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风摇凤尾 沐雨怨潇湘
2024-01-03 11:12:23 未知
作者:张志永
张智永,男,1961年出生于北京,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初从吴悦石先生学画山水,继得何海霞先生指导,书法绘画俱得精进。1990年拜崔如琢先生为师,为入室弟子,深得传统中国画精髓,形成独特风格。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山水画高研班崔如琢工作室助教,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驻院画家,泰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张智永擅山水,兼入花卉翎毛。其作品气势沉雄,用墨充沛如泼注,意态鸿蒙,方寸间得见传统自在的性情和内心。尤其是山水画,山川雄伟,意境深邃,烟笼雾锁,元气淋漓,描绘的烟雾迷茫之景与氤氲朦胧的气氛往往不谋而合。近景又多以细笔写成,清晰可见,以大笔触侧锋挥之而成,动感十足,远处的山峰则通常浅施皴法,氤氲朦胧的美学体验跃然而生。加之其用笔变化多端,皴擦染变换,让整个画面呈现朦胧之感,但该清晰的地方却又刻画的细致入微,一工一写,自由变换。“不但大气磅礴,而且酣畅淋漓,该抓紧处精雕,该放松的地方泼洒,十分过瘾。”(史国良语)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 便凌云去也无心葛陂始与龙俱化 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 可怜王子独知音 徐庭筠
醉卧凉阴沁骨清 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午夜生虚籁 误听风声是雨声 唐彦谦
竹影和诗瘦 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 不肯下西厢 王庭筠
花甲初经补课中 梅兰笔法最难攻 凭窗日日挥毫颖 伏案年年鉴赤衷 砚海勤耕承古意 幽篁耸翠立新风 人言画意无蹊径 妙墨高玄理暗通 好友吴灵韵
破土露锋芒 龙孙出槛墙 老枝垂露叶 新笋抱幽篁 解箨凌高节 云根布坂岗 临风摇凤尾 沐雨怨潇湘 吴灵韵句
画者智永
多年来我经常在画山水之间,多画竹子,尤其梅花,荷花。因为荷花可塑性比梅花宽泛,所以有很多表现方式。但梅花不同,枝干的生长要有艺术匠心独具的穿插,还要符合自然规律生长。穿插取势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梅花的生长,也是会影响梅花的疏密,因为梅花的疏密阴阳向背是梅花的灵魂体现,所以没有疏密也就没有艺术性了。可想了解了古人的梅花,才知道梅花的难度系数有多大。因为古人讲究减以一当十,所以画的密要比减相对容易。还要有大的对比,因为墨色不可太复杂,要想出现大对比,首先是大疏密,要有大空,小空,画出动感才是生动。
花鸟画形象中的谐音,隐喻的形象比附,主题的明确性,隐喻思维的作用与艺术形式的过程,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观察外部世界的交流,是隐喻艺术作品与接受者的隐喻接受心理的交流。
泉壑带茅茨 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 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 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 昨与故人期 钱起诗
中国水墨写意画,同时成就自身。作为画种的骨干语言,代表着审美理念、技术难度等艺术指标,形成了具有结构性、程序性、逻辑性的笔法、墨法体系。并随之构建了丰富的审美理念和技法理论系统。笔墨语言不以被动再现为目的,它与再现和表现的关系妙不可言。既能把握再现的分寸,又因其自身的抽象性而拥有主观能动的自由品质,外与内容的形式语言魅力极为突出。笔墨语言的成熟,是东方文化、智慧的结晶。在世界艺术史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例子,独一无二!
山水画家画的花鸟,多不拘泥于形,用笔多老练、丰富而见厚度,黄宾虹、陆俨少、关山月、钱松岩等近现代山水大家皆能作花鸟,其作不俗,似乎以我观物,着“我”之色彩,山水苍拔,花鸟淡雅,一言以蔽之,皆是此中有“我”。张先生的花鸟画,以传统梅兰竹菊及禽鸟入画,线条细劲圆润,转角多为方折,不乏韵厚气苍;画面常有层次,虚实开合、起承转合皆贯穿于大的气势线中,呈现出一种“真放本精微”的面貌。他笔下的荷花更是难得,墨气华滋,有种其山水意态鸿蒙的气质。现在看来,以山水及书法入花鸟,飞白、墨气隐藏不住,笔头放得开,如一千兵当五百用,别有一番富裕。文|李昱坤
竹子从不嫌土壤贫瘠,生长在哪里,哪里就是一幅幅美画,眼前一片风景。
古人画花鸟多是从梅竹兰菊开始学习的,竹子和梅花画好对山水画也是有大的影响,画其他花鸟就有正确方向了。
此君不可一日无才着数竿清有余露叶风梢承砚滴潇湘一曲在吾卢吴镇
绘画是境界、是修炼是磨砺,是踏遍千山万水后的笑谈挥洒;是行止观罢的所感所思;是写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阅尽人事浮华后的直抒胸臆,更是生活中快乐的雅玩。
余笔耕不辍近四十余载,得蒙有道尊崔公开启愚智,从注重传统取法乎上转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沉淀修养、提升意境。唯其难攻。需要全方位的修养,唯其通神,需要全部生命来锻造。在一层层蜕变中,品味着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古苍秀、清爽脱尘,在继承、融合与创新中磨砺自己的风格,力求笔墨气韵生动自然,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脱大师之窠臼,不断探索水墨艺术与时俱进的当代形态。使自我不断得以澄明,抵达新的化境。在作品中去展现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西山散人张智永2014年10月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