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诸琼子:叙事、空间与自我意识塑造

2024-06-03 21:07:49 未知

文/梁爽

诸琼子的艺术实践根植于她对空间多样化的深层理解和独到探讨,她将作品和被作品激发出的社会参与,在空间中结合起来。作为叙事性环境专业出身的艺术家,她致力于将作品从架上扩展到空间,以多种形式呈现宏观的社会问题与细微的情感变化。

她的创作中受到第三波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探索当代社会中的性别、身份和归属问题。不同于以往女性主义作品中充斥的批判性与对抗性,琼子的作品在后现代语境中以万物互联的角度,灵活地启动了社会参与机制,以积极的建设性态度引发思考。

项目《她的世界》进行了两年之久,且仍在持续的过程中。在网络社交的世界里,人们被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社会系统所划分。琼子与社会组织合作,设置了一份包含20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将分类系统链接到人的软性成分——那些更贴近于生命内核的元素,比如性格、行为习惯、兴趣、喜好、情绪变动因素等等。她坚持通过一对一的咨询,以获得参与者最真实的信任。最终,她将满载着信息但抹去了人的社会身份的卡片和物品在空间中进行展示。参观者可以通过阅读,联系与他/她们有共同喜好的人,结果是,很多对儿相互联系的人成为了好朋友甚至情侣。

站在女性主义的角度说,经验与经验之间是有隔离的,隐形的偏见容易带来暴力。在《她的世界》中,琼子并没有展开平权逻辑下的操作,而是关注自我成长和内心的情感流动。在琼子的作中,她探讨了个体存在的多样性和错综复杂的情感;进一步的,表达了社交媒体将人群分类的弊端,她试图去分类化,或者说,《她的世界》提供一种更接近人格的新型分类的尝试。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作品获得了英国MullenLowe NOVA奖和“消除刻板印象奖”(联合利华,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c9f453ae2c1903421417d2d7cceb3b83.jpg

每个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信息化带来的平面性与交通带来的流动性在Z时代的琼子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20岁出头的琼子在过去的10年中搬了11次家。

在普世的传统观念中,家是亲情关系、习俗传承、区域环境与物理空间等等的总和。而对于工业时代之后的世代或者世界公民来说,家除了温暖和爱之外,更多了流动与迁徙。带着这种不安、焦虑与孤独的情绪,琼子作了《九扇门》(北京,2023年)与《流动与迁徙》(伦敦,2024年)两件作品。在伦敦Ugly Duch空间群展中,像每个艺术家一样,琼子拉着自己的银色行李箱进入展览现场并在15分钟限时内将箱子中的作品材料取出,驾轻就熟也略显仓促地组装完成。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28eec5d36577e55a17d4533f95bcead2.jpg

诸琼子热衷于利用各种媒介挑战时间与空间的流动性。在2018年,她和三位同伴为马耳他的Muma博物馆制作了身临其境的《水下未来》AR作品。通过设计虚构和讲故事将博物馆中的作品和未来水下城的故事联系起来,反映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后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94c83eccba601996c3e2d9f413229c61.jpg

近来,琼子又重拾画笔醉心于绘画。她的平面作品显示了她在绘画性方面的扎实基础,同时受到立体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2140aaeb6c414dd941052185b99f342.jpg

对于一位年轻的艺术家来说,诸琼子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与有逻辑性的工作方式,以叙事性环境为学科背景的优势,加之在国际美术馆系统中的实践工作,期待她未来的艺术道路愈加广阔深远。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