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现场 | “光晕” 水墨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回应
2024-04-23 18:39:18 未知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2024年4月20日下午,“光晕——沈采X刘禹君双个展”在大千画廊正式开幕。本次展出作品立旨大千画廊一贯坚持的东方哲思美学范畴,并指向传统水墨与新科技之碰撞,形式涵盖架上绘画及互动感应装置。“Aura 光晕”最早在拉丁语中指“微风、上空”;19世纪的灵学曾将其中与非静态相关之词素解释作“周围微妙的散发物”。作为展览主题,《光晕 Aura》指向笼罩客体之上恍兮惚兮而无可名状的能量的泛化。它们是艺术家沈采拟像于蓝色荧光蛋白序列后的温暖诗意,是艺术家刘禹君注视重拾之物的自白。“Aura 光晕成为二人同无意识、机械运动的并肩抗争。在这场对个性的共同关怀中,她们乐见浪漫的衍生,并不屈于信仰的萎缩。”展览面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6月2日。
“Aura 光晕”最早在拉丁语中指“微风、气息、上空”。19世纪的灵学曾将其中与非静态相关之词素解释作“周围微妙的散发物”。作为展览主题,《光晕 Aura》指向笼罩客体之上恍兮惚兮而无可名状的能量的泛化。从驱散暗夜的叙事开始,它们是艺术家刘禹君注视重拾之物的自白,是艺术家沈采拟像于蓝色荧光蛋白序列后的温暖诗意。古老的审美感知将“光”脱离了肉眼可见的附着,这里,经由创作者、画面、观者互为彼与此的感性互动,“Aura 光晕”显像特定时空介质下的痕迹与气息,也落定艺术家个性体验的敏感画像,最终,“Aura 光晕”也成为二人同无意识、机械运动的并肩抗争。在这场对个性的共同关怀中,她们乐见浪漫的衍生,并不屈于信仰的萎缩。在这些日常之物和符号刻度的朴素注解中,“Aura 光晕”渐渐离散视觉的焦点,拟像或者呈像,现实或者观念,在“看”向所见的途中,因着奇妙偏差,变成心之象,变成一场风,“风吹衣袂,水拂荇草”,参差里留予一些擦肩,一些迟疑。
文/亚冬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盛天晔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盛天晔到场祝贺展览并发表致辞:“禹君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一路从小姑娘变成一个会思考的艺术家,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反哺。所谓教学相长,学校提供了温室一样的环境,允许学生在里面无数次试错,但是到社会上之后必须会自我成长、自我疗愈,这一点特别重要。禹君就属于那一类人的代表。无论处于哪种环境,她都会自我发育,自我成长,自我修补。从她在大千的《浮游》个展到现在,作品无论从色彩、造型、内容,还是思维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德国的游学经历使得禹君的画面更加理性、内敛,其中力量也更强大,颜色的选取也更加简约。这次双个展的两位艺术家呈现了互为镜鉴的互补状态,我觉得可能这也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琦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陈琦,作为两位艺术家长辈一代的同道与同行者,在场对展览及艺术家谈及他的特别感受,他表示:本次展览的策展理念,“光晕”,非常好地抓住了两人共有的特征。事实上,“光”的主题在艺术创作中经久不衰。“这里的‘光’有三种层次。首先是自然之光,因为艺术家的感知、思考和观察都源于自然。其次,这些自然之光又会转换成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媒介等构成的精神之光。例如沈采的作品用了极薄、极柔的绢,其上所用的线又具有计算机线条的质感,加上作品晕染出的颜色,实际是将理性和感性两种光合并在一起。禹君作品既有黑白的强烈对比,也有非常完整的画面视觉,‘光’在这里所营造出的是另一种更为丰富或说更有想象空间的游离状态。‘光’因为两位艺术家的不同路径,呈现各有不同。事实上,她们都是在用自己的艺术方式制造光,这也是’光‘的第三个层次。我想,这个‘光’也是她们的生命之光,最后祝福展览:‘禹’君同行,‘沈’采飞扬。 ”
策展人、自由撰稿人段少峰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策展人、自由撰稿人段少峰则从“传承”“全球化经验”“女性”和“传统”四个方面表达自己作为中间一代的思考,他表示,展览在体现两位艺术家不同的学院文脉同时,海外留学经历使得二人作品融入了对全球化经验的体验,并集中地体现出这几年女性艺术家发展的情况;沈采和禹君绘画中使用的媒介都具有东方性,画面当中对矛盾力量的各自表达又使得二人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朱莉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其后,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 硕士研究生导师朱莉对展览当中艺术家沈采的作品进行了详细解读,她表示,艺术家沈采作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年轻老师,所研究的领域是艺术与科技,而她的兴趣点是在于技术与人性之间的那个中间地带。“她乐于在创作中不断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与边界,相比于借助机器制图这样更便捷的方式,她叛逆地用纯手工绘画去完成机械感十足的图绘,并对‘去规则’的一切——水性颜料不可控的流动、绢布毛边的质感、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正圆——感到踏实。沈采的画实际上是一场实验,基于对当下技术的理解,她用自己个人的经验,回应和反思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
中国著名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立入禁止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刘治治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著名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立入禁止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刘治治对年轻艺术家有这样的创作和机会表达感慨:“沈采的画探讨了技术的、科学的某一方向,和人所能够达到的某个技术之间的契合点;禹君的画在视觉叙事中释放能量,无论颜色还是造型,都非常让我感动。”
艺术家沈采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随后,两位艺术家也各自表达了对现场嘉宾及师友的由衷感谢。艺术家沈采表示,这是她在北京的首次集体亮相,展览筹备期间,看见自己作品一件件被展示起来,包括一些失误或意想不到的结果,对她来说,这些都是新故事的开始。“没有一个作品是已经被做完的。在跟禹君作品的对话当中,这些作品又再一次地获得新的生命力。”
艺术家刘禹君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本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刘禹君第二次回到大千画廊,她表示,在她的两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展出中,非常幸运能有大千画廊和老师、父母的见证,“感谢到场的每一位朋友,希望通过‘光晕’的主题,带给大家各自明媚。”
大千画廊主高小棋女士为展览开幕发表致辞
开幕式最后,大千画廊主高小棋女士向到场嘉宾及参与展览的所有人员表示由衷感谢,她谈到:“大千画廊是1988年由我父亲成立的,期间大千更多是关注20世纪的经典作品;2016年我接手以后,大千从琉璃厂搬到了798,接续思考与探讨东方哲思下当代水墨精神的多元表达,挖掘和传承水墨语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这既是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在我父亲那个年代,他跟他的艺术家的合作是几十年的共同成长与相伴,希望我和我的艺术家也能这样,共同成长。”本次展览当中,两位艺术家各自在朦胧与清晰、黑白与色彩看似矛盾的事物之间呈现着个性的游刃与落定,展览主题“光晕”所泛化出的感性张力与严肃思考,也通感着东西方美学哲思的呼应与默契,这一点亦是大千画廊的一贯坚持。
【展览现场】
【现场嘉宾】
【艺术家及作品】
沈采 Shen Cai
艺术家。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获艺术学学士;2021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艺术媒体与科技专业。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为备受期待的新一代艺术家,沈采在艺术实践中,积极以多种媒介形式,探索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中以人为主导的人机关系,并且着眼于机械性与人性之间的灰色地带,通过影像、装置等形式来建立并表达人与机器之间达成的新秩序与新关系。沈采的作品曾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纽约 Sheila C. Johnson 设计中心、纽约 The Aronson and Kellen 画廊、纽约伊森·科恩艺术中心碧肯美术馆 (Ethan Cohen KuBe)、上海大丸美术馆、墨尔本 The Victorian Artist Society 等国内外美术馆、艺术机构展出,并参与入选包括2019年度⻘衿计划、英国爱丁堡计划-CAI ⻘年艺术家实验室项目、提名2023年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等国内外艺术项目。
朱莉(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采的作品中常常并存着一对矛盾关系:理性的数字计算与感性的手工制作之间微妙、复杂的张力。作为一名艺术与科技方向的研究者与实践者,沈采会拥抱不断更迭的新奇技术,但却并不持有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立场。相反,她有自己的思考和警惕。她的兴趣其实一直是在技术与人性之间的那个中间地带,时而疏离又时而重叠的灰色空间。
她乐于在创作中不断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与边界,相比于借助机器制图这样更便捷的方式,她叛逆地用纯手工绘画去完成机械感十足的图绘,并对“去规则”的一切——水性颜料不可控的流动、绢布毛边的质感、永远画不出一个完美的正圆——感到踏实。 从少年时代透过“散光”认识世界的秘密通道,到如今思维日臻成熟后引入了一个数学的、理性的、完美的模式来剖析世界,纵观沈采近年来的创作,她始终围绕着一条脉络——对世界本原的观看与解剖。作为95后代表艺术家,沈采的绘画跨越了东西方的视角和维度,从而具有了某种“国际化”的通感经验。
沈采 code 1 丝绸水彩 60x60cm 2024
©沈采 ideal-eye 2,2023 120cmx120cm,丝绸水彩
©沈采 ideal-eye 4,2023 120cmx120cm,丝绸水彩
沈采 飞矢不动-2 丝绸水彩银箔 50x50cm 2024
沈采 飞矢不动-3 丝绸水彩银箔 50x50cm 2024
沈采 飞矢不动-4 丝绸水彩银箔 50x50cm 2024
©沈采 Euclid,2023 20cmx20cmx36,丝绸水彩
刘禹君 Liu Yujun
艺术家。1996年出生;2019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
刘禹君享受用绘画讲述无法言说之事的感觉,寻觅非理性视觉艺术的自我逻辑,因此她的作品中往往带有模糊的叙事性。其作品曾于202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版画双年展银奖;2022年,获林风眠创作铜奖,浙江省版画展览学术提名;2021年,作品于悲鸿精神——第四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丝路·新纽带——中国画青年扶持计划双年展、第十一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九十周年全国版画作品展中获奖;2019年,获衣恋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虚苑青年版画创作双年奖“优秀奖”;2018年,获“勇立潮头”浙江省第七届青年美展“优秀奖”,盛世钱塘·美好家园——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杭州市美术作品展“学术提名奖”;2017年,获第八届黄原书画奖学金“最高奖”,无界国际艺术展(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最具创意奖”。作品被山东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苏州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千当代艺术中心、衣恋公司、鲁迅文化基金会、南京三乐堂等公、私机构及国内外私人藏家收藏。出版有:《画境·典雅——刘禹君当代工笔画探微》(安徽美术出版社)。
盛天晔(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蝴蝶,蜻蜓,心形的骨头,框边的飞蝇,花瓣上的甲虫,黑暗中的光,水中的火。朝露与夕颜,隐恨与仇雠,隔夜的酒,旧爱新欢,荒野蜃景,腐草为萤,锋刃犀利。爱的慵怠,性的暗喻,笔触刷过,流淌出清代丝织品般颓败喑哑的意绪,隐忍,节制,又自我放逐,爱与痴纠缠,昏味中堕突,聚合离散,不舍昼夜:欲说还休,种种障目。根子里却是无所不爱和无力可爱的露电幻影,乍起旋灭,不过成住坏空,人间一梦。天道返照,肉身微茫。画的迁变,即是人的成长。 《蜉蝣》时期炽热的情欲,少年荒莽的爱,忧郁的浮沫和焦灼的余烬渐次散去,攒合,拢聚,积淀,淘漉,筛洗,之后有物喜己悲,形销骨立,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禹君像拉斯·冯·提尔或者卡拉克斯电影里的那类女子,有一种非我族类的真幻不定。她的灵魂和肉体适成反比,风吹衣袂,水拂荇草,蛾眉婉转间,手起刀落,天顶虹霓,落照大地,笑语盈盈暗香去。
没有一丝进退失据的慌。
如此,
太上忘情。
©刘禹君 对谈,2023 78cmx108cm,纸本水墨丙烯
©刘禹君 形、体-2,2024 52cmx75cm,纸本水墨丙烯
©刘禹君 关系-1,2024 42cmx29cm,纸本水墨丙烯
©刘禹君 紫气-2,2024 78cmx108cm,纸本水墨丙烯
©刘禹君 紫气-1,2024 78cmx108cm,纸本水墨丙烯
刘禹君 骨肉 纸本水墨丙烯 42x29cm 2024
刘禹君 涌出的、无限的 纸本水墨丙烯 108x78cm 2023
刘禹君 何处是我家 纸本水墨丙烯 108x78cm 2024
刘禹君 微光 76x53cm 纸本水墨丙烯 2023
“光晕”沈采X刘禹君双个展
艺术家:沈采、刘禹君
策展:大千画廊
出品人:高小棋
策 划:王娅琼
主办:大千画廊
展览日期:2024年4月20日 - 2024年6月2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30-18: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大千画廊(北京798艺术区797中街1-22幢一层2号)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