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路粉彩-精品瓷器 | 南京十竹斋二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2023-11-27 08:58:56 未知
百家湖文化中心-江宁美术馆
11月30日-12月3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十一月末的南京城可阅尽秋色,
秋兰飘香之际
又恰逢南京十竹斋拍卖
成立二十周年
我们将在南京江宁区
百家湖文化中心举行
南京十竹斋二十周年庆典拍卖会
本次拍卖拍品1300余件
拍品涉及
古今书画、瓷玉珍赏、文房佛像、德化白瓷、紫砂臻品等,品类丰富、品相极优
我们诚邀各位藏家参加
期待与您共襄艺术盛事
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其中用料、制作、工艺都非常精致和细腻的瓷器又叫做细路瓷,更是收藏不二之选。
8005
清道光 粉彩夔凤纹大碗
「大清道光年製」篆书款 D:21.6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参阅:
1.《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89
2.北京诚轩2021年秋季拍卖会,LOT0826,清·道光
粉彩夔凤穿花纹碗,成交价RMB 402,500。
凤纹寓意「天下太平,万物安寧」。碗敞口,深腹,圈足,胎质细腻,釉面匀净,碗内白釉光素,外壁以粉彩绘夔凤穿花图案,分别為红、绿、蓝、黄绘四隻顏色各异的夔凤,展翅飞舞,身姿优美轻盈,生机勃勃,极富动感,间以紫、红、蓝、粉、黄、绿等色绘各色花卉,争研斗艷,奼紫嫣红,生机盎然,碗口沿、近足处各绘描金弦纹增添华贵之气,画工精细,绘制细腻生动,线条流畅自然,碗底书写「大清道光年製」款。整器构图饱满而不失清爽,设色鲜丽,用彩精准,体现了宫廷制器卓越的艺术水平。粉彩夔凤纹是清乾隆时期以来官窑瓷器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此碗胎釉具佳,胎质细腻,釉色洁白,造型典雅华贵,线条柔和优美,绘制技艺高超,实為道光官窑中的经典之作。
8016
清咸丰 粉彩竹林七贤笔海
H:17cm;D:21cm
参阅:中贸圣佳2023春季拍卖会,LOT0814,清·雍正 粉彩竹林七贤图笔筒,成交价RMB 5,980,000。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他们迫於当时的政治环境,常隐居山林,纵情山水,清静无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纵歌。其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偽。《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因此竹林七贤成為了后世文人的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基本上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精神。
本件笔筒器型端庄俊秀,硕大周正,通景以浅絳彩绘图,题材即為竹林七贤。七位高士即為七贤以及一童子,共八个人物,或挥笔作画,或对奕围棋,或抚琴,或玩扇听琴,人物姿态各异,神态具佳,七位名士著装各不相同,衣衫色彩华丽设色研丽,衣纹流畅自然,七位名士的超脱世外、怡然自得的神态淋灕尽致地刻画了出来,画面中人物神态动作惟妙惟肖,刻画细緻入微,设色清丽素雅,别有林间雅趣之格调,极具故事情节与场景意境。其后修竹、奇石以及石桌皆勾勒精细,填色一丝不苟,丝毫无越线漏填之处,釉彩渲染细致自然且富有层次变化,表现表现出石块的立体质感和阴阳向背,整体艺术效果更加洁逸清雅。整体布局疏密有致,画工精妙,色彩丰富,浓淡相宜,整体画面佈局以及画面意蕴同明人所绘的《竹林七贤》图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器结合了粉彩的柔和温雅,用笔精细,清新淡雅,布局妥适,疏密得当,雅石、秀竹、小童及七位名士间相互呼应,缺一不可,同时融合文雅气息,汲取文人绘画抒情写意精神,既重刻画,又重神韵,体现出艺术家高超的刻画功力,整体画面营造出一派祥和静逸的景象,亦将浅絳彩瓷内敛雅蕴之质展现的淋灕尽致,实为难得。
8015
清光绪 粉彩洞石花鸟纹盖盒
「大清光绪年製」楷书款 D:25.8cm
参阅:纽约苏富比2023年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LOT0558,清·光绪 约1876年粉彩路路连科纹盖盒,成交价RMB 842,977。
清光绪朝历时34年,虽然清代制瓷业从嘉庆朝以后每况愈下,但光绪时期却在瓷器上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史上称之為「同光中兴」。光绪皇帝在位34年中,慈喜太后一直掌握大权。為了满足奢欲,慈喜曾经多次令景德镇烧製成批瓷器。据《清档》记载,从光绪元年烧制大量龙缸、青花、粉彩器开始,至慈喜七十大寿烧制的成套餐具、圆器类止,共耗费白银30万两,其数量之巨,為晚清各朝之最。长期不景气的景德镇制瓷业也有所恢复,烧制大量官窑瓷器,不仅囊括前朝的各个品种,而且有所创新,独具清雅精緻之风,在晚清瓷器鹤立鸡群。光绪时期,瓷器艺人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在绘画题材上,在釉色处理上,无不追求艺术境界。
捧盒是一种专用於盛放物品的盒,口径大,器身高,因用时需双手捧起,故名。此件捧盒由盒盖与盒身组成,器型硕大,胎体致密坚实。本品釉质均净肥润,盖面及合身以粉彩绘洞石、喜鹊、牡丹图。寓意「花开富贵、喜上枝头」。盖口沿一圈松石绿地回字纹装饰,明朗古著,全器纹饰佈局匀称,施彩清新雅致,柔和淡雅,笔法细腻,意境深远,别具一格。
8016
民国 粉彩麟趾呈祥款婴戏捧盒一对
「麟趾呈祥」楷书款 D:24.5cm
「麟趾呈祥」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旧时用於贺人生子,意在多子多福。此对捧盒气息清雅,彩绘研美,胎质细坚,釉质白晰,内底书「麟趾呈祥」款。盖、盒子母口沿以粉彩各绘一圈万花作栏饰。盖面主饰婴戏图,画面欢快喜庆,寓意丰富,既有「五子登科」,「三羊开泰」喻意,又有「鸿福齐天」之期冀。以婴戏为主题,寄托了古人祈求子孙繁衍昌盛的美好心愿,也让人于无声之处感受到无限的童真。
五子登科作为传统题材佳话流传至今,是古代人一生中最为幸福的事情之一。指的是家中不仅喜得五子,香火有续,而且各个高中科举,金榜题名,可谓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人们常说的五子登科,就是指像窦燕山样,育儿有方,门第高中,群英荟萃的家族盛景,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份美好寄托。
8020
清道光 粉彩刀马人物图双耳大瓶
H:65.5cm
此品造型端庄大气,形似橄榄,盘口,长束颈,长弧腹,及底内收,圈足。对称蓝料装饰双螭龙耳。其粉彩敷色艳丽,题材生动,腹部通景绘三国人物故事图。据考证,故事情节為「失空斩」,「失空斩」為「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的合称,三部戏故事内容前后衔接,故称「失空斩」。
画面中,战鼓擂擂,张郃与马謖决战街亭,而后街亭失手,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城楼之下,小童大开城门,用手招呼敌军进来;而画面的右半边,司马懿以两骑代表千军万马,杀到城楼下却踌躇不定,不敢踏入城门。复杂的故事情节与冲突在画面中表现得非常生动。
此器人物众多,敷彩亦是层次丰富,绘工精细。清代陶瓷著作《陶雅》中记载:「成化、万历五彩皆画戏剧之习战斗者,洋商所谓刀马人者也,牛鬼蛇神,又似宋代画法,有故实可皆。」这裡提到刀马人纹饰成化年间就已出现,而且画片中所绘故事往往有根据可循。以刀马人为主题纹样的装饰在清代早期的瓷器上尤为流行;其情节大多表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故事,画面多取材於当时流传的戏曲版画,此三片段为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片断,将此题材集于一瓶,气势磅礡,为各中精品。留存至今,更是难得。
8014
粉彩缠枝花卉挂铃
清乾隆 H:4.6cm;D:3.7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此铃铛造型小巧圆润,顶部有鋬,溜肩弧腹,至底外侈。外壁罩施白釉,釉色匀净光亮,其上白地描绘多层装饰纹样:顶部以珊瑚红描金装饰如意云头纹,腹部为粉彩绘饰四组宝相花纹,色彩不一,交错排列,底部口沿处髹金彩,器内满施松石绿釉,匀净厚润。此器或為实用装饰器,可供穿系。外壁以粉彩绘四组缠枝莲纹,钮部涂饰珊瑚红彩,并绘一周如意头纹,内壁施松石绿釉。纹饰描绘细緻,填彩準确,色泽鲜艷,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风格,且局部描绘金彩,更显灿烂富丽。整器色彩粉润鲜研,构图疏落有致,虽小巧不盈握,但工艺严谨一丝不苟,雍荣华贵,气度不凡,带有浓重的乾隆宫廷风格。
宝相花,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宝花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似闪闪发光的宝珠,富丽华美,故名宝相花。清代宝相花多与缠枝纹结合,花卉纤细灵动,图样繁复华丽,且加入了许多吉祥元素,如蝙蝠、寿字等,组成福寿宝相花纹。「宝相」一词本指佛像庄严之相,古人用它来命名宝相花,可见其特殊意义。在古人的观念中,宝相花是圣洁、端庄的理想花形,包含著富贵吉祥、幸福圆满的美好寓意。
8073
清光绪 绿地粉彩西番莲福寿纹杯
「大清光绪年製」篆书款 H:6.3cm;D:8.2cm
参阅:
1.颐和园馆藏,绿地粉彩番莲福寿纹杯
2.《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69
辛酉政变后,慈喜太后重新执掌政权,通过一再割卖主权后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社会获得暂时的稳定与喘息。进入所谓的「同光中兴」。统治者们沉迷於表面的虚假和平,继续穷奢极欲的挥霍,且此时朝野文人之中兴起了强烈的论瓷之风,对前朝瓷器倍加推崇,在此种大背景下,景德镇瓷业重新复苏,製作出不少精美的瓷器。此时粉彩色泽大多浅淡,不够鲜亮,但色地粉彩製作依旧精细,尚具较高水平。
此件拍品圆口,弧腹,圈足,造型大气,雍容华贵,设色淡雅,端庄优雅,口沿金彩勾边,外壁以苹果绿釉為地,其上彩绘缠枝莲纹,腹中篆书金彩书寿字,头顶蝙蝠蓝彩绘制,「蝠」取「福」字,寓意「福寿绵长」、「福寿吉祥」。器里及器底均施松石绿釉,色彩明艳,杯身近圈足处彩绘一周变形莲瓣纹。整体绘画精湛,纹饰清新自然,彩釉厚润华美,色泽虽华丽而不俗艷,柔和自然,秀丽清朗,令人赏心悦目。整件小杯亮眼夺目。圈足露胎,留矾红六字篆书款「大清光绪年製。」清代宫廷旧藏中有同类制式官窑制品,圆明园馆藏亦有同款。
5025
民国 粉彩安居乐业尊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H:46.8cm
撇口,收颈,鼓腹饱满,颈侧对饰双绶带耳,形制端秀。腹部绘安居乐业图,以淡绿、赭、黄等诸
色精心绘制鹌鹑,雌雄一对,卧于一组灵芝形山石之上,雄鸟居一高,昂首仰视,雌鸟卧于较低石端,拧首凝望雄鸟,两侧秋菊数丛依洞石之旁,横欹而出,吐萼含苞,石下芳草萋萋,雄鸟视线所及,一彩蝶空中翩翩飞舞,相映成趣,一派祥和。外壁绘折枝菊花纹三幅,清新怡人,饶添生趣。上下均以松石绿釉为地,边缘点缀如意云头纹,其上以粉彩绘饰缠枝宝相花纹,双耳、圈足以蓝料彩加饰卷草纹与回纹。纹饰繁简得宜,描绘生动细腻,笔触精细,设色鲜艳,一派喜庆吉祥场面。
安居乐业图案作为器物装饰,在清代乾隆时期开始出现,嘉、道二朝最为流行。因“鹌”与“安”“菊”与“居”,“落叶”与“乐业”谐音,鹌鹑秋菊共同构成“安居乐业,岁岁平安”,以此寓“安于居、乐于业”之意。整体构图简洁清雅,疏朗有致,寓意吉祥,制作规整。
5026
清光绪 大雅斋蓝地粉彩花鸟盆
H:16.8cm;D:23cm
5027
清道光 粉彩花鸟纹花盆一对
L:29cm;W:22.3cm;H:23.2cm
来源:国外重要藏家 附带 1989 年永丰洋行票据
5028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大清乾隆年製”篆书款
H:44.6cm;D:24.5cm
圆口,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肩部饰鹿首耳。器身绘粉彩山水苑百鹿图。画面中山石、树叶多
以绿彩绘成,施彩浓厚;群鹿、枝干以赭、黑等彩作画,群鹿活现,枝干苍劲,笔绘生动细腻。因其造型似牛头,又名“牛头尊”。又因器型多绘百鹿纹,所以又叫百鹿尊。胎体厚重,肩部附螭龙耳,造型端庄。器腹以粉彩绘山水百鹿图,百鹿神态各异,或奔跑、或嬉戏、或觅食、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周衬以参天古树,山峦迭章及瀑布溪流,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鹿与“禄”谐音,故又称“百禄尊”。禄即俸禄,百禄形容俸禄之高厚,因此百鹿纹是祝颂加官进禄的吉祥图案。
5041
清雍正 粉彩墨彩高仕杯
“大清雍正年製”楷书款。
D:9.5cm
来源:
伦敦苏富比,2000 年 11 月 14 日,Lot.167
北京中汉,2011 年 5 月 23 日,Lot.0041
保利厦门,2021 年 5 月 6 日,Lot.0992
雍正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清人陈浏《陶雅》赞曰“粉彩以雍
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耀眼。”由此可见世人对雍正粉彩之仰慕,尤其是以没骨画法绘就的雍窑粉彩,更是受到后世文人雅士的追捧。
本品侈口,深弧壁,外壁曲线柔和,至底内收,承接圈足。通体施润泽白釉,碗心粉彩绘一只系带葫芦,玲珑有致。全器色彩淡雅,画意超脱,溢出一股清旷野逸之趣,外壁绘踏雪寻梅图,高士身着长袍,凝望雪景,身后童子相伴,肩扛梅花枝束。周围景物以墨彩淡淡点出,意境清幽深远。底施白釉,正中青花双圈内落“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楷书款。
本品外壁绘饰“踏雪寻梅”,画面疏朗恬淡,简洁凝练,“踏雪寻梅”为传统纹饰,图中老叟头扎方巾,身披锦衣,满面喜色,走于前方。其后跟随一小童,
脚着长靴,身裹厚衣,肩扛一株梅花,快步跟随,老人与侍者行于雪中,神态表情却欣喜异常,丝毫未有惧寒之色,画面布局疏朗,笔意灵秀,颇符合中国
文人以诗入画巧思,诚如北宋徽宗朝所流传 “踏花归去马蹄香”入画典故一般,含蓄隽永之文人气息引人遐思。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文玩》,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年,页 97,图 67.
5091
清道光 胭脂红轧道开窗节令膳碗一对
“大清道光年製”篆书款。
D:15cm
据乾隆八年十二月初九日《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
监胡士杰交御用青花膳碗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厚薄、深浅、款式俱照此膳碗,外面俱烧五彩各色地杖……五彩要各色地杖,每十件地杖要一色,按节,每样先烧造十样。钦此。”据此可知,此类器物为宫廷年节用器。此品形制规整,胎体坚硬轻薄,碗内壁白釉滋润光亮,碗心洋彩绘宝相花纹,外壁饰胭脂红地轧道锦地纹,其上绘勾莲宝相花,四面圆形开光内粉彩绘山水人物图,携琴访友,踏雪寻梅,高士雅逸,以不同景物、色调描绘四季景色之变换,追求国画笔墨格调。全器高贵华美,画意精妙娴熟,经典官窑制式,极具年节喜庆色彩。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商务印书馆,2008 年,页 242,图 214。
2.《清瓷荟锦—香港艺术馆藏清代陶瓷》,香港艺术馆,1984,页 157,图 102。
5123
清道光 粉彩花卉壮罐
“大清道光年製”篆书款。
H:29.2cm
来源:北京保利,2019 年宫廷夜场 Lot6930。
壮罐始见于明永宣时期,为仿西亚金银器所制,明初景德镇御窑厂及龙泉窑均有烧制,清代乾隆时期开始仿制,以青花器为主,彩瓷品种极为少见。
本品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内折,圈足微撇。带盖,口、足直径相当;外壁通体以粉彩装饰,宝珠钮盖,盖面绘粉彩缠枝莲、几何配海浪纹、盖沿一周饰回纹。罐身描金口,自上而下分饰贯套如意纹、缠枝西番莲,腹部主题绘制几何落花流水纹饰,近足处亦绘有缠枝西番莲及回纹一周;纹饰层次间以描金绘制弦纹一周以区分纹饰布局。此罐整体纹饰繁密,颜色鲜艳,色彩喜庆浓厚,为典型宫廷用器,带盖保存,较为难得。底部整施松石绿釉,正中落“大清道光年製”矾红篆书款。
此罐施彩匀净,色泽浓艳,纹饰排列繁缛而不凌乱,系仿明永宣同类之作。传世较多见为青花作品,其清宫档案中原名“仿宣窑青花芦粟锦壮罐”。乾隆十三年的官窑烧瓷记录中,有传旨:“交唐英
按明代官窑壮罐照样烧造,不必落款,作官帽架作用。烧成后,于乾隆十四年五月十四日运到京城。”
而通体施粉彩,且为道光时期作品者极为罕有。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