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观察 | 构建合肥多元艺术生态与国际间的融合

2024-08-22 10:15:03 裴刚 

沫·美术馆自2020年底亮相合肥至今,在激活传统与当代的转换,在地性与跨媒介的实验,西学中用的东西方艺术潜在可能性的挖掘,对少儿美术、公共艺术教育普及,以及不间断的美术馆学术交流、论坛的活动中焕发着一座当代美术馆的活力,也正在为一座有着深厚历史文脉的城市注入充满活力的当代文化气质,融入合肥的城市性格。就像这座立于江淮之间,临江近海的城市所拥有的包容与多元。

ac3ce06e5993a789b3781547bb7aab54.jpg

沫·美术馆

美术馆作为社会化的公共平台,展览不仅是艺术成果的展示、交流,也是美术馆与城市公众之间架起的桥梁,对城市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在沫·美术馆的运用中,新工笔,和具有东方精神的油画展,当代艺术的实验性项目也构建了美术馆的学术形象,与社会产生了更多的连接,并反馈社会。因此安徽本地具有在地性的参展艺术家作品,也成为不同地域文化在今天的策展中如何生效的方法。而跨地域的艺术家展览又形成了更多元的城际间的交流。尤其是在今天的科技背景和现实语境中越加复杂难辨,地域的文化历史与全球一体化的加速演进,致使艺术创作以及全球各种展览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一座美术馆面向历史、当下、未来的运营方法论?美术馆的工作方法、运营模式、学术的梳理建构以及收藏体系的形成,都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整体及生态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尤其在传播方式的改变,收藏趣味的变化等诸多变化因素下,美术馆的工作如何生效?

a8b63265075797f365f30745e0ac902e.jpg

8月17日“理想与失落之声”在沫·美术馆,将持续至10月17日。策展人臧藝茜,学术指导章燕紫,八位参展艺术家:何情、曹金岩、徐珊珊、闫立一、杨万志、艾格格、王子傲、刘阳。参展艺术家都有央美实验艺术系学习的背景,作为实验艺术系的新生代艺术家有怎样的观念与创作语言方式?也籍由此次展览的缘起,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与沫·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臧藝茜展开对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5244a372c71c0a1ecbd9410bcac428fc.jpg

沫·美术馆创始人,馆长臧兿茜

对话 Q&A

雅昌艺术网&沫·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臧兿茜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

Q:从法学博士到美术馆运营是如何转化的?沫·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的主题带有对当下和未来的关照,八位艺术家都是80、90后的新生代艺术家,请介绍一下此次展览的主题与艺术家创作状态的关系。

A:作为一个“非典型”的策展人,我的策展视角不仅局限于艺术本身,而是希望超越传统的艺术框架,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融入其中。我始终认为,策展不仅仅是展示艺术品,更是构建艺术家、观众和策展人之间的深度对话。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方法,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让他们在艺术之外看到更多隐藏的社会、心理和哲学层面的议题。

我本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是学的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现在在读法律博士。我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着切身的体会,见证了太多方方面面的理想与失落。例如,哲学中的乌托邦思想虽然高远,却常常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美国高度复杂的法律制度反而让普通人难以理解和应用;欧洲宗教绘画背后隐藏的历史伤痕也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这些经历让我认识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不仅是推动艺术创作的动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个体精神觉醒的关键。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a4b1a392ccaeb0fb28aa4d332105d691.jpg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参观石刻《昭陵六骏之拳毛騧》

我认为,当代艺术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敏锐的观察者,他们有责任去探索那些被忽视的缝隙,发掘在追求乌托邦的过程中被遗忘和淹没的声音。我们往往热衷于追求理想,但失落却常常被忽视,或因其过于痛苦而被拒绝面对。这些声音可能来自历史的深处,也可能来自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它们代表着那些被遗忘、被忽视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艺术的本质在于它能揭示存在的真理。”如何在理想与失落之间找到平衡,是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与大家探讨的核心话题,也正是这一思考促成了此次展览的诞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1aab0123b276cd6187cb557c31166483.jpg

为什么选择与这群青年艺术家共同探讨这一主题?是因为我相信,作为新生代的创作者,他们在走出学院、进入艺术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理想与失落的双重洗礼。学院单纯的学术氛围给予了他们理想化的浪漫主义,但在步入社会后,他们会面对与自我意识、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与挣扎。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艺术的魅力逐渐从艺术品本身向艺术家思想的表达转移。观众被作品背后所揭示的艺术家思想所吸引,而这种转变强调了艺术家在迷雾中坚守自我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坚守自我,如何在理想与失落之间找到平衡,不仅是这些艺术家创作的主题,更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的课题。

此次展览不仅是一个艺术展示的平台,更是一个激发思考、引发共鸣的契机。我希望通过独特的策展视角,能够为观众带来一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艺术体验。理想与失落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帮助观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并在探索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87628597c02c8d0fc4c5c92f51985431.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 参展艺术家与策展团队

Q:8位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媒介、方法都有所不同,如何看同样是纸本的何情、曹金岩、杨万志、艾格格,或同样是综合媒介的王子傲、刘阳;还有装置作品的徐珊珊,影像作品的闫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d5e5ac5f9df8e6f05843bf5255fd7329.jpg

展览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燕紫接受媒体采访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b1d798a696daff814be6ad1bc04d7823.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现场

A:在这次展览中,八位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媒介和方法各不相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在最初与他们见面时,我便感受到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这种多样性让我对他们如何诠释展览的主题充满期待,我也希望引导这些不同的创作方式。

这次展览中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探索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形式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观念。纸本、综合媒介、装置、影像等形式的交织,使得展览更加多元和丰富,每一位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理想与失落”这一主题注入新的活力。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630f46d0a24859f8c9991b1a1c985c0d.png

《流光》水彩系列/何情/38×54cm/纸本水彩/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29fdffe20046f4822c0cbb74c745c95e.png

《淑女屋》曹金岩/153x110cm/纸上丙烯、矿物颜料、水彩/2022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250cc4d946aee5d2ef3eb7d243e5f99e.png

《众》/杨万志/视频/高清微喷100×100cm*4/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e0bfd1495ff297bc56e0807c3b22d03a.png

《秋千》/艾格格 /60×40×400cm /2023

在纸本创作中,何情、曹金岩、杨万志和艾格格的作品各具特色。何情的《流光》以精细的水彩技法捕捉了光影流转中的短暂与永恒,作品中流露出的静谧力量令人动容。曹金岩的《淑女屋》系列通过对纸上丙烯与矿物颜料的运用,表现了当代青年在复杂社会中寻求自我治愈的心理状态,作品在视觉冲击力与情感深度之间取得了巧妙的平衡。杨万志的《脉》和《众》则通过反复的锤击和精细的微喷技术,将传统山水的精神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作品中蕴含着对自然和时间的敬畏。艾格格的《秋千》则以反思性极强的方式,通过旧课桌这一具象物件,深刻探讨了教育制度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强烈的对比和戏剧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6532741ef8de6f1516391e38f83a6e7e.png

《过敏》/王子傲/300x40cm /泡沫、石膏、硅胶、雕塑模具、金属环、金属丝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cc16499c14f7419278b463d541c4f529.png

《须弥之境》/刘阳/50x50cm /150x90cm /综合材料 /2020

王子傲和刘阳的综合媒介作品展现了对材料和观念的大胆探索。王子傲的《过敏》以脊柱为主题,通过复杂的材料组合,探讨了过度保护与失衡的议题,作品在视觉上既引人注目,又在概念上发人深省。而刘阳的《暗物质》系列则通过使用聚乙烯、原石等材料,创造了一种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作品的神秘感和内在张力令人印象深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1120eb19ca6c4cce7509a43f529bb212.png

《生命之轻与重》徐珊珊/装置:氢气球 / 2024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8/c61f392fd69828beace47bfc0b4b0f05.png

《将来是今天与往日》/闫立一/影像作品4分18秒/2019

徐珊珊的装置作品《生命之轻与重》在展览中创造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通过氢气球这一载体,巧妙地隐喻了女性的生命体验。作品在视觉上轻盈优雅,但同时又暗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闫立一的影像作品《将来时今白天与往日》则通过动态影像与历史记忆进行对话,探讨了个体认知与传统语言的当代转换问题,作品的叙事性与视觉效果相得益彰。

作为策展人,我希望这些艺术家不要被媒介所束缚,而是以开放的态度去探索和创新。我欣赏他们在创作中的自由精神,关注如何通过艺术与观众产生共鸣,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保持个体的独特性。因此在这个展览中,媒介只是手段,而艺术家们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才是核心,正是这些多元的表达使得展览具有强烈的张力和深度。

Q:在此次展览中,对作品与展览空间的关系,以及布展的方式上是否与常态的布展产生差异,请介绍一下展馆的空间与展陈思路。

A:沫·美术馆的空间设计强调开放性与灵活性,使得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同一空间中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我们特别注重作品与空间之间的互动,通过灯光、材质和空间布局的调整,强化了作品的表现力,力求在布展方式上展现出独特的视觉体验与情感共鸣。展馆的布局主要包括主展厅、次展厅以及两个独立小展厅,各个展厅的设计均为作品与空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e6458120bbf4b2e1d0791e5ed83c7333.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展览现场

展馆的布局主要包括主展厅、次展厅以及两个独立小展厅,各个展厅的设计均为作品与空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徐珊珊的装置作品和闫立一的影像作品均需要相对独立的展览空间。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作品的效果,我们将它们分别安排在两个独立的小展厅中。徐珊珊的作品与主展厅形成呼应,保留了半开放的形式;而为了突显投影和影像的独特性,闫立一的作品被放置在特别设计的封闭式空间中,隔绝外界光线与声音的干扰,让观众完全沉浸在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一种与现实隔绝的独特体验。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9eaef1527d772b83bf27e2d9664dfb8e.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 展览现场

在布展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每件作品的表现力,还通过对展厅空间的再设计,创造出一种自然流动的观展路径。我们希望观众能够在展览中从一个作品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作品,体验从“理想”到“失落”的多重情感变化。这个展览路径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作品之间的关联,还通过空间的开放与封闭交替,使得观众的情感和思维在不同的空间中得以延续和深化。观众在展览的初始阶段,更多地接触到反映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作品,这些作品探索了个体在当代社会中的身份与位置。随着展览的深入,展线逐渐引导观众进入到更为广阔的主题中,探讨人与社会、历史、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们的多元创作,希望也能在观众心中激发出对更广泛议题的思考与共鸣。

最后,根据不同作品的特性,我们设计了多种色调和形态的射灯与切片灯,确保作品在展览空间中得到极致优化的呈现效果。比如,徐珊珊的装置作品探讨了女性主义的主题,作品充满了隐喻,涉及女性的生命体验与社会角色。为了更好地呈现这种深刻的内涵,我们在徐珊珊的作品中运用了暖黄色的射灯,但这种光线表面在营造温暖柔和的氛围,而深层次其实是强调一种内在的张力与复杂情感。这种光线通过微妙的色调和投射角度,使作品在展览空间中显得既充满生命力,又带有一种深沉的力量感。光线的应用旨在突显作品中隐喻的含义,让观众感受到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与情感。在杨万志的高清微喷作品《众》中,我们使用了冷色调切片灯,使作品从内到外透出一种光泽感,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立体感与视觉冲击力;而在艾格格的《秋千》作品中,我们则选择了从左右两个角度打射灯,投射在作品上,创造出一种动感的光影效果,强化了作品的空间感与趣味性。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220cd9a40e6003efe7793514aa0b1a59.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 展览现场

Q:对于新生代的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在沫·美术馆的运营中会占怎样的比重,是否有持续性的项目在规划?

A:对于新生代的青年艺术家展览,沫·美术馆一直以来都赋予其极高的优先级。当今的艺术市场正经历着一场由90后新生代艺术家带来的年轻化变革。这些艺术家不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创作热情,也引领着艺术世界向前迈进。作为一名00后青年馆长,我深知这种变化的重要性,并且从沫·美术馆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扶持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在与众多青年艺术家和艺术学生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保持创作初心的决心和毅力。对于我来说,与新生代艺术家的合作不仅是一种偏好,更是一种使命。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沫·美术馆不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一个交流与碰撞的场所,为这些年轻创作者提供一个开放、多元的平台,是我们愿意肩负的责任。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439522c35143f4f6051ad0090da4dae4.jpg

沫·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臧兿茜接受媒体采访

在未来的规划中,沫·美术馆将进一步加强对新生代艺术家的支持力度。我们将延续并发展自建馆以来的“师生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的艺术传承,也为新生代艺术家提供了与前辈艺术家进行对话的机会。此外,正在规划一系列的持续性项目,包括第二期Open Call艺术征集展览、国际交流项目,以及主题性讲座等。这些项目不仅旨在挖掘和培养更多具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也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与活动,促进他们与观众、与社会之间的深度交流与互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3c00e4bbfb1ef48cf73eb761e8eecc87.jpg

我们深信,沫·美术馆将在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成长与创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创作与展示空间。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持续性的项目,能够在未来的艺术界中引领潮流,推动新生代艺术家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274434d4b4866c066c7f173ade0311e7.jpg

“理想与失落之声”群展 展览现场

美术馆的运营

Q:从沫·美术馆以往的展览来看,从院校、文化机构等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都很大,如何看美术馆与公众、城市文化产业和不同文化机构的关系,是否有规划中项目在推进。

A:沫·美术馆四年来,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在与各界互动中逐渐扩展着影响力。当初选择在合肥设立美术馆,我希望为这里带来与众不同的艺术生态,这一愿景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与鼓励,这也是我一直以来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

公众和美育始终是沫·美术馆的核心关注对象之一。作为馆长,我坚信艺术具有治愈能量和超越物理界限的感染力,我们希望为合肥及安徽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在安徽,整个当代艺术界仍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我希望沫·美术馆能成为这股力量的引领者。近年来,许多城市及各大美术学院在当代艺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希望将这些前沿的艺术表达带到安徽,让本地的艺术爱好者不必前往大城市,也能体验到最前沿的艺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c0c9283cb6a7af793e5b7c95583afddd.jpg

“片纸情深-纸媒艺术的多元表达”群展观众与艺术家李洪波作品互动

我认为美术馆作为公共机构与所在城市的联动是至关重要的。作为非安徽本地人,我深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脉所吸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安徽的文化艺术沉淀并没有在全国艺术界得到充分的展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现象。这也是我们选择在合肥开设沫·美术馆的原因之一。与其在已经艺术氛围成熟的大城市中争得一席之地,我更愿意在这样一个新兴的环境中耕耘,开辟艺术传播的星辰之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引导高雅艺术的普及,让艺术欣赏不再是某个特定城市的专利。在沫·美术馆过去几年的展览中,我们与安徽的艺术家、学者及媒体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广地方文化。未来,我希望能够真正建立起安徽合肥与全球艺术界的沟通桥梁,不仅传递本地的艺术声音,也为这座城市引进国际的艺术资源和灵感。同时,我们的展览也将深入挖掘和展现传统徽文化的元素,希望沫·美术馆能与合肥共同成长,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象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6fb392c6846021458d15e3d1e71ef3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84600d40110e2a3e39099ce4274a85c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927546e4127cadc587521097792729b6.jpg

念兹在兹—油画“西学中用”维度之探索展览现场

我们与各大院校和文化机构的合作是美术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也为更多公众提供了接触高质量艺术展览和教育资源的机会。比如,我们曾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艺术史教授做讲座,邀请宾大的博士硕士生写展览批评,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这些机构的合作,探索更多跨界合作的可能性,推动公共艺术项目,举办更具全球视野的展览,以此推动美术馆的持续发展和城市文化的繁荣。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6bffe2ae281ad28762dcb5efef6c88a5.jpg

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艺术史教授做讲座

Q:美术馆的展览和收藏,既是构建美术馆学术体系的输出成果,也承载美术馆的文化判断的价值,是否分享这方面的运营情况?

A:作为馆长,我深知展览和收藏不仅是美术馆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对艺术和文化深刻理解的有力表达。我一直致力于通过这些展览和收藏,去探索和传递我们对当代社会、文化现象以及哲学议题的思考。

在展览策划方面,我始终坚持将艺术与社会对话相结合。每一个展览主题的选择,都是基于对社会文化现象及哲学议题的观察和理解。我希望通过展览,不仅展示艺术家的作品,更引发观众对更广泛世界的反思。每个展览的策划过程中,我都会倾注精力去选择那些能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希望通过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去打破观众的固有思维,带来新的启发。与此同时,我注重展览的学术配套,通过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将展览的思想层次进一步深化。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丰富了展览的内涵,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与艺术家和学者直接对话的平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583c48dcb13d64561116212471c5078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9ea7cf547b7a7c9845ecabcb8dba84fc.jpg

三百块中国古砖的藏品展陈现场

我们收藏了三百块中国古砖,从唐汉到宋元明清,再到近代,这些古砖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通过这些收藏,我们希望能够展示出一种从古代走向当代、从传统走向创新的文化脉络。同时,我们也收藏了新工笔画、新水墨和当代艺术作品,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这些收藏不仅展示了沫·美术馆对艺术形式的包容性,也体现了我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与思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gif/202408/e7e8b265a9d1ffe3c930eb7f24b4dbe8.gif

“重启 · 无界——章燕紫、王霄、于瑜三人作品展”2022年

Q:从以往的展览项目中都有来自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学者、专家参与,那么目前美术馆的运营团队和学术体系的运营情况是怎样的?

A:沫·美术馆的运营团队由一群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年轻专业团队组成。 他们在艺术管理、设计、教育和市场推广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我们的团队不仅具备专业的素养,更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团队的年轻化与多样性让我们始终保持对艺术界最新动态的敏锐感,并能够迅速、灵活地回应这些变化。

我们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我们共享一种对艺术的深厚热情和共同的理想。因为年龄和爱好相仿,我们与其说是同事,更像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一个目标:打造一个不仅专业、严谨,同时也充满温度和人情味的艺术空间。我们希望沫·美术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艺术的场所,更是一个能够触动人心、激发共鸣的地方。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7778aaa626108cddcee144a7aaef2ece.jpg

沫·美术馆核心团队

在学术体系方面,沫·美术馆始终坚持在学术深度与广度上的高标准。这不仅是对艺术的尊重,更是我们对观众的一种承诺。我们与国内外一流院校和专业机构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邀请学者和专家参与我们的展览策划、学术讲座和跨学科讨论。这种合作确保了我们的展览具备丰富的可持续性学术内涵。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深化与各大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学术研究,推出更多充满学术深度与创新精神的项目,进一步提升美术馆的学术影响力,将沫·美术馆打造成一个不拘一格的思想交流平台,一个既有学术严谨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空间。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0188f2300099f958cbe70998e5009e46.jpg

工笔新语系列展第三季 “格物致知:生长的意象景观”展艺术家与策展团队 2023年

Q:2024年沫·美术馆的“大事件”有哪些已经执行和正在推进?

A:2024年对沫·美术馆来说,是充满意义的一年。我们不仅在公益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还在推动艺术创新和文化交流方面有了进展。今年,我们迎来了“星河灿烂”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系列公益活动的三周年。这段旅程中,我深感温暖与自豪。从最初的一次尝试,到如今成为一项年度传统,我们一步步实现了让艺术服务社会的梦想,见证了无数动人的瞬间。三年来,除了公益画展,我们还举办了公益马拉松、星河音乐会、制作公益画明信片,以及每年的慈善拍卖。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温度,并激发起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善意力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0b8258236097a3098610014dc28a564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a39bc2433132480e810dcd5f7af5eb1a.jpg

“星河灿烂”沫·美术馆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系列公益活动三周年 2024年

作为馆长,我一直坚信,艺术不仅是审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沫·美术馆致力于搭建一个多元化的艺术平台,号召更多人关爱自闭症儿童、关爱少数群体,关爱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未来,我们将继续扮演这一角色,推动艺术与公益的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本身,更是为了艺术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247801976b30c1a382ec18de45b54190.jpg

“星河灿烂”沫·美术馆关注关爱自闭症儿童之母亲节主题绘画暨星河义卖捐赠现场

“理想与失落之声”展览也是2024年沫·美术馆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展示了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实力,更是推动安徽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前沿实验艺术,我们希望为本地观众提供与国际艺术潮流同步的体验,填补安徽在当代艺术领域的空白。

为了进一步扩大沫·美术馆的艺术影响力,我们积极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创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除了常规的微信公众号外,我们还推出了播客账号“未来艺境”,专注于发布与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的深度访谈。这一举措不仅使我们能够以更加直接和亲近的方式与观众互动,还为观众提供了更为深入的艺术解读和思想碰撞的机会。通过文字和播客两种形式的采访,我们希望揭示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艺术如何深刻地影响社会和文化。

与此同时,美术馆和我个人的小红书账号也在积极运营,目前已积累了约6000名粉丝。通过分享与艺术相关的内容,我们进一步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艺术真正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不仅仅是传播艺术的载体,更是激发观众思考和灵感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多元化的自媒体渠道,我们旨在突破传统艺术传播的界限,将艺术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使其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2b49b5d996cd7c6764c557b0b6fcfcc8.jpg

沫·美术馆的延伸播客“未来艺境”往期截图

Q:2024年下半年未来的四个月有哪些展览和项目?

A:沫·美术馆追求糅合当代精神和传统美学。我们深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希望以年轻人的全新的视角,通过结合传统与创新,揭示艺术本质的深刻洞见,探索艺术的多维表达。延续这一脉络,我们将延续这一脉络,推出两场重要展览,分别聚焦于油画和新工笔。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1b823e2feeae41362ec61da29f8b3c0b.jpg

沫·美术馆“工笔新语”系列展(第二季)神思:传统精神的坚守与超越展开幕现场

我们面临的宏观挑战一直在变化:打破成见、融合东西方智慧、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以及促进年轻艺术家的发展等。这些都是我们持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主题。为此,我们将在下半年进一步拓展公共教育项目,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公共教育,与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合作,通过研学,论坛等方式,希望普及美育,向更多人传播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项目不仅旨在提升观众的艺术素养,也希望通过艺术教育,培养新一代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艺术爱好者。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e46b2ccbbeac2d7535db88b51ef0c5c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195c534fe75b6a33e122ea6c09294d0f.jpg

沫·美术馆创始人,馆长臧兿茜在国外美术馆参观

同时,我个人即将在八月底搬到巴黎,这将为美术馆带来更多国际交流的机会。我希望通过这次迁居,能够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为沫·美术馆拓展更多合作项目,将更多国际前沿的艺术实践引入中国,同时也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世界。通过加强与巴黎及其他国际艺术机构的联系,我们将进一步丰富美术馆的展览内容,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臧兿茜简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408/43b84978440a0a58e5c493a69a285c1d.jpg

臧兿茜

沫·美术馆创始人,馆长

2000年生。语言:中文、英文、日文、法文。

教育背景: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哲学、政策学、经济学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

·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认证,2024

· [双学位在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经济学硕士,预计2025年毕业

荣誉奖项:

· 院长奖学金 (Dean’s Fellowship)

· 全球私法奖学金 (Global Private Legal Practice Fellowship)

· 全球正义奖学金 (Global Justice Fellowship)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裴刚)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