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45年再现拍场!雷尼·马格利特重磅杰作《遨游》将于佳士得香港春拍诗意绽放
2024-04-24 14:23:51 未知
雷尼·马格利特(1898-1967)
《遨游》
油彩 画布
60.5 x 80 cm.
1944年4月作
此作将于5月28日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呈献
以玫瑰为符号创作的艺术家不止雷尼·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而马格利特的深远影响亦不止于超现实主义。战争、诗意、艺术的自由、坚韧的精神只是玫瑰呈现于画布上的内在意涵,贯穿了马格利特的艺术生涯。马格利特创作于1944年的《遨游》(L’invitation au voyage,估价:2,800万-3,800万港元),取自查尔斯·波德莱尔 (Charles Baudelaire) 一首诗题,希冀用艺术反抗战争,整幅作品沐浴于温和细腻的诗意希望之中,又彰显无与伦比的决心。该作于1947年就已公开展览,彼时玛格利特尚在世。1979年,《遨游》最后一次出现在拍场;时隔45年后的今天,作品将于5月佳士得香港春拍重现市场!
马格利特此幅梦境般的《遨游》(L’invitation au voyage) 宛如一句新启的神谕——地平线上,一朵巨大的玫瑰取代太阳缓缓升起,温暖的优雅粉色环绕四周,蔚蓝的海浪轻拍沙滩,天空熠熠生辉,海天交融,浮光跃金,绿色、黄色、橙色参差交汇。
我的想法很简单,但我从不会为简单本身所限,大道至简,方可呈现更触手可及、微妙动人的具体感受,那些乡愁、那些诗意。而这正是一朵巨大的玫瑰,绽放于遥遥海上。
—— 雷尼·马格利特
这正是马格利特在黑暗岁月仍然心怀希望与活力的鲜明写照。1944年4月初,已是布鲁塞尔被德军占领的第4个年头,一片黯然中,马格利特向比利时超现实主义者、诗人马塞尔·马里安(Marcel Mariën) 连写带画,讲述了他最近的绘画想法,以共勉精神。
马格利特给马塞尔·马里安的信,写于1944年4月初
此幅画作将1920年代末以来艺术家标志性的精确优美风格与更自由生动的笔法形式相结合,凸显了在动荡的1940年代里,塑造马格利特艺术视野的不同影响。
孩子,小妹妹,
想想多甜美,
到那边共同生活!
尽情地恋爱,
爱与死都在
和你相像的邦国!
阳光潮湿了,
天空昏暗了,
我爱你眉目含情,
种种的魅力,
那样神秘,
照亮了珠泪莹莹。
那里,是整齐和美
豪华,宁静和沉醉
——《遨游》,查尔斯·波德莱尔,1857年首次发表于《恶之花》
从海平面缓缓升起的巨朵玫瑰不仅标志着马格利特风格的转变,轻轻驶向地平线的方向也显示着艺术家心底对希望的期许。画作标题为马塞尔·马里安所拟,取自查尔斯·波德莱尔 (Charles Baudelaire) 一首诗题,诗中描绘的万千美丽,玫瑰、日落美不胜收。其中有一段反覆出现的诗篇,启发了马蒂斯 (Henri Matisse) 在内的诸多艺术家:“那里,是整齐和美/豪华,宁静和沉醉”。
马格利特与本作在卢·科斯尼画廊,1944年。摄影:Lee Miller
© Lee Miller Archives, England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leemiller.co.uk
正如题目所示,“遨游”着的不仅是画中玫瑰,也是画外生活。从岸边回望大海,空中祥云浮郁,低映海面,色彩精妙流转,与居住在意大利巴洛克的法国画家克洛德·洛兰 (Claude Lorrain) 的海景传统一脉相承。马格利特希冀用艺术反抗战争,正是同样的砥砺精神。
雷尼·马格利特《乌托邦》,1945年作,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从艺术生涯的最初开始,马格利特就深深迷恋于“玫瑰”这一主题。早在他立体派—未来主义实验中,就以妻子为模特,在裸体女性的心脏位置绘以一朵玫瑰,这神来之笔别具一格,但马格利特也承认,并未能带来震摄人心的效果。同样在1944年,于“阳光下的超现实主义”创作时期,马格利特在作品《通俗小说》(Roman Populaire)中完成了第一次对玫瑰符号的迭代。在这幅肖像画中,一位女子静坐河畔,艺术家将一朵玫瑰点缀在女子发隙。而在《遨游》里,这朵玫瑰居于画幅正中,成为全画焦点。
一年之后,他即绘制了名作《乌托邦》(L’utopie),标志着艺术家从“阳光下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回归到更精细的创作风格。1952年,马格利特试图解构玫瑰。《袭击心脏》(Le coup au coeur)探讨了玫瑰作为爱情的象征意涵,痛苦与快乐总是相伴相生,互相依存,同年创作的《美丽语言》(Le beau langage )则探索了观者与一朵玫瑰真实可感的具体交互,进而与是次呈现的此幅画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雷尼·马格利特《摔角手之墓》,1960年作,私人收藏
马格利特日后的系列作品致力于呈现这一标志性的花朵,玫瑰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在其1960年创作的经典之作《摔跤手之墓》(Le tombeau des lutteurs)中,一朵巨大的玫瑰再次盛放于画布之上,如神谕般,从物质与精神双重维度为观者带来强烈震撼。
此幅作品曾为卢·科斯尼画廊(Galerie Lou Cosyn)收藏,该画廊由卢·科斯尼于1942年创立。彼时她与马格利特已经相识数年。在艺术家的另一位朋友Camille Goemans、亦是她当时的伴侣、后来的丈夫的帮助下,两人创立了画廊,定期展出马格利特的作品。
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晚间拍卖
5月28日
拍卖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湾仔港湾道1号
查询
徐文君 (Ada Tsui)
adatsui@christies.com
+852 2978 6730
余可欣(Arco Yu)
arcoyu@christies.com
+852 2978 6346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