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雅昌专稿 | 1300余件精品呈献 南京十竹斋拍卖二十周年庆典拍卖会即将启航
2023-11-28 09:46:42 孟语
十竹斋品牌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始创人胡正言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期定居南京,在南京鸡笼山侧买了一块地,建造了自己的居室。居室一侧种上了一丛修竹,并将自己的书斋以"十竹斋"命名。南京十竹斋拍卖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南京十竹斋二十周年庆典拍卖会推出1300余件拍品涵盖古今书画、瓷玉珍赏、文房佛像、德化白瓷、紫砂臻品等。
8039
明永乐 青花缠枝莲纹盘
D:27.7cm
着录:英国Eskenazi图录,1994年6月,编号14
记录:荣宝斋(上海)2012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LOT1439,明·永乐 青枝缠枝莲花纹盘,成交价RMB 5,175,000。
展览:南京城墙博物馆,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
待出版:《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十竹斋艺术集团编着,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参阅:
1.《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明代》上海古籍出版社,图18-20
2.《故宫博物馆藏明初青花瓷》·上册,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页87,图42
明代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专门烧制宫廷用瓷。永乐帝在位时,景德镇瓷器生产蓬勃发展。作为明永乐官窑的经典品种,青花缠枝莲盘造型丰富,纹饰多样,影响深远。此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盘小巧可人,盘内壁绘八朵缠枝莲花,盘心以六朵缠枝莲纹作主题纹饰,盘外壁以回纹、缠枝菊纹、卷草纹图案绘制,青花层次分明,属于永乐青花作品典范之作。珍贵的苏麻离青料浓厚深邃,其表现力震撼人心。这种青料的使用也见证了不同文明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
1040
傅抱石(1904-1965) 观瀑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抱石之印(白)
题识:茂元同志属画即乞惠正,一九六三年五月上浣,傅抱石南京并记。
说明:上款人“茂元”系李茂元,曾任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院院长。
出版:《祖国颂-金陵名家作品集》P6,南京文物公司/十竹斋,2019年10月。
93×47cm 约3.9平尺
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傅抱石(1904-1965)以一场“山河新貌画展”轰动画坛,他带领的江苏美术群体被称为“新金陵画派”。傅抱石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傅抱石所创造的散锋用笔、图写山水的“抱石皴”初步形成,粗放中蕴含精微的异常风格令世人眼目一新。
此《观瀑图》创作于傅抱石艺术生命的晚年,整幅绘画用墨酣畅淋漓,水气氤氲,山的沉稳静谧与水的喷薄灵动,二者一静一动,对比鲜明。画中高士与书童立于立于岩石之上,沉浸在大自然的造化中,流连忘返。
8040
明永乐 青花葡萄纹大盘
D:37.8cm
展览:南京城墙博物馆,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精品展
待出版:《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十竹斋艺术集团编着,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参阅:
1.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明·永乐青花缠枝莲葡萄纹盘
2.国家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盘
3.北京匡时2018秋季拍卖会,LOT2806,明·永乐 慈喜御赐青花葡萄纹折沿大盘,成交价RMB 13,225,000。
自永乐起,景德镇的青花瓷出现新的高峰。永宣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此件永乐青花大盘有着折起的盘沿,是基于伊斯兰地区人民席地而坐以手抓饭而食的风俗习惯而设计的,属于一件永乐青花大盘的标准器。
器身以青花绘制纹饰,口沿绘一周海水波涛纹,盘心饰折枝葡萄图,枝叶疏朗,果实苍翠欲滴。
2156
齐白石(1864-1957) 全家福
镜片 水墨纸本
钤印:齐白石(白)
题识:杏子坞老民齐白石由白下还京华第三年戊子(1948)画。
97×36cm 约3.1平尺
作为中国近现代画坛家喻户晓的艺术家,齐白石将中国画传统的精华传承下来,并吸取了古代先贤的文人画趣味和近世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意味;一方面又锐意开创,衰年变法,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见长。
此件作品为海外回流,原为纽约私人收藏,戈尔德施密特Ellen C.Goldschmidt(1946-2021)的收藏。她是一位女收藏家,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担任中日艺术讲师。如此来源可靠、题材少见,而又画的极精彩的作品,在市场上实不多见,机会难得,能得一见已是有缘,又何况拥有而宝藏之。
8037
清雍正 白釉模印花卉大凤尾尊
「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H:69.3cm
记录:中国嘉德香港2019年春季拍卖会,2019年3月,LOT1054,成交价HKD 2,655,000。
待出版:《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十竹斋艺术集团编着,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图167
2.《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紫禁城出版社,2005,图101
雍正时期,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时期的瓷器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雍正仿古瓷主要品种有仿宋五大名窑色釉瓷、仿龙泉青釉瓷、仿影青釉瓷、仿明永乐及宣德青花瓷等诸多品种。这些瓷器无不彰显出雍正的审美品味,而帝王的审美也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风尚。
凤尾尊的原型在商代就已出现,在西周时期属于重要礼器,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之一。此瓶造型硕大,通体施白釉,腹部为横向连续分布的缠枝花,近底部为仰莲瓣纹。瓶足底部中央有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款。大瓶口沿微残有修补痕迹,通体白釉如玉,兼有开片,清新雅致。相较清宫摹仿宋代其它名窑之作品,仿龙泉皿数量较少,流传至今者,更是珍稀难得。
1022
钱松嵒(1899-1985) 三湾
镜片 设色纸本
钤印:钱(朱)、松岩(白)、大好河山(白)
题识:三湾。钱松嵒作。
说明:文物公司库出。
出版:《钱松嵒画集》P42,荣宝斋出版社,1999年。
80×110cm 约7.9平尺
钱松嵒先生常以“一树成图”,对传统经典图像进行大刀阔斧的个性化改造,创造出造型雄奇的“钱家松”。
是幅《三湾》,为钱松嵒创作转型期作品,可现其画风已变。三湾,地处江西永新。1927年,著名的“三湾改编”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首次宣布并执行“三大纪律”,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在三湾,钱松嵒看见了秋收的美景、百姓的新居、村中的学童,翻天覆地的变化,给钱松嵒的创作带来了激情和灵感。
此作《三湾》,笔墨活润,松厚老辣,设色更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朱砂点染若赤霞,浓墨点厾铸古柏,黑、白、红之色彩对比,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烘托出气势磅礴的革命激情——是中国山水画领域令人击节称绝的色彩创新,是为经典。
8018
清嘉庆 珊瑚红描金龙凤纹盖罐一对
「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H:25.3cm;D:16.8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珊瑚红釉为康熙时期烧制成功的低温铁红釉,系将红釉吹在烧好的白釉器上再人窑二次低温烧成。此对珊瑚红描金龙凤纹盖罐寓意吉祥,通体矾红彩描金纹饰,腹部绘龙凤穿牡丹纹,肩上饰如意云纹。底矾红彩书「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龙凤穿牡丹纹寓意龙凤呈祥、富贵荣华。
2155
李可染(1907-1989) 牧牛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可染(朱)
题识:可染作于太湖万方楼中。
69×46cm 约2.9平尺
李可染笔下的牛极富生活情趣,言简意赅、老辣写意。李可染画牛始自一九四二年寓居重庆金刚坡下农民家。李可染先生是从牛的习性中,体悟到自己所向往的那种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与民族气魄。将牛身上所承载的民族气节与文化底蕴,又挖掘而添下富有当时时代气息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画家对牧牛和牧童的刻画,寥寥笔墨,提纲挈领,既表现形象又充分发挥了笔墨韵味。此二件虽同为牧牛,却景象不同,神采各异,蕴含了大师对人生的感悟,深含古拙意味,属于李可染晚年绘画的重要作品。
5142
清乾隆 仿哥釉三联葫芦瓶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H:21.3cm
参阅:
1. 沉阳故宫博物院藏,乾隆三联葫芦瓶。
2.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乾隆仿汝釉三联葫芦瓶。
3. 苏州博物馆藏,乾隆仿官釉三联葫芦瓶。
4.西令印社 2023 春季拍卖会,江南心境·单色釉瓷器专场,LOT1109清乾隆仿哥釉三联葫芦瓶,成交价 RMB:1,265,000。
雍正十三年(1735 年)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总结御窑厂仿古和新增釉色品种中,“仿宋铁骨大观釉”就在其列。乾隆皇帝尤尚慕古,御窑厂在雍窑基础上,对于仿宋器的烧制可谓空前绝后。此仿哥釉三联葫芦瓶,胎骨坚实致密,通体施仿哥釉,冰片裂纹,内蕴光华。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1047
林散之(1898-1989) 蜀江归渡
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林散之印(白)
题识:以梅道人墨法写《蜀江归渡》,张晓同志属画即希政之,一九五五年三月,乌江林散之。
说明:1.艺术家本人赠予上款人。
2.此作品由上款人家属提供。
103×40cm 约3.7平尺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 ,他的草书被称之为“林体”。此山水作品层峦叠嶂,峰回路转,S形的构图,远近景层次分明,气韵生动。
3034
林散之(1898-1989) 草书·高山流水
镜片 水墨纸本
钤印:林散之印(白)、大吉羊(朱)
题识:戊辰年九月。九十二叟林散耳。
释文:高山流水。
97×64cm 约5.6平尺
林散之用笔极其讲究,主张"留、圆、平、重、雅",刚柔相济,中锋行笔。晚年,他对笔锋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的书法巧妙地糅进了一些山水画中的"皴法"意趣,微妙地拓展了笔法的表现力。
8038
明万历 青花麒麟花卉十二生肖图大尊
「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H:85.3cm
来源:1.Myrna Myers,Paris,1985.
2.The Lenora and Walter F.Brown 旧藏
记录:纽约佳士得
参阅: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LOT6084,明·万历 青花龙凤大方觚,成交价RMB 2,875,000。
花觚的原型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形优美,纹饰神秘繁复。而瓷质花觚属于插花用器,在万历朝极为风行,式样丰富。此器硕大,形制规整,纹饰繁密,青花发色研丽,属于万历朝早期御窑隽品。觚口外沿以青花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六字一行款,笔道遒劲,古拙稳健。
8071
清乾隆 青花跃龙捧寿纹大盘
「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 D:45.5cm
参阅:1.《清世宗文物大展》,页282,图II-100
2.北京翰海2011春季拍卖会,LOT2335,清·乾隆 青花海水缠枝花卉云龙纹大盘,成交价RMB 10,350,000。
龙纹大盘在古代属于宫廷用瓷。此青花跃龙捧寿纹大盘所饰新颖元素,天真率意,展现纹样精髓。其盘心龙纹为正向,凸显其矫健霸气,盘沿巧饰波涛海水纹带一道,使不同饰纹元素之间更具凝聚力。本品形制硕大,通体青花纹饰,内壁盘心绘五爪捧寿立龙,气势威严,大盘折沿处饰青花海水纹一周,外壁以色彩浓郁之青花满饰一周海水江崖纹。其青花发色深沉凝重,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翻阅国内外各大公私典藏,此盘形制及纹样延烧于雍正一朝,含祝寿之意,皆为当时督窑官唐英亲自画样,应多用于皇宫席宴及特定隆重之祝寿场合,属万寿级别的官窑极品。相类者多属于雍正时期,可见延烧之脉络。
1173
朱新建(1963-2014) 慈航普渡
镜片 水墨纸本
钤印:朱新建印(朱)
题识:慈航普渡。南海观世音大士像。大丰弟子新建一九九八年沐手敬写。
137×68cm 约8.4平尺
谈及新文人画,便不得不提及艺术家朱新建。他的绘画表现着朴质、率真的“自我”态度,表现人性和自然,不矫饰、不做作。
这幅慈航普度是朱公难得一见的精品。通常菩萨宝相庄严,笔精墨妙精心描摹以求些许功德,而朱公偏不以“错彩镂金”的笔墨供养慈航上人,却用“真、拙”侍奉,可谓是修笔以“真”能随性而至,饰墨用“拙”可得大自在。朱公行笔不在巧,笔如重剑,无锋,却也绘出了宝相庄严。朱公也擅用宿墨,这幅慈航普度用墨减了一丝水气,以笔力推墨入纸而使墨有真如,不工,却有工致之姿。
5113
清雍正 斗彩贯套寿字纹盘一对
“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D:21.5cm
雍正时期,帝王力促各类工艺发展创新,当朝陶瓷艺术登峰造极,无疑为清代之最。雍正斗彩清新雅致,无论是纹饰布局、色彩配合以及填彩工艺都极大的进步。此对寿字纹盘敞口,圈足,盘心双圈内斗彩绘寿字纹,中央写团寿,外环八个篆体寿字,画面布局合理,研丽雅致。其底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青花楷书款,为雍正时官窑制品。
2220
蓝瑛(1585-1664) 仿宋元山水
立轴 设色绢本
钤印:蓝瑛之印(白)
题识:法元宋人大家笔,令仁城曲茆堂,似礼先玄年,石头陀蓝瑛。
说明:退赔件,编号18896.
157×41cm 约5.8平尺
明代杰出画家蓝瑛,一生以绘画为职业,曾漫游南北,饱览名胜,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他的山水绘画画法有两种: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夺目。此作品便属于前者,景物茂密,近景岩石累累。坡石上树木茂蔚,造型古朴,刻画细致。来往行人穿梭于山间桥上,悠然自得。
8082
清 翡翠满绿手镯
D:8.2cm
附鉴定证书
玉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传统美最好的诠释,尤以翡翠材质最为珍贵。质地上乘的翡翠福镯,颜色鲜彩夺目,浓郁满环,通体温润且柔亮,是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
此件顶级翡翠手镯翠质光洁细腻,色泽浓郁,盈翠清雅,浓淡和谐。经巧匠精心打磨,镯形饱满圆润,外圆、内圆、条圆,可谓「三圆合一」,也被称为福镯,是最传统最经典的手镯造型。此手镯体现了古人对生生不息、循环无终的追求,寓意绵延不绝的情愫庄重正气。
2213
项圣谟(1597-1658) 桂花
扇片 设色泥金笺本
钤印:项圣谟印(白)、易庵(白)
题识:根分天上种,花选月中枝。项圣谟。
16×45cm 约0.6平尺
明末著名书画收藏家和画家项圣谟,自幼受家庭熏陶,精研古代书画名作,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其花鸟画讲究造型,经意构图,善于表现花叶和花瓣的层次,向背以及受光点的明暗。后人评论他诗画作品构成的完整境界,认为媲美于“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王维。此扇面为泥金笺本,以一枝斜出挂满桂花的桂枝表现了金秋桂树飘香的场景。桂树自古就有“折桂”的美好寓意,配合题识亦可知此扇是项圣谟对于友人的美好祝福。
7142
清康熙 木雕宫廷阿弥陀佛
H:24.8cm
清康、雍、乾三帝佛学造诣颇深,信仰弥笃。清康熙一朝佛像既承继明代造像特点,又开创了清代造像崭新的风格。
此尊释迦牟尼佛面容慈祥清秀,双手结禅定印,再现了2500多年前佛陀战胜魔罗证得佛果的伟大瞬间。根据传统记载,魔罗展开了最后的攻势,试图动摇佛陀的决心。对佛陀追寻心灵觉醒的理想与脱离轮回获得最后的解脱,魔罗提出了质疑。于此觉悟的关键时刻,禅定坐姿的释迦牟尼佛移动膝上的右手,以食指触碰大地,魔罗、魔军、魔女见此状遂四散败逃,留下佛陀独自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继续伟大的觉悟。于是,世间有了佛陀。
6079
何朝宗关帝圣君像
H:37cm
近年来,明德化窑何朝宗的作品屡创新高。此明德化窑何朝宗关圣帝君像正襟危坐,所坐座下饰有卷草纹,其头戴官帽再罩布巾,身着官服,内穿盔甲,双手合抱于右膝,神情严肃,不怒而威。其背部钤有“何朝宗印”四字方形篆书款。
现存海内外何朝宗印款的作品中,以观音、达摩瓷塑作品居多,关公坐像则非常少见,目前仅知的唯有两尊,一尊便是这尊关帝圣君像,另一尊是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博特博物馆藏的29.8厘米高关公坐像。
8080
清乾隆 玉雕山水人物山子摆件
L:20.8cm;H:22.7cm
来源:国有文物商店
待出版:《盛世御窑——国有文物商店典藏瓷器》,十竹斋艺术集团编着,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玉器编8·清》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美术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页128,图96
清代玉山盛行于乾隆时期,多以山水人物及历史故事为题材。此件玉山体量巨大,取材一整块优质玉料,依照原有形状和状态进行细致雕刻,匠心独运。此玉山置于书案之上,使人观之如山,如神游妙境,将浓缩天地自然的景观于案头,意境深远。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爱玉成癖,常为玉器题诗作文,本品据其构图而言,在玉山之背面山石处留有大面积留白,恰适宜琢刻御题诗,与此题材相仿的作品,可参考两岸故宫藏品。
7105
清 田黄雕薄义山子小摆件
印文:家在越王台下学海堂前
H:6cm 122g
田黄石作为石中之王,材质尤其珍贵,古时即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此方田黄印章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于一身。其纹理小巧别致,化繁就简,彰显功力。
9048
近现代 · 顾景舟制 大口扁腹
款识:曼晞陶艺(底款) 顾景洲(盖款)
紫泥 容量:450cc
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1915-1996)其紫砂壶艺尤为受欢迎,堪称“一代宗师”。顾景舟先生此壶同款,出现过3把,此乃最好的一把。据记载,顾老制此壶当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大口扁腹壶,或者叫大品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此壶泥佳、工精、造型美、难度大,宜用宜赏,内涵深,回味长,实乃上乘中之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