著作。
耿朝强
耿朝强教授大学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第三届CUSPEA学者, 1987年获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是自然界四大相互作用力之一“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发明者马夏克教授(前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的关门弟子。在加拿大和美国的长达6年博士后研究之后,1993年开始在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工作,2020年起任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基础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博士导师及首席教授。主要研究专长是理论粒子物理,引力和宇宙学。目前已经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0多篇,总引用数1万多次。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从事艺术史学史、近现代中国美术史、金石文献等方面研究,对“图像与观念的不对称性”问题有长期的思考与关注。专著《悦古》获2021年“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译著《历史及其图像:艺术及对往昔的阐释》获2018年“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奖,收入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现代美术之路》(合著)2015年12月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
李凯生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师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研究所、现象学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跨越空间诗学、社会装置、建筑园林、城市研究、比较思想史和现象学等多元文化范围。中国当代空间建筑和艺术现象学研究“空间地理和物境诗学”学派的奠基者和“第五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作为建筑师和跨媒介艺术艺术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艺术双年展。
渠敬东
渠敬东,1970年生,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上海三联书店),《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La Sociologue chinoise avant la Révolution(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北京三联书店),《风景的神迹:成渠斋藏透纳版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等。主编并翻译《涂尔干文集》(共10卷,商务印书馆),主编《山水》辑刊,合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中国社会学文选》。
Jean-Claude Ruano-Borbalan( 让-克罗德·卢阿诺-包巴兰 )
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教授,欧洲教育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社会科技史实验室创始人、主任。研究领域为学校治理与改革史。近期研究包括创新和研究系统的机构转型,操作、创意或艺术中项目创新“新知识”的出现与巩固,“中间知识”的现实与性质,知识正统化的过程与技术等。著作《知识的进化史:思考知识的流通/建构》、《思考战争,思考和平》、《全球化》(合著)、《教育系统历史》(合著)等。
孙周兴
孙周兴,绍兴人,哲学博士,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现任浙江大学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未来哲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校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德国哲学、艺术哲学和技术哲学研究。著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人类世的哲学》《哲思的迷局》等;主编《尼采著作全集》(14卷)《海德格尔文集》(30卷)《未来艺术丛书》《未来哲学丛书》等;编译有《尼采四书》《海德格尔选集》等。
武子杨
武子杨,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前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他的视频、增强现实 (AR)、人工智能 (AI)模拟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等。他的近期奖项和驻留包括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The Randall Chair奖;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开物者”驻留;AACYF Top 30 under 30青年精英榜;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MacDowell 麦克道威尔基金等。
徐迎庆
徐迎庆博士是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教育部特聘教授、北京市杰出设计人才。他在自然用户体验研究、计算机图形学、触觉认知与交互、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他在国际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并申请超过100项专利,其艺术设计作品也多次在国内外参展。他曾承担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并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许煜
许煜,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哲学系教授。许煜在香港大学学习计算机工程,并在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指导下于伦敦金匠学院完成博士论文,之后在吕讷堡大学获得哲学教授资格。许煜的多部著作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包括《论数码物的存在》(2016)、《论中国的技术问题:技术宇宙初论》(2016)、《递归与偶然》(2019)和《艺术与宇宙技术》(2021)。许煜也是《非物质展30年之后:艺术、科学和理论》(2015)的合编者,以及《自动化之后的哲学》(《今日哲学》,第65卷,第2期,2021)等出版物的编辑。他的最新专著《机器与主权》(2024)将由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出版。许煜亦担任哲学与技术研究网络的召集人(2014年至今)以及博古睿哲学与文化奖的评审委员(2020年至今)。
姚驰
任教于中国美院动画与游戏学院,北京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影视动画、游戏、AI。主要游戏作品有《football master》《galaxy》 《文明大乱斗》《末日王牌》《最足球》《光年之外》《开心消消6》等。参与杭州亚运会动态图标的设计,创造性使用游戏引擎实现了双线图标的动态矢量生成。创建了aibeson——基于web的AI自动化ppt设计平台。兼任昆明埃舍尔科技AI负责人,负责《数字三七》、《数字花卉》等智慧农业的AI项目建设。
张颂仁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汉雅轩总监。近年参与的项目包括:“嘉礼堂”中国礼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黄盒子”中国展示文化的当代实践;“西天中土”与“亚际书院”;亚洲世界的社会思想与艺术交流;“汉雅精舍”思想交流与策展实践平台。
Siegfried Zielinski(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齐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Siegfried Zielinski) 是柏林艺术大学媒体理论名誉教授、欧洲研究生院 (EGS) 媒体考古学与技术文化米歇尔·福柯教授以及上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他是科隆媒体艺术学院的创始校长(1994-2000 年)、Vilém Flusser 档案馆馆长(1998-2016 年)以及卡尔斯鲁厄国立设计学院院长(2016-2018 年)。齐林斯基发表了大量关于艺术和媒体考古学、变异学的文章。与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合作,他还担任策展人。最近,他与音乐人、作曲家 FM Einheit 一起为音乐永恒乐团(MusicAeterna)和德国广播电台创作了批判诗性的声音作品。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