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艺术家档案—曹敬平”在悦来美术馆开幕
2024-05-08 11:24:31 未知
2024年4月29日,“重庆艺术家档案—曹敬平”在悦来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何桂彦担任策展人,为悦来美术馆“重庆艺术家档案”展览项目的持续延伸,以曹敬平作为个案研究,展出他的16件绘画作品。
嘉宾合影
曹敬平的绘画题材在不同阶段均有较大的变化,他是一位十分倚重修辞的艺术家。19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转变是“图像的转向”,其基本特征是,绘画的图像化、平面化、符号化。图像的转向也预示着当代绘画内部叙事方式的改变——由宏大叙事向微观叙事、由文学化的叙事向图像叙事的转变。曹敬平1990年代中后期的绘画就深切地体现了图像转向的特点。在早期以“蝴蝶”为代表的作品中,图像居于核心的地位,而超写实的、具象的、影像化的视觉语言成为修辞的手段。对视觉的隐喻、视觉的惊诧,以及视觉陌生化的追求,不仅让作品传递出新的审美经验,也使其具有观念绘画的意味。
破晓 Dawn 布面丙烯 100×130cm 2019
颐和春暮 布面油画 250×180cm 2013
就艺术家近年的风景系列来说,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形式与语言的编码。在当代绘画中,形式的转换与编码大致有三条路径:一种是从传统中寻求滋养,从既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图式中寻求当代转换;第二种是立足于自然、立足于现实,通过艺术家的创造,使其成为“有意味的形式”;第三种是观念的形式,即来自对既有视觉机制的改变和艺术家独特的、个人化的创作方法论。应该说,就“风景”系列,曹敬平游弋在这三种之间,但似乎又遵从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始终保持着对传统的、东方文化中的图式与语言的对话,为作品营造一个古与今、传统与当代的上下文语境。第二个是要体现当代人的审美,以及当代绘画的观念表达。如此,修辞就有了语言的边界。于是,“格物”与个性,既有的图式与个人化的观看经验就有了一种时间与文化上的张力。不仅如此,在这些风景的表达中,曹敬平毫不回避西方绘画的视觉机制与媒介特点,如透视原则、油画肌理,特别是西方化的风景观念。不难发现,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始终在语言与审美领域寻求调和、融汇。山水还是风景的边界不断在消弭。在那些辽阔的、波澜不惊的湖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南宋马远的遗产,而在那些崇高的、仪式化的风景中,艺术家似乎又在回应着1960年代中国山水画中的浪漫主义追求。在这一刻,修辞具有了文化的灵魂,让绘画语言有了归宿,同时,也为作品注入了审美气质。
水图之一 布面丙烯 150×180cm 2024
生长 布面油画 61×80cm 1998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