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于上海AArt+城市会客厅正式开幕
2023-11-14 15:08:24 未知
2023年11月10日,“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于AArt+城市会客厅开幕。邱伶琳是来自中国台湾的青年艺术家,她于2022年入选AArt青年艺术家扶持板块“AArt城市新秀”,此次展览也是AArt+城市会客厅举办的首场青年艺术家个展。
《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展览现场
AArt+城市会客厅,上海,2023
邱伶琳,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研究所美术系,擅长将生活与艺术结合进行创作。她在北艺大本科时期一开始选择的专业是油画,到了大三一门与重彩相关的材料课,打开了她对水墨的另一种材料视野,从此便在水墨综合材料的方向上探索至今。本次展览呈现了其从创作生涯初始到今年近十年间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为此,邱伶琳专程从台北飞抵上海出席开幕活动,于现场为到场来宾导览并分享她创作的心路历程。
《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展览现场
AArt+城市会客厅,上海,2023
整个书写行为上产生舒缓作用,除了身体刻痕之外,这种把事件或难以言说的情感转成系列的操作流经我的身体,随着时空的延长拓宽也愈发变得重要。……我的身体对于画面的产出是必要的,这些痕迹对于我的存在亦是如此。
——邱伶琳
伶琳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过后回看,她觉得日记本中那些用笔的力道与文字间隔,还有粘贴的印刷物的摆放节奏,相比文字内容更能让她直观感受到彼时的心境。对此她在创作自述中写道:“我想视觉的张力就在于此,这些都是生命的痕迹,是更直观的点线面色彩语言,我也开始对这种结构愈发感兴趣,这也成为我日后构筑画面的源头。”
《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展览现场
AArt+城市会客厅,上海,2023
材料和样式是表达艺术家情感和精神的媒介载体。邱伶琳的创作将多种媒介材料与水墨绘画相结合,作品以单一形体重复描绘堆叠,加以不同媒材局部半透明的裱贴、掺揉书写式的表现手法于画面中,创造类似山水的抽象形貌。
如在此次展出的作品《揭示》中,她用不同的墨条、墨汁,像是松、油烟墨和各种水干与矿物粉末,制造差异的墨痕,又以相似的形状堆栈出尺幅较大的画面。回想创作过程,艺术家如此描述:“像在大千世界中,修行似的去铭刻当下的每一瞬,让时间涂布在眼前。”
邱伶琳,《揭示》,2019
水墨、略礬手工宣纸,125 x 240 cm
《揭示》中构成“山体”的细小形状则是她个人的标志性图示之一。那是一个如“小人”般的符号,这一符号有着头和四肢的形状,从2010年的作品《草人》中肇始,它又形似叶子、花瓣,是一种似人非人的生物。这一形象在她往后的画面中常常不断变化并充当不同的角色:或被拆解成某种形状的组成部分,如作品《模样》系列中花朵的组成部分;或被置入叙述性的画面中,如在《幻景》系列及长卷《合流》中如沙粒般的微小细节。
邱伶琳,《幻景02》,2019
水墨、楮皮紙,55 x 50 cm
邱伶琳,《合流》(局部),2019
水墨纸本、白云龙纸,20 x 596 cm
邱伶琳,《模样2》,2017
水墨纸本、金箔、壮纸,16 x 23 cm
作品传达人与环境的互为因果关系里,揉和共处的模样。无论是自然环境抑或是人造物,外表的装饰形象可以是内在灵魂的延伸,这些碎片的内容组成了我们眼中的世界形象。
——邱伶琳
对自然和周遭环境的关注亦是邱伶琳创作中重要的线索之一。此次展出的《幻景》系列看似在表现壮观的山峰,实则源自于艺术家上下班路上偶遇的建筑垃圾。这些由砖头与水泥混合而成的“人造石”经历了四季变化,其上生长出高矮色泽不一的植物,这一不足为外人道的微小场景经由艺术家的想象便成为了《幻景》——作品中每一颗石头都在画面的正中心,配上周边的花草,仿佛可居可游的大山,可一旦看见后面是常见的建筑材料二丁挂,观者又可以用现实比例的方式,觉出这是路边常见,如篮球般大小的石头。而《双儿》用生纸晕染墨的燥生,让画面中的线条堆栈,看似轻柔但材质感受丰富。伶琳经常使用这种在同一幅画面中不断切换视角与尺度的手法,呈现她对生命体与环境相互消解之样态的好奇与思考。
邱伶琳,幻景01,2010
水墨纸本、楮皮纸,50 × 50 cm
邱伶琳,双儿,2019
水墨纸本、楮皮纸,28 × 98 cm
此外,本次个展还囊括了艺术家于今年年初在上海创作的新作。这批作品旨在探索对环境的感受性与记忆如何延续的问题,艺术家以现实的景物形象作为根基,将景物中的特定色块分解,并重新安排于变异后的画面空间,呈现想象与现实的交融。她运用形状、色块、表面材质等不同元素组构画面,研究视觉彼此牵动的方式,在创作的过程中,她不断推演来自各个不同生活阶段的场景感受如何被呈现于画面之上,希望以此唤出当记忆模糊后的情感投放状态。
邱伶琳,空迹 01,2023
水墨纸本、三层夹宣,27 × 19 cm
邱伶琳,秋和,2023
水墨颜料、金箔、银箔、壮纸,43 × 43 cm
邱伶琳,《春灵》,2023
水墨顏料、金箔、銀箔、壯紙,43 x 43 cm
从2010年至2023年,此次展览呈现了邱伶琳近十余年的创作演变。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水墨材料极富个人色彩与温度的探索与表达:她不拘泥于单一媒材的运用,而是将多种媒介材料与水墨绘画相结合,如在纸与墨之上叠加金箔与胶彩,并对其进行破坏继而裱贴、修补,使其现出经历时间打磨的刻痕。而所有这些细腻的情节,无疑值得观众来与她的作品面对面细细品味。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26日。
关于展览
形色表面与痕迹——邱伶琳个展
展期:2023年11月06日-11月26日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7:30
展览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2088号
青创院·徐汇创客中心3层
关于艺术家
邱伶琳,1989年生,现生活、工作于台北。
2017 台北艺术大学美术创作学系 硕士毕业
2012 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 学士毕业
她的近期个展有:
2021 「游迹」,凱基銀行,台北
2020 「息息」,东京彩健茶庄,台北
2019 「入世准备-邱伶琳驻村创作发表:节点驻村项目&Tu Xing 土星协作计划 Vol.4」,节点,台南
2019 「当代一画廊十周年 邱伶琳创作个展」,当代一画廊,台北
2016 「存逝褶皱:显 邱伶琳创作个展」,私艺术,台北
她近年参加的群展包括:
2022「AArt城市新秀」,AArt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上海
2022「跑摊艺术季」,1_2 room,彰化
2022「半日浮生」,2Gather Art,桃园
2020「构图。台湾 GO TO TAIWAN」,阿波罗画廊,台北
2019「Art Future 艺术未来」 ,富邦国际会议中心 ,台北
2016「2016南瀛奖」,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台南
2016「2016高雄奖」,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
2015「墨˙彩限界」,赤粒画廊,台北
2014「新˙岛屿全览─台湾当代水墨」,乙皮画廊,花莲
2013「第十一届桃源创作奖」,桃园县政府文化局,桃园
2012「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中正纪念堂,台北
2011「屏东美展」,屏东美术馆,屏东
获奖纪录:
2016「2016南瀛奖」,入选东方媒材类
2016「2016高雄奖」,入选水墨胶彩类
2014「马寿华奖学金」,入选2013第十一届桃源创作奖
2012「台北当代水墨双年展」,佳作
2012「新北市美展」,复合媒体类新北市组,优选
其他经历:
文化部艺术银行典藏
台湾美术馆青年艺术家作品购藏计划补助
2019 文化部视觉艺术类展览补助/创作补助
2016 文化部艺术新秀首次创作发表补助
(责任编辑:王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