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画院2023学术年会&视频回顾 | 齐白石艺术学术研讨会(第一场)
2023-12-12 05:05:41 未知
● 齐白石艺术学术研讨会【第一场】●
主持人 | 朱万章
评议人 | 华天雪
主讲人 | 王碧蓉 奇 洁 陈 都 郑春光 周 蓉
主持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朱万章先生
评议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华天雪女士
———————————————
●
王碧蓉:齐白石艺术在澳洲的收藏以及相关研究
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图书馆理事会理事、研究中心主任 王碧蓉女士
内容提要:齐白石艺术的海外收藏,澳大利亚虽不是重镇,但也可寻得踪迹。演讲对澳大利亚收藏的有关齐白石的作品、图书等情况进行了梳理,如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的72本齐白石相关书籍、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齐白石1948年的作品《油灯与老鼠》,以及新南威尔士州国立美术馆的两幅齐白石作品等。藏品虽然不多,但背后的收藏故事令人感动。一位学者奥托·范·德·斯普伦克尔教授,和一位馆长埃德蒙·卡彭与齐白石艺术的不解之缘,见证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
奇洁:洪流与溪涧—中苏美术交流中的齐白石及其艺术
北京画院研究员 奇洁女士
内容提要:齐白石作为中国近现代知名画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艺术作品及公共形象何以走出国门,走进苏联美术界和苏联人民的视野?苏联民众在这两个不同时期又是怎样认知和接受齐白石的?在中苏文化交流繁盛的时期,齐白石人物形象与艺术作品在苏联是以何种形式传播?演讲试图就以上问题做出初步的分析与阐释。
●
陈都:苏联美术家笔下的齐白石—兼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世界艺术体系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都先生
内容提要:苏联美术家表现齐白石的形象,及研究他的艺术,不仅仅是中苏蜜月期的外化表现,而是文化交融的具体呈现,相关图像、文论都体现了苏联美术界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到,苏联美术界理解之下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不是中国美术界认知下的封闭、排他、绝对的体系,其开放性与包容性都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中苏美术交流的双向互动。
●
郑春光:寰宇共睹有齐名——20世纪50年代苏联四位 文艺家眼中的齐白石
北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郑春光先生
内容提要:本文报告结合相关文献、影像、文艺作品考证、析述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木偶剧表演艺术家谢·奥布拉兹卓夫、水彩画家维·克里马申、作家万·华西列夫斯卡娅、雕塑家列·穆拉文与齐白石短暂的“艺往交谊”,并通过文学、雕绘作品对“齐白石艺术”(及其形象)进行了海外传播,从而为中苏两国友好与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周蓉:中西方美术交流视野中的齐白石研究
北京画院宣教部副研究员 周蓉女士
内容提要:齐白石研究是20世纪美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今天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被整理出来,怎样进行反思,得到学术的递进和突破?这是笔者关心的问题。具体到齐白石案例,或许以中西方美术交流的视角,将之放置在文化语境与历史情境之中讨论适逢其时。这需要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在这里,齐白石研究不再是单个艺术家的研究,而是“齐白石现象”的研究。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