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美术评论的艺术视角
2024-02-27 19:11:37 陈履生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本文为《评论的视角和方法》第二部分
《评论的视角和方法》第一部分 陈履生:批评的历史视角
作为美术评论,艺术的视角是最为重要,它是评论的本体。如果历史的视角希望以历史知识和美术史的知识为基础,那么,艺术的视角以艺术基本知识的掌握就非常重要。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在美术某一方面的擅长。就一个人的经历和能力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有研究,有人擅长于绘画而疏于书法;有人擅长雕塑而疏于油画;有人擅长油画而疏于中国画,如此等等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在丰富的知识中融会贯通。从艺术的视角可能会表现出在某一方面的擅长,其中题材、语言、表现、形式、特色、综合性等等,都决定了艺术的视角,也决定了评论的风格。
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可以攻其一点而广及其余,还可以宏观的视野来谈方方面面,这对于美术评论来说都有可能是一篇好的文章。我曾经做过一个专题的研究,就是研究何海霞,以何海霞为例,主要是讲何海霞在新中国的创作不成功的原因。美术评论基本上都是讲成功的,一般来说,论述不成功往往是点到为止。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有一些很严肃的学术批评,很尖锐,而且形成交锋,针对某一件作品会评论其有如何的问题,如何的不好。尽管那时候的评论受制于时代有一些局限性,但今天这种文章已经很少见了。
何海霞 工地一角 50年代
何海霞 略阳八渡河 1958年
何海霞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他作为张大千的学生,他专注于像黄河三门峡这样的题材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画,为何不能得到当时业界和同人的认可?为什么在新中国美术史上缺少他的地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做研究的。何海霞在建设题材的美术创作上花了很多功夫,画了很多作品,其中有《工地一角》《宝成铁路图》等作品,像他这样一个具有深厚传统笔墨功夫的画家,在50、60年代的美术创作中应该算是比较突出的,画的比较好,笔墨功夫也很深厚,时代特点也比较鲜明。但是,我们看到这一时期在主流评论中,很少提到何海霞与其作品,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在主流之内。问题在哪里?为什么不成功?
何海霞 征服黄河 1959年
何海霞 驯服黄河 1959年
何海霞 征服黄河 1979年
以《征服黄河》为例。《征服黄河》以黄河三门峡的建设为题材,不仅是何海霞画黄河三门峡最著名的作品,也是何海霞所有主题创作中着力最深的作品。可是,如果将其与江苏画家宋文治画的《山川巨变》相比,大致就能看到不成功的基本原因,所以,宋文治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山川巨变》有好几个版本,《征服黄河》也有好几个版本,不同的版本中,不管是宋文治还是何海霞都有横构图和竖构图的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画家对于自己所熟悉的题材,会不断探索从构思立意到表现之间的变化,会不断向纵深发展。《征服黄河》从1959年的竖构图到1979年的竖构图历经了20年的变化,一画再画为什么得不到学界的认同?为什么不能引起专家和社会的认同?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0年
宋文治 山川巨变 1963年
相反,《山川巨变》一鸣惊人,虽然它在当时就受到了评论家的批评,可是主流还是肯定了它。问题在哪里?面对何海霞的作品如果讲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如果讲画面的丰富性等等都有它的特色和时代的特点。大家却不认同它,原因在哪里呢?
再对比谢瑞阶《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地》,谢瑞阶用的中西合璧的方法,基本上是用水彩的方法,这是不同于何海霞的一个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是当时中国画改革中所出现的一种主流性的倾向。而谢瑞阶画面的构图,山川连绵不断,构图比较奇险。而何海霞的作品,包括《秦岭新貌》画了建设题材中的很多新的内容,可是,他恪守着张大千一脉的笔墨,基本上是张大千笔墨的延续,并没有时代的新气象。通过这些对于艺术本体的研究,如果没有历史的视角,如果没有艺术本体中的时代考察,而是就画论画,那就不可能看到其中的关联问题,更不可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看到具体作品的成败。
谢瑞阶 黄河三门峡地质勘探工地 1955年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