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邹建平:粉墙上的恋人 ——从龟兹石窟到吴竑岩彩之我见

2024-06-19 20:39:42 邹建平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9ae95287c588d05867db6a48701480cc.jpg

吴竑的岩彩世界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4年6月22日-6月25日

展览地点: 湖南国画馆(长沙市开福区营盘东路19号)

策  展  人: 段江华

学术主持: 邹建平

支持单位: 湖南省油画学会  湖南省展览馆

学术顾问: 胡明哲

出  品 人: 罗湘科

主办单位: 湖南国画馆、长沙市美术家协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8c2be48098f970a2c7d25b47b5f48a74.jpg

艺术家吴竑近照

一见吴竑,我含笑怼她谈过恋爱吗 ?她故作一脸不屑,这是年轻时候的事,爱过很疯狂。在我的印象中,吴竑是个后生妹子。

爱己死去,但“恋人”仍在。

四年前,吴竑从京城回长沙,在星城东边水渡河边,找了一个叫罗汉庄的地方落脚。我长期在水渡河畔走脚行步,洪山寺确实有佛僧增慧住持,行界称他“砣大师”,他是我画界的朋友。罗汉庄山青水秀,相传民国以前曾修缮供养过几个土和尚,在此地化缘超度。吴竑不经意间找了个供养之地,理性而又近乎宗教徒式地去行一场艺术的尊圣大礼。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ac8ee3ffc4b47218939016ecb18c3f3e.jpg

长沙罗汉庄吴竑工作室柜中的岩彩颜料整齐排列成序

岁月不饶人,70后的吴竑一头短发己经灰白,当下,时髦称作“奶奶灰”。灰色调是一种高度理性的产物,这种生理特征对应着她所依恋的艺术材质魅力,加上按类排列满满当当整墙的矿物质颜料,处处显示着其人生状态及艺术创造两者间精致的极限追求。

自从1998年离开长沙去京城北漂,一晃20多年过去了,满鬓银华是京城带节奏出来的,但亦是一种理性成熟的沧桑风彩。

吴竑有一大拨闺蜜,其中也曾有我的朋友英子等。2014年,吴竑在月湖时艺术空间做一个“自在自然”的展览,来了一大堆有钱光鲜亮丽的少妇,现场贴了许多小红点,买了吴竑许多的画作,在这一大堆艳光四溢的女人中,吴竑脸上流溢着颇有成就的兴奋。

亦许,年轻时太专注情感,伤的不轻,她和异性交往则保持一定距离,故以中性的打扮维系着女性的强势,包裹着内心的身单影薄,保持着秉性的干练果决!

与流行的庸俗彻㡳决裂,似乎完成了人生一场爱恨与情仇、血与火的精神洗礼。

吴竑从设计进入版画,从版画转向岩彩,对版画艺术秩序的重新建立,在一系列的艺术转型之中,综合性素质迅速提升,现立足在艺术材料学中寻求一种当代的诉求和精神的超越,繁缛之中求秩序,庞杂之中显纯稚。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935cdcc656bf9dd9ca329aee7077ed3.jpg

《山耶云耶》之一 40cmx60cm  泥土岩彩  2024年

其可贵则在:将艺术触发点伸向远古,将传统撕裂拉长!从粉墙残垣中攥出民族传统精粹,延伸为当代文化的有效建制。

岩彩一度曾身份的丧失!

岩彩似乎有一种东瀛身份,1998年,浙美毕业的王雄飞留学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日本画专业回归,他在京城东边怀柔,搞了一个中国画色彩问题研讨会,他自翊为岩彩画的开拓者,导师是日本人加山又造(加山又造在1974年己离开多摩美术大学),会上,大力推荐他从日本带回来的矿物质粉末。

在王雄飞的一番神操作之下,岩彩成了“日本画”的替身,岩彩似乎成了一个舶来品。

岩彩,它的滥觞是千年洞窟粉墙或寺庙丹青,曾是中国画的承载方式,其源头可上溯到公元三世纪的龟兹壁画(今日称作克孜尔石窟)。溯源寻根,宋元后中国绘画以水墨为主流,“岩彩绘画”逐渐式微。隋唐时期,日本遣隋(唐)使将岩彩带到东瀛,逐渐发展为日本画。近代,在日本转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胡明哲原本在中央美院从事工笔画教学,90年代中期,她留学日本亦在日本东京大学加山又造工作室。她是一位艺术信徒,虔诚地将岩彩绘画接回原本属于它的故乡——中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794ebbffcde445084dfd9c07866065aa.jpg

位于独库公路南端的克孜尔魔鬼城

你去过龟兹吗?!

“克孜尔”——维吾尔语意为红色,它偏隅新疆阿克苏地区,。南北皆被红色沙土和群山包裹,刮风时红尘滚滚!暴雨时红泥汹湧!夕阳下红焰熊熊!各路混血神灵云集在此,这片红色大地所在小城:即是千年西城古城龟玆(qiu ci)。

当你觐见龟兹石窟群:克孜尔千佛洞,尕哈石窟,库木吐拉千佛洞,森木塞姆石窟,台台尔石窟,阿艾石窟,托乎拉克艾肯石窟,玛扎巴赫石窟,你将对中国绘画传统生发全新的认知和诠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2bb61397726494062530a739ffd61b62.jpg

从左至右:分别为: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尕哈石窟,玛扎伯哈,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北通乌孙,南接于阗,丝绸之路贯穿东西中通,它被季羡林称作: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交汇地。

去敦煌,你只是一个了解传统历史历程中的一个驿站,而下一个驿站?远在西域的龟兹、东嘎皮央、和异域的克什米尔那熠熠生辉的矿质岩彩,乃是我们的文化寻根之地,乃是我们的心心念念。

那一年,我一路向西,从巴音布鲁克草原驱车到位于库车附近的克孜尔石窟,完成几个季节的穿越,先着羽绒服,雪水洗脸,至后热浪炙人,干燥难耐!独库公路如此诡秘,是其他地域无法想象的奇迹,如果不是为了龟玆,恐怕不会这么热情深入地进入它的核心,去钻究它存在的合理性!而克孜尔,却沉静如常,肃穆得当,矜持有度地呆在一个荒凉的偏隅,与敦煌莫高窟的异常繁华形成强烈的反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f896bb44d32c56a4863d6157423fb7d8.jpg

独库公路旁巴音布鲁克高原,是通向克孜尔的必经之地

2015年6月,吴竑所在的高研班赴新疆龟兹石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和临摹。考察之历练,扑面而至的龟兹石窟独特的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它对石窟壁画形制、体量、风格和制作方式产生的影响……思绪万千。通过对壁画材料的采集,对绘制程序的模拟解析,在历史长河中,龟兹是丝绸之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它不同于印度和中亚,在现代被人誉为第二个敦煌莫高窟。 

我认为:从历史阶段和佛学石窟艺术的地域流变去看,克孜尔石窟正是西学东渐的“中转站”,它应领先于敦煌莫高窟石窟100多年,因此,敦煌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驿站,克孜尔石窟分别对敦煌、麦积山石窟在传承关系中,滋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从传承关系上分辈,龟玆石窟应该是敦煌、麦积山石窟的大哥。

面对石窟粉墙,那一面面残垣颓壁,吴竑的态度持一腔的热忱:玉骨冰肌淡雅妆,不与百花争暗香。她所持材料禀性,在今天生活中,本质的朴素无华,则处处散发着无须粉黛自芬芳的天然魅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f78ea91db8144d84da963e856431f2c.jpg

位于新疆拜城与库车之间的克孜尔石窟群

我们遁着石窟那一面面土红或略带灰白的粉墙去追溯昏暗的墙壁上所经历的岁月……悠远而惊艳。

公元13世纪末,佛教渐衰,在咏诵《古兰经》的广袤大地上,劫余的佛座华丽精致,残余的粉墙丰碑经时间的熏染,  反而具有各种意象,天生丽质的岩彩瑰丽而琳琅满目。

历经千年的时光飞越,时至今日这些断壁残垣古代壁画仍旧散发着优雅绚丽的光彩,究其原因,便是在画面上所使用的天然矿物质颜料的稳定性使之经久不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f4fb93cf63d4c63dfe0f33b1d72bb27c.jpg

《惊蛰》  木板岩彩  200cmx240cm    2014年

 吴竑以刀刻的方式在木板上先制造出凹凸的“笔触”和造型的趋势,然后在凹凸的平面之上,再叠加上岩彩的色块。岩彩的物质存在感分外明确,使得画面厚重沧桑。

锋利的刀刃,将木板撕裂,木屑雨纷纷般散落,为粉尘沙粒的侵入腾出足够的空间,吴竑将世俗之情感,将无限的孤寂和冀望,一层层注入岩彩的深处!香轮轧轧碾珠尘,最是人间断肠处,一点一点的嵌入每一个刀㾗,表达了一个纯情女子对人间情感的最深刻的感受,即艺术中自我表现力和形式的纯粹性,不留一点瑕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987b085c8b21acd631e2fd5265552a96.jpg

《彼岸》系列之三 木板岩彩 120cmx240cm    2016年

将岩彩转换为当代艺术的表达,其载体的多元化状态是不可缺失的。

意大利艺术家皮耶罗·曼佐尼把画布扭曲折叠,画布不再平整。

卢齐欧·封塔纳(意)在画布上划上一刀,打破平面空间。

提图斯·卡普哈尔(美)将形象翻转剪裂。

 …… 

在诸多作品中,我偏爱她用原煤为材料创作的《彼岸》系列。其一,原煤本质而单纯的本体决定了创作者无需去调动其他多余之色,其二,那黑黝黝冷抽象,挣脱世俗的一切妩媚,凌驾于精神之上——一种至高无上桀骜不驯表情,仿佛可以与整个世界抗衡;而徘徊在煤层中的菱形格传导出与古希腊艺术风俗的微妙呼应。

遥望龟兹,曾经的世界文化“混血中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c20fc591a6a80137acfb87a9951dfe13.jpg

《山耶云耶》之二 40cmx60cm  泥土岩彩  2024年

《山耶云耶》是她近期的作品,材料粗砺而朴实,泥土来自于对大地的敬畏。多少年多少个日夜,她与岩彩同仁们乐此不彼地奔波,三万里路云和月不为过。在云南、广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四川……一块承载万物的神圣土地:红土,黄土,煤层,云母岩石。粗犷与清丽,浑厚与妖艳,笨拙与精巧处处佐证着生命的重量及蕴涵的温韾,而物至两极的对立性特质,正是当代艺术的差异性诉求。       她致力于材料的开掘,收藏、分类、研磨、调制的劳作,去完成在对大地的一次次触摸,去感受大地神性的神秘力量。

语言无需堆积,在今天,材料本身就承载着独立的语言,让技术退化!让本质说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97bceb3a9a997190f53cb10282ea374.jpg

《须弥山-2》 镜面不锈钢岩彩  175X175cm  2016年

 《须弥山》,分别运用了叙事重构、材质转换等手段,传达对话古代经典,继承丝路文脉的意图。材料与载体的当代转换,吴竑试图从陶板到瓷板,从木板到不锈钢板等多种材质,找到一种与粉墙对应的现代表现,尽管有五彩绚丽和坚硬的实体承载,但镜面不锈钢看不到其当代性的承载,艺术语言的创造性便受到“岩彩”语言的监禁,这是许多“颜彩绘画”创造者面临的困局,在一种古老的颜色之前,要在当代文化中杀出一条生路,必须对现实保持一腔温度,对现实关怀予以快速反应,不要款款物语的一往深情,过分华丽会导致虚幻的矫情,让传统之力失去拙朴。

对龟兹的再认知,应减少对原生符号的过度依赖。 

在石窟现场,目光穿透了绘画的表象也超越了架上绘画的边框;思维透析出自然地质的局限与绘画语言生成的必然,涉及到当代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质性思考”“空间思考”及“本土关联” 等若干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当代的艺术与其他领域趋于融合,艺术作品的载体也呈现更大的场域,从室内场域至都市丛林,从天下苍穹至浩瀚碧蓝、都成为创造之载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533c880815b7f50c92697a2f8b1e2f98.jpg

《彼岸》系列之二 木板岩彩 120cmx240cm    2016年

岩彩艺术家胡明哲如是说:“吴竑以刀刻的方式在木板上先制造出凹凸的“笔触”和造型的趋势,然后在凹凸的平面之上,再叠加上岩彩的色块。整与碎的语言关系上下对比; 木板和岩彩的材质特色相得益彰;一举而两得!尝试以木刻技法与岩彩材质相结合,让厚重的木版,肯定的刀痕,晶莹的颗粒,浓郁的色块,上下叠加,交融呈现,既象征质朴与自由的精神,又具有轻松与优雅的品质,这是吴竑作品的独特魅力。”

胡明哲益师亦友,她对吴竑艺术特质的分析是偏重于材料和技术叠词。我看吴竑:试图以现代主义者眩目的经典,阐释她最为个人性的艺术故事:一座小屋,一棵孤柏,一只小鸟,一张红椅,无不寄寓她内心面对现实的伶仃孑然,尽管色彩斑斓绚烂,但那是一种“哀婉凄美”之境。三年之前的“武汉加油”之声,恍然在耳边萦绕不绝,吴竑似乎在吟诵风花雪月,实质呈现着今日世间一片荒芜的人文景观,物欲膨胀和亲情疏离!人们在城市水泥森林中如此无助!无奈!

值得提示的是:岩彩的晶莹闪烁赋予吴竑无法排斥的唯美绝境,其作品在现代生活中以精致的态度,谨慎的表达,借材料质感畅所欲为的直抒己见,但要小心坠入维也纳分离画派那美丽的陷阱,线条和几何切割连续而有魅力,但克里姆特艺术的深处是切入生与死这一极限。在岩彩之色的光怪陆离中,必须找到其在现当代的精神脉动,脱离日本画装饰性过重的趋向,让其具有更为广阔而多维度的当代语言指向。

吴竑倡导成立长沙岩彩艺术学会,以一份敬业乐群之心推动岩彩在三湘大地上的发展,岩彩似乎很年轻,其实很远古。上述视角投向西域边疆,它早就与中华文明构成水乳交融的结体,中西方文化的融通互为是一种动态的历史影像,石窟魅影留下了可鉴的千年传统图像,只不过他遥隔千山万水,我们没能充分认识它,贴近它。

吴竑作品,似乎是提供了一种材料的表达,但材料的背后演绎的是——记忆的婀娜魅影,现世的流光溢彩,是当代吼啸与传统呢喃和谐的融会与贯通。

2024年6月18日写于牌楼坝邹建平工作室

吴竑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bad4bbd114f54965b05eb7d64f7a016e.jpg

《不要说再见》   木板岩彩   90cmx120cm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1106bbcb9bcb866be76c97ebade5627a.jpg

《生生不息》 亚克力板岩彩 70cmx70cm     2021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d993d638109fa7a1809e2358bb4a3c38.jpg

《阳光灿烂的日子》 木板岩彩 60cmx80cm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e5f31eac60ea4e173ef0a783a944edf4.jpg

《流光溢彩》 纸上岩彩  60cmx70cm    2022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6e36b2fa05716e7422e6e1b90e00adb7.jpg

《那一天》木板岩彩 60cmx80cm    2014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e56cbdf6d32de44fb1e4d8d3d6f1466a.jpg

《等待》 木板岩彩  120cmx120cm 2023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fea79bf7a765f147c0676ba9925b9e3a.jpg

《彼岸》系列之一 木板岩彩         120cmx240cm    2016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6/c3e69f1ab68b01841ff2d3fa11cc60a3.jpg

《须弥山CB-5》 瓷板岩彩  60cmx80cm      2016年

吴竑艺术简历

1971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

200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研修班研究生同等学历

2010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综合绘画高级研修班

201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绘画创作高研班。

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岩彩画创作高研班课程教师

曾任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绘画工作室课程教师

现任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岩彩绘画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

中国书画家收藏协会岩彩艺术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工艺美术家湖南分会副秘书长

主要展览

2024年   《寻脉国色——四川省第五届岩彩-壁画双年展》 四川省美术馆

2022年   《岩彩其灼——四川省第四届岩彩-壁画双年展》 四川省美术馆

2020年   《溯源重生——中国当代岩彩绘画艺术作品展》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

2019年    《百年颂 共此时——点亮中欧 当代中国画艺术展》  捷克斯洛伐克

2019年   《溯源重生——当代岩彩绘画创作展》       上海宝龙艺术中心

2019年   《溯源重生——岩彩绘画教学展》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馆

2018年   《溯源重生——岩彩绘画课程体系实践轨迹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17年   《将岩彩进行到底——2017岩彩艺术展》    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2016年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作品展  宁波美术馆

2016年   “丝路-岩语”中国岩彩绘画文献展 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5年   岩语——2015中国岩彩画邀请展 北京798艺术中心

2014年  “自在自然”吴竑岩彩作品展 湖南千年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2013年   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北京农展馆

2013年 “红尘未醒 山水闲淡”吴竑岩彩作品展   北京798郝丽艺术中心

2012年 湖南省第四届青年美展    湖南省博物馆

2011年 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  中国美术馆

2010年首届综合绘画高研班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2007年  “艺术湖南”    中国美术馆

2006年   湖南首届青年版画展   湖南省博物馆

2002年   十二人作品展    北京国际艺苑

2000年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助教研修班毕业展  中国美术馆主要获奖作品

2012年  岩彩作品《听风》获湖南省第四届青年美展优秀奖

2011年   岩彩作品《过客》获全国第四届青年美展综合材料绘画优秀奖(最高奖)

主要收藏作品

2011年  岩彩作品《过客》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0年  版画作品《精灵系列—-穿过苹果》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