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展开启|悠艺术中心「朴拙圆满——弘一书法艺术展」
2023-12-01 00:00:00 未知
「朴拙圆满——弘一书法艺术展」近日在悠艺术中心开启。
李叔同被世人称为艺术奇才,精通诗词歌赋,青年时前往日本学习西画,引入西方绘画、音乐、话剧等,为中国近现代绘画音乐的发展和教育做出杰出贡献。1918年后,李叔同落发出家,半生繁华,半生空门,以弘一之名度过了24年的云水生涯,1942年圆寂,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修行的弘一专研书法,风格自成一派,通达晓畅。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弘一以书法缘结大众,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影响深远,堪称“文艺以人传”的典范,其存世的翰墨珍宝也使我们得以一睹大师精神。
展览现场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此次展览是近年来弘一法师书法作品规模较大的一次展览,其中部分作品为首次亮相,另外也将展出血书、信札等珍贵物品,全方位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与创作。在展陈的设计与布置上通过多样的搭建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观展氛围,为观众带来沉浸观展体验。
弘一法师
弘一,俗名李叔同,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是出身天津的画家、音乐家、剧作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艺术教育家、汉传佛教(南山律宗)僧侣。1880年出生,1905远渡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1910年回国,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浙江两级师范担任教师。1918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1942年于泉州开元寺圆寂。
在俗时的弘一法师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艺术界的重要人物及早期先驱之一。他将油画、钢琴、话剧等引介入中国,同时擅长于书法、诗词、国画、音乐、篆刻、文学、金石学等。他所填词命名之《送别》,至今仍广为人知;于1913年写作词曲之《春游》,是中国音乐史上最初的多声部音乐作品之一。同时,他也将人体写生等西方美术教育方法、现代音乐教育方法等引入中国,并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夏丏尊等众多艺术大家。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律在家备览》,并亲身加以实践,被许多佛教徒推崇为“中兴南山律宗第11代世祖”。弘一云游四方,讲经布道,与众多高僧、居士都有所往来,为近代佛教界、文化界所钦佩和称赞。同时,弘一法师在艺术方面也颇有成就,他舍弃了在俗时所学的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而专研书法,以书法弘扬佛法,鲁迅先生曾评价其书法“朴拙圆满,浑若天成”,赵朴初先生曾评价大师“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弘一「楷书四屏桐荫论画」
纸本水墨立轴1915年
147×36.5cm×4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楷书四言联」
纸本水墨立轴1905年
72.3×22.7cm×2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青年时期的弘一在书法方面就颇有造诣,二十岁前就已习得篆、隶、正、草四种书体。在他的少年时代正是清末民初碑学盛行之际,而他并非一味临摹碑书,而是取其古拙奇逸之路,与帖书的灵动飘逸相结合,碑帖相融,别具一格。
弘一「行书华严经句」
纸本水墨镜心1930年代
35.2×28.2cm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致马冬涵信札」
纸本镜心1938年
24.3×15.8cm×2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行书华严经句」
纸本水墨立轴1939年
79.5×36.1cm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为深诫。然研习之者,能尽其美,以是书写经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他,此乃同趣佛道,非无益矣。”弘一法师出家前精通各门类艺术,皈依佛门后舍弃所有才艺技巧,仅保留了书法这一项。他经常书写佛经偈颂,留下大量墨宝,并以此与大众结缘,书法逐渐形成自家风貌,字形安稳圆润,寒简却无萧疏,彰显大师慈悲心怀和淡泊心境。
展览呈现了弘一法师书法由早期到中期再到炉火纯青的晚期书风,字里行间逐渐褪尽人间烟火,笔笔写出艺术修行中的人格力量,朴拙中见风骨,圆满中见超脱,以无态备万态。
弘一「行书五言诗」
纸本水墨立轴1930年代
75.2×23.7cm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行书四言联」
纸本水墨立轴1931年
74.1×21.1cm×2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血书南无阿弥陀佛」
纸本镜心
30.5×16.7cm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弘一法师用裁纸刀
竹制
18.8×4cm
图片来自悠艺术中心
展览信息
朴拙圆满——弘一书法艺术展
ThePursuitofSimplicityandFulfillment
HongYiCalligraphyArtExhibition
时间:2023年11月28日-2024年1月18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南里16号甲2号悠艺术中心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