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指数 | 月度(2023年10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2023-11-28 17:51:44 未知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47c46828cf630583f8ee3fe207725349.png

雅昌指数 | 月度(2023年10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策展人:鲍栋  亚洲铜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诗歌意象中坚固的本土文化原型

2023年10月14日,“亚洲铜”(Asian Bronze)在TAG·西海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鲍栋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e061cf61204312161523620ccfa3272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5ea28857fdd97c47c461ee985ea74bde.jpg

展厅现场

展览标题“亚洲铜”是从海子的同名诗延展而来。在策展人鲍栋看来,“亚洲铜”是海子这首诗歌中的核心意象,它是一个虚构的词,指向某种形而上性,但却带来了一种真实的情感:土地、埋藏、血脉、肤色、图腾、遗存……对于我们来说,亚洲铜构成了一个文化原型的象征。正如展览中的三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并不涉及今天的那些热点议题,反而一直在探寻着物质、自然、地理、天文与精神、方法、感性之间的默契与共鸣。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具有一种落在文化原型上的心理及精神召唤力。此次展览深深链接着诗歌意象中坚固的本土文化原型。

展览现场:在空间中触摸诗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71f39d48f41f7f161e5084ee717826d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d09c23d056c20c1fae3631ee65c62570.jpg

展厅现场

展览通过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与建筑本身发生有趣的对话,每个展厅是艺术家的一场个展,透过这种空间与展览的张力,我们试图去触摸到诗性,让诗意栖居于此。比如6号展厅空间展示的是邬建安的作品,一件件作品以聚落形态呈现,连同狭长的6号展厅空间协同构成了一个力量强大的仪式现场。而仅有的几束光线透过镂空的牛皮打在墙面,形成远古图腾般的影子,观众走进这个空间场域,又好像走入一个迷宫,抑或是柏拉图笔下的洞穴。在这里,你能追溯到很久远的记忆、你东方土壤的根基,或者是你的来处。7号展厅被布置成一个由红色主导的空间,与陈哲作品的颜色既相融又对抗,这种狂热和理性牵扯的基调提供了进入陈哲作品的线索——艺术家一直以来关注的主题也往往是摇摆于悖论之间。王思顺的作品与空间本身的存在有着无形的、微妙的共生关系。整个展览以目光作为引导和联结,作品最大程度上的和展厅、海平面、茂密草丛景观融合为一体,强调人的命运与自然带来的启示。

策展人:崔灿灿 故乡与旅程——丁乙大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关于一个人的历程

2023年10月21日,经过两年多的准备,“故乡与旅程——丁乙大展”在宁波美术馆和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同时开幕。此次展览由崔灿灿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242615627c52ca1dc39afe1448b8e4b1.jpg

宁波美术馆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d382de5d20a9e99c3c9b6fdeb454fcca.jpg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展览现场

展览以艺术家遍及全世界的足迹为线索,呈现其标志性的“十示”系列的代表作品和“星座”系列新作品,还首次集中陈列了丁乙以纸为媒的艺术实验与实践,以及他在旅途中画下的犹如图像日志一般的“旅行笔记”。展览既像是丁乙的个展,又像是丁乙的一本传记、一篇小说,关于一个人的旅行,关于一个人的历程。策展人从丁乙的作品中勾连了四个不同的时间线,构建了此次展览。

展览现场:感受历史 体验个人情感的亲切和温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ebb52124b459b3f36cf9c35435d454e1.jpg

宁波美术馆 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e52cded7dacbff661cb3a8e1c5bee58.jpg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展览现场

宁波美术馆的展览划分为“城市的足迹”与“星座与近作”两个板块。“城市的足迹”以“展览史”的方式呈现艺术家走过的足迹,串联起“十示”数十年间在全球各地的漫长旅程,既是丁乙个人所经历的小历史,又是折射着社会和艺术变革的大历史。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的展览以“纸本的历史”和“旅行笔记”两个板块展开,聚焦丁乙在纸本上的创作。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丁乙“十示”作品在近三十多年中的变化。在展中既有大历史的描述,又有个人情感的亲切和温情。

策展人:鲁明军 黄宇兴:穹宇之下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以更立体方式展现黄宇兴的感知、想象与自省

2023年10月26日,“黄宇兴:穹宇之下”在龙美术馆(西岸馆)阶梯展厅开幕,此次展览由鲁明军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7af241e30db89269122d1cf44ed670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7a908fb33af2bf48803ccd48a6ea4ff.jpg

展览现场

展览“穹宇之下”呈现了黄宇兴三十余年的创作跨度,从高中时代的纸本速写,大学时期的毕业创作,一直到新近的绘画尝试《构-千里江山图》。作品类型囊括艺术家极具代表性的油画,首次展出的手稿、照片、雕塑、档案文献,甚至他收藏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物件,策展人打破时间线索,按照“光芒”“江山”“孤岛”“狂欢”“世界”五个主题重新构建,以更加立体、能动的方式展现黄宇兴的感知、想象与自省。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历程,以及他对世界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看法。

展览现场:立体还原艺术家的艺术历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48ce37bbd8ba4ae071fb1785f888125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aaa2025cd90c12ad9eb87202b56fda4.jpg

展览现场

整场展览的空间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展墙高低不同错落有致,艺术家的作品与手稿、文献相互穿插,相互对应间更能立体的了解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比如展览现场特别设计了一个独立的黑色空间,来展示艺术家“视觉与成长”系列,这个系列是艺术家的毕业创作,在其中还可以看到他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照,还原了艺术家毕业时的创作情境。

策展人:范迪安 一元复始——罗一平水墨作品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为中国画发展提供学理和实践路径

2023年10月28日,“一元复始——罗一平水墨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范迪安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18c85004251a5c2d452b0f688d4e07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64e68f3d3e7ff2de5bc1ecee4cc5e448.jpg

展览现场

以“一元复始”为主题,展览用“山·非山”“域·非域”“境·非境”“言·非言”四个展厅展示了罗一平近年创作的新作、大作。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将这批新作和展览归纳为罗一平对中国画边界问题的关注和实践,实现了从徜徉“边界”到超越“边界”的全过程:“这些大作、巨作和精品之作,无论是主题立意、形式结构,还是笔墨情采、格局气势,都彰显出鲜明的学术追求和博大的文化情怀,把对中国画‘边界’的思考和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为21世纪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学理路径和实践路径。”

展览现场:一个“生长”出来的展览

由一笔生发出下一笔,由一件作品生发出下一件作品,由一个展厅生发出下一个展厅...一个为广东美术馆一楼四个展厅量身打造的展览由此而成型。在1号厅“山·非山”中,罗一平通过有形的山体去追其背后抽象的元气,在2号厅“域·非域”中,罗一平用最传统的笔墨创造出当代的新图式,在3号厅“境·非境”系列中,罗一平并不沉溺于浅层的传统媒材实验,也不自陷于单一的笔墨之中,他试图创造出一种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笔墨空间,在4号厅“言·非言”中,罗一平又在语言多元性和差异性实践中,探索着艺术表现的传统性、当代性及未来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7bb4c3dbd41ca350d75c7d6a739298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fd542301246188deba72215524ffdc19.jpg

展览现场

一号厅有18米长的巨幅画作,二号厅的作品大胆借鉴了西方艺术构成与色彩,三号厅中的写意山水与镜像虚实相生,四号厅展出了12幅传统水墨与丙烯颜料“混搭”的色彩条屏,还有艺术家首次尝试的超大尺幅的主题性创作...从中可以看到罗一平对当代水墨的全新思考。

策展人:胡丹洁 闫平:时间的观光者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系统展示闫平近年创作与成就

2023年10月28日,“闫平:时间的观光者”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胡丹洁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d1ce240f681f06054a2ea3ae6b69115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2cb48508b4a0f15fcb1675ca4142e4ea.jpg

展览现场

“闫平 :时间的观光者”为观者提供了一个打破时空维度,探索艺术家创作心路和她的绘画世界发展脉络的契机。展览分为“情感之时”、“理想之光”、“现实之间”、“时间的观光者”四个单元,分别呈现了多变又永恒的情感、飞鸟般自由的理想主义,自然与生命的现实对境、以及超越时空的错觉与感知。作品囊括了闫平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创作生涯各时期的代表作,以及首次面世的新作,包括油画、纸上作品、线描、投影与互动媒体装置。系统地展示了闫平近年来的创作与成就。

展览现场:做时间的观光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8590cf2ac25553fe7554ae588b2a52e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0/5bb5b416b6f937352c9bf1c5005d8d4b.jpg

展览现场

作品分布在苏州博物馆本馆和忠王府之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现代厅和老馆忠王府的古典空间融为一体,尤其是在忠王府戏台展厅中,古代建筑的氛围与艺术家作品中的戏曲人物相互映照,产生了一种穿越古今的对话,就像展览的主题“时间的观光者”,观众也仿佛变成时间的观光者,在传统与当代,古代与现代之间穿梭,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感受爱和美好。

策展人: 闵罕 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重申“与古为新”的世界观

2023年10月28日,“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于张江科学会堂启幕,此次展览由闵罕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385146f0e5394934b6673b5ee053511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c71a14418a64bd82e7fedefcdbd5e76.jpg

“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展览现场

21世纪,新的技术人性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如何回应过去、理解现在又如何构造出下一个可能世界?这便是此次跨媒体艺术节希望借由“向达·芬奇提案”抛出的问题。“在2023年,我们希望重申一种‘与古为新'的世界观;我们呼唤众人将目光放回艺术本身,去超越一般意义上互为工具的‘科艺融合';我们邀请各位一起作为‘同时代的人',透过达·芬奇的眼睛,探索全新的创造性活动。”策展人、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说。

展览现场:做21世纪的文艺复兴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41bfbb8ee5a5e718d185fe575bbc1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d9c61577b5a24cbfbb97c5431c20a1a5.jpg

“向达·芬奇提案——上海科技艺术大展暨第七届国际跨媒体艺术节”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横跨人工智能(AI)艺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艺术、生成艺术、生态艺术、科幻艺术、影像艺术与绘画艺术等创作类型,涵盖大型绘画、空间影像装置、跨媒介巨构、现场行为表演、游戏互动系统及实时编程电影等多种媒介形式,在巨大的展厅中,作品可以满足观众关于艺术的任何想象,这是一个科技和艺术交织的世界,在声光电的巨大刺激之中,引发观众对人类未来的反思,同时也会感慨,艺术家们的创造力,以及生发出对未来无限的向往和想象。

策展人:王从卉 宁文《通达之境》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走入通达之境

2023年10月28日,《通达之境》在明天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王从卉、宁文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f72d0663b7bf0fb77af3a18bea6ff33f.png

“通达之境”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01ac7e220ba7cedbc845ec187a241d25.jpg

《无题》,朱德群,1982,纸本水粉,45.5 × 63 cm

“通达之境”是一种内心的智慧,意味着个体对世界和自己的认知更加全面和深入,并以更通透、宽容、睿智的态度去接纳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达自在之境。展览在通透阔朗、水景环绕的长湾艺术公园中围绕“水的智慧”为主线,由静、镜、境三个篇章推展开来,“第一个‘静’是安静的静,展现万物生发的源头状态;第二个‘镜’是镜子的镜,从镜子中看到幻变,拥抱生命之绚烂与蓬勃;第三个‘境’是境界的境,从繁华归于平淡,回到宁静的境界。

展览现场:在作品中体会通达之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11/c144f9e60ddf56d59e3bf8a4f10982dd.png

左:《2010》,方力钧

右:《无题2010 04号》,杨述

明天艺术中心“通达之境”展览现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800b85abe9a4e940ec05be94d0f68bca.jpg

《啤酒和面包》,贾涤非,2011,布面油画,50 × 60 cm

展览现场通过静、镜、境三个篇章的作品呈现,观众可以在作品中真切地体会到如何到达通达之境,比如第一篇章:静,生命之初,混沌之静,孕育万物之源。 朱德群创作于1982年的《无题》与余友涵创作于2013年的《无题》静默相对,深邃幽远;穿越历史的时空,呈现出自我与自然的共生。万物周而复始,逍遥自在。 进入展览的第二篇章,由混沌之静逐渐步入幻变之镜,拥抱生命之绚烂与蓬勃。杨述的抽象作品《无题》与徐震的《天下》则都呈现出生命的自由飞扬与肆无忌惮。在第三篇之中逐渐回归至通达之境。策展人选择将两件自然淡雅、极具生活化的作品——梁铨的《喝茶去》与贾涤非的《啤酒和面包》并置在一起。初看极简,细品则变化万千。

策展人:陈立  朴美珠 群展“相去几何”(How Far, How Close)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在复杂的结构和对立中重建共识

2023年10月29日,“相去几何”在阿那亚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由陈立、朴美珠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dfeeb0ba324ea327fda3a3a1acad720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21e4693e2b09dc89851365580cbf2d2d.jpg

展览现场

“相去几何”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论述,它传达出一种抽象的或模糊的距离感——既是在物理意义上,也是在隐喻意义上——涉及到与之“多少”、“到何种程度”或“何以”等问题。这一概念回应了展览的英文标题“How Far, How Close”(多远,多近),描述了一种在进退之间徘徊的状态——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差无几。此次展览试图将距离感与流离的情绪具体化,引领我们探索关于身份、归属、距离中的抽象性之问题。这些问题使我们对地理边界提出了质疑,唤起了复杂的情感反应,它们不仅与流动经验中的自我确认相关,还关乎到我们如何在社会的多元化议程中寻找方向。此次展览试图在复杂的结构和对立中重建共识。

展览现场:感受这个彼此纷争、混杂和碎片化的时代

在展览中,感受这个各种力量彼此纷争、混杂和碎片化的时代。艺术家梁志和+黄志恒、曺柱泫(Juhyun Cho)、帕姆·维拉达(Pam Virada)和蒋志的作品以诗意化的叙事揭示了亲密与疏离如何共存,对离散文化——不再局限于国家版图和想象的边界,而是作为一种悬置于不确定性中的模糊状态而存在——提出了质疑;而潘逸舟、雅浸·金朝恩(Joeun Kim Aatchim)和李宇城(Woosung Lee)的创作描绘了多层身份与家庭、社群和更广泛的社会归属感如何交织在一起,从而挑战了固有的身份政治,展现了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fb2918beefb6ef9e114fe7e91bf845f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711d8933f1ef175d9bfd0e1453a0ac4f.jpg

展览现场

贯穿整个展览空间,唐潮、王拓、张奕满(Heman Chong)和瑞秋·尹(Rachel Youn)的作品表达了日常生活中的复杂性,在强调了个体性和隐私的同时,也抵抗着结构性限制与泛化。最后,铁木尔·斯琴(Timur Si-Qin)和曹舒怡的作品以自然为隐喻,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挑战了传统关系;而朱荧荧和普拉·皮亚斯塔普恩(Prae Pupityastaporn)的绘画关注着对记忆的追踪和回溯,重新指认了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关系。

策展人:俞可 虚空现形——隋建国工作笔记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构建观众关于雕塑的重新想象

2023年10月31日,“虚空现形——隋建国工作笔记”在K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俞可担任策展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d9d66022ea9ab9b3b40993240bcb7e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9857b191a30c3c52b8f9eef902d4834c.jpg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更多地是从艺术家的工作过程出发,在一种思辨的框架中,去激活艺术家关于“塑”的不同认识。熟悉隋建国的人都知道,他的创作总有一种在哲学层面上的追问,每个阶段都试图突破原来的“自我”,即便那些关于思想、方法、媒介的实验将他带向一种未知的虚无之境。这种不断超越的勇气,其实比任何一种有形的艺术结果更引人思索,有点像我们共同放眼望去的那一抹彩虹。今天,展览在艺术家关于“空”的再认识中,呈现出他这段时间的哲学迷思,暗示出雕塑脱离常态知识后的那种不可言说、微妙所带来的无限性,并希望以此来构建观众关于雕塑的重新想象。

展览现场:在作品中感受艺术家沉思的过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19a2c9258b0e301bea3ba7904326c00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11/25feda16b81fc361415a223472e2ef3c.jpg

展览现场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隋建国在成都双年展中的等比例作品《虚空现形——每一个人都是在场者》以及新作《手迹-星座》、《手迹-事物》系列,还有纸上作品《时间的海》系列。还可以了解到艺术家在作品亮相前的沉思过程。观众将有机会深入了解隋建国的创作思想,通过大量的手稿和工作笔记,感受他在雕塑创作领域的实验和探索。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