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线庐:艺术与体育之美的积淀和蓄发
2024-08-05 17:25:56 柏桦
专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郭线庐
今年5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法国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在法国巴黎举办。大展以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奥运年为契机,展出100多位中国艺术家的200余件精品力作。其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郭线庐的绘画作品《秋月颂》《秋塘潇潇听雨声》《又见残荷新风姿》应邀参展并受到法国艺术家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近日,由中央电视台特别拍摄制作的郭线庐艺术纪录短片在CCTV-5、央视频、央视体育APP同时播出,从艺术创作体悟出发,以影像的形式展现艺术家对中 国 传 统 文 化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新颖阐释。7月26日,记者专程前往郭线庐艺术工作室,就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通互融、绘画艺术对体育精神的艺术性表达等话题,对郭线庐进行了专访。
记者:郭主席您好,您此次参展的三幅作品与您以往的画风截然不同,是为这次大展专程所做的新作吗?这三幅画作的题材和构图是否有具体的指代意象?
郭线庐:《秋月颂》是我近期正在构思创作的一个主题。创作过程中,我收到了“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的邀约。下笔之际,便在这幅《秋月颂》中融入了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受和体悟。
《秋月颂》取材陕西秦岭的红柿,是传统中国画中表现较多的生活题材。但相较以往的作品,这幅画中红柿的色彩更加浓郁。高饱和度的红色,表现的不仅是中国红所营造的欢乐喜庆的氛围,也是奥运赛场上一个个跃动着的“中国红”。整幅画面中,笔触的走向、柿子的分布和鸟儿的点缀也都更具跳动的韵律感。这种韵律感恰恰是体育竞技带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另外两幅作品,《秋塘潇潇听雨声》表现的是随风摆动的芦苇和穿行芦苇荡中的水鸭,《又见残荷新风姿》表现的是夏末凋零后依旧傲然挺立的荷花。这三幅画中,一眼可见的是穿插摆动的线条、具有动感和韵律的画面,而其中所蕴含的则是大自然万物竞生的精神,这也契合了体育竞技中昂扬向上、奋进拼搏的运动精神。
《秋月颂》
记者:艺术与体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这次您用中国画的水墨去表现体育精神、运动之美,是否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很有难度?您多次参与体育赛事相关工作的经历,对您的艺术探索与研究有怎样的影响或触动?
郭线庐:我一直很喜欢体育运动,也参加过亚运会、十四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的标识、海报设计等宣传工作,可以说是体育赛事的热衷参与者。所以当我得知要创作有关奥运会题材的中国画时,并不感到陌生,反而觉得很亲切。
在我看来,体育运动并不是一种永远持续激烈的状态,而是在不断积蓄力量的同时有秩序地运用力量和智慧的一场博弈。应该说体育是激情、秩序、拼搏三者相互结合,并遵循一个基本规则所开展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创作”。我将这些感悟融入绘画创作中,让画面中有奔放的姿态,有秩序感的约束,有相应的艺术张力。这样的张弛有度是运动的规律,也是绘画的准则。
艺术探索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承。无论是艺术还是体育,传承都是其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像中国女排、中国跳水、中国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传承一样,正是一代又一代优秀运动员的薪火相传,让中国的体育事业茁壮成长,并在不断地探索、完善、创新中日益强大。艺术的发展也是同理,继承中 国 优 秀 传 统 文化的精华,赋予其新时代的思想内涵与表现形式,不断地探索、完善、创新,才能走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艺术之路。
记者:您认为艺术与体育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否有共通之处或互补之处?
郭线庐:中国画中的很多对比关系,与体育中的对比和秩序关系是相通的。在这几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一直关注着体育的发展,这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启发:不同体育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绘画艺术也当如此。
比如跳水项目,3米跳板与10米跳台都是跳水,但两者的动作幅度、技术要求却并不一样。类比绘画,这不是中国画、油画、水粉各门类之间的不同,而是同一门类绘画中不同作者应该具有并表现出的技法、观点、内涵的差异。这也是近几年我在努力探索和尝试的方向。
个性与张扬是艺术提升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艺术只有像体育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以多样化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去丰富每一个门类,才能多姿多彩、百花齐放,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秋塘潇潇听雨声》
记者:您参展的三幅作品在法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长安画派的代表性艺术家,对于此次参展您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希冀和期待?
郭线庐:近年来,在长安画派精神的引领下,陕西的中国画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提升。与此同时,油画、漆画、水粉、数字艺术等门类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现代艺术形式也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空间,甚至在全国很有影响力。但我们对自身的宣传还很不够。
此次参展,我希望能够通过这几件作品展现出新时代丝绸之路起点上艺术家新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范,更重要的是能以此为契机,为陕西艺术搭建起交流与合作的新桥梁。通过学习别人的优势元素,让我们的艺术更丰富、更有活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加快从“高原”迈向“高峰”。同时开展更多宣传介绍陕西文化建设和文化艺术探索等方面的活动,将新时代陕西文化建设发展的精神风貌展示给海内外的观众。
记者:近几年您的创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似乎有所调整,您有哪些艺术心得和经验想和年轻艺术工作者分享?
郭线庐:是的,近几年我的大部分精力都在中国花鸟画的探索研究上。这次展出的作品便是当前我探索研究方向的一个缩影。我在尝试,在传承和弘扬老一代艺术家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引入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秀内涵和养分,让花鸟画呈现出新的特征和新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使之能够代表近几年陕西中国画发展变化的基本感觉。与此同时,我也抽出时间深入基层,将新的信息和新的艺术表现技法分享给广大的基层美术工作者,鼓励青年艺术家积极创作,为基层文艺建设贡献力量。
艺术理念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要创作出感人的佳作,首要就是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水平,开阔视野和心胸,在接纳包容中不断提升。然后,继续秉持老一代艺术家的艺术精神,持续走创新之路,努力彰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个性,创作出更多新的优秀艺术作品,用你们的艺术世界和艺术技巧,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生动、真实的陕西。
部分作品赏析:
《关中春早》
《秋塘细语》
《湖澱茫茫苇叶青》
《秋苇平湖群雁飞》
(责任编辑:刘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