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隐匿与在场——皋翱作品展”于正好美术馆展出

2024-05-28 09:27:35 未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227d1c1209efd966bc2d8be92525e7e.jpg

2024年5月25日下午,“隐匿与在场——皋翱作品展”将在上海正好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特别邀请了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女士担任策展人,共计展出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皋翱近年来三个系列的26件(组)油画作品。

开幕式上,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李向阳、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分别致辞。此展以“隐匿与在场”为题,呈现出“人的隐匿与物的在场”这样一种特殊情境,具有冷静与超然之美,引发观者对于存在与虚无的思索。作品在平淡和平易之中蕴蓄了一种深沉而柔软的情愫,有一种缓缓渗透的力量,于不经意间拨动人的心弦,触摸某些精神性的东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e5564a49a8b20543c4b1d5d518145c0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c8077ff8f9eb978689a4d41033c2651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1c6c65524fa3436557665cb549c3e3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74f804b9ddcf5fcc147bceebcbf23f3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5ca8fd2f373657b03d5bfcd442b3f41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2d6efb8e033c7a230926293221f931e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bc2a85bef9da07a8dffc362382aa42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745636905e83192bb64e623febad25b.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578a088c59a89f599b1ce78f2901362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c4278ad0053d63a7055a044c62c9669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2214716af4bc21e4b84f29293f8cb111.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00e8ba84e706aba1396b17d184e857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eb724a19a5d636044ae6a54ebf35f26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7583ec3ce65114a5426e81b5df6e52f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82a1819400de83776c2b889fe8d04eb2.jpg

“隐匿与在场”展览现场

所有参展作品都是基于皋翱对于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他的生命体验和思考。寄托了他对生活、生命、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心理和情感。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包含的很多个人情绪,反映的却是时代的症候。因此,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生命经验,而是代表了80后一代人的共同心声。


始于一物,抵达世界

傅 军

皋翱,是我接触的青年艺术家中非常难得的内核稳定的一位。他不被潮流裹挟,对自己、对现实、对时代、对周遭等都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因而显得笃定,不浮躁。他的油画作品,跟他的人一样,非常安静。没有眩目的色彩,没有夸张的造型,没有标识性的符号,也没有形式化的追求,有的是沉着和耐心,持续地进行着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他将生命的能量与沉思投射到日常物中,表达出感知的深度。他的绘画语言松紧适度,缓缓道来,带给观者一种亲切与安宁,这是我们这个越来越喧嚣、越来越急躁和焦虑的时代非常稀缺的品质。

皋翱的这种特质,一半可能是基于他的个性,另一半大概是源于他出生于上海高知家庭,从艺之路又十分顺遂。从考入中央美院附中开始,一路顺风顺水,一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专业创作,简直就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这种成长经历给了他优渥的心理资本,让他可以忠实于自我的感受,因此,他的绘画非常个人化,是一种个人意识与个人心理,而非集体意识和群体心理。他把创作看成是跟自己的一种对话,是他生命中的一种精神性陪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ca760a9246379574b9fbc1ee43a9050b.jpg

皋翱《开场》布面油画 130x110cm 2022

他以一颗平常心去描绘日常生活,除了一些生活场景之外,更多是寻常物品,非常的具体,甚至琐碎,比如花瓶、酒杯、灯具、镜子、皮鞋、帘子、遮阳伞等等。他将日常物看作是一种拟人化的存在,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是平视,这种对待日常物的姿态,反映出80后一代艺术家关注点的一种范式性转移。他们是独生子女一代,从小就生活在自我的小世界里,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相对比较孤独与寂寞。所以这些日常物,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他们的伙伴,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陪伴的作用。再加上,他们成长的年代,正是我们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尤其在大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即便是亲人之间,交流、沟通、共处的时间也是不充分的。80后一代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变迁中独自成长起来,他们将这些日常物品当作凝视和倾诉的对象,与之建立非一般情感,甚至成为他们精神和灵魂的容器。表面上看,日常物是艺术家表现的对象,实际上,所有对象都是为了表现人的一种感受的,物的存在和状态就是人的存在状态的一种映射。因此,可以说,皋翱描绘的这些日常物或场景,既是他自身外化的对象,也是他内心世界和情感情绪的一种投射。他赋予日常物以象征意义和情感深度,使其超越表象,触及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心理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93d2feaf4d377e90d49c3eda4d628e50.jpg

皋翱《他们》之六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22

在这个物质异常充裕、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很多人都对物不屑一顾,尤其对旧物更是熟视无睹,但皋翱笔下的平凡之物,却保有充盈的内容,还留下了人曾经在场的证明与痕迹。更重要的是,他画出了这些平凡之物隐匿的高贵感,并赋予其人格化的特质。实际上,皋翱是以独特的人格与质地,还物以尊严,将身份来历深远地藏起,表达出对平凡之物的敬畏之情。

皋翱创作的表现对象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带有反光功能的镜面玻璃。这些具有镜像效果的日常物品,不仅让作品呈现出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更在客观上增加了画面的空间维度,还反射或者折射出现代人自恋、敏感、微妙的精神状态,从而让作品既含蓄、内敛,又复杂、神秘,不断引诱与挑逗着观者的视觉。然而,这些表面光鲜的镜面玻璃,它的另一面就是脆弱与易碎。所以皋翱的这些画作表面上看似宁静纯粹,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精确捕捉到了光线的变化和材料的质感,秉承了古典主义对于细节的关注;但实际上画面背后充满着晦涩的暗示性,有一种淡淡的隐忧贯穿于其间。吕克•图伊曼斯曾说:“好的画作应该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ac328ced246fbd3e253bdfbb78ea4824.jpg

皋翱《更衣室》系列之二 布面油画 80x60cm 2020

布帘也是皋翱一直以来喜欢表现的对象,他会极为耐心细致地刻画每一条褶子与折痕,以及由折痕所产生的各种形状。这些布帘既是自身与外部的边界,也因为它的遮蔽功能而带来某种隐匿性和安全感。不难看出,这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的一种心理投射,却也揭示出现代人内心深处对于安全感、边界感的强烈渴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3797d0e501e12a04b580238537297b6c.jpg

皋翱《更衣室之脆弱私密》之一 布面油画 210x110cm 2019

第三种类型便是场景。无论是剧场、会场、还是房间,都是空空如也。这是一种空与不在场的物质性,尽管不在场,尽管空,却散发无法诉诸语言的气场和能量。这些场景既是一个物理空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情绪与心理的空间,尽管人物隐匿或者说缺席,反而更激发观者的思考和想象,那些曾经在场的证据,无不在袒露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现实真相。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d37e90ea740b300e7c3443f8bc99793d.jpg

皋翱《Ephesus》布面油画 200x340cm 2018

回顾艺术史我们会发现,日常生活与绘画相遇可以追溯到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它标志着世俗绘画类型从宗教画中解放了出来,黑格尔称之为“绘画与世俗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彻底融合”。而当代具象绘画中把日常物作为主要表现对象,是因为相对于以“人”为主体表达情绪的直白,日常物能折射出更隐晦的角落,传送更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同时日常物本身携带的独特物理属性、社会属性,以及更具延展可能的象征性和抽象性,使得其在当代具象绘画中的情感传递拥有多种维度。亨利•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具有‘平庸与神奇’的二重性辩证法,日常生活具有永恒的轮回性和瞬间的超越性,是平日的单调无奇性与某个瞬间的神奇性超越性的辩证统一。”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当代具象绘画中出现了大量以日常物为主体的作品现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051febea20fb8ca21580cd1e1bd6622d.jpg

皋翱《走廊》 布面油画 80x100cm 2017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5/42ec844425df932d16881ace05741616.jpg

皋翱《窃窃私语NO.2》 布面油画 65x55cm 2022

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现代消费社会里,我们对万事万物,都只是匆匆一瞥,何时会去认真凝视,用心对待呢?这是对物的一种轻薄与轻慢,数不清的轻慢构成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也构成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越来越漠视如泡沫般浮现又消失的变化。习惯成自然的知觉常常使我们心灵的眼睛蒙尘,对日常生活的诸多精彩和奇妙变化视而不见,甚至忘了自身的存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需要用艺术去打破惯常的、结壳的知觉习惯,重新去感觉事物的奇妙特质,恢复对日常生活的切身感受。人只能通过不断的寻找才能进入自身的存在,一个时代的真相和情绪有时是“隐匿”的,艺术家很多时候通过对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帮助我们攫取这些真相。

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当代艺术场域,许多人的目光像猎人的目光一样游移不定,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进行消化和沉淀,我们的当代艺术圈普遍缺乏专注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丧失了沉思的定力,丧失了静心看一幅画或者一件作品的心境,生命似乎不再具有持守的力量。皋翱作为一位85后艺术家,他以少有的坚持、淡然和清醒,在传承静穆单纯之古典精神的同时,又敏感于当下和时风,不急不躁地做着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他会不断带给我们启发和惊喜。

事实上,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媒介,它的价值就在于帮助我们建立与艺术家和他们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一种联系。但唯有我们的目光和画布产生足够的摩擦力,才能形成共感和共鸣,才能加深我们对于自身存在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知。

(傅军,本次展览策展人、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