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八大山人与潘天寿 花鸟画构图的差异

2014-11-17 08:42:08 王瑞强

靳尚谊绘制的八大山人。(资料图片)

八大山人《古梅图轴》,采用了“残式造型”,梅根裸露且平顶(传统画梅不可露出梅根),枝叶稀少。这种“残式造型”表现了他孤愤的心境。(资料图片)

画家潘天寿(资料图片)

潘天寿绘制的《松石图》主体松树取斜势,显得极有张力,又与纸的边缘相接以求平衡。题款则与分叉的松枝相呼应,不使气漏。(资料图片)

  八大山人和潘天寿分别是中国17世纪和现代的伟大艺术家,他们在写意花鸟画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其时代花鸟画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构图方面,两位艺术家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强烈的个人面貌,也使得其构图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一、“繁”与“简”的不同

  空白在中国画构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白是“画中画”也是“画外画”,所谓“计白当黑”。八大山人的构图一般从“简”考虑,这是八大山人(尤其是其早期)的一个特点。他以精简的笔墨来表现繁杂的物象,他所创作的禽鸟、树木往往寥寥几笔,就十分生动。八大山人最喜“截枝式”构图,由自己的情感而发,不拘一定的法则法规。他常画的荷花、牡丹等一般不重花而重叶,随风摇摆,舒展自如。所画鱼鸟则白眼朝天,冷气逼人。他的作品往往以极少的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古梅图轴》采用了“残式造型”,梅根裸露且平顶(传统画梅不可露出梅根),枝叶稀少,八大山人创作的这幅作品,花朵也不过两三朵。这种“残式造型”正是一种简化,也是八大山人情感上的塑形和完形。八大山人的作品正表现了自己孤愤的心境。

  潘天寿的作品与八大山人不同,其创作是理性的,而不是以野逸的风格为主。在构图方面,其与八大山人艺术的“奇特”有些相近,不同的是,潘天寿选择“繁”的表现方式来创作,如《八哥崖石图轴》便采用满构图。这也是他这一时期常用的一种形式,八只八哥安置在巨石上方,这块大石头占据画面90%的面积,却无堵塞之感。原因是石块虽大,但以线造型,皴法不多,细线却显得很多,用淡淡的赭石罩染,而且还留有空白。芭蕉叶向下,而竹笋向上,形成呼应。一枝杆从右扭曲向上生长,直到明月旁边。用淡墨勾线画明月,用浓浓的墨画乌云,墨色上深下淡,形状上大下小,渐渐消失。树杆、石、枝干上用淡淡的赭石罩染,再加上一行诗句的题款,画面内容更为丰富,作品更为生动,意境更为幽远。画面变化多端,特别是用线,粗细不一,似断似连,若有若无,细多粗少,有曲有直,作品看似繁杂却不显得闷塞,与八大山人区别明显。

  二、构图形式的不同

  八大山人花鸟画构图既有全景式也有折枝式,而在其艺术生涯中,后者渐渐取代了前者。其作品以奇特的构图见长,无论是早、中、晚期的作品,都透出奇、险、怪之特点。他善于从四边四角出枝出叶,利用对角线构图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而潘天寿有时也注重边角处理,但总体上还是以全景式构图为主。八大山人还常利用断景、截景的构图方式进行创作,使画面有意构成几何形式。这也与潘天寿不同。如八大山人《荷花》采用对角线的构图方式,并且每个角都成为几乎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这样的构图在花鸟画中也很少见。潘天寿很大程度上吸收了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精髓,但在构图上与其截然不同。在潘天寿的作品里,那些奇、险、怪的特点主要通过全景式的满构图来表现。如《松石图》气势贯通,脉络分明。主体松树取斜势,显得极有张力,又与纸的边缘相接以求平衡。题款则与分叉的松枝相呼应,不使气漏。

  八大山人的作品是中国画以少胜多、计白当黑、笔简意赅的典范。在他的作品中,笔墨具有非凡的魅力,寥寥几笔却能表现丰富的内涵,水墨无色却能概括世界的一切色彩。潘天寿深受八大山人影响,构图则变八大山人的“计白当黑”为“计黑当白”,利用全景式的构图,善作以勾线为主的单纯的矩形大石块,丰富而有力。其作有种钢筋铁骨般的现代结构美,具有巨大的内在力量,同时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落款的不同

  落款在构图中是不可疏忽的一部分,能使画面平衡,为画面增添色彩。八大山人与潘天寿在花鸟画构图的落款是截然不同的。八大山人精通篆、隶、草各体,他晚年的书法更加成熟。他的书法如画一样走向绝险,字体大小错落欹斜,笔画方向圆转化,气势雄伟,有惊人之笔。他大量的作品中往往只出现名款“八大山人”这几个字样。晚年作品落款更以“简”为主,与画中的鸟、鱼等之势相呼应,如《莲塘小禽图》、《芙蓉芦燕图》,并流露出神韵化的特点。“法无法也画亦尔”(傅山《题自画山水》),“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汪子豆《八大山人诗抄》)。他不像其他画家那样“画龙点睛”,用题跋将问题点明,画面往往不标明题目。他的落款本身就是一种含蓄美,以形象的笔墨表达性情的感触。

  潘天寿的落款以繁为主,在作品中的位置高低、字数多少、款式长短等方面都不同于八大山人。其注重边角、黑白的处理,刚健的笔法使其显得很丰富,题在画上浑然一体。

(责任编辑:胡亦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