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战国玉璧3480万成交,古代玉璧为何这么值钱

2016-01-08 15:19:25 未知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古代玉璧用途和各时期特点分析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即璧的两边玉质部分相加之和等于璧的中央孔径的一倍。

  红山文化玉璧;肉的边缘均呈薄刃状。良渚玉璧外缘薄,内缘厚。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壁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

  良渚文化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原始社会的玉璧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

  商周时期玉璧;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玉璧又成为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这时期的玉璧均为圆形,璧面切割平整,内外缘厚度相当,外缘边棱为圆角,两面对钻打的孔一般都很规整。

  春秋战国玉璧;这时期的玉璧多用新疆的青玉、白玉、碧玉等。佩带用的璧一般直径10厘米以内,不殓葬用或作为礼器用的壁直径则在15—25厘米之间。春秋时期的玉璧,璧体均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辊工规整,打磨光亮。不少采用浮雕法,上雕龙首纹、蟠虺纹等。

  西汉时期玉璧;玉质仍以白玉、青玉、碧玉为主,但璧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厘米直至50厘米以上。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汉代玉璧边沿加宽,立缘剖面呈方形,明显不同于战国时的三角形立缘。璧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很浅,谷粒上部较浑圆。同时,组合纹饰更为流行,有的还饰以吉祥文字。

  西汉时期玉璧;璧体加厚,外缘立面略有弧度,但数量渐少。外缘有透雕附饰的玉璧较为流行,附饰中有的是吉祥语铭文。有的璧面纹饰也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或蒲纹,外区为兽面纹或鸟纹,游丝毛雕富有特色。

  玉璧的用途和寓意分析

  玉璧的用途,按古文献记载和后人推测,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河、祭星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为身份的标志(《周礼春官宗伯·典瑞》所云:"子执毅璧,男执蒲璧"之类)。三为佩饰。四作珐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腐用。

  往年玉器成交记录

  战国 和田青白玉龙凤配-------3480万RMB-------------2011-06-05

  和田白玉鞍马 (一对)---------2750万RMB-------------2012-03-04

  车绍国雕和田玉踏雪寻--------2080万RMB-------------2011-04-16

  和田青白玉观音--------------1900万RMB-------------2010-06-26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