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锁祥:靠作品说话

2024-05-17 08:43:57 未知

4月29日,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山西展区)在太原开幕,这不能不说是件盛事,值得祝贺。

5月1日午后与友人匆匆一个半小时的观展,心潮澎湃,与大家倾吐参观心声。

一是在展览阵容的组织与作者作品的气势上,均属是成功的。展览阵容用“整齐”来说,作者作品之气势用“饱满”来说,都值得点赞,其标志就是吸引观者的观看力。

二是书法作品的艺术形式感强烈。属于视觉造型艺术的书法,毋庸讳言,其成功的第一要素定是它的“形式”。

三是书法作品风格呈现多样化。这方面的成功看得出的,一是书法作者极大地释放了自己,二是评选者们充分注重了展览作品风格多样性的属性。

以上三点是我最初的一个印象。这里不禁让我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一届书法展在太原巡展给我的印象。

其一,作品尺幅不尽统一。书法作品尺幅不尽统一,这倒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给观者的首先是书作者自己的书法风格,而不是其他。譬如周而复先生的作品、赵朴初先生的作品,等等。表露出来的直接是儒雅古朴之风,展览中不唯有大作品,甚而是超大尺幅的作品。如女书家作者萧娴的联作,魏碑书体的雄强之风在生生地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凡此之例多多。一句话,靠作品说话,靠作品的风格说话。

其二,还是想就书法的风格再略展开说一点,就是书法家们的个性特质,如我们了解的山西书法家卫俊秀、姚奠中先生,他们当年的书法都亦参加了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我要说的是他们的作品各自充分表现了他们各自的书法个性特质。有所谓“和而不同”。而现今的书法说“不同”则是相对的。

其三,想说的是“书法是文化载体”(姚奠中先生语),其有“双重”作用,不可忽视。姚先生的意见具有代表性,老一辈的书法家们都有同样的看法。这是对中国书法的本质认识。

​(作者:刘锁祥)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