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艺术家谈“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博物馆展览当代尝试的创新表达
2024-05-27 16:13:01 未知
2024年4月30日,“时空变调—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幕,在此次展览中,蔡灿煌、柯佳敏、木木小宝、沈泳岌、张天怡等多位艺术家,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手法,展现了博物馆展览当代尝试的多种可能性。通过对话,他们分享了他们对于博物馆展览当代艺术的看法和建议,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山西博物院
参展艺术家们通过将山西古建筑元素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探索了博物馆展览的创新表达方式。他们认为,博物馆展览不应局限于传统,而应积极拥抱当代艺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他们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生态艺术等,展现了艺术表达的丰富多样性。他们认为,博物馆应鼓励艺术家发挥个性,用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诠释传统文化。
展览现场
他们强调,博物馆展览当代艺术的目的不仅是展示艺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他们建议,博物馆应成为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对话的平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他们认为,在博物馆展览当代艺术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主体性,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发挥创造力。博物馆应成为艺术家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不是简单的作品展示场所。博物馆在举办展览时,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展览理念和经验。他们建议,博物馆可以通过与国外艺术机构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提升展览的国际化水平。
通过本次"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我们看到了博物馆展览当代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和广阔前景。艺术家们的建议和探索,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我们期待博物馆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
蔡灿煌:在镜像对照中反观自身体验空无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在博物馆空间展示,对这种展示方式,您感受如何?
蔡灿煌:此次参展作品《相非相》,是专为展览创作的。展出的三尊佛像,灵感均源自山西博物院的珍藏。去年,我在山西博物院参观时,看到一张照片中有三尊佛像,呈现方式与近年来流行的千面镜LED广告灯箱颇为相似,这些灯箱能够产生连续的镜面效果。这次创作,我采用了相似的创作方式,将佛像这一古典传统文化的象征,与现代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在不断的镜像中,佛像似乎变得虚无缥缈,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佛学理念,尤其是相与空的概念的绝佳机会。
在佛学中,"相"指的是事物的表象,而"空"则指事物的本质。千面镜所代表的入世方向,与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所呈现的信息洪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断的镜像对照中,人们能够反观自身,体验到一种空无的感觉。
展览现场呈现的,是虚空中的佛像。当观众走进展览,他们的形象也会被映照在佛像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互动体验。这不仅是对佛像形象的再现,更是对观众内心世界的映射。我认为,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讨论。博物馆的展览通常更倾向于传统,而这次则是博物馆首次尝试涉足当代艺术领域。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曾多次到访山西,参观过云冈石窟这座佛教艺术瑰宝。此外还有云冈石窟旁的古老寺庙,以及铁佛寺等,都给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次展览中,佛像的外表面特意采用了生铁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会逐渐生锈。这不仅呼应了展览中时空变换的主题,也体现了现代材质与时间流逝的互动。通过在传统博物馆中展示这些佛像,我们得以探讨时代情绪,以及自我映照的方向。
作品名称:《相非相》 作者姓名: 蔡灿煌 作品材质: 综合材料 (千层镜 LED 灯、不锈钢底座)
雅昌艺术网:参观博物馆时,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为什么会对这几尊佛像产生兴趣?您本身是否对佛学和佛教有研究或感兴趣?
蔡灿煌:我对佛学的理解,尚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试图通过这种途径而非宗教的视角来探索佛学。在佛像的塑造上,现代与古代的佛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山西的佛像多停留在北魏时期的风格,与明清之后的佛像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佛像从其造型中不断映照出丰富的人文情感。它们所体现的方式、情感,与现代佛像的纯粹友好和庄严尊重形成了对比。在观赏这些佛像时,我常常能从它们身上看到个人的状态。在挑选佛像的过程中,我被形式感和象征性所吸引。鉴于整体展览倾向于采用古建筑的手法,我选择了带有佛龛感觉的三尊佛像。两侧的两尊佛像带有建筑感,这是佛像中常见的形象,而三尊佛像均以释迦摩尼佛的形象呈现。实际上,北魏时期的佛教开始走向世俗化,使之更加贴近人间。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技术与风格,以及人们内心深层的心理状态,更加尊重个人内在的自我思考。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会经常来山西考察吗?传统文化吸引您的是什么?
蔡灿煌:我认为在这方面,你会对所有的文化产生兴趣。山西与北京的地理距离并不遥远,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是三晋大地,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这里孕育了诸多正统而深厚的文化,值得深入研究和体验。当对山西的文化产生兴趣时,你会发现,这里有许多方便游览的名胜古迹。悬空寺、应县木塔和云冈石窟等,都是学习与探索的绝佳去处。这些地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宝库,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灵感和启迪。
在这里,你可以亲身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领略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体会佛教艺术的庄严与神秘。每一次的参观,都会让你对这片土地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你对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雅昌艺术网:关于博物馆传统文化当代转化与跨界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蔡灿煌:我曾参与过一些独立项目,涉足博物馆领域,如普拉多和乌菲齐美术馆。这些博物馆不仅积极维护其丰富的传统艺术藏品,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例如,乌菲齐美术馆曾举办过蔡国强老师的展览。
在我看来,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它们都同属艺术的广阔天地。每位艺术家都应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内不断努力,拓展自己的创作边界。在当代艺术领域,我致力于不断挑战自我,探索艺术表达的新领域。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这些艺术并非凭空产生,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传统美术馆拥有强大的内在底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于现代人而言,如何继承并发展这些传统,某种意义上类似于翻译和转化的过程。尝试新的创作方式总是值得鼓励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探讨这个时代是否能够孕育出新的视觉表达或理念。
柯佳敏:通过传统鸟笼形式 探索现代建筑新表达
雅昌艺术网:首先请您谈谈参与此次展览的感受是怎样的?
柯佳敏:我深感荣幸能够在博物馆内参与一场当代艺术展览。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标志着他们在艺术展览形式上的一次创新尝试。我的作品与建筑主题紧密相连,尤其是融入了东方建筑元素,这些元素的灵感来源于我学生时代在山西省的考察学习经历。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策展人薛天宠老师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参与这次展览。对于展览的场地,我感到非常满意,因为它非常适合展示我的作品,无论是悬挂还是地面摆放。主办方为了这次展览特别对空间进行了精心划分,并投入了大量的心思和努力。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创作与山西古建考察有关,当时考察了哪些建筑,最初山西古建给您的印象如何?
柯佳敏:我踏足山西首站便是太原,随后前往了大同、朔州市,在朔州市我有幸目睹了应县木塔,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时,我正值大学三年级的下乡实践时期。自那以后,我开始逐渐涉足与建筑相关的创作领域。
作品名称:《谜 .城》 作者姓名: 柯佳敏 作品材质: 竹
雅昌艺术网:请谈谈此次参展作品《谜 .城》,您的创作理念是怎样的?
柯佳敏:广州的广笼非常出名,我周围也有喜爱养鸟的朋友,因此很早就有机会接触这种笼子。同时,这里的宠物市场,有许多专门制作鸟笼的工匠,在购买绿植时我经常与他们交流。我认为,鸟笼的构造形式为鸟类建造了一个美观的居所。在现代城市中,当我看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的高楼大厦时,不禁联想到笼子的形态。因此,萌生了一个想法:将鸟笼的工艺与现代建筑造型相结合,运用民间的鸟笼制作技艺来创作现代建筑的模型。这是我最初的设想。
雅昌艺术网:具体的创作过程如何?
柯佳敏:在东晋时期,陶渊明曾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诗句,描绘了人们在都市生活中对自然回归的渴望。这一思想启发了我,让我思考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何被重新定义。
曾几何时,我们居住在没有被拆迁的老房子里,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彼此间充满了温情。然而,随着高楼大厦的崛起,虽然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人们之间却逐渐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陌生感。我认为,现代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是我思考的起点。我试图通过传统鸟笼的形式,来探索现代建筑的新表达。这一过程需要从微小的步骤开始,逐步尝试和完善。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的鸟笼工艺,并拜访了许多制作鸟笼的老师傅。我向他们展示了我的草图,并探讨了实现这一方案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他们的建议下不断优化和改进我的设计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我的创作表达也变得更加自由。最初,我采用写实的方式,以鸟笼的形式构建了与单个建筑相似的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重塑这些建筑结构,使其成为某些城市中建筑的缩影,而非简单的典型形象。通过观察和感受各种建筑,我将它们进行解构和重组,传达出我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理解和思考。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建筑语言的探索和创新。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关于博物馆传统文化当代转化与跨界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柯佳敏:山西,这片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原地带,其博物馆中陈列的青铜器与陶器无疑会极为丰富,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与此相比,广州的博物馆则展现了不同的风貌,那里的展品更多地反映了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山西,相较于广州,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养分,但如何以新颖的方式将其展示和呈现,使之焕发新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当代艺术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们经常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复活,使之能够被年轻一代所接受和喜爱。在当代艺术领域,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例如,他们可能采用木板雕刻、实验性艺术或影像艺术等不同的媒介进行创作。即便面对相同的主题,不同的艺术家通过各自独特的手法,能够呈现出多样化且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多样性不仅丰富了艺术本身,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木木小宝:“龙越千年”传递温暖与变化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您创作了一条龙,请您谈谈这件作品的创作情况?
木木小宝:我一直致力于探索和创作以龙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纤维素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材料,与龙元素相结合,能够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晋祠博物馆盘龙柱上雕刻的龙,无论是张力还是眼神,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生动和力量。受到盘龙柱上龙形态的启发,我决定借鉴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并以现代手法进行延伸和创新。通过将传统龙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我希望能够创作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捕捉龙的动态和神韵,力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通过这种融合与创新,我希望能够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龙跃千年
雅昌艺术网:借助作品您想传达的理念是什么?
木木小宝:我想传达的是温暖与变化。整个龙骨架采用铁艺焊接技术,这种冰冷的材料在艺术家的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而其上,我们用纤维艺术的毛线材料,以细腻的手法描绘出结构的丰富变化。如此,龙骨架的冷硬与毛线的柔软交织,共同赋予了作品以温度,使其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作品局部
雅昌艺术网:作品龙的形象还参考了您老家的龙形象?
木木小宝:我的家乡孕育了我对龙文化的深厚理解,它以纸扎龙的形式呈现,为了超越这一传统表达,这次创作我将龙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解构与重组,旨在展现龙的神秘与虚幻,突破人们对其固有认知的界限。
起初,我构思利用颜料爆炸的手法,以泼墨般的效果来表达这一主题,赋予作品一种灵动与自由。然而,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发现颜料爆炸的手法已与青龙的基调相得益彰,再添之则显得冗余。因此,我选择保留青龙的纯粹,以保持作品的精炼与和谐。
沈泳岌:根植传统 当代艺术将焕发新机
雅昌艺术网:这次展览是山西博物院进军当代艺术的尝试,在美术馆的环境或者空间里举办当代艺术的展览。请您谈谈对于这种展览方式或者参加这次展览的感受?
沈泳岌:我的专业领域专注于中国传统造像及器物研究,因此,我坚信当代艺术的创作源泉必然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对于中国艺术家而言,其当代艺术的创作无疑源自中国的传统艺术,除非艺术家生活在西方,其创作的灵感和养分自然与其所处环境密切相关。
每年,我都会数次走访全国的博物馆、地宫、石窟寺以及皇陵,探访各地知名的文化遗产。我的创作,虽然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但其所有的想法与灵感均源自于传统雕塑所在的空间,如石窟寺、古寺庙等。当我置身于这些场所时,我全身心地沉浸于雕塑与空间的关系之中,从而创作出了当代全身心沉浸式的作品。
我时常思考,如果古人拥有现代技术,他们必定也会运用这些技术来创作。尽管我的作品中使用了当代的材料和技术,但骨子里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精神。通过我的研究和创作,我试图探索传统与当代艺术之间的桥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又富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
作品名称:《幻首》 作者姓名: 沈泳岌 作品材质: 亚克力管连接圆球铝件三件套、奶白亚克力管、内套硅胶导光管穿RGB-LED灯带
雅昌艺术网:能否具体谈谈此次参展作品的创作《幻首》?
沈泳岌:在2024年的跨年之际,宁波美术馆为我的作品提供了9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在这片广阔的空间里,我创作了约150米的偏抽象作品。尽管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存在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创作初衷并非仅仅为了庆祝龙年,而是出于一种巧合。身为宁波人,我深受这座城市出江入海、向海而生的精神影响。
我希望在艺术中传达一种走出去的理念,因此我的单体作品以船的形状为灵感进行展开。这些作品被巧妙地串联拼凑,形成特定的造型。在我看来,能够代表出江入海精神的,非龙莫属。因此,我创作了一个线性、极简的造型,以抽象的方式表现龙的形象。
此外,声光电也在我的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品的声音和媒介都经过精心设计,以配合整个展览的主题。整个声光电表演历时10分37秒,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象征着从出江入海到翻江倒海,再到游出海里升空,最终逐渐消失在天际线的过程。
灯光效果是根据音乐的节奏逐帧调整的,而非简单的蓝牙音箱脉冲。由于无法达到我的要求,我不得不逐帧进行调整,包括灯光模式。最终,观众在观看我的作品时,能够获得全方位的视听享受,满足我对艺术表达的所有需求。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看待博物馆的当代尝试?
沈泳岌:我深感认同,当代艺术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的产物。西方社会在艺术创作和展览上的实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尽管国内艺术传统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多彩,但与时代接轨,创作符合当代精神的作品同样重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教育,也要鼓励当代艺术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将这些作品放置在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区域,可以形成新旧艺术的碰撞。我认为这种碰撞不仅富有意义,而且能够激发出新的艺术火花。
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代的艺术形式将会越来越多。它们不仅可能出现在独立的展厅中,还可能与文物、形式、材料、空间等方面进行交织,形成作品之间的对话。这次尝试已经非常成功,我坚信,随着实践的深入,未来的艺术创作和展览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通过这种融合与对话,我们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使之更加多元、开放和包容。这将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艺术体验。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关于博物馆传统文化当代转化与跨界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沈泳岌:之前在中央美院美术馆观看卡普尔的作品,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印度特色,此外像艺术家埃利亚松,能够在其作品中感受到其家乡丹麦的影响,就是说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特质。
回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可以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习西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当代艺术创作群体,藏家群体和机构都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寻求与本土文化的连接。比如艺术家徐冰老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中汲取灵感,并尝试用当代的语言进行艺术表达。
这一转换过程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形式、语言、造型乃至文化符号等各个方面。这些元素都是艺术作品生长的内核,它们源自艺术家的内心深处,往往难以用简单的语言来完全表达。正是这种深刻的文化根源和个人经历,赋予了艺术家的作品独特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作品的深层含义,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雅昌艺术网: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应该多举办这样的展览。
沈泳岌:正如上面所谈,尽管许多艺术家自发地投身于与传统相关的创作中,但目前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或具有较大规模的群体共同探索的现象。然而,一旦这种现象得以形成,将会吸引更多人投身于艺术实践,从而催生出更多根本性的创新和突破。随着参与基数的不断扩大,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创作者涌现出来。
张天怡:《第一只手》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雅昌艺术网:首先请您谈谈参加这次展览的感受?
张天怡:本次展览以山西的建筑文化为出发点,旨在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相融合,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与当代艺术表达之间的传承、融合与创新。我认为这一探索极具价值。
能在博物院中欣赏到当代艺术展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之举。它不仅为博物院的文化和文物历史场域带来了前沿的数字艺术作品和艺术观念,而且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展览的前部到后部,观众可以依次欣赏到不同的艺术作品,直至数字艺术作品的呈现。
山西的古建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正如我的作品《第一只手》所讲述的故事,我的作品也致力于倡导万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品名称:《第一只手》 作者姓名:张天怡 作品材质: 亚克力、3D打印、植物、电路板
雅昌艺术网:能否展开谈谈作品的创作理念?
张天怡:我的创作热情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生物艺术与生态艺术的领域。作品致力于探究生物与技术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通过运用先进的算法系统和传感器技术,作品记录并学习了捕蝇草这一独特植物的工作机制。捕蝇草以其捕食肉食性昆虫的能力而闻名,能够分泌并消化昆虫。
在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后,我意识到并非所有植物都具备捕食功能。因此,作品中展示了一个由亚克力胶囊和生态仓构成的环境,其中安置了一只机械手。这只机械手专为那些缺乏自我防御能力的植物设计,旨在模拟捕食者的功能,为它们提供一种保护机制。
雅昌艺术网:您倡导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张天怡:我们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类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我们应当以谦逊的态度,向其他物种以及植物学习。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生存智慧和适应能力值得我们深刻领悟和借鉴。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尊重生命,进而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共同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关于博物馆传统文化当代转化与跨界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张天怡:这是我第一次在博物馆里参加当代艺术展览。策展人将传统主题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全新的媒介体验。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山西古建筑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智慧观,即"一沙一世界"的哲学,在我的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
我的创作聚焦于与植物生物相关的领域,同样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一方面是作品的形式,它的视觉呈现和艺术手法;另一方面则是作品的内容,它所传达的思想和观念。
通过这次展览,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更能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启发和感悟。这或许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