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灿拍卖 | “浙派”当代王伯敏、孔仲起、曾宓、吴山明、姜宝林、何水法国画撷英
2024-07-26 20:41:36 未知
近代以来,“浙派”涌现出众多的艺术大家,可谓名家林立,对地域文化乃至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长江后浪推前浪”,“浙派”当代亦不乏名家。“龙灿拍卖”首拍即将于8月2日启幕,8月4日正式举槌。本期推出王伯敏、孔仲起、曾宓、吴山明、姜宝林、何水法的国画珍品,以飨读者。
“浙派绘画”源远流长,最早形成于明代,钱塘人戴进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独特的画风创立了“浙派”,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以地域命名的绘画流派。明清以来,经徐渭、赵之谦、任氏三杰、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画家的积极继承和创新,已逐渐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独特笔墨形态,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现代以来,开设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在传播浙派的艺术精神,培养浙派的艺术力量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派”至今还活跃在画坛,并且还在不断深化发展着,涌现出众多为人瞩目的杰出艺术家。
王 伯 敏
▼
王伯敏(1924-2013),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浙江台州人,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画家。194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油画系。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赴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研究班深造,既是徐悲鸿的研究生,又是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弟子。1948年任温岭师范学校国画、语文教员。1952年调任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执教。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王伯敏针对中国画的时空概念,创造性地提出:步步看、面面观、专一看、推远看、拉近看、取移看、合六远等“七观法”。既是对传统山水画的重要总结,也有助于新山水画的创新、提高。
王伯敏不仅在美术史论方面有重大建树,他的画同样成就斐然。画坛巨匠潘天寿曾赞他“不仅专史,能诗,又工画,实在难能可贵”。王伯敏的画笔墨拙朴,浑厚华滋,且虚实结合,善藏善露,五色纷呈,气韵生动,特别是用水,很有独到之处。他的“凝水”、“铺水”和“水渍”等技法在美术界已产生很大影响。他画山水外,间或写竹石。喜用松烟渍墨,尤擅用水,自具风格。
释文:山之麓河之曲,一湾秀色盤虚谷。
题识:癸未初冬王伯敏。
钤印:王伯敏印(白)、半唐斋(朱)、半唐斋里人长乐,壁上云山枕上诗(白)
孔 仲 起
▼
孔仲起(1934—2015)出生于上海,提名庆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历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学位委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高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博雅社执行社长、西泠印社社员、联合国国际美育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孔仲起出生于一个绘画世家,祖父子瑜、父小瑜、兄伯容均擅长花鸟博古画,有名于时。孔仲起少年学画,后因家境不济,14岁辍学,17岁入上海英雄金笔厂当工人,其间发奋自学,业余积极参加美术活动。195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孔仲起的山水画雄健奔放,能融古化今,中西并用,传达现代的崇高新意。他画江潮海浪的各种手法,皆得自他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其发明的被称为“云皴法”、“弧勾法”、“短线法”、“水彩泼墨法”的技法,都能有效地表现江河湖海不同的真实动态与深远意境。写丘壑,或大刀阔斧,或细致绵劲,郁勃而苍浑;画云水,或勾勒有度,或随性泼洒,浩淼而浚发。意境雄浑,气象苍茫,真情流露出山水画家的知性表达与生命体验,给人以气壮如山、先声夺人的强大震撼力。
孔仲起(1934-2015) 观无涯
纸本 镜片
题识:《观无涯》庄子有道吾生亦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癸未孔仲起画。
钤印:皮福(朱)、孔仲起印(白)、孔子七十三代孙(朱)、还我河山(白)
曾 宓
▼
曾宓(1935—2022),号三石楼主,福建福州人。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赴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地举办个展及讲学。出版有《中国写意画构成艺术》等专著和多种《曾宓画集》。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曾宓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画家,他的中国画吸收了黄宾虹、蒲华、林风眠的技法,笔墨简约,画境高妙。尤其在水和宿墨以及笔线的应用上生动自如,在中国水墨写意方面成就非常突出。曾宓的创作,把文人画的随性而发、落墨成章、直抒胸臆的纵情挥洒,与学院派的严谨不苟连接起来,简约而不空疏,豪放而不离法度,厚重又不失潇洒。有笔墨,有生活,更有个性化的充分表达。达到了充实空灵兼而有之的完美之境。
他对笔线、宿墨及水与色彩的出色运用,将水墨的高雅纯净和现代的构成表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有传统精神,又有现代新意,体现了中国文人画丰富的表现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释文: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消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题识:清田庶西湖柳枝词,癸巳夏月三石楼主。
钤印:曾宓八十以后作(朱)、此中有真意(朱)、三石(白)
吴 山 明
▼
吴山明(1941—2021),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文联名誉主席,杭州美术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政府参事,杭州市政府文化顾问,浙江省中国画研究会会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浙江开明画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在中国美院读书时,教他人物画的老师就是“新浙派”人物画“开山五老”——李震坚、顾生岳、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山明是“新浙派”人物画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说:“吴山明先生是当代中国画界的名家巨匠、浙派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一代领军者。作为艺术家,他继承浙派人物画大师的学术脉络,扎根传统,深入生活,为国人写照,为时代传神;他对中国画的本体语言进行了四十余年的深度探索,以别开生面的笔墨实验。”
释文:终日松间醉一壶。
题识:戊辰夏挥汗写之山明。
钤印:吴山明(白)、吴(朱)、望湖山楼(朱)
姜 宝 林
▼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于蓬莱。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由顾坤伯、陆俨少、陆维钊亲授。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山水研究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艺委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艺委会委员;浙江画院艺委会终生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教学指导教授;浙江画院院委;杭州画院院长。2004至2009年出任中国国家画院姜宝林艺术工作室导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
有关姜宝林先生的艺术创作,著名美术评论家于洋曾说过:“作为一位从不故步自封、提倡锐意创新、永远走在路上的革新派艺术家,姜宝林的艺术选择与创作态度,恰恰体现了一位当代绘画大家的态度和风度。事实上,在他身上包蕴着诸多多元性和复杂性的质素,尤其是在教学和创作中,他一直非常重视笔墨的研究和汇通。在当下崇尚‘守正创新’的时代格局中,通过姜宝林的艺术作品,可以明显地看到他在传统绘画向现代化转型之路上的发力、贡献和初心。由此,再来体悟姜宝林提出的‘既要笔墨,又要现代’,它不仅是一个响亮的艺术宣言,更是主张中西融合、致力于改造中国画笔墨图式的一代画家艺术之路的缩影。”
释文:春风,清香,依样,多子图也。
题识:1.老姜写意。钤印:姜宝林(白)、清风相许(白)
2.老姜。钤印:鲁人
3. 老姜。钤印:宝林
4. 老姜。钤印:宝林(白)
5.公后人老姜写于双清宝。钤印:鲁人(朱)、蓬莱生人(朱)
6.老姜写。钤印:宝林、蓬莱生人。
7.老姜。钤印:宝林
8. 老姜。钤印:鲁人(朱)、姜宝林(白)、蓬莱生人
9.暗香。太公后人老姜写于北京。钤印:鲁人(朱)、姜宝林(白)
何 水 法
▼
何水法,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字何雁,斋号燕庐、桃园居、流霞斋,浙江绍兴人。1946年生于杭州。198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创作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福州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省民建书画院名誉院长,杭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扎根传统、基础全面,是何水法先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早年曾画得很多,也画得很“杂”,水彩、水粉、水墨、彩墨、书法、篆刻。山水、花鸟、人物,临摹、写生、创作,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20岁后慢慢地他走进中国画领域,先画工笔,后来又转向大写意。他曾对两宋的花鸟画作过精深的研究,由工入写,工写融通。画意笔时,自能胸有成竹,笔无妄下,豪放中不失精微。在强调整体气势的同时,何水法注重某些细部的精到。对此,陆俨少先生盛赞何水法由工入写“因此而放笔直扫,拓为意笔,可医近世无根少蒂之病”。陆老之言,朴素平实地点明了何水法大写意花鸟画之成功的妙谛。就艺术风格而言,其作品充满了豪气、大气,不管是小幅,还是丈六巨制,都有着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过目难忘。
何水法的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时代审美的共性,他的画笔墨酣畅淋漓、劲健大气,用色绚烂但不俗气,色墨交融,表现出一种蓬勃的朝气与盎然的生气。他曾说过:“我画画只是在寻找自然中最柔软最脆弱却时时努力绽放生命之美的事物,可能这就是你们眼里我与其他画家不同的地方。”
题识:丁卯春何水法于杭州。
钤印:何雁(白)、何水法(朱)、宝石山下画人(朱)
(责任编辑:李保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