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十年为期 川美2004级再相聚 “廿:时间的形象”亮相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

2024-06-10 23:20:31 李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c24d9bdb64aa009b1ca7cdf48d5c5c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0cda71537fa7a19d7c3af52e141d5424.jpg

开幕式现场

2004年初秋,他们怀揣着梦想踏入四川美术学院,青春洋溢在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上,命运的齿轮也由此开始转动。绘画楼、卖报小哥、棒棒、奇味干锅……记忆的碎片就这样遗落在当时那个脏乱差的黄桷坪,也镌刻在每一个人的青春回忆中。时光荏苒,二十年匆匆而过,尽管大家已经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分饰着不同的身份和角色。但就在今天,这场展览将天南海北的同学们召集在了一起:

2024年6月9日下午,一场集结了四川美术学院2004级20位艺术家的展览“廿:时间的形象”在重庆GCA星汇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由GCA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高科集团主办,黄中华担任出品人,黄显担任项目发起人,崔付利担任策展人,凯力景观雕塑、木口文化、以家精工、众傲雕塑赞助。参展艺术家包括范又榕、郭玮、郭延军、郭艺新、胡有辰、江永钱、刘晶、娄金、连德、梁伟员、罗盛玲+朱其林、普鹏、唐明伟、唐蜜、路露、姚朋、杨洪、郑菁、张洋、郑忠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4af0801dac3994d66bb8b035fe0ed02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be86c8a25d3c3264873012ce2d9c522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0411a62db48e596a302bcc5490bccdd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96d3f36f19eadbb1096a02c8b4db5894.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a31528bc38c82769386da1555092a81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4061bd27d51c42d0fb2204caec39b3a9.jpg

现场文献展区

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从策展人、项目发起人到参展艺术家,大家皆来自2004级川美国、油、版、雕等不同专业。这也是继10年前“追述的痕迹”群展后的又一次十年之约。现场,观众除了可以看到参展的20位艺术家的创作,还可以从文献资料中阅读到其他10位非艺术家身份同学的访谈,包括郭展华、郭茜、李子刚、周圆、甘静宇、范黎、苏柳。以及那贴满整面墙的300余张珍贵旧照片、不同时期的海报和教师谢敏敏的纪录片《追光者》。试图以作品加文献的形式,勾勒出这场横跨20年的“时间的形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d3bf0d6ec2dc08c5739947b332a5b7b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0f3f400eb628bd8a68d887b576445d8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99fe9bcbbcfbea046d3ad5ccbae3d62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fb99c0d2a2e35180d7ce3b818298ac08.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9a7266450fe5250667fb04f2ca30964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ac598802242b322003638d92cbc7dc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2ec708bc5f14db6a67519e4ce0e08f9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e35b65b8907645162fb22da34a3f99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8cc40e32bc2b96ae03a6162b6889389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6ffb84bac09827bc6228f0d78f79d5f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051b63599d56dce8516fff6219cca45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f83d67c287d69ee480ccf4d7b614dc5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313040f517e2ab1df44399b1b35a894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93fe4c1a9ab3cb3af0a982aafe56c5c9.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77820322529fdabb0b9ec3c90d3e742.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65ab73562febc7e22e2db01c4861bba8.jpg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本次项目发起人黄显,批评家、策展人王林,批评家王小箭,艺术家代表、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刘晶,星汇当代美术馆馆长黄中华相继致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4235ebafb320c9cf51937bfeb7f3fb18.jpg

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

本次展览策展人崔付利致辞时表示,本次展览的由来源自川美2004级同学们的自发组织,大家每隔十年以展览的形式进行重聚。除了展厅中大家看到的作品,背后也做了大量的文献工作。感慨时间流逝的同时,他谈到:“第一个十年,我们在川美雕塑系的展厅做了“追述的痕迹”,如果说那次大家在访谈中讨论的是关于艺术本体和创作方法,那么这一次更多的是围绕着家庭、孩子和生活展开。艺术放在此刻,或许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和访谈,追述这20年关于‘时间的形象’。在创作中,它是川美‘师生平等,创作自由 ’的学统的形象;在家庭中,它是各自组建家庭后相濡以沫的爱情的形象;在同学间,它又是肝胆相照的二十年情谊。这些所构建出的温暖回忆,才是展览的价值所在。感谢恩师王林先生、王小箭先生,感谢项目发起人黄显从十年前就开始的推动,感谢黄中华馆长为大家的相聚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感谢老同学对展览的赞助,感谢到场嘉宾的支持与见证。相信这些点滴,将建构出未来展览和同学间新的可能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fc7af68061fce5694194fd7c640499bd.jpg

本次项目发起人黄显

本次项目发起人黄显致辞时说到,作为川美黄桷坪校区的最后一届,2004级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孤独的一届,全是师哥师姐,学弟学妹都在新校区。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同学们更加紧密的‘拥抱’在了一起,关系十分融洽。此外,王小箭老师的“啤酒教学”拉近了美术学系与绘画专业的距离,他鼓励学生们用策展的方式为大家策划展览,促进了专业间的互动与交流,像art-here(艺术数据网)和很多同学们的首次展览,都诞生在那个时候。“在那个时候,老师拿着工资请我们喝酒,不让我们买单,除非是我们举办个展或是卖了作品。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非常感激他们的付出。当然,我们这一届的同学也是非常的努力。作为彼此成长的见证,展厅中有一面墙,展示了大家参展的各种海报,而且这只是一小部分,这也侧面反应出大家的勤奋与优秀。感谢星汇当代美术馆对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和包括我在内的4位同学的赞助支持,感谢远道而来的大家。我们以10年为界限,10年不见,再见10年。希望大家都能超越自己,越来越棒!”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c971de6e095d544dd78bc97b0c5cdc3c.jpg

批评家、策展人王林

批评家、策展人王林致辞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在他看来,一个年级过了20年还能拿出如此漂亮的作品,举办这样一场具有水准和品质的展览,包含了组织者的辛劳付出,同学间赤诚的友谊以及机构的大力支持。“这样一场展览放到川美任意一级来讲,都是非常优秀的。这些创作代表了2004级那个年代青年艺术家们的追求,至今依然是有效的。在这个极其不稳定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只能去做自己确定的事情。这样一场带有私人特质的展览,可能在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未来带来某种见证性的希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ecc480de0631636200304a5fa9b11975.jpg

批评家王小箭

批评家王小箭致辞时,将自己10多年前在黄显、李启帆共同创办的锤子艺术空间里沾满油漆的一件旧衣服拿上了台。在他看来,虽然空间已经消失,但过去的所有经历,包括大家青涩的样貌,依然在那里。“很欣慰能够看到你们今天成熟的模样,也很怀念过去你们青涩的容颜。20年过去了,我有点感动,但不会哭。你们一路走来的成长,都留存在我的脑海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e03ba84bb8cbcf62d6acba8d27184171.jpg

艺术家代表、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刘晶

艺术家代表、云南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刘晶致辞时讲到,自己在展厅中走到每一位同学的作品面前时,时间仿佛被拉回到了20年前。“上一个10年‘追述的痕迹’时我就在现场,一晃又过去了10年,没有参与其中的你们,就没有这场展览。就像崔付利所说的那样,这里有太多的感动与绘画无关。希望下一个10年,20年,我们再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65ba912907cec61c2bc8bbc6cb384e9c.jpg

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馆长黄中华

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馆长黄中华致辞时谈到,星汇当代美术馆致力于搭建国际化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十分关注重庆在地艺术家的创作。“今天这场展览让我有一种穿越之感,彷佛回到了美好的学生时代。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离不开文化与艺术。星汇当代美术馆作为立足重庆、面向全球的民营美术馆,始终愿意为重庆的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广大市民服务。”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9528372cb4d9fe50a7b64dc98d07803c.jpg

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1a8a9990ab78f1960b9911ec610fbb20.jpg

四川美术学院2004级部分同学合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b31b17d61b375d0d1ef200f1415c3e9b.jpg

现场嘉宾合影

这既是一场关乎友情的展览,更是一个回溯自我的切片。时间才是最好的艺术家,艺术也不仅是被观看的对象。它是另一种朝向生命的方式,是刻在骨子里无法剥离的生命经验。期待10年后,大家的再次相遇。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406/3c32114f67a0815c6a48d6bdd1e5670d.jpg

展览海报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欢迎前往重庆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6号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C区一楼重庆星汇当代美术馆观看展览。

(责任编辑:王丹)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