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陈辉:拓展水墨语境的生命力
2024-04-09 21:33:56 未知
开幕式现场
2024年4月3日,“日月同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辉教授水墨作品巡展”在江苏省盐城市美术馆开幕,作为其巡展的首站,此次展览无疑为盐城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此次展览分为五个板块,共展出了陈辉教授121件艺术佳作。这些作品多为陈辉教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四十余载期间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艺术家对传统水墨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不懈追求,以及他独特的艺术精神与理想。通过展览,观众能够深刻领略到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精神意蕴与丰富内涵。
展览现场
从早期作品《罗马岁月》到近年力作《皖南遗韵》,可以看出时间的沉淀为陈辉的水墨画增添了无尽的魅力。那些灵光一现的因子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转化为他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这一风格的形成,既得益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耕耘,也离不开他作为美院教师在教学领域的深入探索。陈辉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览现场
● 水墨画的艺术探索
陈辉1981年就读于清华美院的前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1985年留校工作期间,他深受85思潮的启迪,以超现实油画为起点,大胆探索写实表现,将空间与时间交织,展现跨时空的奇妙景象。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成为他艺术生涯中不变的动力。
在大学学习、任教的岁月里,他也深受学院前辈的影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建院宗旨是“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强调艺术应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更好地造福社会和人民群众。学院的前辈大师们,很多从海外学成归来后,深深的扎根于中国土壤的,形成了中西融合、古今贯通的优良的学术和艺术传统。在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厚重的根基与文脉,同时又受到设计院校开放创新思维的启发后,陈辉的艺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
展览现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继续转向宣纸,创作出写实细腻的国画作品,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在教授基础课的过程中,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素描中黑白灰与光影的变换魅力、图案课中节奏之美的奥妙、构成课中数据美感的精准,以及色彩课中冷暖对比和谐的韵律之美。这些基础元素的专攻与深研,不仅为课业的传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更使他找到了更多可加以实验的想法。
在转向宣纸创作后,陈辉又尝试彩墨创作,将光影与色彩融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最终,他过渡到了黑白水墨,以简约深邃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在本次“日月同辉”展览中,可以看到陈辉的一组《课堂写生》系列作品。这6件作品所描绘的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象,但在果蔬、鸟笼、兰花竹叶的布置中,不仅能看到陈辉对黑白光影的独特见解,还能看到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构图。正如由石观山,以小见大。
展览现场
陈辉的水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邃的美学意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认为,陈辉的作品虽然仅使用了黑白两色,但在主题内容、技法和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形成了独特的水墨画语言。他的作品不仅蕴含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还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形成了个性化的风格。
《威尼斯码头》 纸本水墨 2017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则强调了陈辉水墨画在笔法方面的探索,他认为陈辉不局限于传统的中锋用笔,通过压刮擦等技法拓展了对笔墨的认识和中国画的表现语言,并在作品中引入了西画的光影。其实,中国画并不是没有光,而是没有直接表现光,是以更含蓄的方式表达光影。陈辉将西画透视和中国画元素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层次丰富且带有中国文化的情境。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陆庆龙则表示,“陈辉是一个在中西结合方面非常有探索性的画家。他把西方的一些创作思想融入到了中国绘画中。比如,在中国画创作原有的画水的技法中,他融入了西方的光影,并简化了色彩,更突出了一种现代气息。这种幻影效果,很多人都在探索,难度也比较大,很难融为一体,总觉得会有点生硬、不自然的。但从陈辉的系列作品来看,我们能够感觉到他所做的深刻的努力。他运笔很快,但细节上又处理得很好,所以也让我们在视觉上得到非常舒适的感觉。”
陈辉的作品不仅仅是对传统水墨画的继承,更是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超越。而在陈辉的笔下,水墨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黑白两色。通过光影、线条与空间的巧妙运用,他的作品展现出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更为深邃的内涵。
展览现场
● 中国传统水墨语言与当代主题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画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抉择。一方面,艺术家们要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探索如何在社会变革中作出反应。历史上,许多艺术家留学,目的就是变革中国画。而另一些人则坚持传统,理解并挖掘中国传统的精髓。
坚守传统固然重要,然而一旦传统与当代社会疏离,中国画可能又会陷入陈旧的框架之中。中国画不仅仅是笔墨的表现,吴冠中先生曾深刻指出,若脱离具体画面而空谈笔墨,那么笔墨便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他并非否定笔墨的价值,而是强调单纯讨论笔墨是远远不够的。笔墨究竟要表现什么?传达何种深意?这些问题对中国的书画家而言,具有较高的启示意义。
展览现场
在这一时代主题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更加多样化了。而如何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将中国传统水墨语言与现代主题相结合,是陈辉参与这场时代大讨论所提出的议题。而这也成为了他长期艺术探索中的核心问题。
而在反复地观察现实世界,向自然师法的过程中,陈辉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这把钥匙,就是独属于中国的本土性。
陈辉认为,本土性即民族性,民族性是根,民族性是源,民族性是魂,民族性是特殊的地域文化的积淀,与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强烈的文化差异,并成为本民族最具鲜明艺术个性和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展览现场
如何在作品中呈现“本土性”?
我们可以在本次展出的多件作品中看到陈辉的意图。生于皖南的陈辉,他笔下的故乡总是充满了江南的诗意风情。比如《粉墙黛瓦是谁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徽派建筑传统的马头墙;又如《老宅春秋》与《流金岁月》,老旧的书房被布置得整齐有序,清供花瓶和渍着墨的砚台共同表现了书房的静谧与热闹,似乎又回到与家中长辈一起写字、作画的温馨时光。
《粉墙黛瓦是谁家》23x69cm 纸本水墨 2019
这些丝丝缕缕的元素碎片,拼凑出两个结实的字——“乡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华三认为,在陈辉的水墨作品中,乡愁与乡情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深刻展现了自然、故土以及人类共通情感的魅力,这种表达超越了中西文化的界限。陈辉的作品中,流淌着一种深沉的诗情,这种诗情不仅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血脉相连,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脉的传承与发扬。同时,陈辉在这方面的贡献,也为当代中国画水墨画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陆庆龙则认为,陈辉描绘家乡的作品之所以能有打动人的魅力,正是因为画中能看到其本人的存在。
《梦回故里》纸本水墨 2020年
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之路上,陈辉不仅精准捕捉了对象的精髓与神韵,更通过画笔巧妙地传达了文人独特的精神境界。他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体现,更承载了他对家乡故园的深深眷恋与无尽思念。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是他情感的寄托,诉说着他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对故土的深沉回忆。
他的艺术实践表明,传统水墨画不仅能够表现当代社会的生活面貌,更能够触及人们共同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通过对传统水墨画语言的更新和变革,陈辉成功地将中国画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也使其成为表达当代主题的有力媒介。
● 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生长
生命力,是万事万物在当下存在并体现其价值与意义的证明。
就现代而言,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又该如何朝向它的春天?
而对于陈辉来说,如果要令其重现繁荣,就需要使其生长。对于传统,我们的态度是学其精神,学其精华,吸收消化之后变通创新,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艺术家不识传统等于文化缺课,但传统也在变化和进步着,继承传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扬和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使然,创新就可能有鲜活的艺术生命的出现。
展览现场
黄华三则认为,陈辉在水墨画方面的创新,充满了勇气。“当代中国水墨创作的现实可以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向西方看齐,以西方的艺术经典理论为参照;另一是沉溺于宋元或明清时期的笔墨传统。这两种方向都存在问题,尤其是当下水墨创作更多的人聚焦于传统笔墨的传承,而忽视创新。陈辉的探索和尝试为当代中国水墨创作提供了启示,即放下争议,专注于用作品表达真实情感。我认为,当代水墨创作需要画家们具有打破中西壁垒、传统与当代隔阂的勇气。”
在陈辉的笔下,传统的水墨开始在现代的场景中呼吸,比如《六甲镇之晨》《北京798艺术区》等。又如《阳台下的植物》《美味即得如心情》,用高雅的传统笔调展现了一个中国人最朴实无华的晨昏。
《北京798艺术区》 纸本水墨 2021年
北京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郭宝君则认为,陈辉的艺术创作通过光影的重塑,点亮了这一缕生命力。
陈辉的作品历经了从彩墨和油画的绚烂多彩,逐渐蜕变为对黑白水墨的深沉专注。他的黑白画面,非但没有一丝压抑的气息,反而透露出一种独特的、熠熠生辉的光芒,仿佛是他纯净心灵的写照。他在画面中巧妙地植入的光源,不仅为画面增添了灵动与生机,更仿佛一道直抵人心的暖流,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无论画作尺幅大小,陈辉都能以他精湛的技艺,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的震撼效果。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让人为之动容。
展览现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辉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广,他的作品也在不断进步,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新的风貌与变化。尽管画面中的具象元素逐渐在弱化,但其深邃的内涵与引人入胜的魅力却愈发凸显。他的抽象作品中,仿佛蕴含着一种精美之物,如同人的心脏虽小却至关重要,是画作生命的源泉。
陈辉将这份心脏般的精华,巧妙地集中在那一束光上,让画面在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束光,既是画面的灵魂,也是画家心灵的映射,照亮了画面,也照亮了观者的内心。这样的呈现方式充满了生命力,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知与交流。
展览现场
陈辉的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继承,更是对这一精神的现代转换和创新。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探索了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陈辉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美学元素的现代解读,以及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创新运用,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学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结语:
在艺术道路上,陈辉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无限热忱,不断探索与尝试,这才有了今天我们能够漫步于“日月同辉”展中,与黑白水墨世界所触发的一次次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陈辉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魅力,更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艺术家在继承与创新中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语言和深刻文化自信。陈辉的艺术探索和成就,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和灵感。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