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 Exhibition Q2 栖居
2024-04-20 16:23:44 未知
作者:黎扬扬
探索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连接一直是艺术的不朽主题。在解读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时,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诗意地栖居”代表了一种深层的存在形式。海德格尔强 调,通过诗歌与艺术,我们能揭示世界的深刻本质并与之和谐相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上均面临挑战与冲击,社会、文化与历史的变迁不仅反映了物理上的动荡,也反映了精 神上的流动。无论是实际的空间还是对环境的主观想象,我们的栖居方式因此变得更加有意义。4C展览2023Q2本次展出的艺术家叶磊、田地、马小东、石珠宇、邓雨田、陈环君、赵增熠、徐子晗,通过绘画、摄影、影像、雕塑等多种媒介,从各异的角度探讨了在全球化和自然界变化背景下,人与自然及人造环境的关系的议题。
叶磊的作品《科幻视野:加利福尼亚未来景观》采用了推测性小说的叙事手法,不仅预测了加州未来的城市与生态变迁,也探索了人类与其环境的未来关系,强调了与世界的和谐共处本质上是意识和文化的 共鸣。通过借鉴《沙丘》中的沙漠景观和《银翼杀手》的技术反乌托邦意象,叶磊的艺术创作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呈现,而是成为了一种思想实验,通过科幻作品的元素来深入探讨一个高科技威权主义的未来 的可能。此外,这些引用也强化了科幻文学在重新定义我们对技术和环境未来认知中的角色,揭示了艺术在形塑我们对世界和居住方式认识的能力。
California,绘画 2019
田地的3D动画短片《怨嗟的我》围绕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青年一代的栖居困境和心理状态。该作品聚焦于一个90后青年的生活经历,通过他从城市到乡村的转变展示了一个更广泛的“栖居”概念——不仅是物 理上的居住地点,而是心灵的归属感和身份的寻求。主人公的故事体现了一个世代的困境:面对经济压力和个人期望的差距,他的生活充满了疲惫和失望。这种压力不仅来源于对经济安全的追求,更深层的 是对人生意义和目标的追寻。这位年轻人的心灰意冷,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即现代生活的快速变化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导致了年轻一代的心理危机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The Sighing Me,3D Animation,2023 ,Stills 2
马小东的摄影作品《Reformation: Shadow Evolution》通过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中探寻了人类如何视觉感知周遭世界的主题。这种探索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转变,也是观念空间的探讨,涉及到我们如何栖居于 由我们认知构建的世界之中。艺术家通过摄影媒介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转换,实验性地挑战了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体验,更挑战了具象与抽象的边界。这种艺术手法让我们重新思考“栖居”的概念——不仅仅是 生活在物理空间中,更是生活在由我们的感知定义的空间中。当日常物体在艺术家的介入下从立体转换到平面转,它们的固有属性和意义也随之变化,展现了视觉在重新定义和转化我们对物理世界理解的力 量。马小东的摄影因此成为了一种介入,一种能动性的存在,在我们和我们所处环境之间建立了新的连接。
Re- formation,Shadow Evolution ,Mixed Media,22*43inches
石珠宇的抽象组画以其生命力和内在情感的表达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和情感“栖居”空间。艺术家从内心深处出发,利用自然的色彩和动态形象,构建了一系列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内景”。每幅画作都是一 个情感的力场,通过抽象的手法捕捉风、水等自然元素的流动和变化。艺术家的用色和形式源自对东方神话、神像以及中华传统艺术的深厚兴趣,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探索和体验内心深处的空间。在这组作品 中,“栖居”不仅仅指物理空间的占有,更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状态的体现。画面上的动态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而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能在这些流动和变化中找到自己情感的反映和回响。
Excitement,oil&Arcylic on canvas,2022
邓雨田的多媒介雕塑作品《泡沫》与她创作的同标题现代诗相互映照,深刻描绘了现代人在快速消费和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所体验到的生活虚无感。这件作品通过雕塑和诗歌两种形式,共同构建了一个 关于现代“栖居”的沉思场域。雕塑中,女性形象低头望向脚下的大地,她的面容模糊,让人难以辨识她脸庞上的是风的蒸汽还是泪水。这样的表现手法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使观众在解读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 鸣和思考。泡沫的象征意义在雕塑中得到了直观而强烈的体现。泡沫的短暂和脆弱象征着现代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和体验,这些都是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中难以捕捉和留存的。泡沫不仅代表了物质 的短暂,也暗示了情感与人际关系的脆弱和表面化。通过这样的象征,邓雨田呈现了现代人对于生存意义的追问,以及在物质至上的社会中寻找精神栖居之地的挑战。雕塑作品与诗中的意象互为补充,诗歌 的语言将观众引向更为深入的内省。诗中的文字不仅描述了物质世界的转瞬即逝,也反映了内心世界的流转和变迁。邓雨田的《泡沫》不仅是一个视觉上的艺术作品,更是对生活方式的质疑和思考,为现代 人提供了精神上的栖居之所。
泡沫,Clay and Plastic,5*6*12inches
陈环君的系列岩彩绘画探究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栖居问题,她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传统材料的重新解读,探索女性作为灵魂旅者的叙事。她的画作不仅仅是对女性形象的再现,而是一场关于创造与毁灭、守 护与反叛的深刻对话。岩彩不仅连接了陈环君的艺术实践与东亚的丰富艺术传统,也强调了她作品的文化深度和历史意识。岩彩的使用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媒 介,通过这种媒介表达出历史、诗歌和文化中被边缘化或遗忘的女性的力量和存在。陈环君的画作受到唐卡、浮世绘风格,不只是视觉上的美感展示,更是对女性生命力和精神栖居的一种深刻探讨。
TheRest,Mineral pigment on paper,2022,16*20inches
赵增熠的摄影作品讨论了当代社会中娱乐活动的商品化现象,以及这种商品化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空间感知。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不仅仅是作为参与者,也是作为批评者,审视、质 疑被商品化的社会景观和日常行为。赵增熠通过后期将不同时间的同一地点照片合成,捕捉了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工性。在他的摄影中,自然和城市景观被转化为一种观看的物品,这种转换体现了资本主 义的消费逻辑,其中一切都可以被观看、被消费、被拥有。在这种背景下,赵增熠的作品挑战了传统的栖居观念,即人们如何在一个被资本主导和重塑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Photography works,37.01*51.18inches
徐子晗的作品系列通过废弃乐园的视角,探讨了栖居的主题,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心理和社会地景。乐园,作为现实与幻想的交汇点,常常承载着童年的记忆与成年的失落,象征着一种无法回归的乌托邦。徐 子晗通过看似童真的笔触和色彩,探索了现实世界中的精神困境和心灵灾难,例如战争、宗教、欲望等宏大主题。这种对比强烈的表达方式深刻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矛盾感。这种艺术手法旨在揭示现代社会 中栖居的不稳定性,反映了现代人在空间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的流离失所。
桃子王座,油画,2023,40*50cm
“栖居”主题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涵盖了多种艺术媒介,深入探讨了现代个人在社会与自我认同中的位置。参展的华裔艺术家们透过对“栖居”的物理和精神层面的解读,挑战了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界限,提供 了对于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独到见解。这些作品展示了华裔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维度,反映了艺术家们在时代和文化交汇点上的个人身份探索。4C Gallery强调观念艺术的展示,强调通过艺术实体探讨深 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议题。通过这些作品,4C Gallery不仅展示艺术家的创意和思考,也为华裔艺术家搭建了展示自我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致力于推动和深化艺术探索和实践。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