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乡村》获一等奖
2024-01-27 16:31:52 未知
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潘鲁生教授著作《美在乡村》荣获社科普及成果一等奖。
《美在乡村》2019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美在乡村》是潘鲁生教授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现实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及理论思考的系统性学术成果。全书分为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五个章节,篇幅40万字,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命题。“美在乡村”的文化立场是关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关注乡村中个体与文化的生存状态,关注乡村生命的社会价值,认识乡村本身不可替代的意义和生命力。作者以乡村文化为命题,求解乡村现实发展中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经济与文化、城市与乡村、国家政策与农民需求等现实的关系问题。《美在乡村》意在发现乡村之美、阐释乡村之美,不是为了怀旧和赞美,而是从社会民生出发,找到面向未来的内生力量。
潘鲁生田野调研地图
《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节选
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认为,潘鲁生多年执着走在祖国大地的田野间,欣赏中国乡村的美,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欣赏农民“心的美”和“美的心”。书中所附的潘鲁生田野调研地图,与其说是用脚走出来的,不如说是用一颗充满了大爱的诚敬之心走出来的。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国的农村应该是继承和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道德修为和审美成就的农村。这样的农村才是现代的中国农村,美的农村,可亲可心的农村。潘鲁生所做的有益的工作不仅是留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对未来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刻的启示,对于未来的生活愿景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本书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邓福星(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认为,《美在乡村》这本书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是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厚重,非常有创意,非常有特色的书,很多见解是从具体的事例考察、采访过程中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王朝闻的美学思想强调实践性,潘鲁生受到王先生的影响,从很具体的事例当中、研究对象当中产生出见解,而且能够返回到实践当中去。第三个特点是家国情怀。作为一名党员文艺工作者,他有一种很强的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意识。第四个特点是它具有高远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在记录田野考察资料基础上,加叙加议并情理交融阐述了见解。全书五大部分既注意到历史发展当代性的问题,也注意到相互联系的问题,注意到宏观的、整体的,还写到非常个案的问题,整个内在的逻辑性、结构非常严整清晰。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员)认为,潘鲁生对乡村文化做了全景式的描绘和阐释,包括生态村落、营造、手艺、民间艺术等等。文化遗产是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现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建筑、史学等很多学者都在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参与到这项研究和调查中,也促进了学科的交叉和互补。这部著作探讨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融合为一体,特别充分了展现了中国乡村之美,书的可读性比一般科技史的要强,对于我们重构中国乡村社会,探索中国式的乡村现代化会提供很多启示。
乔晓光(中国民协原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认为,《美在乡村》是一本跨界的、多元的、融合了个人、社会和专业领域的综合性田野报告,体现出当下对于文化遗产和对待乡村的方式方法。在解决现实问题层面,打通了学术和现实,打通了国家社团和国家政府职能部门,把现实和未来的可能性联系了起来。在当下这样一个时代的呼唤和催促下,我们需要寻找中国乡村社会根植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认为,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主流的生活里让农村的美和意识能够安置到一个得体的位置,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他回到农村本土,回到文化生态,然后再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回到国家主流的视野之中。整个论述超出了民俗学或者是艺术学的范畴,延伸到公共文化、创新产业、文化经济、精准扶贫等方面。如果从美和艺术的角度寻找到乡村农民本身的特点,通过特点来给他机会发挥潜力,有可能形成理论上的成果。潘鲁生在这点上贡献了一部好的作品。
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会长)认为,当我们在现代化的城镇化道路快速前进的时候,我觉得乡村文明、乡村文化很多消费载体需要充分焕发出生命力。《美在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为,潘鲁生教授的《美在乡村》,作为乡村民艺学研究的一部新作。既有聚焦性的专题调研,也有细致入微的民俗文化思想的考辨。既有地域民众日常生活的呈现,也有宏大历史背景的展示。既有民艺学的学科视角,又有生态学和社会学和综合学科的视域,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地方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研究,古村落保护,农村手工艺保护传承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向云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认为,这本书提出了重建乡村之美的社会发展目标,并全面系统论述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如何实施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是唯一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大问题的著作,从文化建设角度配合了乡村振兴战略。
孙建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认为,《美在乡村》呈现出来的是潘鲁生先生在各地民艺的考察过程中,进一步开启了手艺学的思考与研究,为乡村手艺的发展与振兴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中国乡村的手工艺作为文化的产物,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与创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从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深入了解与认识乡村手工艺,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是保护与传承乡村手工艺的学理与法理基础,同时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马国仓(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认为,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情之作。这个书是写的基层的事儿,面向基层的群众,里面的内容涉及的是乡土、民艺、文化。都是写乡村的人,农家的物,故乡的戏。这些内容都是来自田间地头,是乡野调查,体现了作者用情,也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担当。
张士闪(山东大学教授、《民俗研究》主编)认为,潘鲁生以民艺为主要研究领地域,广泛关注民间文化和乡村生活世界。他在田野中思考文化,将生活融进学术。他研究的视野能够把无数鲜活的生命个体,大江南北多元多样的地方生活共同体和中华文明大一统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伟大力量结合得非常好。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他努力从民间手艺和乡村生活的层面来感受和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活之根。
陈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在乡村》装帧设计师)认为,这本书信息量巨大,寻求一种更好的阅读体验与视觉逻辑线索是关键点。在做装帧设计时结合潘鲁生三十年田野调研足迹,融入信息可视化设计规律,营造了生动流畅阅读感。
1996年考察陕西民间艺术。
2002年10月,冯骥才、乌丙安、潘鲁生等“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在山西榆次进行采样调研。
2010年11月,考察山东临沂草柳编。
2012年6月,调研山东荣成东楮岛海草房工艺。
2015年,山西晋中后沟村调研古村落。
2016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活动授课。
2017年考察云南绿春县少数民族民俗。
2018年调研广西贺州昭平县巩桥乡笔头村乡土文化。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