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越:回溯记忆,我们在过去和未来间徘徊
2023-12-23 11:09:34 未知
艺术如同一扇隐秘的门,当我们轻启其扉,便踏入一个充溢着创意与情感的神秘领域。透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我们得以窥见生命的多元与深邃,以及无尽的表达方式。在这次深度访谈中,我们将深入了解杰出的艺术家苗越,她以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与具象的表达融为一炉。透过她独特的艺术装置,呈现出她内心情感与思想的维度,引导观者与作品共鸣,启发深刻的思考。
苗越,年轻而富有活力的艺术家兼策展人,于2021年荣获伦敦艺术大学时尚学院时尚珠宝学士学位,随后于2023年在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攻读深造,成功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
她的艺术之旅在创作过程中孤立和脆弱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蓬勃发展,因为她持续不断地与材料进行搏斗,坚定地进行探索。她的艺术视野超越了人类的经验,对生活中微妙之处表现出同样深刻的迷恋,横跨了人类领域和自然世界的广阔领域。不仅拓宽了展览的边界,而且以再现自身经历为起点,以多样的形式深入探讨情感和各种关系。通过巧妙地融合多种媒介和材质,在特定环境中营造出强烈的张力,创造出让观者沉浸其中、捕捉瞬间、体验、感知的独特空间。
苗越的第一个作品将自身作为一种材料,重新进入过去的场景中,进行着与多年前相同的事情——弹琴,与此同时她也作为一个局外人再次观看和聆听着这一切。苗越在童年时期就开始抗拒弹琴,她并不喜欢它。现在她想通过讨论这个事情而与这个世界有所接触,然后任由它保持原来的样子。这也是如今她对钢琴的看法。
图1,《我看着我自己弹琴》,2021 动态影像
在图二和图三中,由面包和果酱作为主要材料制成的雕塑融合放置在草丛中正在播放旋律的音响形成一个突兀而又天然的空间。随着时间的变化,该雕塑经历了被消磨的不同阶段。苗越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巴赫》中的音符:三和弦,二连音,五连音和七连音,作为巴赫作品中较为代表性的存在,勾起她在学琴中对指法,节拍,和旋律熟练度的回忆,因而被单独提取出来,做成雕塑。对于苗越而言,音符是虚幻的,
暂时的,不确定的,只有一刻的辉煌。
图2,《伟大的作曲家》,2021 雕塑装置
她的作品意图用一种不严肃的方式自省过去和抒发情感,她的艺术形式不拘泥于传统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打破空间,挑战传统的实验。通过艺术创作,她意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空间,打动观众的所有感官。
图3,《伟大的作曲家》,2021 雕塑装置
苗越的作品并不寻求答案,相反,提出了许多问题——关于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物件功能性的谬误、场景的混乱、真诚的问题以及愚蠢的价值。在作品《我看着我自己弹琴》中,空间通过技术编码被玩弄,将艺术家本人与其回忆隔断,这是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情感。对观者而言,他们并未直接看到她弹琴的场景,而是又间隔了一层空间。因此,作品更多的是关于距离,窗内和窗外,艺术家和观者,而不是内容本身。在该作品中,苗越更像艺术界的游客,这解释了为什么她在另一个空间观看自己的表演,并记录下整个过程。当她在钢琴上工作时,她没有计划,一切都很自然。这个作品没有参与复杂和技术性的事情。她独自一人,与物体链接。时间作为一个概念也渗透到了几乎所有展出的作品中——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她和钢琴的互动,情绪的宣泄,颜料的泼洒,试图回归平静的弹奏,或者面包和果酱在经历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的变化。
图4,《我看着我自己弹琴》,2021 伦敦展览现场
《伟大的作曲家》也探讨了空间的局限性和可能性,将特定的空间作为表达的一部分,并邀请其他非人类生物对其进行自由的互动,这更像是一场不受控制的表演。这场演出是否能如期进行?该疑问可能会使展示作品的初衷受到阻碍,而需要额外加入人工干预。传统雕塑往往偏向于完整和沉稳,但基于对创作主题的深思熟虑和对材料属性的理解,她作品以轻盈朦胧为主要视觉效果。本身音符就是虚幻的,他们漂浮在空气里,被听见,然后消失。将音乐置于自然之中,多少有着‘对牛弹琴’的意味。它们的辉煌只在被演奏的一刻,最终恢复平静。暴露在室外的面包和果酱,被昆虫消解,也随着时间融化,变质,这一系列过程将时间元素嵌入她的创作之中。观者能够目睹作品的演变,亲身感受时间的流逝,激发出对生命、存在和终局的深刻思考。在自然的调节中,以人类为中心的权力关系变得明显。 苗越的作品揭示了在这些关系的中心运作的力量的模糊性。
展览不仅仅是一个供观众体验的场所,也是一种“存在环境”的体现,一种具有感知能力的生物。苗越的作品的典型特征是修改的过程、不可预测性和相互依存性。她不断地重新发明她的作品和流程。她的作品平等地对待现实与虚构、生命与无生命、自然、人类和技术,并对现实的不同维度持开放态度。
(作者:陈耀杰)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