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观 | 艺术与哲学的对话杭州开启
2023-12-21 10:23:19 未知
2023年12月2日至3日,“象山论坛——自然之观——艺术与哲学的对话”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承办。论坛围绕“自然之观”的主题,从存在论层面展开艺术与哲学的深层对话,通过“中国山水与现象学”、“言意之辦与具象表现绘画方法”、“道法自然与模仿论”等议题,共同探讨人在世界中的真实性与诗性,重新探求当今时代艺术的存在与价值,重建绘画的深度。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一同观摩了《道路——具象表现绘画典藏展》《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展》以及《具象表现绘画历年学术出版成果展》。
论坛开幕
12月2日上午8:30 —— 9:00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第一场:“中国山水与现象学”
12月2日上午9:00 —— 12:00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第二场:“言意之辨与具象表现绘画方法”
12月2日下午14:00 —— 18:30
光达美术馆
第三场:“道法自然与模仿论”
12月3日上午9:00 —— 12:45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学术报告厅
论坛闭幕
12:45 —— 13:00
开幕讲话
许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开幕仪式上,许江教授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并对远道而来的哲学家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敬意。同时,作为具象表现绘画的领导者、倡导者和导师,他借此机会叙述和梳理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即“一群人和一条路”。“一群人”是一群具象表现绘画的人,其核心就是司徒立先生。许江认为,司徒立先生为国美绘画注入了三个方面的血液:一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清流,揭示现代艺术危机,引导众人进入现象学和存在哲学思考;二是带来图像时代下绘画“面向事物本身”、“心物合一”的实操与训练;三是带来了思与画两方面都坚持不懈的学术群体。具象表现绘画也是一条关于绘画的长路,它坚守写生,强调身体对与之长相浸润的世界的沉浸关系;坚守“以是其所是地面对象,克服样式化的弊端,得以进入意象、体验和原构世界,审视存在者之存在的境域”的方法论研究。这种思想识度让绘画进入艺者的哲思,与中国的思想界展开积极对话,强调中国传统精神的根源活化,以真理的思考的方式重构绘画辞典体系。期待这二天的论坛中,艺术家与哲学家能够深入展开精彩的交流与对话。
论坛主持
蒋梁
第一场 / “中国山水与现象学”
主持:王庆节|渠敬东
主题发言
刘国英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曾任该系哲学文学硕士课程主任、郑承隆基金亚洲现象学中心主任、《现象学与人文科学》创刊主编。个人专著包括: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2016),《法国现象学的踪迹──从沙特到德里达》(2018),《现象学与文化交互理解的实践》(2022)。
发言题目
《 世界vs.天地:从现象学理解中国山水画 》
受宗教笼罩,欧洲绘画要到15世纪⽂艺复兴时期,始对自然和世界关注。但自然起初只担当背景角色。自17世纪荷兰风景画派兴起,经18世纪英国画派,⾄19世纪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以自然为主题的风景画终于成为⻄⽅绘画的主流之⼀。这—自然虽然是直观自然,但是依于几何学空间──透视法──被表象;而它所落坐的世界,基本上只是⼀个周围世界。中国山水画初见于8世纪的盛唐,⼤盛于宋元明,表象的是具宇宙论意涵的天地,运用的是复合的视觉观,透过象表意,成于气与韵。本文试从现象学进路作出相关说明。
吴甿
1973年来港。1978年入新亚研究所,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诸先生研习中西哲学。1983年《言意之辨与魏晋名理》,获硕士学位;1989年《自然与名教》获博士学位,1991年获副教授职衔。1984年起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等各大专院校。曾任编辑、教务长。现为新亚研究所专任教授、博士生指导教授兼导师,台湾中国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客座教授。学术专著有《实证与唯心》、《玄理与性理》、《目的与存在》,统称「实证唯心论」三书(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待出版者专著有《现代中国哲学与当代新儒学》《比较佛教哲学(讲义)》《魏晋玄学讲义》《忧惧的理性》等。
发言题目
《 论艺术在哲学的人类学中之自我定位 》
首先从蔡元培论艺术与哲学说起,通过蔡氏“科学者,所以祛现象世界之障碍”与康德之言的比照引出“整个现象世界不能离开人的感性参与”的思考。吴甿教授表示,人的全部本事,就是格物穷理,亦即祛现象世界之障碍,磨炼心性去凑泊那实在实有的种种“理”。然则所有法则、原则、理则,不会离心(知体明觉)而独立实存,以此对蔡元培“美术者,所以写本体世界之现象,而提醒其觉性。”作出回应。第二,吴甿教授将美术(艺术)比于庄子的“道术”,并阐释了蔡元培言“美术”亦不应分拆,应解为“为美之术”。最后,吴甿教授从具体存在者之存在入路,深思默想其如是存在之目的切入,探讨康德目的论美学在哲学的人类学中的意义,并强调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不仅中国自古有之,并且可以是通向未来世代的最稳妥的教育哲学。
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任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际美学协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副会长。从事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策展和剧本创作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
发言题目
《 王履「重为华山图」考证与解释 》
通过王履《重为华⼭图序》“苟⾮华山之我余,余其我邪?“的勘校素引,深⼈剖析其艺术思想的深度及清晰度,认为王履一⽅面不局限于家法,另一方面又不远离家法,闻明“我”与“宗”、“常”与“变”之间的辩证关系,追寻“真我”,实现“真我”,并阐明这一切都源于攀登华⼭给王履带来的身⼼震撼,使他完成了一次现象学还原。而《重为华山图序》蕴含的哲学美学思想,怡好与西方现象学追求的“回到事物本身”也具有相似性。
袁新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艺术哲学与伦理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音乐哲学和文化理论。代表性论文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再探索》《作为人之理想存在的美学:席勒美学思想再探索》等;主要译著有《美国的精神文化:爵士乐、橄榄球和电影的发明》。
发言题目
《 作为一种现象学目光的中国山水 》
有中国山水才有中国山水画,甚至是才有中国的绘画。因而,中国山水,从现象学的⽬光来看,它不是指中国的山水,而是指以中国的山水为其⽣活世界之一部分的“作为主体的中国人”和呈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的“作为客体的中国的山水”之间的关系,是⽣存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山水的意义”,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国山水性”,以及是审美经验意义上的“中国山水意象”和视觉机制意义上的一种“视觉捕捉世界对象的⽅式”。
这样的一种作为现象学目光的中国山水,就其内涵和内在规定⽽⾔,可以从三个相对宏⼤和相对宽泛的维度对其进⾏阐释:一是作为“直观隐性先决条件”的中国⼭⽔;二是作为“想象的建构角色”的中国山水;三是作为“理解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基本结构与外延”的中国山水。
这样的一种作为现象学⽬光的中国山水,⾸先是澄明(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了中国人的身体与其⽣活世界之间的原初性联系乃是以“中国山水”为其⽅式、媒介的,是一种以“中国山水”为其“形式”的生活方式。其次是内在地规定了中国画家,更直接地是内在地规定了中国山水画家的经验,包括其整体的世界观、经验的审美眼光和实践的技术向度。最后是内在地规定了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包括鉴赏判断、审美趣味及其审美期待。
姜丹丹
目前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文系、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博士导师、博士后导师。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研究员、文明互鉴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法国索邦大学兼任教授、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客座教授。法国人文科学之家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
发言题目
《 跨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山水观照 》
本文侧重在中西跨文化对话的视野中,尤其借鉴比如当代法国现象学家马尔蒂尼的跨⽂化视角,重新诠释中国山水艺术中的一些关键性美学问题,探讨其中传达的中国古代美学特有的美学境界,提问中国山水艺术所承载的道家美学的意境对于现象学的演进如何构成有启发性的跨⽂化美学意涵。这种跨文化的思考,建立在提问⾃身与世界的双重“敞开”如何成为可能的基础上,在中国山水画中例如虚实相间的空间意识的营造,呈现出有另一种深度的“敞开”,意味着,经由体虚、忘我的体道之虚境出发,由纯粹的“自感”而“通”于天地,以吊诡的⽅式实现在宇宙中的生命拓展,由此抵达⼈与真正意义上的“风景”一种“协同共感”的共生关系、有律动性的沟通,从而实现对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照。
张淳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艺术创作获国际、国内奖项10余项,本人获“中国百杰优秀青年艺术家”荣誉称号。
发言题目
《 齐物思想与绘画游戏 》
结合创作实践,讨论艺术家如何在庄子齐物思想的影响下,改变以往主题先行的创作⽅法,将创作主体全然抛⼊观察、表现以及风格演变的全过程,进而使整个过程演化成为一场充满随机性的游戏,最终使言说之意自我涌现。
与谈嘉宾
李军|姚京明|宁晓萌|渠敬东
第二场 / “言意之辨与具象表现绘画方法”
主持:孙向晨|杨参军
主题发言
王庆节
澳门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曾任教北京大学,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当今研究领域包括现象学哲学,东西方比较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
发言题目
《 莽劲 森然 无所 赋格 —— “安提戈涅第一合唱歌”主题的海德格尔阐释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思考的初始话题,也是终极话题。这个话题在后期海德格尔那里,通过存在本身和作为人的存在的“亲在”之间的相互“倾听/隶属”关系显现出来。在对希腊经典悲《安提戈涅・第一合唱歌》的阐释解读中,海德格尔拈出“莽劲”“森然”“无所”“赋格”这些核⼼词,试图描绘出一幅与传统解释截然不同的⼈类历史与未来⾛向的图景,这一图景也与东⽅哲人老子2500年前关于自然与人的“自己而然”和“辅自然”图景遥相呼应,让处在数字技术时代的当今⼈类对⾃身的生存论根基生发惊醒和反思。
渠敬东
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教育》,《自由与教育:洛克与卢梭的教育哲学》,La Sociologue chinoise avant la Révolution,《山水天地间:郭熙《早春图》中的世界观》,《风景的神迹:成渠斋藏透纳版画》等。主编并翻译《涂尔干文集》(共10卷,商务印书馆),主编《山水》辑刊,合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中国社会学文选》。
发言题目
《 以“真”见“道”与“凝神”天机 》
绘事后素与解⾐盘礡为儒道两家有关画理的最早表述。庄子所谓“真画者”,需要从神与人、巫与史、道与术的诸层关系中来讨论。从绝地天通到殷周之变,在由巫到史的转化过程中,庄子批评礼制体系的形成,阻断了天机,他以“真”见“道”,即是要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将道术之关系,转化为以“凝神”作为获取天机的道路,由此中国对后世之艺术大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陶国璋
广东惠州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言题目
《 从《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论艺术观赏之境界 》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二章,「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讨论庄子与中国美学精神的关系。徐先生认为,庄子所谓的至人、真人、可以说都是能「游」的人。游的基本精神就是无⽤与和。无⽤就是将认识的对象融入于时间连续之中或者空间关系之内,去加以考察。唯有物化后的孤⽴地知觉把自己和对象,都从时间和空间中切断,切断自己与对象,自然会冥合成为主客合一境。此种主客合一的境界就是物化。物化者,庄⼦与蝴蝶必无分矣,彼此是一;既然是一,则再无对象,所以一即是一切。因此主客合一的时候,实际是忘我、丧我的物化精神状态里 因而当下的知觉活动(梦也可以说是一种知觉活动),成为前后际断地孤立,是以庄自借自己的心灵状态,全盘美化,这是他的艺术化世界观现身说法。
徐先生又说:庄子哲学有哲理的解释,有美学的投入。他是采取美学的观赏态度去理解庄子,他引出庄⼦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小鱼出游从容,纯粹是一种美地观赏的精神状态,而惠子却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与庄子对辩,因此失诸交臂,并且引申,哲理的解释并不切合庄子精神。个⼈完全赞成徐先生对「游」的诠释,庄⼦的生命确是一种⽣命艺术化的表现。不过,另一位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诠释《齐物论》的时候,认为庄子虽然是艺术化的⽣命形态,称颂道家为一种境界形态的形而上学,牟先生是哲学家,自然以哲理的方式欣赏庄子、并不妨碍《齐物论》里面充满哲理的分析。个⼈认同牟先生的想法,打算以哲理的分析解构,而庄子《齐物论》中的「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是以冲破「对偶性原则」作为⽅法论,把握其哲理与⽣命境界的呼应。
宁晓萌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主要从事于梅洛庞蒂研究、现象学及二十世纪法国哲学研究、美学研究,近年来亦尝试以现象学近路探索唐代绘画领域的研究。有专著《表达与存在:梅洛庞蒂现象学研究》(2013),译著《张旭狂草》(熊秉明著,2018)等,并有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发表于海内外学术期刊。
发言题目
《 颂扬可见性之谜:绘画的肉身维度 》
“肉身”(la chair)是梅洛庞蒂后期哲学中的核⼼概念,而同时也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肉身”概念的⼀个突出的作⽤在于揭示出“身体之谜”,即身体既是能见者,又是可见者,更奇特的是,他在视看-被看中转化着、交流着。这种奇特的交流不是原初地发生在思想中,而是发⽣在可感层⾯。在梅洛庞蒂看来,画家的工作最贴近地展示着这种身体之谜的运⾏。画家的工作恰恰实质性地造就着能见者-可见者的转换与质变。因而在其最后的著作《眼与心》中,梅洛庞蒂透过对画家工作中的肉身维度的阐发,将其肉身存在论的建构与关于绘画的形上学意义的探究结合在一起,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借助对绘画的反思理解其肉身概念及其后期的存在论构造的可能,也更进一步地使我们看到,在肉身维度的揭示下,绘画作为一种原初的、颂扬可见性之谜的工作,如何通过可见性自身的各种维度与逻辑展示出原生存在自身的构造,绘画如何摆脱各种思想为之赋予的假设,而仅凭自身呈现为一种形上学的探索。
蒋梁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致力于绘画实践与理论研究。作品曾获得“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第二届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佳作奖”。出版理论专著《莫兰迪绘画方法研究》、《滑疑之耀——司徒立绘画中光的研究》。
发言题目
《 一种艺术现象学的深度体验 —— 莫兰迪绘画方法阐释 》
报告从实践方法的层面切入莫兰迪艺术创作的解释,通过深入研究其中的直观、时间与显现三要素及其相互作为形式显示的整体关联,来理解画家如何切近事物,并如何获得从物到画的丰满的意义呈现,首先,作者通过莫兰迪绘画的直观性与现象学的看、莫兰迪的直观性与吕斯布鲁克灵修方法的比较,研究画家绘画创作中具有的直观性,其次,作者通过返回经验者、重复描绘和时间结晶来呈现画家绘画创作中意义延绵的时间性。最后,作者诠释画家绘画创作中一种“向着物的泰然任之”与“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的方法,以此期待回应当代图像媒体时代绘画所面的困境,并尝试探寻绘画发展的新路向。
兰友利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研究博士、副教授,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副院长。2020年1月,专著《绘画的时间性》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发言题目
《 贾科梅蒂观看的另一面 》
报告从实践方法的层面切入莫兰迪艺术创作的解释,通过深入研究其中的直观、时间与显现三要素及其相互作为形式显示的整体关联,来理解画家如何切近事物,并如何获得从物到画的丰满的意义呈现,首先,作者通过莫兰迪绘画的直观性与现象学的看、莫兰迪的直观性与吕斯布鲁克灵修方法的比较,研究画家绘画创作中具有的直观性,其次,作者通过返回经验者、重复描绘和时间结晶来呈现画家绘画创作中意义延绵的时间性。最后,作者诠释画家绘画创作中一种“向着物的泰然任之”与“对于神秘的虚怀敞开”的方法,以此期待回应当代图像媒体时代绘画所面的困境,并尝试探寻绘画发展的新路向。
与谈嘉宾
杨参军|吴 甿|许 江|章晓明|姜丹丹|刘国英
第三场 / “道法自然与模仿论”
主持:林辉|袁新
主题发言
姚京明
笔名姚风,诗人、翻译家,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外交部任职,后移居澳门,曾任澳门文化局副局长,现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获得过多项诗歌奖以及葡萄牙总统颁授“圣地亚哥宝剑勋章”。举办过“并非虚拟”个人艺术展和“看见”个人摄影展。
发言题目
《 游牧与逃逸:德勒兹视角下的艺术创新 》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游牧思想提出了一种逃离传统符号系统限制的哲学视角,他以游牧民族为隐喻,主张通过去除脸面性、解辖域、生成的过程去追求个体在空间中的变化和自由移动。这种思想或许为理解中国画提供了新的解读空间,使我们得以从道法自然和模仿论的视角之外,探讨艺术家作为个体如何逃离既定的角色、规范和身份,打破限制自己的界限,在保持精神的独独立和追求艺术的创新中凸现游牧式的自我表达与辨认。
张捷
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先后攻读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学科建设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画学研究所副所长,《新美术》杂志编委,中国美术学院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西泠印社社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文旅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专家。
发言题目
《 看山觉行 —— 重构当代中国山水精神 》
何以在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建立强大的话语体系,关键在于我们对艺术本质的深刻参悟。中国画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之学,其漫长的发展历程和生成轨迹,总是依存不同时代的社会属性和人文智性,而构建起独特的文化本质与生命内涵。张捷教授从中国山水画的内涵与写生创作方法层层递进,论述三点内容:第一,山水画是自然观照与人文关怀的心灵迹化,山水写生中强调创造性的原动力。心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写生实践中笔墨语言的多元性。第二,写生与创作互为因果。山水画写生是心灵的感知和变化的过程,是观照自然的情感记录。这里特别要注重对自然和笔墨双重智性的积累与转换。第三,山水是因人而异的风景,是世界观的山水,也是求道者的山水。以传统之理法,开自我之生面,是新时代让传统活在当下从而走向未来的根本。
李军
澳门大学讲座教授,艺术与设计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艺复兴艺术史学者,跨文化艺术史家。兼任学位办第八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巴黎第一大学、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哈佛大学艺术史系高访学者,哈佛大学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论文和专著获第七、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5)、一等奖(2020),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八届中国优秀出版物奖,第二十九届“金牛杯”美术图书奖金奖等。
发言题目
《 中国之于世界 —— 三幅图像中的世界观 》
本文基于对三幅历史图像的微观分析,就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宏观思考。本文认为,梁启超“新史学”中“世界之中国”的表述,是包括“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在内的中国整体历史的特征。文章依据“大中国”和“小中国”的视域,通过分析传统图像关于“昆仑”的艺术想象,领悟具有重大历史潜力的新空间和地理范式;进一步指明其背后所依据的真实的自然地理格局,即青藏高原的崛起导致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双向循环的季风模式,形成亚欧非三大洲,以及地中海、黑海、红海、印度洋与太平洋诸文明之间来往交流的自然节律。从而为世界文明相互需要的整体性,以及全球史和跨文化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了自然与地理的基础。
郭健濂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美术学博士、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发言题目
《 色彩现象学 —— 塞尚绘画的色彩构成 》
从塞尚为何选择“重画普桑”切入,通过对画面色彩结构的解析来理解他所说的“在自然面前实现感觉”和“不离开感觉来寻找真实”。对于塞尚而言,只有纯粹的色彩才是真实的;色彩构成是不离开感觉的,是生成性的,色彩是作为纯粹视觉的平衡依据和自然的给出性还原。在自然世界里,色彩是不可捉摸、无法恒定把握的东西;而恰恰在塞尚那里,他把色彩看作是伟大的本质的东西。色彩是最具现象学特质的,绘画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
赵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学会主席团成员,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美协副主席。近年来专攻东西方思想和技艺的比较研究,主要从事绘画艺术创作和教学工作,作品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发言题目
《 “绘画如何发生” —— 关于摹仿(mimesis)问题的再思考 》
当今拟真制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促逼着艺术界重新反思“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重要命题。本文从考察摹仿与拟真的关系问题出发,揭示出摹仿(mimesis)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诠释摹仿与艺术真理性的观照中,摹仿如何发生这一问题。
本文的诠释路径从哲学与艺术,思与做两个层面出发,通过贾科梅蒂等艺术家的实际案例来解析和探讨绘画创作中的发生问题。在艺术作品的解析中,从“速写性、偶发性与明见性”“静态分析与动态把捉的可能”“主动与被动式的接受与应合”来回应摹仿发生问题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现象如何作为绝对的第一性原则等问题,以此尝试探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发生学价值以回应当下命题。
史怡然
2006、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硕士学位。2017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博士学位。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特别培养计划”公派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2021年度中国美术学院优秀青年学者。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副教授。
发言题目
《 西方绘画中的“痕迹” 》
随着20世纪西方哲学和思想史的转向,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学科落脚于视觉艺术的阐述,使得绘画在纸上的内在混沌性问题成为西方哲学界相当关注的议题。在这波后现代热潮之中阐明了痕迹最重要的意义正是在于形式的无效性:它松动了符合论与形式论的二元结构,将存在者与其存在统摄为一种原初的同一性之中。
本发言主要分为两部分,先从其时间属性、模仿之象的残余,思想分叉的小径,存在之思的空地等面向来梳理一下西方绘画范畴中的痕迹概念;再从对具体绘画作品内部“痕迹”的分析中考察和梳理西方绘画思想观念的转化,揭示西方绘画从模仿自然的符合论观念与形式层面的美学向道法自然的显现论与存在层面的现象学方法论转化的道路,在何种意义上真正开辟出当代绘画的新疆域。
与谈嘉宾
蔡枫|王庆节|井士剑|渠敬东
论坛第一场主持
王庆节
渠敬东
论坛第二场主持
孙向晨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兼人文学部主任。兼任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副理事长;担任《现代国外哲学》、《通识教育评论》杂志的联合主编。代表性作品包括:《论家:个体与亲亲》《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等学术著作。
杨参军
杨参军,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
论坛第三场主持
林晖
林晖,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哲学学院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近现代哲学、德国哲学、教育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近期研究重点为西方近现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代表性作品包括:《理性、兴趣与实践:康德哲学中的问题》《事实与价值:教育哲学中的两个传统》《危机时代的激进想象力:美国左翼学术新趋向》等。
袁新
部分与谈嘉宾
章晓明
曾先后在法国埃克斯美术学院和巴黎美术学院研修。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
井士剑
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维表现绘画工作室创始人,新西湖绘画发起者。见证中国改革开放过程和现当代艺术发展,并持续活跃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艺术家。以绘画作为艺术创作方法论,涉及雕塑、装置等艺术媒介。
蔡枫
198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96年在英国奥斯特大学美术学院进修。2007年获中国美术学院首届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1999年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版画东方学视觉文化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
李凯生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师协会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教育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跨越于空间诗学、社会装置、城市建筑学、区域规划、比较思想史和比较哲学等多元文化范围。是我国当代空间建筑和艺术现象学研究“空间地理和物境诗学”学派的奠基者和“第五代建筑师”代表人物,跨媒介艺术艺术家,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艺术双年展。
论坛闭幕
闭幕致辞
司徒立
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视觉中国研究院院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201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论坛闭幕上,司徒立教授回顾了从2002年哲学与艺术(第七届艺术现象学大会)的对话开始,具象表现画家一直得到中国哲学界朋友们的帮助、砥砺并慷慨的鼓励和肯定;他总结了中国具象表现绘画三十年的三个发展阶段,而艺术现象学研究所也发展成今天的艺术哲学研究院,他追问当今时代,绘画何为?他认为具象表现画家始终坚持着艺术真理性的探究,坚持着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此中实现了现象学还原。一件事情,能够让大家聚在一起坚持了二三十年,就足以证明它的价值,尤觉珍贵。他也希望具象表现绘画能成⻓为完全属于中国大地的,自主自为的艺术存在方式。
论坛现场
时间
2023年12月2、3日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光达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总顾问
许 江
总策划
高世名
学术顾问
司徒立
论坛总监
余旭鸿
论坛主持
蒋 梁
联合策划
郭健濂|赵 军|兰友利
论坛执行
郑 莹|何 花|刘根群|史怡然|张 佐|黄华侨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