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新书推荐|你不知道的“北京故事”!走进“京城建设拓荒者”朱启钤和他的北京

2024-02-22 10:56:47 未知

初次迈进北京东四八条111号院——这间斑驳而素美的四合院

是在2007年

然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是名流荟萃之地,门庭熙攘,宾客盈座

今天,我们与朱启钤的曾孙朱延琦一同坐在屋檐下,翻阅这本近日问世的《朱启钤与北京》,被尘封的故与实尽在眼前,一帧帧、一幕幕徐徐展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a53235bb76e233d0f6713c2a15b23610.png

CAH编辑部与朱延琦在北京东四八条111号院,2024年2月5日

目     录

Table of Contents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3f4c7824f04c0a374e437c278859f358.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76ed325ad35a72df1161a2e49c6a16a3.png

Preface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c39568b4207ce081e1908cb22cfdce0d.png

序言作者 | 单霁翔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由《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组织相关单位编撰的《朱启钤与北京》出版在即,请我作序,我有些感慨。一是2022年恰逢朱启钤先生诞辰150周年,学界梳理他对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贡献极为有价值;二是这是一本专门记录朱桂老对老北京城市建设贡献的书,纵观朱启钤对北京城市建设诸方面的成就轨迹,以至于他生前居住的东四八条111号院落,均在北京中轴线脉络上,它们无疑是有“故事”可讲的;三是该书不是文论集萃,而以朱启钤曾孙朱延琦口述为主,这一点尤为珍贵。《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编辑部组织专家,对文稿史实、人物关联进行缜密研究,使该书的叙述更准确且生动,对了解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及中轴线“申遗”的历史贡献者朱启钤,是十分难得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56a2c03b211fd6b4339523071b9de76b.png

《朱启钤与北京》内页

我多次造访朱启钤故居东四八条111号及赵堂子胡同3号院。最近一次去东四八条111号与朱延琦先生交流四合院保护事宜、了解朱启钤生前对北京的贡献,是2020年11月初的事,而后我就建议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从20世纪遗产保护的事件与人的研究视角,深入调研此院落的相关问题及朱启钤晚年的经历。专家团队历时近两年的工作成果,相信会令读者更加看清并敬佩朱桂老的历史性贡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尊他为启蒙师;1989年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六十周年时,吴良镛教授撰文称其“发扬光大中国营造学社所开创的中国建筑研究事业”,傅熹年院士称“朱启钤是研究中国建筑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2e600911e777e0a0994a924a1c747ae9.png

《朱启钤与北京》内页

我记得十四年前的2009年,正值中国营造学社成立八十周年,我参加了两次纪念活动。第一次是4月14日在东四街道的南新仓大运河皇家仓厫中,活动主题是“留下中国建筑的精魂——纪念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八十周年画集”,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东四街道办事处主办。他们举办了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展及扎实且有深度的论坛,活动在京城百姓生活的传统街区中进行,其意义既是纪念先贤,又普及社区建筑文博文化。第二次是11月7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之路——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我在致辞中说:“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不仅是建筑历史学科的奠基人,更是中国文物事业的先驱,其开拓性贡献,创立的用科学且现代手段补充中国建筑师史学体系的方法,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建筑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58b0ed3087a2f0b8a5c1d67cfa036a5e.png

《朱启钤与北京》内页

在《朱启钤与北京》一书即将问世时,我想到面对北京中轴线申遗按下“快行键”,面对东四南北大街完成环境提升面貌改观的情况,“文化东城”建设既然提出有七百年“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人文历史,就要加强对包括朱启钤先生在内的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从中汲取深层次的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传承的养分。我相信每位《朱启钤与北京》的读者,都会感悟到朱启钤与中国营造学社是有建筑技艺文化潜质的,应纳入“大文旅计划”予以开发,因为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遗产的内容极其丰富。

特此为序。

2023年12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40f3f63d7f23d92bef7f35546ef3ea14.png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