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 | 王志坚:画牛和画山水都是画自己
2024-07-05 16:25:39 江静
“每逢大水季节,我就像闻到了当年河水夹杂着旧时气息的那种味道。每当水鸟在沙洲上飞落时,我有了一种快乐。”
涟水是湘江中游的一条支流,经湘乡至湘潭入湘江,贯穿湘乡市境内。曾国藩、左宗棠都是从涟水河畔走出来。艺术家王志坚喝着涟水河的河水长大:“上世纪60年代随家插队,一条涟水河横亘在大门前不远处,举目便可看到船码头上来回摆渡的人。”近半个世纪过去,王志坚终于将这条刻入他生命中的母亲河搬到了画纸之上,长达4米的大尺幅作品《涟水清清忆雨晴》成为王志坚新个展中的山水新作之一。
《涟水清清忆雨晴》局部
《问道涟河几道弯》 纸本设色 2024
今年6月,已经66岁的王志坚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完成了他在长沙的第四次个展“见贤思齐——王志坚中国画作品展”。与前几次展览不同的是,此次个展展出的百余件作品包含了花鸟、人物和山水多个题材:既有彰显新时代气息的大型主题创作,也有展现幸福家乡特色的小品,更有对生活细致入微的感悟思考,是艺术家王志坚对于中国画如何传承、发展和创新的深度思考和全面展示。尤其是,特别为此次展览而创作的一系列山水系列,也是王志坚这两年在艺术上的全新尝试。
王志坚生于1958年,湖南湘乡人,现为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历任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馆长。王志坚早年专攻工笔人物画,代表作有《东方龙》《暖阳》《同唱一首歌》等,也有写意人物画如《老黄牛》《钟馗》《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作品来抒发情感。后来逐渐以水墨画牛闻名。王憨山和齐白石,是王志坚的两位老师。前者是拜入门下几十年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后者则是在齐白石纪念馆几十年的工作中的心追手摹和精神指引。此次展览由两幅工笔人物画开启,分别为《齐白石像》和《傲骨平心(王憨山像)》,直接呼应了展览主题“见贤思齐”。
艺术家王志坚在展览现场
除了两位老师,王志坚表示,是牛的精神指引着他走到今天。在此次展出的“十二生肖”系列中,王志坚用题跋的方式解释了其喜爱画牛的原因:少时因随家人下乡看到了“异样陌生却异常接地气”的世界,见到了城市里不曾见到的鸡狗猪羊,但是对牛却是非常惧怕,直到他放牛才逐渐了解到牛的温顺、善良、勤劳,付出不求回报。于是赋诗一首:“少时放牧哪曾骑,惟恐蹄来踏肚皮。未解世间它最善,利犄不把弱童欺。”
《牛》 68*46 纸本设色 2024
在开幕后一个午后,正值长沙大雨,展厅中仍有不少观众冒雨前来观展。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雨声中,王志坚一边向熟识的朋友打着招呼,一边向我们讲述了从此次办展的契机以及创作这批山水新作的心得体会。
※
对 话
雅昌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举办此次展览的契机?
王志坚:举办此次展览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去年一次活动现场接到了来自长沙简牍博物馆的办展邀请。2024年是白石老人的160周年,也是湖南中国画名家王憨山诞辰100周年。怀着对齐白石和王憨山两位大师的敬仰之情,我也想通过举办个展的方式,表达对先贤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我当时欣然应允,但是心里对于要做成什么样子并没什么底。后来慢慢地理顺,确定了一个思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与之前的展览有所区别。第一要“新”,第二要有突破,第三要题材广泛。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以“先贤思齐”为主题,在展厅的入口醒目地展出了您为齐白石和王憨山创作的工笔人物画。熟悉您的人都了解您对这两位老师的敬仰之情。请您谈谈两位老师对您的影响?
王志坚:两位老师带给我的影响,不仅仅只是在宣纸上创作,还有更深层次的画外功夫。白石老人的画外功夫做得很足,所以他就有衰年变法的底气。他对绘画有着无限的热爱和耐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创作而不知疲惫,画画、写字、篆刻,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间。在齐白石纪念馆工作的20多年里,我一边研究齐白石,一边被他的精神感染;王憨山是我的师父,他是新时期湖湘书画艺术的代表,他提出的“二分画画、二分写字、六分读书”让我受益至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憨山也是在白石老人的感召之下成长,是一种湖湘文脉的传承。
雅昌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
王志坚:本次展出的作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创作的新作,这批花两个月时间集中完成的作品占到了本次展品的60%,以山水画为主;还有30%是近三年的作品,大多为在此之前没有展过的大写意花鸟和人物。所以,本次展出的作品有近90%是首次展出。
《卧游得山气》68*138 纸本设色 2024
雅昌艺术网:在此次展览中,不管是观众还是评论家,对您此次展出的这批山水新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能看到很多新的尝试。您在早年以工笔人物画为主,后来转向大写意花鸟画,尤其以画牛著称。此次尝试山水画创作是何契机?
王志坚:就像是旅游,原本打算是在西安走一走,后来想着反正出来了,要不然去其他地方看看,或许有新的发现。所以,我在画牛、画人物的时候也在想,我也许可以尝试画一些山水,然后一开始就打不住了。画山水需要沉淀累积,不断在纸上做出改变,从模糊到清晰,这是一个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与花鸟人物不同的是,山水的形象更加模糊,其精神和情趣更不易被发现,也因此给了我更多的创作空间。这让我一下子爱上山水画,一口气画了30多幅,本次挑选了部分作品进行展出。
《雨后山岗盛》 124*248 纸本设色 2024
雅昌艺术网:就如您刚才介绍所说,这批山水画创作历时两个月。创作过程是否顺利?
王志坚:刚开始画的时候,有时会感觉画不下去,我就会停下来。山水画不是解决像不像的问题,关键是画面能不能做到气韵生动,还要与过去的自己和别人发生碰撞。我还想要将每一幅作品都拉开距离。我的解决办法是,先将问题放下,等过一段时间再回到这里,会发现有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我很少毁画,也很珍惜纸和墨,因此工作室也很少有废纸产生。我遇到问题会先反思,将过去推到重来,通过反向思维,往往在山穷水尽的时候看到柳暗花明。
雅昌艺术网:从您的创作体验来说,与您之前相比,此次在山水画创作上有哪些全新感受?
王志坚:从表面来看,花鸟画和山水画的艺术语言是有很大不同,花鸟是微观的,而山水是广阔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作品都是用毛笔、水墨加上颜料完成。再加上,大自然的物象本来就包括了山水、人物和花鸟,这么去理解,也就没有太多障碍了。
《梦见家山 之一》 124*248 纸本设色 2024
《梦见家山 之二》 124*248 纸本设色 2024
雅昌艺术网:在这批作品中能看到很多创作与您的家乡山水有关,比如涟水河。您在选取素材时有哪些考虑因素?
王志坚:如果站在涟水河边观看,涟水河两岸是看不到起伏节奏的,因为看不到山和岭的,需要站在很远的地方换一个角度去看。就像白石老人在晚年的很多画作都是根据回忆创作,我画的也是我记忆中的涟水河。因为距离产生美,涟水河的蜿蜒带出了很多回忆中的起伏和节奏。
近些年我去了很多地方写生和品读,到过黄山、华山、泰山、衡山、长江、黄河,也去过崂山、阿里山、巴山等地方。每个地方的山水都不一样。以家乡的山水为主,我在作品中结合了很多地方的山水特色。有人说我的山水画表现的是泰山,又好像是黄山。其实就是我心中的山水。其实中国书画史上有很多表现湖湘山水的名作,当代也有很多著名的山水画家。就像湘乡话和长沙话不一样,我想用我的艺术语言表现我眼中的湖湘地域特色。
《走向复兴》 360*248 纸本设色 2020
雅昌艺术网:在这些山水画中还是能看到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牛的形象会多次出现。为什么这些年对画牛情有独钟?
王志坚:首先,牛的体型很大,更容易做一些画面构成,达到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其次,牛很温和,具有奉献精神,深受老百姓的喜欢。同时,牛也代表了我对过去的一种回忆。那是一个灰色的年代,而且让人吃了很多苦,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让人充满怀念,那个年代有一种质朴的美,值得纪念。时代发展很快,在机械化和智能化的今天,人们很少参加劳作,对大自然的恩赐少了尊敬。是牛的形象和精神一直引领着我,一步步地走到了现在。
《山关不屈》 68*138 纸本设色 2023
雅昌艺术网:您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笔墨很有识别度。您在中国画笔墨方面有哪些主张?
王志坚:我习惯用重墨。墨重了才会稳,才有重量感。这种重是一种层层叠加的厚重,而不是一种平铺的重。再加上,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买的墨也好了,也舍得用墨了,甚至是不惜用墨。不要让世俗的好看来左右你的笔墨。
不管是油画还是中国画,如果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那么这个艺术家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笔墨的问题在历史上引起过很多论战,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谈清楚的话题。一个人的笔墨也是艺术家的个人标签。吴冠中说“笔墨等于0”并不是说绘画不需要笔墨,而是说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如果只是坐享其成、不动脑筋地将别人的成果拿过来进行复制,那么艺术创作就等同于复印机,没有任何意义。
《序》 450*180 纸本设色 2019
雅昌艺术网:请您介绍一下您目前的创作状态。
王志坚:我现在的创作基本上是以大写意为主。一方面是年龄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我已经完成了由工笔画向大写意的转化,就不会再走回头路。工笔和写意虽然都属于中国画传统画派的画法,但是两者在表现层面和作画手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从技法到思维都不一样,有人甚至形容二者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我觉得,只要具备了应有的技能和素养,就不会被工笔或者写意束缚住。
我打算画一些白描。白描是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不管是工笔和写意,都是以白描作为基础,而且白描更能凸显艺术家的线条功力。如何将一根线条拉出来而不是拖出来,是对一个画家功力的最大考验。拖和拉是不一样的。拖是被动地走,本身没有出力,那么力就到不了纸上。
《大道无碍》 124*248 纸本设色 2024
雅昌艺术网:您对于展览之后的创作主题有哪些计划?
王志坚:每次个展以后我都会有一些调整,但是具体的创作计划目前还没有特别清晰。人是不断成长、不断积累的,只有新的思考能引发新的作品。就像我在每个阶段画的牛都不一样,今后要产生的山水画肯定也不会想通。但是,不管是画牛还是画山水,都是在越来越接近我自己而不是背离我。画到最后,都是在画自己。
雅昌艺术网:如何理解“画自己”?
王志坚:作为一个艺术家,笔墨是用来直抒心意,表达自己,作品则代表了艺术家的所有的灵魂和思想,这样的艺术表达才有力度。艺术是自私的,不把自己画进去就没有自己。只有自私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笔墨和语言,才能让观众享受你的艺术,记住你的艺术。
雅昌艺术网:谢谢您!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