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家谈:从汕头美术馆双展 看王璜生行旅路上的变与不变

2024-05-07 14:29:27 未知

2024年4月26日,“王璜生:七重旅途”暨“从这里出发:珠江溯源记(1984-2024)巡回展/汕头站”在汕头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没有开幕式,来自汕头、揭阳、潮州的本地嘉宾,及远道而来的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昆明、贵州、深圳的嘉宾300余人莅临展览现场,并与艺术家王璜生进行热情交流,气氛热烈亲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45a0313aa510e5f4d6d221aeec4500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2215184a7858edcca580723aec1c71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50a28607f67a4d051f076462a9577eaf.jpg

本次大展由两个分策展组成,分别是由策展人孙晓枫策划的“从这里出发:珠江溯源记(1984-2024)巡回展/汕头站”和策展人沈森策划的“王璜生:七重旅途”。展览以共时性的“七重旅途”和历时性的“珠江溯源”两种空间化叙事追踪了王璜生在此行旅路上的变与不变,全景式地展现了艺术家的人生旅途;展览展出了王璜生在艺术道路中不断尝试与探索的脉络,除了水墨、丙烯、装置、影像、综合材料以及新媒体等媒介的探索,还展示了王璜生作为艺术家和美术馆馆长在艺术业界的耕耘和成就,是其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个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16e61dd34d86896fddf4340ddee24e2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57c540cd0375b24ba8f0e144d8f47041.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583b8020c9549b500e17c6a41d8951bd.png

艺术家王璜生在开幕现场谈到,他十分感谢汕头美术馆与两位策展人对展览的支持和帮助,此次展览是一次对于生命个性和特质的表达与探索,希望这次关于自我生命旅途的个展能够以小见大,触及个体在社会机制与规范、后全球生产与消费等议题的慎思和人文思考,表达艺术家行走溯源的生命力量和真挚情感。

策展人孙晓枫指出,如果说1984年的溯源是一个人的青春对于珠江的想象,那么今天对个人史的回溯则是文化情怀与担当的回响,形成了一种由年华、理想、情怀、践行力、地点等元素聚合的愿景。

策展人沈森表示,展览希望用反线性叙事的方式破译艺术家当代创作中的生命政治观、历史观和社会观,也怀抱着朴素的期待:通过对当代创作者文化精神和内在世界的探讨,再度追问‘艺术’在人类危机面前的社会介入策略,以及对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的辩证认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b922fb41937ad17659dff2784aa9679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86c9358e0a91834a1d4f83ec2520a0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7eee5b22b0fff7251f5675bc55cc1bda.jpg

在展览现场,部分嘉宾接受了“推门文化”的采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f4e6ea44d7cb6149a8a3fe357c3ed45f.png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皮道坚教授谈到,此次展览内容结合了王璜生传统和当代的艺术创作,感受到丰富的思想史和社会学的内容,大型的装置和绘画作品展现了艺术家强大的调动和协调能力,独立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表达方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5f40d2acf5135242e696c53004a8e2d0.png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伟铭谈到观展印象时表示,较深刻的是两个展览内在的联系,由此看到了王璜生在艺术理论和美术馆实践领域的成绩建构,气势撼人。展览爆发出艺术家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望和表现的能力,以及视觉形态的形式,抒发了个体身处困境的思辨和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66d2b319992ec3db157d4ba72ba44c01.png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认为,七重旅途中出现的很多画面和用喻,勾起的集体性记忆和经历,令我们想起曾经非常揪心但坚毅战胜困难的时刻情景,艺术介入生活和社会起到的非常有效的作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a4527779b2c84faf096bc8d5e9c44b7e.png

云南大学教授、批评家、策展人管郁达谈到,除了在美术馆界的成就,王璜生还是一个具有挑战和实验意识的艺术家。骑走的经历对王璜生非常重要,“行走在路上”表现出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灌透他的艺术生涯。汕头作为他生命的起点和原点,使此次展览更具特殊意义。在《游象》《线象》系列中,用线表达线和象的关系与河流的流动有关,通过水墨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溯源和寻根,回到精神故乡。王璜生是一个身体力行的人,在生命和艺术旅途的行走中,我们看到他对艺术和生命的执着和理想主义的精神,和主体的生命意志的探寻。此次展览强调生命本质、生命意志的概念,通过艺术创作理解艺术家本人的生命经验和意志的表达,同样让我们思考:生命意志必须经过哪些艺术方法能与今天社会现实和观众产生连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a68d64c87badfc23120cfb69b0b08273.png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典藏委员会副主任蔡萌教授提到,此次展览看到了艺术家王璜生的不同身份切片和阶段,从儿时的写意花鸟到近期的实验性水墨创作,可以看到艺术家逐渐抽离和抽象化传统水墨思维的主动意识,同时也呈现了时代的变迁与当代的文化品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371aab01bda1396187a6adf891f42139.png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胡斌教授提到,自己对王璜生的整体作品脉络有一定的了解,从早期大型山水水墨系列到直接切入当下现实的部分,后者更深入伤痛和现实处境。其介质是带有象征寓意的纱布和铁丝等,这次展览同样可以看到王璜生绘画语言的变化,线条和笔墨的运用彻底的颠覆。水墨的图像线条语言到装置、立体物体、烟花残骸之间产生的内在关联,指向于全球化语境下各种思想意识的撕裂、对抗和纠纷,用综合媒介的方式勾连起人真实处境的心理反应和情境感受。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2485c106f24d9ebc41fa8ebac16683e4.png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表示,十分高兴看到汕头美术馆的领导和负责人对当代艺术的接纳,王璜生这次在汕头美术馆的大型个展与汕头本地的文化和文脉对话,将当代艺术带回文化本土,让当地公众对当代艺术有所了解,是一件居功至伟的事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003695c08421f94334dd24ee91fad4d4.png

艺术家卢小根表示,与王璜生老师是发小和画友,王老师的家学以传统绘画和古典诗词为主,在这次展览看到王璜生作为艺术家踏着时代脉络和学科发展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5b1fbc3ab041877a064139e9c6c4b218.png

一同骑走珠江溯源的艺术家好友、建筑师李毅谈到,当时一路溯源写生时,并没想到今天的巡回展,看到珠江溯源的最后一站回到汕头,既是出发也是结束,十分感慨。作为汕头第一个当代美术馆,这次展出的空间是比较现代的设计,可以说是汕头文化品位最高的展览建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e657c9ddb6f8cf0a271a8b07ff60e69a.png

策展人、批评家董冰峰谈到,传统博物馆和当代美术馆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系列当代艺术家回应传统的大型艺术展。当代艺术的出现是自然的,当代美术家的创作也在思考传统与当代的问题。对于今天的美术馆策展人和管理者来说,如何打破界限、突破美术馆的功能,从创作研究到策展的分类建构传统与当代的连结是一个普遍趋势。王璜生老师这次在展览中的作品用传统的媒介创作当代艺术作品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8addf21203be83580c379760a56f2837.png

艺术家、策展人杨勇表示,第一次看到王璜生老师如此系统完整的个展,感受到了王老师多维度的艺术人生,尤其是年轻时候的速写展现出的知识分子的内核与自信,此次空间设计和策展思路很巧妙的结合了汕头美术馆的空间特点。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efe89a62806d4bf37b82715e626d74ca.png

广州33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策展人艾海表示,王老师一直以来都以非常具有创新性,无边界的方式进行创作,上次在33当代艺术中心与王老师合作展览“王璜生:氣象·公元2022”,他不管是从作品创作上还是从展览策展方面,都是不断的在突破,也给在从事当代艺术的年轻人做了表率。如同上次的合作,这次展览的布展和策展思路都是不同的,将“氣象”一展览以新的面貌呈现,将传统宽泛的问题具象化,以氧气罐为媒介,构建出一个以装置、影像、声音、图片、绘画、行为等艺术形式丰富了“氣象”这套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次展览以双向策展的方式来探讨王老师的艺术旅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汇聚到了一个共同的焦点上,犹如在两条河流中,最终汇聚到了一起。我认为在策划上也完成了一次突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666a6b21c9bc7fbd2c98babaf3fc90b1.png

华润置地总部综合体设计部的潘慧敏谈到,早年在媒体工作时认识王璜生馆长,他在美术馆管理上是严谨认真的。这次的展览看到王璜生老师作轻松自由的一面和作为艺术家身份的沉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c67f5125d8934b0abb296f258f5f6931.png

广州美术学院岭南美术教育副研究员、美术史研究者庄程恆表示,作为潮汕人看到这次展览非常亲切。珠江溯源是一次知行合一的实践,暗合20世纪早期的人类学家、汉学家在华调研的学术背景,王馆在国内美术馆意识尚未完善的时候先行先试,这次展览看到王馆的工作、创作与时代思考的契合,是美术馆从业人员的标杆和榜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b41e4886819fda7b922b57c46109ef3a.png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岭南画派研究中心主任王艾则从王璜生老师的家学渊源出发,他在采访中表示:王璜生老师的父亲王兰若先生民国时期求学于上海美专,将海派风格带回广东,通过美术教育推动了海派、岭南派的笔墨渊源的结合。王老师承延了他父亲的格局,进而衍生出更为宏大的观察视角和更为多元的学术关注点,对时事政治、人与自然、自我观照都有深入思考。本次展览作为汕头美术馆第一个大型当代艺术展其文化意义也在于此。而“珠江溯源”所展现的上世纪80-90年代蓬勃的生命力和文化动力,更如潮汕谚语所言:“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一样,将王璜生的文化经验反哺回他的家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5/8f1b96d419e4ea1c5b1d27b03ec38566.png

诗人、画家李勇谈到,这次展览是一次关于艺术家王璜生老师多元和厚重的人文思想的呈现。从沿海城市到广州、北京的行走人生,王璜生老师在行走中走出“小我”,走进“大我”,少年时期游玩北方和珠江溯源两次行走形成和实现了王璜生作为艺术家和一个大写的人的转换和塑造。

汕头的著名艺术家、汕头中国画院院长、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陈政明;原汕头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陈延教授;原汕头画院院长杜应强;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肖映川;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曾松龄、画家林纯孝、蔡宝烈、詹伟明、王种玉等出席了开幕活动。

展览将持续至6月23日。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