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 “仰先贤 寻道艺 探春光”西泠印社甲辰春季雅集在杭举行
2024-04-19 18:54:10 未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这个江南四月天,一年一度的西泠春雅活动如约而至。
今年,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八十周年。4月19日至21日,西泠印社甲辰春季雅集在临平超山举办,西泠印社社员、诗书画印同道百余人从天南海北奔赴而来,祭拜印学先贤,举行雅集笔会,进行学术交流,一起仰先贤、寻道艺、探春光。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成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早在1915年,就有南社与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同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与恢复。2003年百年大庆之后,印社重续同人雅集传统,于2004年起恢复了春季雅集,并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春秋两季雅集的社团活动模式。
其中,春季雅集于每年四月份清明节前后举办,通常包括祭拜先贤、雅集鉴赏、踏青扫墓等内容,并配套小型主题展览和学术交流会,呈现出小型多样、清新雅致的特点。春季雅集的活动地点以杭州孤山社址为中心,并外延至省内多个与印社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如首任社长吴昌硕墓所在的临平超山、第三任社长张宗祥海宁、第二任社长马衡和第四任社长沙孟海的家乡宁波等地。在西泠印社历史上,曾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在杭州超山举办春季雅集。
此次西泠印社甲辰春季雅集系列活动特安排在临平超山举行,以此致敬先贤和传统。在春和景明的超山,社员们穿梭其中,踏青郊游、吟诗赋歌、艺术采风,感受清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并重温跨越千年的雅集氛围。为期3天的活动不断丰富创新传统的雅集形式,彰显西泠印社深厚的印学文化底蕴,突出杭州地域的人文艺术氛围,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添砖加瓦。
篆刻艺术 绽放甲辰光彩
西泠印社,人因印集,社以地名。一枚枚印章之于印社,是荣耀亦是见证。吴昌硕周甲之年,曾以名贵田黄石刻有“雄甲辰”朱文印以自贺。
雄甲辰边 款《鸡蹠集》载,裴度有遗以槐瘿者。郎中庚威曰:“此是雌树生者。” 度问威年:“与公同甲辰。”度笑曰:“郎中便是雌甲辰。” 予于道光甲辰年生,古人既有雌甲辰,予曷不易之以雄,以寿诸石。 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适为缶道人周甲开始,特识。尺 寸30cm×31cm×67cm
作为甲辰春季雅集的序幕,19日上午在孤山社址开幕的“雄甲辰”展览,展出了一九六四年、甲辰所生的当代篆刻名家一十八人精心创作的七十余件篆刻、书法、国画作品,并与吴昌硕刻“雄甲辰”印汇集于孤山联展,志以缶翁和西泠印社甲辰特有的纪念,以此展示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传承。展览旨在激发更多人对篆刻艺术的热爱与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范正红:展览策展人、西泠印社副秘书长
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风骨、赤子情怀。参展作者们将本次展览中的七十余件作品在展后捐献给西泠印社,期望西冷印社将这批作品度藏六十年后,与今年出生的甲辰篆刻家,再做下一个“雄甲辰”的联展。这不仅是艺术家们对西泠印社的支持与厚爱,更是对文化传承的一份深刻责任感。展览将持续至5月13日。
书写翰墨文香 歌颂春雅之姿
雅集笔会作为每年春季雅集的保留项目之一,也是社员员间切磋艺术、促进沟通交流、展现社员风采的桥梁和平台。4月19日晚,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李刚田领衔开笔,百余位社员与嘉宾现场泼墨挥毫,各显身手。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陈振濂
本次笔会创作的数百件作品全部捐献给临平区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收藏,为这场春日雅集留下一份珍贵的见证。
景仰先贤高风 赓续时代使命
西泠印社与临平超山有着深厚的渊源。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十分喜爱超山梅花,晚年常在超山赏梅作赋,留下了珍贵的书画篆刻作品。他以梅为知己,曾写下过“苦铁道人梅知己”这样的诗句,以此抒发自己心中感慨。吴昌硕先生去世后,更是把超山作为了长眠之地。
为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20日上午,社员们集聚超山香雪海牌坊前,在吴昌硕先生墓前举行拜祭印学先贤仪式。仪式由西泠印社副社长陈振濂主持,(补充)宣读《西泠印社甲辰春祭先贤文》。与会社员分批上前敬香,依次上前为吴昌硕墓献花、祭扫。
参展作者、西泠印社社员 潘敏钟
参展作者之一、西泠印社理事桑建华
吴超老师在现场与媒体交流
活动结束后社员们一同参观超山浮香阁与吴昌硕纪念馆,并共同见证问心馆“化为天下春——吴昌硕与中国近代艺术的变革”特展的开展,缅怀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及对西泠印社的贡献,激励西泠印人不忘前辈先人创社之艰,一如既往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立社宗旨,进一步肩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
文化大美 以研思沐春风
4月19日晚,《西泠艺丛》编辑委员会圆桌会召开。本次会议围绕当前期刊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如何提升期刊战略地位;二是加强资源整合,如何推进期刊融合发展;三是转变工作模式,推动从业编辑如何从技术型编辑向学者型编辑转型;四是发挥内容优势,如何打造和优化特色化、标志性栏目;五是畅通互动渠道,如何把握读者需求,为社内外广大艺术家做好服务。
同期举行的“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八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从多个角度探讨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深入研究吴昌硕先生如何将传统文化与个人创新相结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从而为当代艺术家和学者提供启示。(采访)这不仅是对吴昌硕先生艺术成就的深切缅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再次探索和传承。
本次雅集期间,还召开了社长会议和第十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就社团相关制度的修订等社务工作进行了商讨。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