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2024-04-07 15:06:52 未知
沉默的形状—赵培智个展
艺术家:赵培智
策展人:冯 兮
展览时间 :2024年4月5日 - 4月23日
开幕时间:2024年4月6日 15:00
展览地点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4展厅
主办单位 :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北京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承办单位 :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沉默的形状”是艺术家赵培智本次展览的题目,表达了他近几年绘画背后隐含其中的多个指向。如果“形状”作为绘画描述人与世界认知的修辞,“沉默”则是将这一修辞返回人世间的具体路径,既是芸芸众生面对生活的实在“面孔”,亦是遗存在心性和自觉中对于现实的不甘,置身于命运的矛盾之中,所承受的无奈与挣扎。
代表沉默也是一种勇气。赵培智的绘画,同样有着对有所指向的沉默人群的表达。人这一具象的主体,始终是赵培智面临现实生活所描绘的对象,同时也是创作所塑造出绘画语言的“形状”。他的画面,大色块在排列中彼此的挤压,存在着某种相互流动的体积质感,像某种活着的力量,来自于自然,也来自于内心的期许。身体的“表情”是僵硬而木纳的,夸张的四肢与形体,在画笔的变形之下显得粗壮有力,随着动作的变化,暴露出人物的朴实与笔意的“笨拙”。肩膀与上臂连接处的隆起,是赵培智将人物的身体进行变形刻画的关键,肩膀是人体的重要平衡与支撑点,刻意的隆起使人的姿态失去身体的平衡感,好像骆驼的两个驼峰,使得看似不平衡的身体与动作,有了新的体态表述的逻辑,以及视觉和造型的特点。身体是行为的预设,在赵培智的笔下,身体是一面诚实的镜子,照射出劳动者日常所积蓄的能量和质朴,而这一切隐蔽在身体的变形之中,躲藏在沉默的表象之下。
展览划分为“谁的面孔”、“一个人的世界”、“有马的生活”、“沉默的样子”四个互为关联的结构,像四块即将合成的拼图,分别讲述艺术家赵培智通过沉默的四种样式,进入对个体与集体、精神与物质、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当沉默被赋予多重的形态和意义,绘画会成为讨论现实的一则注脚,在无言无语的世界,感受人性的纯粹与复杂,展示了沉默与呐喊、矛盾与和谐相互作用的景观。同时,赵培智的绘画,选择家乡新疆的人物、景致和动物等熟悉的形象,以及对城市生活中种种困境的思考,共同作为思想表达与知识生产的参考。家乡,如流淌在血液中的是一种永恒的情感,仿佛是一位操着满口浓烈“乡音”的老者,正在吞下一盘醇正的羊肉抓饭的少年,随时哼唱一曲塔吉克民族的情歌的少女。生长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情感,与城市现代化生活高速的发展,两者间不同生长的轨迹,却共同经历了大时代下集体的停滞与沉默。在赵培智的笔下,带有明显新疆特征的人物形象,有着显性而独特的地缘属性,同时带着现代城市生活的焦虑与不安的状态,形成了培智鲜明而独特的绘画内容与结构。当四块拼图形成展览语言的筋皮与骨骼,由语境构建出的语意,共同拼合成“沉默”所能呈现的“形状”。
赵培智的绘画中,沉默被纳入创作的媒介,以“沉默的形状”作为交流的发端,去感受人性的多样性、时代变迁的困境和真实生活中的疑惑。或者说,沉默可能是在描述人性中弱点的特性,拥有弱点才能称作一个鲜活的人。沉默更是一种超越言语的表达方式,而它与现实问题之间含糊不清的边界,也构成了“沉默的形状”得到延伸,在纠缠的矛盾中不断的挣扎与思考。
艺术家介绍:
赵培智,1971年出生于新疆,199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2004年于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修。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作品曾参加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参加第九、十、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等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都美术馆、山东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辽宁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大芬美术馆、李自健美术馆、湖南美术馆、武汉大学等艺术机构收藏。
策展人介绍:冯兮
作为徘徊于系统边缘的业余策划人,冯兮有着区别于主流策展思想与方法的意识和实践。他善于将空间的物理属性进行重新地解构,试图转换出空间与作品之间新的展览语言,将其融入展览语境中与现实关系进行重新塑造,并努力掌握对展览之间上下文关系的理解与输出,使展览独立于审美性的展陈逻辑,拓宽理解展览语言与呈现方式的通道。同时,作为独立艺术空间实践者,曾分别担任外交公寓12号空间艺术总监、掩体实验空间主理人、车库实验空间展览总监。同时,担任单行道画廊、晨画廊、槐谷林当代艺术中心等艺术机构的艺术总监。中间艺术基金会下设“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的学术委员和研究员。SIMULACRA 拟像画廊下设“虹吸项目”的展览总监。另外,于2017年加入策划实践小组孑孓社,以介于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身份和思考,将展览作为创作与实践的方法,成为三名小组成员之一。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