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入席Y与Z世代艺术家的内心剧场——北京时代美术馆新展《返场时代》即将于6月8日开展

2024-06-01 20:26:24 未知

五月底,北京的三个重磅艺术展览(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画廊周北京和JINGART艺览北京)相继开展,拉开了北京全城的艺术季。从各地赶来北京的艺术家、藏家、艺术机构、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当代艺术市场持续升温。在这样的艺术热潮中,5月26日,北京时代美术馆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共同举办了以“为什么关注Y与Z世代艺术家”为主题的论坛,策展人、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鲍栋,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威威,艺术家马灵丽、艺术家陈抱阳共同探讨了90后艺术家生态等问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34b2e132a2038994ff7069f0573e2133.png

左起:刘威威、鲍栋、陈抱阳、马灵丽

据悉,北京时代美术馆即将在6月8日开启的新展《返场时代》,正是对这一代际艺术家群体的集中展示。它不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次深入探讨90后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旅程。该展览是北京时代美术馆与北京当代·艺博会在“艺述”单元下合作推出,由策展人、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策展,将带来32位艺术家、60余件/组作品,其中有26件为展览特别创作的新作,涉及跨界装置、影像、行为艺术、雕塑、绘画、服装设计等媒介作品。展览通过展现90后艺术家真实、激荡的观点,侧写出这个时代鲜活、多元的相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9bca2322a5c305d6296c476612065a89.png

《返场时代》

时代侧写 聚焦90后艺术家的多元面貌

在论坛上,策展人鲍栋分享了《返场时代》策展灵感的来源,他发起的“90×90×90中国青年艺术家生态调查项目”,向90位出生于1990年前后的艺术家提出90个与他们创作、生活、价值观相关的问题。耗时近一年,覆盖了生活工作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武汉等多个城市的艺术家;通过这种回归传统的田野调查方式,深入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试图去描绘和梳理Y与Z世代艺术家的“精神状态”。得益于此,《返场时代》兼具学术性和社会性,将与观众达成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7e1b8c1cf5af1a38878a01faf7b1061d.png

策展人、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鲍栋

作为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90后艺术家对信息的检索和转译、媒介的敏感和熟悉、技术的热忱与想象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他们的作品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他们在时代中发声、与公众共情共振的体现。这代艺术家们拥有自己的精神能量池,通过艺术创作来传递信息和能量。刘威威说:“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大家的精神状态是相同的。90后群体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切片,关注这一代青年艺术家,实际上是在关注我们自己。检查90后当下的精神状态,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他们,这正是北京时代美术馆与艺述策展单元合作的契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b0af2f233ac6714563ade7837bd36d88.png

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刘威威

策展过程也是一次对90后艺术家的洞察。他们艺术创作类型之广、艺术语言表达之深、创作中运用科技之纯熟、带有强烈知觉性特征、批判性思维,让这代艺术家在时代和艺术舞台上脱颖而出。他们作为时代语境的书写者,积极思考社会科技议题、知识碎片化以及个体认同等问题。同时,他们也是参与塑造公共社会事件的主体和受体。善于解构世界,对生活的观察细致入微,以开放多元的创作角度在当代艺术中发出自己的独特音色。艺术不只是单向的表达和传递,也是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90后艺术家作为艺术生态中的活跃力量,他们的创作和思想正在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未来,激发公众对艺术的热爱和思考。

艺术的价值具有多元性。艺术作品的价值和影响力正是在美术馆展出的流通过程中形成和扩大的。北京时代美术馆致力于让艺术被更多人看见,秉承“关注时代人文动向,推动时代文化创新”的使命感,积极参与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实践中,持续关注和扶持青年艺术家群体,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返场时代》于北京时代美术馆而言,其实是一种初心回归,让更多人走进美术馆,融入时代,共情共振。

来《返场时代》看群星闪耀的90后艺术

《返场时代》汇聚32位90后艺术家的60多件作品,演绎出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以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激发观众的想象力。涵盖未来复古、艺术装置、数字作品、社会介入、绘画雕塑、互动景观等,将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层次的艺术享受,还将引发对艺术的思考。展览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深入探讨了90后艺术家的不同面貌和创作手法。“永别了现代”单元将展示年轻一代艺术家是如何介入和使用艺术史的遗产来进行工作。“未来原住民”单元中,艺术家们从自身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出发,拥抱技术与媒介深入肌理的影响。“社会的田野”呈现艺术家在当下这个复杂而隐秘的社会田野中“下基层”的探索,试图揭示时代表象之幕下的后台机制。“多巴胺归来”单元则是艺术家试图对于典范叙事和既有风格的逃离与反叛,他们不时地处于驯服与叛逆的两极,给这个时代的艺术带来了极大的趣味张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5af15b2f8c6e6e263cdead8a6fafd7fb.png

陈抱阳 《未被证伪》2021

增强现实装置(基于空间计算的增强现实,雕塑,屏幕)100 × 100 × 400 cm

《返场时代》所在单元:未来原住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4a905453b630e8064e483b851541a660.png

边云翔《内陆》2023

电脑生成动画 5'18"

《返场时代》所在单元:未来原住民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70f27b02d9ef8e66b5fe60ccab42f5b6.png

蔡坚《HoldHoldHold-X20100906》2023

玻璃钢、 铝,不锈钢,漆  230 × 225 × 171 cm

《返场时代》所在单元:永别了现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6/f83eb79f4658e4c08eb61308f9b5af75.png

马灵丽《1》 2024

绢本综合材料,30×40 cm

《返场时代》所在单元:永别了现代

艺术家们将个人经历融入创作,展现出90后艺术家对身处时代的敏锐思考与洞察,并对艺术界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陈抱阳作为“未来原住民”的代表,成长在一个父辈从事传统艺术的家庭中,很早接触到互联网,为日后走上数字艺术媒体创作道路埋下伏笔。他的参展作品《未被证伪》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与现实完美融合,通过数字技术和屏幕来表现这个时代的面貌。与陈抱阳的经历不同,马灵丽更喜欢使用传统工具,将个人经验融入工笔绢本创作中。她的作品更注重“身体在场”的表达。在她看来,绢不仅是一个实物的布,可以通过折叠绢布,将自己的身体运动转化为绢上的痕迹。这些痕迹记录了她的身体动作和创作当下的状态和心理感受。

入席90后艺术家的内心剧场

《返场时代》将于6月8日惊喜呈现,不妨走进北京时代美术馆,入席90后艺术家的“内心剧场”,一同见证他们如何用艺术书写时代精神,探索艺术与时代的无限可能。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期间将携手艺术家、科学家、学者,以及音乐、戏剧、时尚、游戏等领域嘉宾,持续推出多场跨界破圈公教活动,精彩纷呈,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