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萬邦2024春拍将载誉归来,重磅拍品抢先看
2024-04-12 20:27:04 未知
今天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是过去一年市场上出现的最大黑马——日本萬邦拍卖。萬邦拍卖是由日本资深古董商设立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在日本经营有着30年历史的古董市场,尤其以高古艺术为主要特色。去年春季首拍就创造了单场总成交超15亿日元的骄人战绩,以一股高古旋风一战成名。去年秋拍同样佳绩频传:一件中西汉玉雕朱雀以3亿日元成交,另一件商晚期青铜觥以2.5亿日元成交,成为当季高古板块的绝对明星。日本萬邦拍卖也站稳拍卖界高古艺术的地位,媲美国际一线拍行!
4月24-25日,萬邦2024春季精品拍卖会将载誉归来。优势领域的青铜器、高古瓷、高古玉、佛造像等高古艺术均有重量级拍品领衔。此外,本季还拓展了紫砂、竹木沉香、近现代书画艺术等品类,更加多元,俨然大行气象。喜欢这些门类的藏家,万勿错过。本辑聚焦萬邦2024春拍的重磅拍品,带大家先睹为快。
萬邦2024春拍重磅拍品
▼
此件青铜卣平面椭圆,体型高挑硕大。盖部顶有圆形抓钮,盖面隆起,折沿直壁。盖与器子母口套合,器内有榫口,自颈以下逐渐宽阔,腹部垂鼓。颈部两端有半环,上套接“几”字形提梁。腹底承高圈足,上敛下侈,圈足下设增高的边条。卣装饰华丽,满工而作:盖钮呈瓜棱状,分六瓣,每瓣饰复育阶段的无翅蝉纹。盖面起四道扉棱,以长棱为鼻基、短棱为分隔线,浮雕两个牛纹。牛纹的角形似水牛角,角根横向,角尖上翘。盖壁短端出两条扉棱,长端各有一翘角,象鸟之尖喙,立面阴刻蝉纹。盖壁浮雕两组弯角鸟纹,以扉棱为界面面相对。弯角鸟纹是在鸟首后装饰一弯角,角根向下弯曲,角尖向上。
卣的器身四个方向自上而下出四条扉棱,每道分颈部、腹部、圈足三段,颈、腹段扉棱凸起鳍状翘角。颈部一周装饰弯角鸟纹,与器盖相呼应。腹部以两条扉棱为鼻基,两条为分界线,浮雕两个牛角型兽面纹。兽面与卣盖的牛纹一致,但两侧展开的身躯和下方兽爪,表明其并非牛纹,而是牛纹与兽纹结合的产物。圈足饰一周爬行龙纹,两只龙纹首尾相接成组,以扉棱为分界两两相对。提梁与器身短边连接,末端圆雕柱角龙首,梁上浮雕“S”形龙纹,两条龙并列一组,身躯之间填充两个蝉纹。整器采用商末周初经典的“三层花”技法装饰,兽、龙、鸟的目圆鼓,身躯浮雕,阴线刻绘细节,辅以云雷纹地。其中腹部兽面的双目硕大,两耳尖端微微翘起,立体感强烈,轮廓深峻,庄严凝重。
盖、器上下对铭,均铸“父癸”四字。“”是族名,所居地望不详,山东、河南、陕西皆有发现。清代曾流出大量“”族铜器,部分收入清宫内,如父丁方鼎、母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部分为当时的社会名流如刘喜海、徐乃昌收藏。此件为祭祀“父癸”的礼器。传统之卣有圆体壶形、扁圆体、筒形、方形、鸟兽形五类,本件属扁圆体式,商代晚期开始出现,流行于西周早期。扁圆体卣的提梁又可细分两种,一种安置在扁圆长轴的两端,一种安置在扁圆短轴的两端,本件形制属后者,器形、纹饰、铭文皆属典型的商末周初商人贵族用器。
类似纹饰形制的提梁卣,盘点全球各大顶尖博物馆,存世都不多见,如南京博物院所藏一件商晚期青铜提梁卣,纹饰相近,但体量较小,仅24.5公分高。
商晚期青铜提梁卣 南京博物院所藏
1974年广西武鸣县马头乡逸岭出土的兽面纹青铜提梁卣,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且是镇馆之宝,高40厘米,其形制纹饰也与萬邦拍卖本品相近,其提梁为牛首。
兽面纹青铜提梁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
市场上所能见到的类似级别的提梁卣极为少见,可参照2016年香港翰海秋拍上的意见商代晚期卣,高30厘米,以2434万港币成交。
商代晚期提梁卣
成交价: 2434万港元
香港瀚海 2016年10月5日
此对乃极为珍罕的軎殳,是軎和殳两种青铜构件的组合。器根部为车軎,一端细一端粗,中部凸起弦纹,粗端穿孔,用以纳辖,又称“轊”。弦纹和方孔四周错金,其余部分错银装饰。軎和辖是成对出现的车马器,軎套在车轴两端,加固轴头。形状多呈长筒形,一端粗一端细,粗端套接车轴。辖是车轴上的销子,长条形,上粗下细,顶端多有装饰,插入轴末端方孔,防止车轮脱出。青軎自商代晚期出现,直至西汉前期,逐渐被铁軎取代。殳是一种用于撞击或前导兵器,尺寸甚长,头部以青铜铸造,平面呈圆形或多棱形,有棱无锋,柄采用木或竹制。此殳基于軎而出,平面八棱形,前窄后宽,顶端尖锐。顶面四棱面各划分八格,采用错金银装饰卷云纹。云纹布局于方格四角,或外金内银,或外银内金,形成四方连续交错排列,精美华贵。
车是商周时期重要的作战装备,作战时,舆侧接敌,左右旋转。在接敌过程中,为保护舆侧不使敌车接近,战车轮毂都设计较长,故称“长毂”。軎殳的配置无疑增加了一层保护,行动时可阻止侧翼敌方步兵靠近。本组制作考究,尤其是殳的装饰工艺繁复,毫不逊色任何祭祀礼器和王级剑、戈,故绝非寻常参战格斗之用,当属高级王侯检阅军队所乘坐战车的配件。同类之物鲜有面世者,弥足珍贵。
此件鼎侈口方唇,束颈鼓腹,沿上设一对立耳,圆底下承三条柱足。颈部环饰弯角兽体鸟纹,以扉棱间隔,腹饰垂叶蝉纹,均以云雷纹为地。弯角鸟纹的特征是在鸟的脑后有一弯角,角根粗壮,向下弯曲,尖部向上,流行于商末周初。蝉纹同样在此时流行,双目突出,不做翅翼,多用于辅助纹饰。在鼎腹部时,多竖构图,此件就是一例。鼎下垂的鼓腹,根部略粗的腿,都与安阳西北岗商末束颈立耳青铜鼎相似,是典型的商晚期器。鼎腹内壁近口沿处铸有铭文字,为族氏金文。宝鸡凤翔县先周墓曾出土有鼎族分裆鬲鼎,斗鸡台也曾出土一大一小两鼎卣,可见鼎族的居住范围位于宝鸡一带。本件器形周正敦厚,铸造工艺精湛,尺寸虽不大然体量厚重,为商代晚期同类之翘楚。
本品出版物
参阅:青铜蝉纹鼎2017年西泠印社春拍成交价: 425.5万RMB
此件马采用青铜分体而制,先铸造出躯干,脖颈、腿蹄、雄胜、长尾等后接,严丝合缝,浑然一体。马头部微侧,双目突出,三角尖耳,圆鼻张口,臼齿外露,似在嘶鸣。头顶双耳之间配饰雄胜,面颊贴旋转的云气纹。脖颈粗壮,后领挺胸。鬃毛沿中脊两分,缕缕有序。身躯健硕,肌肉饱满,四腿支体,盘结的长尾向后飘扬。整件气势雄浑,是典型的东汉贵族仪仗马。
秦汉之际,青铜马、骑马俑的形象开始流行,往往以单体形式出现。至东汉时期,发展出形态不同、各居其位的青铜仪仗马队。
参阅:东汉 青铜仪仗马 甘肃雷台汉墓出土
此柄剑采用复合工艺而成,青铜为体,镶嵌绿松石装饰。剑把与剑格扁平一体,高浮雕纤细的交体龙,剑首为大的龙头,龙目以圆形绿松石点缀。剑身中脊圆凸,扁从浅刃。原配青铜镂空剑鞘,上部呈倒梯形,下部呈圭形,满工交体龙纹构成。
青铜剑很可能源自北方游牧民族,西周早期传入中原。春秋和战国时代,中原各国流行尖棱脊圆茎剑,而此时的内蒙、河北等地,多流行鄂尔多斯式青铜剑,其中脊常呈圆凸状,剑鞘常呈镂空状,装饰几何纹、缠绕的龙蛇、人物或马牛羊等畜类。本件青铜剑结合中原和游牧地区铜器风格,采用春秋战国之际流行的交体龙纹,辅以当时高级贵族常用的镶嵌绿松石工艺,完整一套,极为难得。
此件悬灯青铜铸造,灯体呈圆盘状,平底,正中设烛针柱。外壁口沿浮雕绹纹,与下方高浮雕的交体龙纹连成一体。龙纹身躯作交叉鳞纹,与绹纹相配融合。底足圆雕三个跽坐神人,袒露胸腿,腰腹缠带,双手持物于身前。三个神人头顶连接三道茎蔓,径直而上,每条另有攀爬、站立、匍匐倒挂的神人。茎蔓上方弯曲,至灯盖处汇聚。灯盖三层,向上直径逐级递减。盖顶圆雕一只凤凰,头顶长冠,长喙衔鱼,曲颈挺胸,双翅舒展,曲卷的长尾盘转翘扬。凤凰尾羽上设环扣,套接活环长链,既可悬挂,亦可处地而置。
青铜灯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最著名者莫过于中山国出土的十五连盏树形灯。至汉代,灯具发展壮大,出现了悬挂式灯、手持式灯、以及艺术性极高的人物和动物形陈设式灯,除青铜外,还涵盖陶、瓷、玉、铁等材质。西汉末年至东汉,升仙思想在宫廷和民间广为流传,大量龙、凤、仙人形象出现在青铜、陶瓷器上。此件悬灯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融合祥瑞、神人,设计精巧,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
此件青铜簋侈口,腹部深,两侧对称环耳,圜底,下承外撇的高圈足,设增高的边条。颈部起矮扉棱,以此为中心对称装饰蛇纹。簋腹装饰百乳雷纹,图案呈斜方格,每一格边缘皆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圈足亦起矮扉棱,对称装饰弯角鸟纹。双耳圆雕柱角龙首,方形垂珥作龙尾。器内底铸铭文“作宝簋”三字。此簋为西周早期典型制式,通体褐红铜色,上布点点斑驳绿绣,是常见的晚清民国传世熟皮壳。
此组盖盘形制相同,其一完整,另一仅存一盖。盖盘平面正方,器身呈浅盘状,四周口沿外展,装饰鳞纹带。盘盖平面呈椭方形,微微隆起,顶面较平,中心浮雕一涡旋状的变形鸟纹,四边饰鳞纹,四角各突出一个目纹,可用来作倒置的底足。盖缘由内而外,装饰变形鱼纹和鳞纹。鳞纹旧称重环纹,是龙蛇体躯上的鳞片排列组成的纹饰,以连续式、重迭式或并列式三种方式排列,流行于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基于此纹饰,判断本件盖盘为西周中晚期器。此类盖盘未见科学发掘器,埋藏位置和伴出物不明,因此不知其具体功用,或言为承露盘,或言为熏炉,或言为研墨盘。该器型首次出现在拍卖场,值得青铜藏家关注。
绞胎瓷是唐代开始出现的陶瓷装饰工艺新品种,北宋时期,当阳峪窑将唐代巩县窑的绞胎工艺发展到了顶峰。此对盏托即是当阳峪窑所制,形制相同,直口圆腹,收束底足与盘口相通。盘侈口浅腹,下承外撇的高圈足。除托碗束足、盘沿呈白釉外,其余满工装饰绞胎纹。部分绞胎若翎毛翅羽,条条束束,波曲交织,部分若清波水流,回旋涌动,其万千变化之态令观者赏心悦目。
此件执壶长颈圆肩,前设长弯流,后置耳状鋬,圆鼓腹,下连外撇厚圈足。通体采用刻花工艺装饰:颈部分三段共饰五道弦纹。流口浮雕龙首,流腹交接处的腹前,剔刻一朵硕大的莲花,缠枝蔓蔓,延伸满布壶肩。壶鋬作两圆线相并,若两根莲茎。通体施青釉,绿中泛黄,刻花刀口处积釉稍厚,形成浮雕晕染的三维效果。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创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以青瓷闻名于世,北宋时尤以刻花技法最为主流,此件执壶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鸡心罐是钧窑名品,流行于宋、金、元时期,以敛口垂鼓腹形似鸡心而得名。同时代的其他窑口如汝窑等同样有鸡心罐,后世清代宫廷单色釉文房器亦有以此为本之作。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钧窑紫斑带盖鸡心罐与本件器身基本相同,盖钮稍异。鸡心罐在流传过程中,盖部极易破损佚失,因此全品者尤为难得。
此件钧窑鸡心罐敛口斜溜肩,圆鼓腹,底承圈足。罐盖边缘起厚圆唇,内部下凹,正中设碟状钮。通体施天青釉,堆釉甚浓,色泽柔润,盖缘、器口处因釉水垂流,在褐色胎骨衬托下,现淡紫色釉光。外壁挂釉直至圈足,足内器底同样施釉,极尽装点一丝不苟。
参阅:钧窑紫斑带盖鸡心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器形仿自金银器。此件敞口平折沿,弧形壁圈足。胎体致密坚实,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见赭褐色窑红。釉色莹碧流动,呈粉青带黄绿之质,厚润如脂,温和内敛,微泛酥油光泽,乳浊感强,深得宋代官窑追求玉质感之精髓。釉面片纹大小各异,纹路清晰,纵横交错,最深为铁线,铁线之间穿插金丝。整器造型别致,是龙泉青瓷中的精品。
参阅:南宋 龙泉仿官釉菱花式盘香港佳士得2023年秋拍 21657号
此件平面呈六瓣花式,侈口斜壁浅腹,底承圈足。通体施青釉,圈足修胎规整。临汝窑位于河南省临汝县,已发现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东沟、陈沟、岗窑、石板河、桃木沟、陈家庄、蜈蚣山等遗址,主要生产民窑青瓷,创烧于晚唐至北宋早期,北宋中期发展成熟,北宋晚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逐渐衰落。北宋末年,部分临汝窑窑址专为皇家烧制瓷器,产品即大名鼎鼎的汝窑器。
临汝窑以青瓷为主,兼烧白地黑花、天目、酱釉、三彩、钧釉等,其中青瓷主要为豆青釉和天蓝釉素器,多为生活用具,亦不乏陈设和文房器。此件即典雅的文房器,平面呈六瓣花式,侈口斜壁深腹,圜底承圈足。通体施青釉,足底露出白色胎骨,修刮规整。临汝窑作品秀丽灵动,简约古朴,方寸之间意境无限,本件即为典型。
此童子一组两件,左右一对,形制相同,姿态稍异。其一童子左侧而卧,左臂蜷缩支体,两腿一收一伸,右臂轻搭右腿。另一童子右侧而卧,右臂弯曲撑地,左手拉扶衣襟,双腿微屈相迭。两童子均身着宽衣,披挂项圈璎珞,侧颈前望,双目圆睁,笑容绽放。其面容丰满圆润,头顶发髻,双耳厚实,一派恬静纯正的神态。童子的面部、胸口、双手施青白釉,塑造肌肤洁白柔嫩之态,其余露出胎骨,用以表现服饰的色泽质感。
两宋时期,湖田窑、耀州窑、磁州窑及建宁窑除生产大量童子纹饰的日用瓷和陈设瓷外,各窑口中还出现了一类以童子为造型的瓷塑,共同特点是造型小巧,刻画精细。这些童子形象可爱动人,流露出无忧无虑的神情,或坐或卧,形态各异,被唤作“磨喝乐”。
磨喝乐据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一种偶人。无论是日用器、陈设器还是小巧瓷塑,此类以童子为题材的瓷器皆反映着两宋时期与人口有关的社会现象,同时也传达着当时社会对人口增长的热切期望。
觽是最初古人用以解开绳结的工具,后演变成用于佩戴的装饰物。觽最早可能起源于兽牙,因此尽管历代玉觽的造型变化繁多,却总不离上端粗大下端尖锐的基本特征。玉觿定型于殷商,其后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依然盛行,汉以后消失。
此件玉觽粗端硕大,其上打孔用以佩戴,尖锐部甚短,已完全变成装饰佩玉。粗端单面施刀,巧妙地融合龙纹、凤纹、神人图案于一身,采用一面坡、双阴线阳纹等技法,刻画轮廓线条,在平面上塑造出物象的立体感,是典型的西周玉作特征。整器纹饰繁复,同类中罕见,是难得的西周佩玉精品。
此尊观音以白玉籽料圆雕而成,配木制莲花座。玉质白皙致密,细腻温润,犹如凝脂。观音发髻高束,顶戴包巾,面庞柔美丰腴,弯眉间点白毫,双目低垂微睁,鼻梁通直,略微高挺,嘴唇轻合,嘴角微扬,双耳长而垂肩。身着广袖通肩大衣,衣褶贴体,衣纹自两肩向胸前垂拂流转。坦胸,披挂莲花璎珞。左手揣持如意,右手自然搭于右膝,跣足自在坐,神态端庄安详,沉静温和。造型饱满,极富张力,带有浓郁的清代宫廷气息。
龙形佩是战国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形,造型上大致可分为独体玉龙和双首玉龙两种,其形状有璜形、玦形、螺旋形、S形、W形及翅翼形几种。本件龙形佩即独体的S形龙,身躯波曲,头部回首而望。其头部近方,颅顶角较短稍翘,通体以减地浮雕装饰谷纹,谷纹较突出,皆为战国早期流行特征。身躯一处打孔,系挂则两端平衡。
参阅:战国玉雕龙形佩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件拍品青玉质,温润纯厚,部分钙化,局部有黄、褐色沁。琮内圆外方,两端有射,射管外壁略方,中孔圆形,孔内饰台阶痕。整器打磨抛光讲究。此玉琮工艺,体量修长,宁静沉稳,散发历史厚重感,展示出先民与神灵深度沟通之境界,应为当时至高等级的祭祀礼仪用器。
(左)新石器时代 玉琮 中国嘉德香港2021春拍,成交价: 37.76万港元
(右)文化期 玉琮 中国嘉德香港2022秋拍,成交价: 21.6万港元
此件为典型的良渚素玉璧,一面有乾隆皇帝命工匠镌刻的御题诗,诗文出自《御制诗五集》第二十四卷《题古玉英雄佩·其二》,落款时间是“乾隆丙午仲春月”,即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皇帝醉心于历朝历代的精美玉器,清宫中收藏有大量的良渚玉器。清代人对古器的认知远不如今,对于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琮等,往往断为汉代。如故宫博物院藏良渚玉琮,乾隆认为是车之辋头,命人将内孔重新打直,铭刻御题诗,并配一珐琅铜胆,作为香熏使用。因未能识别器物的外部纹饰,这首乾隆的《题汉玉辋头瓶》诗和外部的纹饰琢刻方向相反。
参阅: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良渚玉璧
乾隆皇帝对玉璧的鉴赏和收藏极为热衷,因此清宫遗存的古代玉璧经其御览、题诗镌刻于其上而得以寳藏流传者,亦不在少数,由此璧可窥一斑。
出版:《kaikodo 怀古堂》, 纽约, 1992年春季刊, no.85, p57
此件傩仪面具以木为胎,随类赋彩,以各色漆髹饰一力士之容。力士头戴金色冠,发髻高盘,倒八字眉粗壮,眉头紧锁怒目而视,颧骨突出,短鼻高翘,大耳低垂,上唇微启,排牙外露。唇须络腮胡以毛发植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面具双目、鼻底开孔,颅顶覆盖后脑,双耳穿绳用以佩戴。
“傩”是兴起于先秦时代的驱邪逐疫、禳凶纳吉的仪式,主持者称为“方相氏”,头戴面具,手持竹竿或兵器作驱除击打瘟疫鬼祟之状。至唐代,除夕之日更要进行“大傩”的祭礼。傩仪面具形式多样,最初多鬼魅、动物,佛教的兴盛将天王力士的形象引入古老的傩祭之中。日本正仓院保留有唐代力士傩仪面具,与本件的做工、漆色相类,可为参照。
本品附件:推测为东大寺流出材料原本
参阅:正仓院宝物 南仓,力士面(伎楽の面)
文库,即收藏书籍、文档的器皿。此件文库采用皮胎而制,髹漆贴银装饰,平面呈长方形,内里饰朱红漆,外表朱漆打底,复罩黑漆,暗红色隐隐外露。盒盖正面,以银质入漆,堆饰花鸟图景。场景满工而作,下方池塘水波,莲花荷叶,白鹭野鸭嬉戏水中,上方则点缀大雁飞天。盖壁以相同技法延续水波莲花,意境悠远隽永。原配日本旧木盒,其上墨书“银浍漆皮文库”,贴墨书题签“东大寺□□,银绘皮箱,正仓院御物”字样。
此件漆器平面呈倭角长方,侈口浅腹,向下内收,平底承以矮圈足。通体以剔犀工艺装饰,盘内剔刻对称排列的如意云纹,盘外壁刻卷草纹。盘底以细针款刻“杨茂造”三字。
杨茂,元代杰出雕漆工艺家,生卒不详,浙江嘉善西塘人。清光绪《嘉兴府志·嘉兴艺术门》记载:“杨茂,嘉兴府西塘(西塘亦名平川,在今浙江杂善县北二十里)杨汇人,剔红最得名。”杨茂又工戗金、戗银法,故宫博物院藏有其所制花卉纹剔红渣斗与山水人物纹剔红八方盘。杨茂作品传世不多,弥足珍贵,内有藏家墨书题签、札记墨稿。
茶碗作为茶道中最重要的器具不可或缺,因为在茶会中,茶碗是惟一在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人手相传的茶道具。品茶之余,可以拿在手中端详鉴赏的也只有茶碗,相比之下,其他茶道具不具备上手把玩的条件。从古至今,在茶道中最受推崇的茶器首推天目茶盏,其贵重可见一斑。此件茶盏敛口弧壁,口微上卷,圈足外撇。或许是太珍贵的原因,盏里髹黑漆,盏外髹黑漆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色,工艺精巧,别具匠心。
此套武备盔甲由铜鎏金龙纹嵌宝石盔和嵌铜钉锻绣龙纹棉甲组成。通体金黄色,至少为亲王、郡王级所用的阅兵甲胄。其做工无不体现出宫廷织物的特征,彰显用户等级的尊贵,对于研究清代军事历史和服饰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黄色缎绣金龙纹铜钉康熙帝御用棉甲,可作参照。
此件紫砂壶为清代紫砂名家陈鸣远所制,选上乘宜兴紫泥,仿生南瓜之形而成,原配日本旧木盒,着墨书老题签。盖、身一体,盖呈瓜蒂状,圆雕一节藤蔓,弯曲成壶钮。盖下圈口嵌入壶身,严丝合缝。壶身呈棱瓜状,斜肩鼓腹,平底中心内凹,纵向瓜棱条条,满布斑点皱皮。前出斜直壶流,作一片荷叶包卷而成,叶缘波曲,筋脉发散。壶鋬为一段瓜藤,盘转成环,顶端出两分枝,各生一片瓜叶,轻抚贴附瓜身。整器师法自然,浑然一体,拟态惟妙惟肖。壶盖内钤“陈鸣远”篆书阳文印,鋬下壶身镌刻行书“鸣远”二字。
此组茶具是紫砂名家蒋蓉所制,含一壶、两杯、两杯托共计五件,以段泥配合黄、橙、绿、翠四色泥料,仿枇杷树桩之形而成。壶盖嵌入壶身,与口沿齐平,表面呈树轮状截面,顶部圆雕枇杷果叶为钮。壶身上窄下宽,平面随形,呈树桩一段,前有斜上出枝为流,后有弯曲出枝为把,连接圆雕贴壁的枇杷果叶,拟态惟妙惟肖。通体外表浮雕瘿结镂孔,非具象写实却传神达意。平底矮圈足,亦呈树桩截面状,中心印“蒋蓉”阳文款,壶盖亦钤印“蒋蓉”印。两杯、杯托呈树桩形,杯把出枝,点缀高浮雕的枇杷果叶。四器底部中央皆钤印“蒋蓉”款。整套工艺精美,为一套完整的紫砂仿生佳作。
蒋蓉(1919~2008),别号林风,江苏宜兴市川埠洛林人。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性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
委托人与蒋蓉合影
此尊佛像白大理石雕成,结跏趺坐,神态超然,丝绸质地的袈裟自然下垂,覆盖于圆形台座之上,右手抚膝做降魔印,以示降伏魔众。左手缺失,应做无畏印,整体线条流畅,保存相对完好。
佛祖水波纹发髻,面部轮廓周正而端详,双耳贴颐下垂,细长的双眼微微上扬,目光向下俯视众生,嘴角内敛含笑,法相庄严!是兼具神性与人性、动感、健美而又具有生命力的作品,称得上是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品佳作。
本品出版物
参阅:唐大理石佛坐像华盛顿弗利尔博物馆藏
藏者早崎稉吉(1874 -1956),早崎在明治末期作为冈仓天心(1863-1913)的助手介绍了中国美术。大正初期屡次访中并在中国各地进行撮影及收集藏品。在永青文库里发现早崎梗吉手写的有关收集石佛的资料“造像所获记”。永青文库的创始人细川护立,也从早崎梗吉处收购中国佛造像藏于永青文库。
本品出版物
「二佛并坐」是中国佛教艺术特有的造像题材,在北魏至隋代盛极一时,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为典型特征,源于《妙法莲华经 卷四 • 见宝塔品》。经中记载,过去多宝佛行菩萨道时发大誓愿,若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为闻是经,多宝塔必现,为作证明。当释迦佛欲说法华之际,多宝塔从地踊出,释尊分身云集,依众之请,开启塔户,多宝佛邀请释迦佛入塔,并分半座与释迦佛,「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加跃坐」。两像头部背光,眉目清新秀气,大耳垂肩,佛右手掌心朝外,五指伸直向上施无畏印,左手施如愿印,结跏跌坐,披巾垂肩,腹前交叉穿璧,衣摆悬垂于须弥座前,独立并列,右侧佛身侧立一胁侍菩萨。整件造型古朴,刻画简饰,线条流畅自然,刀法犀利,透出智慧、慈悲、安详、高贵之气质,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参阅:北魏 砂岩二佛并座造像碑甘肃博物馆藏
汉代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石狮子及其艺术形象已传入中国,人们视石狮子为一种辟邪纳福瑞兽的观念,延续千年不变,但其间的狮子造型及其所蕴含的审美趣味却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东汉石狮子大都做立式,呈迈步疾走状,它们的造型样式在初传中原时就表现的十分成熟,并与被称之为天禄、辟邪神兽的造型相似,期间区别仅仅在于两翼有无羽翼,头上有无饰角。此件石狮子造型劲健,胸突背曲,腰部收紧,椎骨突出,昂首,面部似虎,圆耳,如意形鼻,怒目张口,舌齿分明,颈部刻出细密的鬃毛,呈缕状,领下长须下垂并卷曲,下肢虽残缺,依然可以看出四肢交叉跨度很大,做疾走状,尾呈弧线下垂。整件结构比例准确,雕工精湛,造型体态矫健雄浑,肌肉感强烈,是十分难得的精品。
北周造像一改魏末秀骨清像、柔弱无力之风,一变而为形体硕壮、面相方圆,透出沉着、刚毅,质朴大气之风。此尊造像制作精巧,神态雄强朴质,实为不可多得!
此组甲骨均为有字甲骨,每片上字数少则两字,多则十余字,内容涉及天气、疾病等贞卜,未见诸公开出版,为新发现的古文字材料。这组甲骨中出现商王武丁时期两位贞人的名字:嗀、宾。贞人是占卜活动的中心人物,主要负责领悟神意,传达神谕。大多数的贞人还是部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属地,并参与殷商王朝的军政事务,是政治集团的中流砥柱。因此对贞人的研究是探索商代政治和礼制的重要线索。据董作宾《甲骨学六十年》、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和饶宗颐《商代贞卜人物通考》中对殷商时期贞人的系统研究和统计结果可知,此二人皆为武丁时期的重要贞人。结合书体字形,可以判断这组甲骨中的大部分是商代鼎盛时期——武丁时期的卜辞,代表着商代鼎盛时期甲骨文的最高成就。
甲骨文自清末出土,多数为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大学等机构收藏,民间流通甚少。中国嘉德、西泠印社、上海崇源都曾拍卖过成组的甲骨,单片价格少则数万,多则数十万,其文物价值值得藏家宝有。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著名当代艺术家。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毕业于长野县松元女子学校,1957年移居美国纽约。创作涉及绘画、雕塑、装置、表演等诸多领域,风格前卫,画面常布满大小不一的圆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不忘。作品被全球90多家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日本东京 White Stone Galley 官方开具的购买证明书
李禹焕(Lee Ufan),1936年出生于韩国庆南山区,物派代表画家。1956年从汉城大学美术学院退学并移居日本,1961年毕业于东京日本大学大学哲学系,同时学习日本画。曾任多摩美术大学教授,现为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如今在日本、法国生活和工作。作品被世界各大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
萬邦拍卖2024春季大拍
预展:(东京时间)
4月21日-23日 10:00-18:00
拍卖:(北京时间)
4月24日 10:00 时予万物
净觉十方 - 吉金与佛像艺术
代代窑彩 - 历代窑瓷精品
孚尹旁达 - 地方名家旧藏精品古玉
维王之尊 - 鼎食醉卣青铜宝器
梦之漆红 - 漆绘剔犀漆器
淬宝吉金 - 青铜杂项及金银铜石制品
雕石琢木 - 石雕艺术与木雕摆件
4月25日 10:00 樱引芳秀
湖光十色 - 古代瓷玩
紫泥茗香 - 藏家旧藏紫砂壶系列
入墨见信 - 砚台雅玩
案上雅趣 - 竹木沉香金工
物予时宣 - 古代与近现代书画艺术
地点:东京都中央区新川1丁目-23-5 新川イーストビル11 阶
TEL:03-6260-3991
FAX:03-6260-3990
Email:bids.japan@united-auction.com
(责任编辑:李保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