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千秋如对——中国古代文房赏石”展将于圣佳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2024-04-10 14:28:59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b05f11b82176de4afcb25866376a7b20.png

千秋如对

中国古代文房赏石

展览时间

4月22日-26日

开幕时间

4月22日 下午2:00

总策划

薛世清

策展人

刘典达

艺术顾问

刘丹

学术顾问

曾小俊 黄玄龙 陈辉 张涵予

(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展览地点

圣佳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76号

展览前言

一石清供,千秋如对。自古以来,赏石便是中国文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取之装饰庭院,还是置于案几,石自传承千年,亘古不变。中国古人爱石,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帝王将相,都热衷于赏石,他们将对自然的欣赏浓缩于石,将对美好品格的坚守映照于石,将对归处的追寻和隐世的理想寄托于石。历朝历代的赏石活动,也往往与诗文题咏、绘画等人文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并在千百年间彼此借鉴,相互推动。“石令人古”、“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古人以石为友,甚至以石为师,李白对影成三人,白居易则许石为三友;宋代大文人米芾,则留下过“米癫拜石”的美谈,他曾得南唐后主李煜所藏灵璧研山,为之书“研山铭”流传至今。石如芥子,可纳须弥,与赏石相对,如同山水相对,亦如同永恒的时间相对,更是与自我内心相对,引发出无尽的美学与哲学的体验和观照。

古代赏石种类繁多,文人各有所好,而相石之法,则一脉相承,贯有“瘦、皱、透、漏”之说,标准不一,古人取石有道,是先择选其千变万化的天然美态,而其后对石的修治过程,则映射出更为深刻的历史人文的审美内涵,七分天成,三分治石,终归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审美取向。此次展览取部分历代文人案上赏石佳品,望能向观者传达中国古代文人赏石背后所深蕴的传统美学与文化要素,石虽不言,或可述一二。

精选展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3c0cdd2b8c6c98732ac95a84b06e572d.png

刘丹 造云石

144.3×365cm

纸本水墨

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b79c3fb3becdbbee555fd45e07b4c41a.png

明  英石“九华”

尺寸:28.2×26×37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4ad7ea5ade42377ced19e8e79360ba2d.png

清乾隆  唐英制瓷塑仿黄英石砚山

尺寸:22.5×13×46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28fbea7885d2b97bf57ebc06c2b20060.png

宋  英石研山

尺寸:31.5×12×29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316ffafac9ad3170513232195c89beac.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明  英石清供

尺寸:34.8×14.5×27cm(带座)

明  英石研山

尺寸:29.6×13×30.5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11dfedf19c69c4137d48c2e42099502c.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明  英石清供

尺寸:30.3×15×29.5cm(带座)

明  英石研山

尺寸:30.3×13.7×23.5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6622f5e8087c3e228c7c1ac39964d33e.png

宋-明  五彩灵璧石宛螺研山

尺寸:17×6.6×12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86baea3780b82d2b9d3e7707b88739fd.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宋  灵璧石研山

尺寸:23.5×8.7×26cm(带座)

宋-明  五彩灵璧石宛螺研山

尺寸:25×11.5×23.2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f17227fcd24a4972b956e610c5f796bb.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宋  灵璧石“卷云”

尺寸:22.5×13×46cm(带座)

明  楠木华盖峰

尺寸:37.8×33.8×51.5cm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f08f1f958880e32c4e636840f6e21c94.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明  英石“芝云岫”

尺寸:35.2×24×69.3cm(带座)

宋  太湖石仙山

尺寸:32×24.1×47.7cm(带座)

明  昆石清供

尺寸:37×26×64.3cm(带座)

宋-明  灵璧石清供

尺寸:43×22×62cm(带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4/ff0d04c8491b99a9ab7dd6a5005be360.png

(图上所示展品信息为从左致右)

明  英石研山

尺寸:29.6×13×30.5cm(带座)

清乾隆  唐英制瓷塑仿黄英石砚山

尺寸:22.5×13×46cm(带座)

明  英石“芝云岫”

尺寸:35.2×24×69.3cm(带座)

宋  灵璧石“卷云”

尺寸:22.5×13×46cm(带座)

宋-明  灵璧石研山

尺寸:41.5×19.5×35cm(带座)

(责任编辑:孟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