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义成“钢琴探戈计划”:对多元文化的一次致敬与探索
2024-07-01 22:46:57 未知
青年钢琴家潘义成作为音乐与观众之间的桥梁,以音乐架起一座无形的通道。这次专题将深入发掘,了解这位新一代钢琴家的艺术追求和音乐世界,探索他如何在音乐中寻找自我与表达。
在当今钢琴家众多的音乐界,潘义成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多样化的乐曲选择脱颖而出。他不仅演奏大量古典音乐作品,还勇敢地突破边界,探索各种文化和风格的音乐,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到中国民间音乐,从拉赫玛尼诺夫的奏鸣曲到皮亚佐拉的激情探戈。无论是在国际音乐会舞台上,还是在社区音乐活动中,他都致力于通过音乐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潘义成于2022年发布的录音室专辑《钢琴探戈计划》(The Piano Tango Project)标志着他音乐探索中的一次重要突破,这次尝试无疑让人耳目一新。与他以往专注于欧洲古典作曲家的钢琴独奏录音相比,这张专辑显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视角。潘义成在这张专辑中亲自挑选、改编并演绎了16首以探戈为核心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古典音乐、新探戈(Nuevo Tango)、爵士和流行乐的元素。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他的音乐边界,也为听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
开篇曲目选自20世纪阿根廷作曲家吉纳斯特拉(Ginastera)的《阿根廷舞曲》,通过缓慢的舞蹈节奏和当地民间旋律,将听众带入20世纪初阿根廷的酒馆氛围。这个开篇不仅为整张专辑奠定了独特的风格和情感基调,也展示了潘义成对音乐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整张专辑的曲目安排显然经过了艺术家的精心考量,作品之间的衔接十分流畅,调性和快慢搭配较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不仅包含了耳熟能详的《自由探戈》,潘义成还大胆挖掘出一些鲜有人知的作品,例如阿根廷作曲家雷斯托(Jose Resto)、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斯(Villa-Lobos)和古巴作曲家勒瓜纳(Lecuona)等。这种大胆的尝试无疑为专辑注入了新鲜感。专辑以几乎无人知晓的皮亚佐拉作品《圣母颂》(Ave Maria)缓慢结束,这一选择与开篇曲形成了呼应,赋予专辑一种完整的艺术结构感。
整张专辑的风格使人不禁联想到大提琴家马友友及其跨界音乐专辑系列。潘义成的这种包含经典曲目和新曲目的编排,无疑增加了专辑的多样性和吸引力。
图1,《钢琴探戈计划》专辑封面
在音乐诠释方面,潘义成的声音色彩控制和踏板运用十分巧妙,轻声时指触轻盈而细腻,音乐诠释也非常到位。无论是南美探戈,还是民间舞蹈,潘义成都能准确捕捉音乐的情感和风格,用音乐刻画出南美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探戈音乐中复杂的节奏和律动感也被完美的表达出来。
潘义成曾发行过几张现场专辑,包括演绎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奏鸣曲全集和《哥德堡变奏曲》。在这些现场专辑中,他精湛的技艺和灵感充盈的临场感令人起鸡皮疙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未剪辑的现场录音版拉赫马尼诺夫两首钢琴奏鸣曲。他的指触轻盈、线条长、声部走向清晰,并展现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在这种水平上,讨论技巧的完美性已显得多余。但现场录音在细节上难免不如录音室专辑那样精雕细琢。
《钢琴探戈计划》这张专辑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潘义成在音乐表达方面表现出色,演奏风格也颇具传统韵味,但与他以往的现场录音相比,少了一些炫技的火花。不知这是否是艺术家有意为之,选择了较为传统而朴实的演奏风格以便展示他多样化的演绎能力。然而,对于那些期待更多炫技和戏剧性的听众来说,可能显得不够满足。
综上所述,《钢琴探戈计划》不仅是这位艺术家对传统音乐的一次创新尝试,更是对多元文化的一次致敬与探索。尽管存在一些可以提升的方面,但潘义成依然展示了他非凡的音乐才华和演奏技巧。我们期待他未来在音乐创作和演绎上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图2,潘义成在西班牙马德里的钢琴独奏会
图3,潘义成的现场专辑——拉赫马尼诺夫钢琴奏鸣曲全集
对话潘义成:
问: 《钢琴探戈计划》是一张独具个性的钢琴专辑。请您谈一谈您是如何开始“钢琴探戈计划”这个录音项目的?背后是否有一些特别的原因呢?
潘: 有两个原因。一是许多年前我听过大提琴家马友友的《Soul of Tango》和《Appalachian Journey》等一系列跨界专辑。这些专辑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也很钦佩这种自由而纯粹的音乐表达方式——将古典和现代音乐融合在一起。另一个原因是我一直在尝试一些未曾探索过的新音乐形式,这对我个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学习。因此,逐渐形成了这个录音项目的最初构想。
问: 您提到了“跨界”这个词汇。对于古典钢琴家而言,涉足“跨界”领域是一项挑战,许多前辈音乐家对此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而对一些新兴艺术家而言,这也许是一个勇敢的尝试。请您分享一下您对这方面的看法和思考。
潘: 我认为作为演奏者,我们需要延续传统,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我们不必将艺术风格“格式化”,例如将艺术家们分为古典演奏者、爵士演奏者或现代音乐演奏者。我认为“当代音乐”是我们今天所能听到的所有音乐的总称。学者们常常将音乐划分为不同的风格,并将它们界定得很清晰,这对于学术研究和历史了解是有帮助的,但对于艺术家而言,音乐创作本身并不受限。例如,我们可以用巴洛克风格演奏巴赫,也可以用爵士方式演绎他的作品。巴赫和肖邦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也被认为是创新者,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定义为“巴洛克作曲家”或“浪漫主义作曲家”,他们只是在写下自己的心中的音乐。
图4,潘义成在英国伯明翰与中国传统艺术家跨界合作
问: 在这张专辑中,许多曲目并非原本为钢琴独奏而作,例如皮亚佐拉为班多钮手风琴和乐队创作的《自由探戈》和为二重奏创作的《圣母颂》等。请问您是如何将这些曲目“压缩”到钢琴独奏的?
潘义成: 我感到很幸运,因为钢琴是一种复调乐器,能够同时演奏多个声部,这为改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那些非钢琴原作的作品,我亲自将它们改编成了钢琴独奏。以前,我只需要演奏作曲家写好的音乐,而这次多了一个步骤,需要先将这些作品改编为适合钢琴独奏的版本。这是我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挑战——不仅要让改编后的音乐在钢琴上听起来好听,同时还要保留作品的原始风格。这确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从选曲、改编,到录制、后期制作和发行,整个过程几乎耗时两年。
图5,潘义成在《钢琴探戈计划》录制现场
问: 在专辑中,这16首乐曲的风格似乎有一定的连贯性,您在选曲过程中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另外,在录音过程中,您是否也遇到了任何困难?
潘义成: 这张专辑收录的16首曲子,其中包括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作品,我希望通过这张专辑,让不常见的作品被更多的听众了解和欣赏。
在选曲时,我希望整体曲目的选择能够在听觉上保持舒适性和连贯性。我还考虑到专辑和现场演出的不同:现场演出更注重与观众的音乐沟通和气氛的营造,而专辑则强调音乐的说服力。我猜想听众可能会喝咖啡时、开车时或读书时聆听这张专辑,甚至可能反复聆听。细节包括如何安排曲目的次序,以及16首曲目演绎的风格是否保持一致等等。
录制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钢琴的选择:钢琴家通常在录音开始前需要挑选适合录音曲目的钢琴。我在几个不同的录音棚试用了几款不同品牌的钢琴,都不满意。但最终我遇到了一台Shigeru Kawai钢琴。这台钢琴有着非常敏感的踏板和温暖的音色,恰好与这张专辑所需要的声音相契合。我认为踏板的灵敏度对录音至关重要。那间录音棚也不错,钢琴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有自然的光线可以照射进来,给我带来一种放松的状态。
图6,潘义成在音乐会后的签名会(2024年2月)
问: 您认为您在音乐中的这种创新演绎,对听众群体会带来哪些影响?
潘义成: 融入多种音乐风格和创新不仅是一种趋势,也为听众带来了新奇的聆听体验。这种融合能够吸引不同背景和喜好的听众。比如,有些极富哲学深度的交响曲可能演奏时间为一个多小时,只有对古典音乐了解的听众才会产生共鸣,而对于其他听众来说可能比较难懂。但这些跨界曲目几乎源于民间旋律和节奏,较为通俗易懂,适合于更广泛的听众。通过这些创新,我希望能打破传统古典音乐的界限,使更多人,尤其是年轻听众,能够接触并欣赏古典音乐。
另一方面,跨界和创新能够给古典音乐带来新的活力。对于习惯了传统曲目的听众来说,这些新元素可能会带来新的兴趣点。对于平时不听古典音乐的观众来说,多样化的风格能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古典音乐的美,让他们了解到古典音乐不仅仅是西服领带,正襟危坐,古典音乐是可以完美走进生活的。
总的来说,我希望我的音乐能够为听众打开新的视野。我希望无论是在音乐厅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跨界和创新都能为他们带来愉悦,让音乐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王丽静,现为雅昌艺术网主笔,资深媒体人,自2011年起主要从事当代艺术评论及媒体报道、策划等相关工作。)
图7,潘义成与小钢琴家共同演奏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