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为什么美术馆如此重要?2023年美术馆人可读之书之国际出版
2024-01-25 00:05:03 罗怡
编者按:如今的国际图书获取不似疫情前几可同步,货运减速加海关审读收紧,导致窄众的艺术图书的进口难度激增,进口量锐减。加之全球出版业一直以来的收缩趋势,疫情期一大波欧美出版社倒闭,美术馆研究本身是窄众艺术图书中的“窄且不众”,迟到的专业书们刚出现在国内市场,立即就被买走不可能再现,国际学术信息交流的区间由此更为短促了。今年的收获除了前两年的积压,就靠“人肉”。庆幸的是,所得颇丰,从大都会博物馆主席、首席执行官Daniel H.Weiss疫情间对美术馆系统思考的《博物馆为什么重要》,到英国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艺术博物馆的前馆长Charles Saumarez Smith系统讨论美术馆建筑的《美术馆在现代》,再到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Thomas S. Hines 对MoMA1951-1986年建筑与设计部门发展的文献整理,实践和学术经验并举的大佬们出重拳,说历史也测未来,工具中的工具,博物馆研究必备。两个来自亚洲的国际视角:日本东京森美术馆选择生态问题庆祝其成立20周年,香港M+开馆即开宗名义立足城市本体收藏——最后形成的是凝结鲜活的城市记忆与市民情感的艺术财富与城市文献。这两个亚洲案例,都在说明当代艺术并不是空中楼阁,具备雅俗共赏的通道。当代艺术常常用反思和批判的方式,让我们穿过“窄门”,关乎人类福祉,关乎社稷民生,恰恰回应了“为什么美术馆如此重要”。
相关链接:
观点 | "世界如何需要我们,我们如此需要世界"2023年美术馆人可读之书之国内出版
以下介绍2023年度美术馆人可读之书:
书名:博物馆为什么重要
英文书名:Why the Museum Matters
作者:Daniel H. Weiss
出版社:YALE
出版日期:2022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作为城市的门面,在前十几年突飞猛进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随着越来越大规模的美术馆项目的上马、完工,已经被充分认识到了。随着众多建成的美术馆迎来凄惨的命运——很难使用、干脆商用、缺乏管理、甚至空置、无人问津,美术馆到底在我们文化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紧迫地需要人们去了解。美国在美术馆发展经营方面的历史和经验自然是远超中国,由美国第一大馆大都会美术馆馆长亲自介绍的历史和经验因此更值得一听——虽然有些问题双方讨论的基础不一样,不过机构的财务困难、收藏实践、给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工作空间等美术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确有不同背景的相似之处。作者以一个学者、众多文化机构的董事成员,也是博物馆馆长和文化导游的身份,从不断进化中的人类历史的高点,说明博物馆特别的角色和对今天的意义,以及如果价值失落带来的危害。首先作者简述了博物馆发展历程和美国博物馆实践,核心是要说明博物馆的价值在于它定义了城市的文化生活,作为社会进程的引擎和文化地标,不仅对财富精英人群,同时曾是美国急速增加的中产人群的社会和政治参与空间。这个部分充满了即便对我这个长年的博物馆研究者都非常新鲜的历史细节:比如对发生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类博物馆行为和关键人物的故事;比如中世纪教会时期对博物馆萌芽的掐断;比如美国的博物馆实践作为开国最有收益的“民主投资”等。很快,他清晰明快地展开全书主体,从四点进行了说明:关于博物馆空间重要性(建筑、室内、道德的空间),思想的论坛(说明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进行开放讨论包含容纳批评声音的重要性),社区企业(博物馆可持续发展问题,集中建议是共享治理、透明度与问责制、多样的资金来源、领导力来自对机构使命的理解、董事会与领导班子的平衡),身份认同与链接(文化特殊性与普世理念)。继而,通过“进化的使命与价值的保存”和“下一代博物馆”指明了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部分的要点是:有藏品的博物馆要有开阔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多元文化及其交叉点保持关注,进行多元的叙事;根植自身社区生活经验,关注多元的观众群体;要有可持续发展下去的道德责任;作为世界公民,保持博物馆的中立性,将博物馆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虽然不是这么表达的),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书名:美术馆在现代
英文书名:The Art Museum in Modern Times
作者:Charles Saumarez Smith
出版社:Thames&Hudson
出版日期:2021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执行院长,也是英国国家美术馆、国家肖像美术馆的前馆长Charles Saumarez Smith曾说,“即便我是建筑史博士出生,对当代建筑,尤其是美术馆建筑还是知之甚少”。那是1994年,头年11月英国政府出台政策投入大资金帮助各博物馆扩馆,刚刚出任国家肖像美术馆的Charles出于工作需要,正式研究起博物馆建筑来。因此,要回答现代美术馆建筑是什么样子,未来又如何被设计,没有人比他更合适:既具备专业建筑研究背景又具备美术馆管理经验,是世界三大馆改造的甲方(包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对此领域持续关注超过30年,还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艺术学院的执行院长。
观众体验从一开始就被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因素——观众如何在建筑中流动,一路看到什么,展览空间、固定陈列、临展等不同的空间是否很好地连接……塑造观众的体验显然是美术馆建筑的重中之重。美术馆作为道德、文化、智识的权威的形象,随着观众体验方式、观看艺术的习惯、观众与美术馆之间的关系逐步变化发生改变,“一个激进的公共实验、公众互动、建筑发明的时代已经到来”。
全书的整体内容都是从对41家美术馆的建筑建成史和作者自身对其体验展开的。从1939年建成的MoMA开始,到2019年的上海西岸,跨越60年。卢浮宫金字塔、古根海姆纽约和毕尔包、惠特尼老馆及新馆、巴西圣保罗、奥赛、日本贝奈思之家、DIA、泰特现代、新美术馆柏林、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无论公共机构或私人美术馆,在每一个案例中,建筑的性质和组织原则如何塑造艺术体验都成为作者的关注焦点。有意思的是,很多著名的美术馆建筑在其“出身”时都面临争议,比如贝聿铭的卢浮宫金字塔或罗杰斯、皮亚诺的蓬皮杜,“空降”时之扎眼,公众反感一时甚嚣尘上——但是由功能导向的形式逐渐改变了专业和大众的想法。书中尤其关注专业团队需求和建筑师的愿望之间的矛盾:比如MoMA选择了本身为其董事的Philip Goodwin作为建筑师、Edward Durrell Stone为制图师,遭到了美术馆馆长巴尔(希望密斯作为建筑师)的数次激烈而无效的反弹;比如古根海姆建筑师莱特与建馆馆长Hilla Rebay已然不和,与其后继馆长James Sweeney简直是相互憎恨,甚至导致后者在1959年的世界博协(ICOM)会议上提出动议,确保任何建筑师都不被允许支配博物馆的设计。这些“八卦”中的细节,不仅是讨论风格或个体意愿,实际审视了战后美术馆的设计变化是如何回应博物馆发展趋势的变化。
全书最后总结了影响未来美术馆建筑的几个关键方面,首先认为赞助人、客户、美术馆馆长在建筑形状和形式方面与建筑师负有同等责任;其次重视建筑师在重塑美术馆体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推动美术馆成为更开放与亲切的空间);私人美术馆的崛起;支持美术馆的董事们的行为和资金来源的道德问题;艺术史的书写问题;艺术品的特征变化;全球化;数字化;寻找神圣——通过视觉和认知经验来扩大人类能力的地方;观众期望——从被告知到主动发现。
书名:MoMA中的建筑与设计: Arthur Drexler的时代(1951-1986)
英文书名:Architecture and Design at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The Arthur Drexler Years1951-1986
作者:Thomas S.Hines
出版社:The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出版日期:2019
MoMA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关注现代设计尤其是当下的工业制造品的美术馆,其建筑与设计部门在创始馆长巴尔的推动下成立。自1932年“现代建筑展”开始,在世界建筑与设计历史的书写甚至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发展中独执牛耳。本书的作者曾因研究机缘得到第一任建筑与设计部门总监Johnson 信任,后开启了与担任MoMA此部门30年总监(共计工作36年)的Arthur Drexler的联合策展工作。因此书写这段历史,他得天独厚,除得到完备的MoMA建筑设计展览文献之外,同时有丰富的一手资料,以“与Arthur Drexler对话”的方式呈现在书中。
全书首先介绍了Arthur Drexler之前二十来年MoMA设计部门的发展,我总结出两个思路:建筑方面通过欧洲大师+美国新锐,定义了“国际风格”并将之推上历史舞台;物品方面关注机器生产的家用、商业、工业、科学用品和机械、实用美学、两方面的核心都是贴近当时美国和欧洲的生产与生活。3年后MoMA设计部门易帅,展览更“美国”。到1938年部门易回原轨(巴尔的人做总监),包豪斯展推出,无奈嘘声一片。虽然后来广泛的评论与事实证明这个雄心勃勃的展览对包豪斯所做出的全面评价是现代设计的源泉。1941年,创始总监Johnson回归后,密斯展一扫阴霾。Arthur Drexler在十年后Johnson培植下登场——此后36年,他以美术馆管理史上少有的时长,塑造了这个部门,做实这个部门,赋予这个部门长期的使命和身份。
在简单介绍了 Arthur Drexler的背景之后,全书分时间段说明了 Arthur Drexler与现代主义的关系,分被是高潮时期(1956-1966);创造性解构-MoMA与现代建筑的变迁(1966-1975);围城下的现代主义-MoMA与后现代主义的挑战(1975-1985 );重新审视现代主义( 1980-1986)。因此,在这本书中看到的,不仅是超过半世纪(1932-1986)MoMA所有设计建筑展览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是现代设计与建筑的前世今生。Arthur早年以汽车和日本设计展大获成功,随后推出了众多大师展,除了密斯、莱特、柯布西耶,当时的高迪、布劳耶、路易斯康、阿尔托等都还不为人所重。虽然他的学校建筑展不小心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前奏,但他本人讨厌后现代,他通过展示人物和主题成为现代主义坚定守护人,给予现代设计方向与愿景。作者对于 Arthur Drexler的评价是客观的,对他参与的一些项目也提出了批判性的意见(如1985 Ricardo bofill and Leon Krier)。Arthur Drexler本人也有类似反思,比如他曾经试过展览现场设置模糊的标志,进行导向不明确的展示尝试,但是希望引导观众自己寻求答案的思路显然过于超前。这本书也非常适合建筑研究者, Arthur Drexler写过的展览前言中大量的金句都被作者引用在不同的篇章中,基本构成了最权威的现代建筑史拼图。
书名:香港视觉文化M+指南
作者:彭绮云主编
出版社:Thames&Hudson
出版日期:2019
M+的设计收藏是我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之一。M+以香港视觉文化为轴,贯穿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三个方向的学术理念,高瞻远瞩,让人赞叹。这本书以M+的收藏,梳理、塑造了香港这座城市的视觉文化史,更是卡位精准的漂亮操作。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物、地、观,每个部分再分三节。“物”三节,“香港制造”顾名思义是“产自这个全球制造业中心和贸易枢纽的各色设计与商品”,不乏香港太平地毯、塑料产业等本地品牌和行业;“飞跃舞台”强调香港音乐、电影、娱乐业登上世界舞台,主要是电影电视唱片的海报和创作原件;“跳脱框架”以从香港日常出发进行现实反思的创作为主,如九龙皇帝曾灶财涂鸦或是谭玉燕的波普“毛”西服。“地”三节,“人工山林”是一张香港有价值的建筑地图,多为模型手稿旧照片;“附耳密谈”是香港的各种“外宣”材料,以政府委托项目海报和强调香港身份与区域认同的创作为主;“顺流逆流”是以香港风景出发的实验性创作,从吕寿琨到杨嘉辉,更有很多新一代香港艺术家的创作。“观”三节,“象外”指“重读传统与历史,舒展科技”,核心收录的是香港水墨的发展史,从王无邪、周绿云到熊辉,也有古斯基拍摄的如同抽象水墨的香港街景互文;“景框戏门”展现“屏幕上的城市蜕变”,是以香港城市为题材的影像创作;“也许、或许、兴许”展望的是香港艺术的未来,都是香港本地出生的70-80后艺术家。
简单的总结,一个美术馆加强与所在城市与社区的联系,首先是,確定自身身份,守護在地的歷史;其次关照在地的生活,互动在地的产业;再次是通过梳理当地创作史、扶植当地创作者来推当地的艺术与历史。
在这本书中读者将有机会了解香港文化的多元特质,以及他们如何体现在视觉艺术、设计及建筑、流动影像中的。正如2022年我访问M+馆长华安雅女士时她的回答:“在香港工作的人需要适应这座城市的环境,通过香港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把握香港所提供的机会,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无论我们开展什么项目,香港始终是M+的基石。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颂扬我们所在的城市,更要深入挖掘香港城市肌理中的各种故事,让它们成为我们研究方向和视觉文化收藏策略的灵感来源。”
书名:我们的生态学:投入星球上的生活
英文书名:Our Ecology:Toward a Planetary Living
作者:森美术馆
出版社:左右社
出版日期:2023
2022年,ICOM(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的定义中加入了“可持续”目标——“博物馆是一个可访问的、包容的、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的地方”。也不排除疫情和国际政治在近年导致的“可持续”议题大热,森美术馆20周年成立纪念展,馆长片岗真实选择了“生态”作为主题。
展览汇集了16个国家34位艺术家的作品,展望了“未来的世界和未来的美术馆,以及全球环境、气候和生态等多种问题”。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
“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扩大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如何在一个复杂的循环结构中相互交织的认识。几个大型装置和影像展开了一个华丽的开场:从德国观念艺术与环境艺术先锋汉斯(Hans Haacke)一组创作于1970年的摄影作品《海滨污染纪念碑》开始。经过这座垃圾丰碑,踩上来自日本北海道的5吨贝壳——瑞典艺术家尼娜(Nina Canell)的互动性装置作品——在“嘎吱”声中确认其亿万年进行化后可作为混凝土原料石灰的惊人事实。2022年威尼斯金狮奖的塞西莉亚(Cecilia Vicuña)以“结绳记事”为文化资源搭建起先祖的记忆宫殿,又被网红小众导演阿彼察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带入一个只有昆虫的空茫世界。第二章“回归地球” 是对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不加节制的工业化所导致的种种自然与社会公害问题的反思,也全部是日本艺术家作品。第三章“大加速”探讨了人类过度开发对地球资源的影响。第四章“未来就在我们之中”,以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提出一个可能,通过行动主义、女权主义、在地共生、人工智能等多种角度,给社会、自然和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循环和发展提供对话和具体行动平台,重要的生态艺术先驱艾格尼丝(Agnes Denes)的代表作《麦田-对抗》、日本概念艺术之祖的松泽宥的代表作《我的死》位列其中,也不乏艺术家如杰夫(Jef Geys)结合森美术馆周边垃圾制作的作品。
森美术馆前副馆长、前馆长、现荣誉馆长,为森工作了20年的南条史生的文章值得细琢磨。他首先以个人的策展经历,说明了生态艺术的国际发展以及与日本艺术界(展览和创作)的关系,其次他通过森美术馆开馆展“幸福”,以及三个跨学科展:“医学与艺术”、“宇宙与艺术”、“未来与艺术”,说明他在任馆长时期,人们对科技达成未来梦想的乐观情绪,即刻进入现实展开对技术利弊的反思,提出“是时候通过艺术来重新评估我们需要什么来引领更美好的生活了。”
其实无论是香港M+或者森美术馆,都经历过馆长的变化,但是美术馆建立时的使命、目标都不曾变化,这使得这些机构在专业和公众两头都保证了高水准的稳定性输出。这是中国的美术馆界是少见的——无论公立私营,换一个馆长(或者上级领导)就换一拨队伍换一个兴趣方向,或是好多美术馆也没什么方向使命目标就开始做起来。这本20周年的纪念展纪念册,将艺术切入时代最关注话题的展开工作的方式一以贯之,为这所亚洲最具代表性和国际声誉的私人美术馆的美好未来进行了备书。
【作者介绍】
罗怡博士
策展人和博物馆顾问。曾担任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今日美术馆设计馆(筹)的执行馆长,[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
有《美术馆》《文化造城》《像野狗一样生存》《在中国设计》《平面设计死了吗》《艺术博物馆》等多部著述(编著、合著) 出版。是“社会能量”、“超级媒体”、“在中国设计”、“开放式原创”“CBD艺术季”“SKP艺术大家”“SKP艺术先锋”“方力钧澳门艺术博物馆个展”等多项设计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她参与过国内众多美术馆如龙美术馆(上海浦东)、设计互联(招商局与V&A合作设计博物馆项目)、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余德耀美术馆、红砖美术馆、大千当代艺术中心、深圳坪山美术馆的筹建或项目顾问。担任北京CBD、深圳湾超级总部等区域的文化规划顾问。曾为中海、招商、恒力、OPPO等提供企业文化设施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