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展事&雅昌专稿 | 王仁华:“寂寞让我如此美丽”
2023-12-11 16:12:31 王丽静
“我愿真诚地表达我生命里汪洋恣肆的美,半真实、半虚无、半工笔、半写意、半水墨、半色彩、半思古、半寻新、半生活、半梦境、半端庄、半颠狂。”这是王仁华生命的一种姿态,真诚的美丽从不需要被定义,它是自由舞动的灵魂,是半生活与半梦境的幻影。这句话完美展现了王仁华内心的多面体,她的艺术也在这半真半虚中绽放 ,心灵在“亦真亦幻”中舞蹈。
《王仁华自画像》 95x69cm 纸本水墨 2016 年
王仁华以她独特的艺术手法,将看似相对的元素或概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她将传统与现代、简约与繁复、柔和与对比融合在绘画中,既具有写实的细腻与工笔的精细,又表现出写意的自由,展现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魅力。
了解生命又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一如王仁华对绘画的真诚。她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用色彩填满孤独。“我巴不得这一生一世就我一个人在那里画画,把完全的精力和时间充分地用在绘画上。”孤独一旦成为享受,它就有了美丽的仰望,一朵花打开自己的瞬间带着一种悄然而静寂的浓烈。
《粉墨徽班》 221x98cm 纸本水墨 2012 年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俗世间种种的纷纷扰扰,仿佛是 一场巨大的戏剧,人们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王仁华笔下的戏曲人物, 冷艳、孤寂,饱含生命的张力,她笔下不同时期的女性,不同镜头的女性,常常是她自己内心的缩影和写照。
《似水似风似云》 174X93cm 纸本水墨 2005 年 (江苏美术馆藏)
无论是一手擎煤油灯,另一手握胭脂盒,一袭黑色长袍裹在身上的女子,还是轻轻掀开帘子一角向外张望渴望自由的青衣女子,亦或是穿着时尚摆弄扑克牌的青年女子……王仁华总是能够将人物的情感细腻入微地展现在观者面前。她的画作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人们产生共鸣,牵引着观者去窥探和思考画作背后的故事。
《胭脂》 197x65cm 纸本水墨 2010 年
王仁华爱想象,时常留意身边的细节。她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将皖南写生时中国传统门框与西方雕塑相结合,创作了名为《有天窗的画室》。这是一幅蕴含深刻的作品。人世间的磨难并不会因其艰苦而少一件,总要打开 一扇窗户,迎接生命的雨水和真光,带着虔诚的期盼,把属灵的祝福和恩典紧握在手中。这一扇开启智慧的天窗 ,经过某种应允打开的天窗,也是打开我们心灵的密码。
《有天窗的画室》(局部) 168× 168cm
王仁华对中西绘画的意象糅合与革新,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她曾用近十年的时间摸索,临摹过《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 《清明上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作品。这个漫长的过程是她艺术人生宝贵的经验积累,古典的浸润使她赋予“艺术”新的生命。
▋舞台背后的灵魂
九十年代初,王仁华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艺术的天空有飞鸟的翅膀,有色彩的召唤,有一个人坚毅和顽强的性格底色。她在世界美术史和中国美术史之间探索与学习,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寻找相契合的平衡点,在“小我”和“大我”中寻找突破,倾听自己和世界的对话。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她的路一定是多元的,不受制于局限,当各种元素相互碰撞完美交汇的时候,她已站在一个超脱和超然的高度上触摸艺术的温度——这反而达到一种极致的谦卑了。
《花旦》 201.5 ×96cm 纸本水墨 2012 年
月夜如水,万籁俱寂,大地陷入一场真正的演出,只演给懂得的人看。万物皆可入戏,万物皆有悲喜,演着演着,岁月入了心,草木入了情,一个人的戏曲也拉开了帷幕。王仁华是这场戏里最忠实的观众,她用最独特的语言演绎生旦净末丑,把视觉艺术形象的鲜明和直观化为纸上的含蓄和诗意,并通过现代叙事手法展现戏曲文化的精妙之处。正是戏声响起,舞亦翩然,一张白脸下面才是真实的人生。
《美眉》 201.5X172cm 纸本水墨 2004 年 (浙江美术馆藏)
幕前幕后都是戏,王仁华以敏锐之心洞察细节。“我觉得把戏装穿好,在舞台上与各种设计凝聚在一起本身就特别完美。如果将其照抄画下来没多大意思,我要找一个与这些不一样的,所以就想去看舞台背后,特别是草台班农村戏曲的舞台背后,特别有意思。”戏剧舞台的化妆间是王仁华寻找素材的地方,这里的人与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使她对这类题材产生了大量的创作灵感。
《暗香浮动》 195X93cm 纸本水墨 2006 年 (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组委会收藏)
《窥探》 136×68cm 纸本水墨 2000 年
2000 年王仁华的《窥探》获得“新世纪 · 中国风情中国画展”金奖开始,王仁华的画作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戏曲与绘画是一样的,舞台上的戏曲感觉就在唱我自己,将真实的人性和人善表现出来,有极大的审美,让我产生一种兴奋感。”她不单是画一个戏曲人物,而是在画众生,画她自己,画这始于喧闹归于平静的 一生。
▋饱满的孤独
汪曾祺说:“我有时走出房门,站在午门前的石头坪场上,仰看满天星斗,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就我这里一点是热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吧,就像我们越来越喜欢的“孤独”,总是在清醒和迷蒙之间来回着。王仁华无疑最喜欢一个人独处的这种状态,她说,“孤独给我创造了更好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很安静的让我真正进入孤独,去画孤独。”
画家的作品一定有自己的特质。这种孤独色彩注定成为王仁华作品传神的一部分,她的画因此而深邃广袤,在解读时,深入探寻其背后传达的情感与精神世界也是最重要的。
《崋非花》 129x65.8cm 纸本水墨 2010 年
很多人对王仁华的《華非花》印象比较深刻。画中女子凄美、冷艳, 低头看花瓶中干枯的花朵。红色瓷瓶上怒放的桃花与枯萎的玫瑰形成鲜明的对比,桃花与玫瑰是属于“红”的语言,倾诉着爱情。但时过境迁,繁华已成过往。女子怀旧、幽怨的目光中,仿佛道出她自己的孤独,而手中不愿再展开的书卷,是紧锁的心门,锁住了誓言如烟......
这样被怀旧之情氤氲的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欧阳修的句子:“庭院深深深几许,楼高不见章台路。”
《庭院深深》 197x67cm 纸本水墨 2001 年
“庭院深深”不仅在诗里,还在王仁华的画里。门里门外都是故事,斑驳的墙壁写满旧年月,每 一处痕迹都散发着回忆的馨香。夕光里,远方来信,眸子里微微闪烁着柔情。虚实相生的意境营造出美学层面的高级形态,如梦如幻。女子独处清幽的环境,内心是暖,是流动的春天。
古典怀旧令人心生回味,这或许是中国人的天性使然,在王仁华塑造新时代女性主题中也有淡淡的情结再现,如她所说:“我天生的有一种怀旧情结,冷峻、孤独、寂寞的灵魂呐喊和精神倾诉,经常在画面 中诱惑着我,折磨着我,使我难以自持。”在传统逐渐失落的世界里我们跟随王仁华的作品重返诗意的家园。
《红妆》 183.6x66cm 纸本水墨 2004 年
在这个家园里,她品尝一个人的孤独,也习惯了孤独,或许只有在和自己的影子对视的时候,才有真正属于她的时间。思考和创作是一个人的事,孤独是艺术家倾听世界的一种途径,这样的生命丰盈而饱满,也是一个人最极致的享受。
▋人间的大爱
王仁华作为一名女性画家,有小女人细腻、温婉的一面,同时也透过独特的视角和大写意的画风,在真实表达她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关怀, 传递着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所谓,信念是唤醒灵魂的一道光,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多变的世间,活出闪耀星辰。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 220× 180cm 纸本水墨 2014 年
2014 年,王仁华创作了《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繁花满地,唯美飘逸,白衣舞者若仙子翩然。不经意间,裙摆下露出的双腿令人触目惊心,这是用钢铁做成的一截假肢。王仁华以汶川地震中一位失去双腿但用顽强生命去跳舞的舞蹈老师为创作原型,通过对人物动作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其心里的刚强,柔和的色彩传递着温暖祥和的氛围,细腻的笔触呈现出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坚毅。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无论过去经历过怎样的挫折,都要坚守着信念,当旷野的风再次吹过荒芜,必会有无数的丰盛降临心间。
颜色是画家的语言。王仁华画画常常大量使用白色。白色不仅代表圣洁和高贵,还是一种文化行为。可以象征和平与宁静,可以表示空白和无限,代表可能和未知。白色也被用来表示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真相,除了美好,还有哀悼和悲伤。
《血色玫瑰》 166.5x134cm 纸本水墨 2017 年
在《血色玫瑰》这幅作品中,王仁华大面积使用了白色。洁白的战地沙布飘舞着血红的玫瑰,不仅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对革命信念的坚守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借艺成人、借画立言。"艺术作品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触动观者的情感和思维,引起共鸣并引发深思,可以承载艺术家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美的追求等,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得到启发和触动。
▋结语:
王仁华曾说:“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象的模写,而应当是一个画家内化感觉的外化表现,是以艺术家的精神‘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一个艺术家应努力去破译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宇宙的永难揭开的秘密。古人所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描述,正高度概括出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和最高接受。”
她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将情感融入其中,表现灵魂的明朗与幽静。她用眼睛大胆接受一切,包括一切内外的真实和虚幻。她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说出她对于生活、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观察。她仰望诗意与神秘的天空,多情地寻找那份曾让她感动过的星河……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主角。王仁华选择了用画笔来演绎自己的舞台,用绚烂的色彩和独特的诗意书写着戏曲的台词,书写着她的人生。
展览信息 :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承办单位: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美术馆、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安徽省书法院
协办单位:雅昌文化集团、安徽荣顺实业集团、中闰汉宇文化集团
学术策展人:尚辉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3日 - 2024年1月2日
研讨会时间:2023年12月23日 上午9:30
开幕式时间:2023年12月23日 下午14:00
展览地址:中国美术馆一层 3、5号展厅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