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藏海无涯苦作舟——记何绍基的收藏活动

2015-04-04 15:26:07 未知

  古往今来,凡书画大家或倜傥风流之辈,大多喜欢收藏,以致于痴迷,如米芾拜石,苏东坡之殉砚,吴昌硕之爱印,于右任之喜汉唐碑贴,张大千之恋宋元古画……何绍基亦然,他不仅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书法自成格局,开一代新风,被曾国藩誉为“有清二百年以来第一人”。同时他也是名重当时的收藏家,毕生致力于庋藏各类法书碑版、古籍善本、金石古玺、奇珍异石,家富万千。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书法家、画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存世,咸丰间任四川学政,曾典福建、山东等乡试,历主山东乐源、长沙城南书院。其父何凌汉亦为书法家,为当时重臣。何凌汉(1772-1840),字云门,号仙槎,嘉庆十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工部、吏部、户部尚书,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何凌汉年幼家贫,“夜不能具灯,恒燃松枝读书”。由于他饱读诗书,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对后代要求很严。何凌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刚正为人的品格对何绍基兄弟影响极大。何绍基与其兄弟何绍祺、何绍颖、何绍业被时人称为“何氏四杰”。何绍基之孙何维朴为山水画家,亦有大名。聪颖过人的何绍基,自小秉承父志,于学于书,甚为勤勉,他的书法师古而不泥古,独僻蹊径,自成一家,打破了沉闷规矩的馆阁体书法风行当时致使书坛个性尽失的局面。随着他的成名,收藏亦成了他的雅好。何绍基于金石、音律、小学、经史等,学富五车并触类旁通,因而造就了他过人的鉴赏能力,而且他也舍得精力、财力投入,因大量购藏,何绍基常有囊中羞涩之时,有书朋文友造访,他也只好“淡茶清酒告诸友”了。尽管穷困,但何绍基的人格魅力却影响了当时一大批文人,如杨澥、吴咨、吴熙载、释达受(六舟)、张辛、杨瀚、左宗棠等,他们中有的亲为何绍基篆印,有的与他经常互通书信切磋诗文书艺。对何绍基最为钦佩的要算曾国藩了。曾国藩为当时重臣,权倾朝野,他比何绍基小十二岁,但他对何绍基却佩服得五体投地,常于深夜拜访何绍基,或切磋棋艺,或请教书技,或乞求墨宝,常常通宵达旦。曾国藩对何绍基曾这样评价:“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礼仪》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传于后”,又说:“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古籍善本的收藏是何绍基最大的收藏成果。何绍基对古籍善本的收藏继承了何凌汉的成果。何凌汉以科举起家,并且家训极严,对后代教导有方,子孙皆能世承家学,对古籍善本尤为重视,加之何绍基的收藏,其时东洲草堂藏书已达十万卷。东洲草堂在今道县东门乡东门村,傍有鹤鸣轩和大书房。现保留下来的东洲草堂已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从其建筑体量看,东洲草堂并不是很高大的建筑,更谈不上豪华,普通得与当时道州民居没有两样。据老辈回忆,草堂中原立有祖训,如不准在堂中生火抽烟,藏书不能外借等等,这些都不难看出何绍基对古籍善本的爱护程度。何绍基嗜书如命,尤其是对宋元版刻和乾隆禁书的购藏,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也形成了何绍基藏书的一大特色。何绍基在《金陵杂述》中写道:“古余张子旧庭阶,瑜耳瑶环韵自佳。插架遗书多易来,芬留墨翠在吾斋”。在京都厂肆,一次他偶然听说有人欲出售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松雪道人文集》,售者祖先为明朝遗老。为避清廷搜捕,该遗老带领后人已远离京都不知所踪。何绍基经过长期打探,他北追天津,南寻南京,倾其所有,方才如愿。拓本同样令何绍基魂牵梦萦。何绍基收藏拓本多且精。据何绍基年谱记载:道光五年(1825)乙酉27岁,是年春,于济南得孤本《张黑女墓志》及《石门颂》拓本;道光七年(1827)丁亥29岁,是夏,于汴中获《宋拓薛少保书信行禅师碑》孤本,冬初获《天发神谶碑》拓本。此外,他还陆续收藏了宋拓本《祭伯文》《祭侄文》《大字麻姑坛祭》《李玄靖碑》等等。这种狂热的购藏行为从何绍基青年时代一直贯穿到他的老年时代。好的拓本常令何绍基辗转摩挲不忍释手,此种心情在他所撰的跋文中表露无遗。一日,他于苏州厂肆购一宋拓本,狂喜,跋称:“历转流转,神光炳峙,璞逸厚远,实为颜书名碑之冠”,后因酒后示客,忘却收捡,夜间失袱,幸帖无恙,称嗣后“虽有借阅,亦不出屋矣”。得《张黑女墓志》后自称:“旋观海于登州,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丁亥游汴,复入都旋楚,戊子冬夏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是本无日不在箧中也,船窗行店,寂坐欣赏,所获多矣”。又称,“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不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每一临写,必肘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何绍基藏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收藏,而更着重于学习、研究和化为己用。在藏书过程中何绍基总结出一套深刻的道理,即:藏书不解读,如儿嬉戏得珠玉;读书不能藏,如千里行无糗粮。何绍基所藏古籍善本基本编入了《东洲草堂藏书目》,一般钤有道州何氏收藏图书印、道州何绍基印、何绍基印、子贞、云龙万室书楼、东洲草堂、道州何氏藏书、云龙万室之轩等朱、白文印鉴。但至光绪末年,长沙旧书肆即发现有何氏藏书流散,这些书每册约五、六分厚,书根都有蝯叟亲题,每字大约三分,观之不忍释手,既痛且惜。原来,何凌汉五世玄孙中有一个叫何诒恺(小名何六哈)的,烟瘾极大,常偷拿家中藏书于长沙厂肆以易烟土,不多久便把太平军驻扎道州时烧剩下的东洲草堂藏书卖了个干干净净。可惜江南一大藏书名楼至此不复存焉!现藏湖南图书馆的宋刻宋元递的《说文解字》系何氏旧藏,可谓顾影自怜。此书仅存四部,其中国图2部,湖南省图1部,日本静嘉堂文库1部。

  何绍基不仅能书,且擅画。潘曾莹称:“(子贞)喜画兰竹,似板桥道人,随意挥洒,天趣横溢”。“何氏偶亦绘山水,用笔简古,意境深远,深受倪元璐影响,对董其昌、石涛、八大等亦情有独衷”。何绍基在《题香光闽游画卷后陆次山藏》云:“平生藏庋多古怪,不耆董书怜董画。董书力尽使转中,董画韵馀渲沸外”。何绍基不仅学习董其昌画法,而且千方百计购藏董画,同时对钱南园、王宸绘画多方搜求。何绍基尤其看重明代画家徐文长和书法家海瑞。徐渭,字文长,号青滕,绘艺高古,书法如龙出入云海间,又如滕缠老树,奇劲古拙,个性极度张扬。在何绍基任国史馆编修之职时,他无数次地上北京琉璃厂、后海等古玩街,四处搜求文长画迹,并出言:“我这个湖南人,就喜欢山东的徐文长”。这也是何绍基暗合徐文长为人绘事的个性体现。海瑞乃一代名臣,生性刚直不阿,何绍基不仅重其人品,且盛赞海氏书艺精绝,冠盖一品。海瑞的书法何绍基曾多有收藏。今有一海氏中堂,为海瑞以草鞋作笔所书,书法恣肆纵横,笔意灵动,为传说中的海氏“草鞋书”,至今仍藏道州蚣坝镇南塘尾村黄宗族,系何绍基当年所赠,为该村世代永宝。

  何绍基最负盛名的古印收藏为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玉印“倢妤妾俏”。此印为羊脂白玉所琢,乃严嵩故物,盘凤钮,字体为鸟虫书,笔势飞动缠绕,错落得体,令人倾倒,为印中绝品,清末其一纸拓片亦值白银十两。此印自明清以来,迭经项元汴、龚自珍、陈介祺等名家之手,流传有序。为此玉印,何绍基可谓绞尽脑汁,经多方求索,千里追踪,倾尽家资,方得入藏。

  书法离不开砚,石不能言最可人。砚是何绍基心中至宝,紫端、洮砚、绿尾歙砚、红丝石砚、澄泥砚等名品,绍基藏之不下百方。相传有一七星古端砚,能呵气即研,贮墨半月不干。此砚尤得绍基喜爱,每日把玩,爱不释手,每用毕必以绿茶洗净置枕下。绍基常对友人讲:“此物常夺夫人爱”。如遇人求书,绍基则对家人说:“佳砚至,不令则工”。除砚石外,何绍基还喜欢罗致奇石。宋代杜绾《云林石谱》载:“道州江华、永宁二县皆产石。不在乱山间,于平地上空砻积叠而生,或大或小,不相粘缀。……峰峦苍岩,四面亦多透空,险怪万状。或有数尺,若大山气象,千岩万壑。群峰环绕,中有谷道拽脚,或类诸物象,不可概举,非人力能为之,大抵其石多白脉,有太山之颠,合三两峰。间因石脉相连数道而成瀑布,直落涧壑。凡遇石塞路迸溅,即散漫分流,石之两边,如图写状”。道州奇石因此千奇万状,气象万千,而专贡宋代皇室。如此好石,绍基焉有不藏之理。据古稀老人回忆,当年何绍基故里的东洲草堂、进士楼、探花第等古建筑内,就供有奇石数十尊,奇石傍常配剑兰修竹点缀。观此天工造化之尤物,若置身苏州园林之中,不觉诗兴大发,大快淋漓哉。

  何绍基收藏内容广泛,门类众多,除了古籍善本、书画、拓本砚石印玺之外,他对三代鼎彝之器、古墨等都有所涉猎。除此之外何绍基还喜欢亲自垂拓碑刻。何绍基年谱记载,道光十二年,他曾至焦山,冒雪垂拓《瘗鹤铭》。在他出任四川学政时,千里迢迢至祁阳浯溪,亲手垂拓《大唐中兴颂》及九疑山石刻,稍不如意,即予重拓。“归舟十次经浯溪,几番手拓中兴碑”。他两次到九疑山攀崖斩刺垂拓九疑山石刻。周敦颐是宋代理学鼻祖,可以说何绍基是自小读着这位同乡老祖公的文章长大的。何绍基每次回故乡都要到周敦颐故乡——濂溪故里拜谒和缅怀这位理学大师。当何绍基得知东安舜皇山、零陵朝阳岩和道州含晖岩等地有周敦颐石刻后,他不顾家人劝阻,即刻登程前往垂拓。由于感念至深,眼泪滑落不止,致使衣襟尽湿。道州月岩距何绍基外婆家很近,传说周敦颐年少时常在此读书悟道。何绍基每次到外婆家必先到月岩,以体验周子理学的阴阳圆缺之道。月岩保存有宋历代以来石刻五十多方,是一座书法宝库。何绍基不仅把这些石刻全部加以垂拓,而且对所有石刻内容竟能倒背如流,可见何绍基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

  何绍基不仅注重收藏,而且更加重视研究。由于他博览群书,因此在经史、文学、音韵、训诂、金石碑贴等方面研究颇深。同时,大量的书画收藏,为其借鉴提高提供了方便,使得他能日夜揣摹,集各家之所长,终成清代书法翘楚。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